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生物腐蚀

微生物腐蚀

微生物腐蚀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6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6篇、会议论文72篇、专利文献405887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材料导报、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2014北京国际腐蚀技术大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海洋腐蚀与生物污损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等;微生物腐蚀的相关文献由13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宏芳、刘建华、李松梅等。

微生物腐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6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7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05887 占比:99.88%

总计:406355篇

微生物腐蚀—发文趋势图

微生物腐蚀

-研究学者

  • 刘宏芳
  • 刘建华
  • 李松梅
  • 杨柯
  • 孙成
  • 张盾
  • 段继周
  • 刘光洲
  • 杨春光
  • 史显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克星; 赵红波; 李泽轩(编译)
    • 摘要: 为探究碳源对油田环境下管线钢微生物腐蚀的机理,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机碳源在模拟CO_(2)饱和油田产出水中SRB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其对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数量随着碳源减少(carbon source reduction,CSR)而减少,但与100%CSR(极端碳饥饿)相比,80%CSR(中度碳饥饿)下存活的浮游细胞更多。即使在碳源饥饿后,细胞生存所需的能量可以通过胞外Fe氧化和胞内硫酸盐还原来提供。在局部腐蚀过程中形成氧化亚铁膜和FeS/MnS团聚体。失重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与乳酸和柠檬酸盐同时存在的培养基相比,在80%CSR范围内培养时,钢的腐蚀更严重。在培养期末,观察到严重的钢溶解现象,这是由SRB主导的MIC(微生物腐蚀)和CO_(2)腐蚀造成的。
    • 黄祥峰
    • 摘要: 川渝页岩气田某区块站内管道腐蚀穿孔,影响站场正常运行,维修难度大,风险高,安全环保压力大。为此,通过对输送介质、腐蚀产物理化实验分析,结合环路模拟试验明确了管道腐蚀主要原因:微生物腐蚀造成的电化学腐蚀为主,CO_(2)腐蚀为辅,同时冲刷作用导致弯头穿孔加剧。通过缓蚀杀菌剂加注、抗菌钢管更换及除砂器优选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对集气站内管道腐蚀穿孔的有效控制,保障了站场的正常运行,对页岩气田安全、稳定、高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国内外同类型气田开发中腐蚀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 杨光明; 孟俊臣; 林莉; 范金龙; 龚敏; 曾宪光
    • 摘要: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通过腐蚀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研究了再生水中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Eoil)对QT500-7球墨铸铁腐蚀行为的影响。失重腐蚀试验表明:含菌体系中铸铁的失重腐蚀速率高于无菌体系,并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含菌体系与无菌体系腐蚀速率的比值持续增大,说明Eoil对铸铁的腐蚀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周期内,含菌体系的自然腐蚀电位比无菌体系低,铸铁的腐蚀倾向更大。浸泡8d后,含菌体系的腐蚀电流约是无菌体系的6倍,电荷转移电阻R_(ct)约是无菌体系的1/10。电化学测试结果和失重腐蚀试验结果相吻合,在培养基中铸铁在Eoil影响下的腐蚀形态为点蚀。含菌体系的铸铁腐蚀产物中Fe元素和O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无菌体系,铸铁在含菌和无菌环境下的腐蚀产物主要成分均为Fe(OH)_(2)和α⁃FeOOH,这说明Eoil加速了腐蚀的进程,但并未改变腐蚀的途径。
    • 何勇君; 李广芳; 王海涛; 张天遂; 张斐; 刘宏芳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大力开发,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微生物腐蚀是导致管线服役失效的一大重要因素。建立快速有效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微生物腐蚀监测技术,可对腐蚀状态做出预判,为管道安全运作提供保障。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概述了微生物腐蚀机制,详细总结了各类微生物检测方法。从电化学角度出发,系统归纳了常用的微生物腐蚀的监测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微生物腐蚀监测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叶天韵; 黄静; 蒋雪中; 赵荦; 翟杨
    • 摘要: 近年来,针对文物在海水中的细菌性腐蚀研究主要集中于海域沉积,但关于咸淡水混合水域的腐蚀性细菌研究鲜有报道。河口及近海岸水域是水下文物较为丰富的区域,咸淡水交互作用影响水下文物的埋藏环境和文物遗存。本研究采集长江口北港拦门沙Ⅱ号沉船附近海底不同层次的海泥,通过非定向富集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得到18株菌,经16S rDNA鉴定出4种具有腐蚀性的细菌:哈夫尼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fniensis)、越南芽孢杆菌(Bacillus wiedmannii)、金橙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quaticum)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indicum)。将分离得到的细菌作用于瓷质、陶质和木质等常见文物材料,置于30°C摇床220 r/min转速下培养7 d,喷金干燥,扫描电镜下观察,均可见在材料表面上产生生物膜。生物膜与微生物腐蚀的发生密切相关,除了已报道具有腐蚀性的菌株外,还发现了2株先前并未报道但也在材料表面产生生物膜的菌类:萘醌对希瓦氏菌(Shewanella xiamenens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实验结果为揭示海岸带咸淡水混合水域的文物埋藏环境及更好地保护文物提供了科学参考。相比于以往文献,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拓展:1)研究了腐蚀性细菌对瓷质、陶质和木质文物材料的腐蚀现象,观察到与微生物腐蚀密切相关的生物膜形成,从而实验证明哈夫尼希瓦氏菌、越南芽孢杆菌、金橙微小杆菌和微小杆菌对于瓷质、陶质和木质材料的腐蚀作用。2)首次发现了两株之前未被报道的潜在腐蚀性的细菌:萘醌对希瓦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它们也能在文物材料表面生成生物膜,初步证明这两株菌也具有腐蚀效果。3)探究了长江口咸淡水混合水域的海泥中的优势菌株为芽孢杆菌,并细分出4株腐蚀性细菌和2株未被报道为腐蚀性细菌但具有腐蚀潜力的细菌,区别于以往微生物腐蚀研究都集中于硫酸盐还原菌这一类菌。本研究发现了更多的腐蚀性细菌,揭示了海岸带咸淡水混合水域微生物的丰富性。本研究着眼于长江口咸淡水混合水域的海泥所富含的腐蚀性细菌与瓷质、陶质和木质文物材料腐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该水域的腐蚀性细菌奠定基础,有助于应用于后期文物保护等相关方面。
    • 吴虹宇; 谭鹏; 刘汉军; 邱海燕; 兰贵红; 王顺慧
    • 摘要: 为研究页岩气集输管道内壁形成腐蚀产物/生物膜过程中主要腐蚀细菌及腐蚀行为变化,模拟L360N试片在四川盆地某单井页岩气采出水中的形成腐蚀产物/生物膜的过程,采用动态腐蚀挂片、EIS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成膜过程中试片表面腐蚀细菌及其腐蚀行为变化。结果表明,在流体流速为0.5m/s的厌氧环境中,14d时L360N试片表面右较致密的腐蚀产物/生物膜形成;腐蚀产物/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试片表面的主要腐蚀细菌发生变化变化,假单胞菌(Pseudomonas)、脱硫微杆菌属(Desulfomicrobium)和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等菌属富集,Thiomicrospira和硫膨大杆菌属(Thioclava)等SOB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渐减少;主要腐蚀机制发生变化,腐蚀初期(0-3d)是SOB和APB腐蚀,腐蚀中期(3-7d)是SRB和SOB硫循环腐蚀,腐蚀后期(7-14 d)是SRB腐蚀。
    • 毕成; 郑杰; 郑泳; 杨旭; 鲁元
    • 摘要: 基于管线钢的环向应力、断裂韧性及腐蚀速率,建立了天然气管线钢在微生物腐蚀环境下延性裂纹止裂可靠性的预测方法,获得不同微生物腐蚀速率对X100管线钢的止裂韧性和止裂可靠性随使用年限增长的变化规律。对X100管线钢延性裂纹扩展失效模式和强度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两种失效模式对X100管线钢的允许使用年限进行了预测,且强度失效所预测的管线钢使用年限要多于延性裂纹扩展失效得出的使用年限。结果表明X100管线钢的延性裂纹失效风险概率要高于强度失效,在进行安全评估时应优先考虑延性裂纹扩展导致的管线失效模式。
    • 娄云天; 何盛宇; 陈旭东; 钱鸿昌; 张达威
    • 摘要: 海上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能够导致严重的环境风险和经济损失,其中微生物腐蚀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海洋环境油气管网中腐蚀性微生物的来源进行了分类,包括油藏内源性微生物、外注海水以及微生物采油(MEOR)引入的外源性微生物。分析了海底油藏储层中流体化学物质特性,确认其富含甲烷、硫化物、挥发性脂肪酸等,并依据内源微生物代谢及产物特征进行了分类,包括硫酸盐还原菌(SRB)、产甲烷菌、发酵菌以及铁还原菌(IRB)。同时,通过举例分析某油田采出水中微生物群落丰度特征,阐明了外源微生物长期受到油田开采环境胁迫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海上油气集输管网内涉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理论、电活性微生物腐蚀理论以及腐蚀性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最后,对目前以纯培养或模式菌株混合培养为主要方式的微生物腐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基于生物技术的新型防腐手段进行了展望。
    • 毛晓敏; 刘涛; 郭娜; 郭章伟; 董丽华
    • 摘要: 目的研究船舶低合金钢在模拟南海到北极的航行过程中的腐蚀情况,探索它在环境交变条件下的腐蚀行为与机理。方法选用3种温度(37、25、4°C)及相对应的典型海洋细菌,包括大西洋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atlantica)、需钠弧菌(Vibrio natriegens)和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模拟航行往返过程中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以21 d为一个实验周期,每7 d改变一次温度和细菌种类,采用扫描电镜(SEM)、白光干涉、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材料的腐蚀行为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相同的低合金钢试样浸泡在无菌海水中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浸泡在无菌海水中,当初始温度为37°C时,低合金钢的初始腐蚀速率较大;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逐渐减小;当初始温度为4°C时,低合金钢的点蚀情况较严重,但腐蚀速率变化不大。浸泡在有菌海水中,初始温度为37°C时,低合金试样表面有大量方解石结构的碳酸钙镁盐沉积,从而较好地抑制了均匀腐蚀和点蚀的发生;当初始温度为4°C时,低合金钢试样表面点蚀严重,EDS能谱分析证明低合金钢试样在低温环境中没有明显的碳酸钙镁盐沉积。结论初始海水温度和细菌种类的不同会造成船用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的极大差异,其原因主要是高温下细菌会诱导产生碳酸钙镁盐,并在低合金钢试样表面沉积,从而明显抑制了腐蚀;在低温环境下,细菌难以诱导碳酸钙镁盐的沉积,试样的均匀腐蚀和点蚀会非常严重,一旦发生腐蚀,即便后期再形成矿化产物膜也难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 武子晗; 李绍纯; 眭世玉; 蒋敏; 周佩剑; 周子寒
    • 摘要: 海工混凝土是海洋开发必需的基础材料,然而海工混凝土服役寿命易受微生物腐蚀(MIC)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制备、表征并评价了一种新型Ag/TEOS/IBTS复合乳液(ATS),该乳液可涂覆在混凝土表面预防MIC。与Ag/TEOS复合乳液(AT)和Ag/IBTS复合乳液(AS)相比,ATS防水性能最好,其接触角可达119.67°。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结果表明,ATS、AT和AS具有良好的抗菌黏附性能,其中银粒子赋予了乳液优良的杀菌能力。FT-IR和SEM结果表明,砂浆表面的疏水层是由Si—O—Si交联形成的。这种新型涂料对提高海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