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观机制

微观机制

微观机制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53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0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25636篇;相关期刊410种,包括前线、领导决策信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会议暨研讨会、第十七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暨相图与材料设计国际研讨会等;微观机制的相关文献由1014位作者贡献,包括罗广圣、辛勇、李军等。

微观机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0 占比:1.87%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25636 占比:97.98%

总计:26165篇

微观机制—发文趋势图

微观机制

-研究学者

  • 罗广圣
  • 辛勇
  • 李军
  • 胡凌燕
  • 雷宇
  • 李伯华
  • 杨建林
  • 苑少强
  • 黄少华
  • 龚燕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东星; 张子伟; 王协群; 邹维列
    • 摘要: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动回弹模量、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试验,分析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强度特性与微观结构随初始含水率、水泥掺量、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初始含水率增加,水泥改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和动回弹模量降低;随着水泥掺量增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和动回弹模量增大,但水泥掺量存在着临界值;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膨胀土中的大孔隙数量大幅增加,使得膨胀土的强度和动回弹模量降低,而掺加水泥能够有效抑制膨胀土中大孔隙的产生。
    • 秦尊文
    • 摘要: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及区域经济效应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马歇尔将产业集聚的动力归结为外部经济,被公认为第一位系统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韦伯首次明确提出产业集聚的概念,指出协作、分工和共享基础设施将导致工业活动向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集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关于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
    • 摘要: 本书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通过微观机制和宏观现象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书友说看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看清当下。实事求是了解现状,才能依托现实提炼理论,也才能更深入思考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 张尚林; 轩福贞; 邱阳; 谢国福; 李国栋
    • 摘要: 在625°C下对P92钢进行了蠕变-疲劳试验,分析了应变幅(0.4%~1.4%)和保载时间(30~300 s)对P92钢循环变形行为的影响,探讨了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微观机制,并与低周疲劳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引起P92钢从非Masing特性向Masing特性转变,且保载时间内的应力松弛导致蠕变-疲劳载荷下的循环软化加速;疲劳过程中P92钢微观结构发生非均匀变化,位错密度降低,最终形成长条状亚晶结构,而蠕变-疲劳过程中P92钢的微观结构变化和位错密度降低程度更加均匀、显著,最终形成等轴状亚晶或位错胞结构,并伴有沉淀物粗化现象。
    • 俞宏伟; 李实; 李金龙; 朱韶华; 孙成珍
    • 摘要: 油气混相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对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吉林某油田的实际油组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气驱油过程,分析了不同气体和驱替压力下油气两相的状态变化以及界面特性,获得不同驱替气体的最小混相压力(MMP)。结果表明,随着驱替气体压力的升高,气相的密度逐渐增大,油相膨胀密度降低,气相与油相的混合程度增强,油气两相界面厚度增加,界面张力随之减小。同时发现,驱替相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在同等气体压力下,油气界面更厚,油气混合程度更高。纯CO_(2)驱油得到的MMP远远小于纯N;驱油,当这两种气体摩尔比为1:1混合时MMP介于两种纯气体之间,说明要达到同样的驱油效果二氧化碳需要的压力更小。最后,本文从分子微观作用力角度解释了驱替气体不同时影响油气混相程度的机制,通过分子平均作用势曲线发现油相分子对CO_(2)的吸引力要大于N;分子,因此CO_(2)分子更容易与油相混合,驱替效果更明显。
    • 王丽; 刘爽; 陈晨
    • 摘要: 县域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组织单元,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依托其发达的县域经济进行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实践,乡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为“十四五”时期的乡村建设行动积累了成功经验。本文聚焦浙江省德清县,在梳理该县乡村规划建设历程的基础上,结合12个典型村庄的田野调查成果,归纳县域乡村建设发展的类型学特征,并基于案例研究深入剖析乡村发展的微观机制,对县域乡村建设发展成效进行经验总结和趋势展望,可为其他相似地区的县域乡村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 陈正发; 陈振飞; 刘健鹏; 刘桂凤; 李岩
    • 摘要: 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改性黏土力学性能,旨在将其应用于垃圾填埋场衬垫材料的设计和施工中。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分析了不同MWCNTs掺量(质量分数,下同)对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从微观结构演化规律方面揭示了宏观力学特性变化机理。三轴试验结果表明,抗剪强度随MWCNTs掺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0.5%MWCNTs掺量抗剪强度值最大,且掺加多壁碳纳米管试样的抗剪强度均大于未掺入试样;随MWCNTs掺量增加,黏聚力的发展规律与抗剪强度一致,最大值出现在0.5%~1.0%;内摩擦角则随MWCNTs掺量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在1%左右MWCNTs掺量处最小。掺入0.5%~1.0%的MWCNTs可以有效提高黏土的抗剪强度。掺加MWCNTs改变土体微观结构是引起其宏观力学特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分析SEM结果表明,无MWCNTs掺量的试样中黏土颗粒间接触较为紧密,大、小孔隙分布较为均匀;掺入MWCNTs之后,土样孔隙的数量和尺寸均发生了明显改变。掺量较低时(0.5%),MWCNTs附着在土颗粒表面,填充孔隙使得孔隙尺寸减小,增加了土样的密实性,从而使得抗剪强度增大;随着MWCNTs掺量增加(1%和2%)可以观察到试样孔隙数量增多,但均少于无MWCNTs掺量试样中的孔隙数量,这种现象归因于MWCNTs自身的润滑作用减弱了其对黏土颗粒的吸附胶结作用,导致抗剪强度减小。
    • 姜宏
    • 摘要: 对于西欧如何率先实现现代经济增长(Modern Economic Growth)的关注,可以说由来已久。这一问题在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两百年来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马克思、韦伯、桑巴特等经典作家,从文明转型、社会重构的角度高度剖析欧洲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着眼于制度变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中,社会规范的转变在资本主义兴起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讨论的热点之一。但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还相对薄弱。
    • 王洋; 范广新; 刘培; 尹金佩; 刘宝忠; 朱林剑; 罗成果
    • 摘要: 改善尖晶石锰酸锂的大倍率性能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掺K^(+)的尖晶石锰酸锂,研究K^(+)提高锰酸锂倍率性能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尽管随着电流密度增大,电极的放电比容量下降,但掺K^(+)提高材料的大倍率性能效果显著,如最佳掺K^(+)量(物质的量分数)1.0%时,在10C (1C=150 mA·g^(-1))下比容量提高了一倍,远高于0.5C下的1.9%。原因在于掺K^(+)后,首先,锰酸锂的晶胞体积扩大,Li–O键变长,Li、Mn阳离子混排程度降低,载流子(Mn^(3+))量增多;其次,电极极化和电荷迁移阻抗降低,提高了材料的充放电可逆性、导电性及锂离子扩散能力;再者,[Mn_(2)]O_(4)骨架更稳定,减小了电化学过程中内应力变化,抑制了晶体结构变化和颗粒破碎;最后,钾离子掺杂使制备过程中材料团聚,从而减小电解液与电极的接触面积,减轻电解液的侵蚀,抑制锰的溶解。
    • 廖奕玫; 陈伶媛; 游婷; 段晓惠
    • 摘要: 为了探究在原子分子层次上含能低共熔物的形成机制,以甲基硝基胍(MeNQ)/硝基胍(NQ)低共熔物为模型体系,采用高精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合Monte Carlo模拟技术,对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基于氢键形成的基本原则,构建MeNQ和NQ最可几的二聚体模型,在M062X-D3/6-311+G(d,p)水平上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得到能量最低的稳定结构;采用更高精度的计算方法MP2/may-cc-pvtz和PWPB95-D3/ma-def2-QZVPP,得到二聚体的相互作用能,并在sSAPT0/jun-cc-pVDZ水平上对其进行能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聚体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顺序为:MeNQ-MeNQ>MeNQ-NQ>NQ-NQ,主要吸引项为静电作用(氢键);采用加权的Monte Carlo方法预测了MeNQ与NQ二元体系的混合能分布及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_(AB);形态相似的作用能分布曲线表明MeNQ和NQ可互溶;在模拟的100~800K温度范围内,χ_(AB)均为稍大于零的正值,说明该体系中分子间的附着力弱于内聚力;MeNQ和NQ为非同晶材料,且存在分子尺寸和形貌上的失配。基于原子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和作用能分析可以得出,MeNQ和NQ共结晶产物应为低共熔物,而非共晶或固溶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