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性别偏好

性别偏好

性别偏好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793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妇女研究论丛、学理论、中国青年研究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2年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全国学术研讨会、第23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中国人口学会2011年会等;性别偏好的相关文献由247位作者贡献,包括贾志科、陈友华、刘中一等。

性别偏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 占比:5.5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2793 占比:94.04%

总计:2970篇

性别偏好—发文趋势图

性别偏好

-研究学者

  • 贾志科
  • 陈友华
  • 刘中一
  • 吕红平
  • 穆光宗
  • 刘华
  • 刘爽
  • 刘青青
  • 原新
  • 孙国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芷菱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生育性别偏好中“儿女双全”性别偏好日益明显,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们对社会性别的建构也发挥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受访者在家庭和社会层面对男女两性气质特点、角色期待等方面的观点,得出受访者对不同性别的差异性建构结果,由此探究其“儿女双全”性别偏好的成因。并在这基础上引发读者对此性别偏好背后的思考。
    • 叶婷; 陈丽琴
    • 摘要: 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我国生育政策再次迎来调整,对生育意愿的研究又成为热议的话题。生理特征决定了妇女在生育过程中承担着主要的角色,这导致了以往大多数研究都聚焦在关注农村女性生育意愿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上,而忽视了从男性视角去探讨“他”真实的意愿生育性别是否发生了转变以及转变背后的原因。文章从男性视角出发,通过访谈得出了农村男性的偏男生育意愿正由强变弱的结论,显示了在不同的生活场域中,孩子对于家庭和父母的价值与功用在不同的时代发生着位移,而且与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 王韧; 夏昱; 徐珏瑶; 许豪; 徐徐
    • 摘要: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7)研究了子女结构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表明:拥有男孩或男孩比例增加将增大商业保险投资倾向,拥有女儿则与之相反;该作用在城镇农村家庭以及家庭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中均存在异质性;这种差异化影响主要源于不同子女性别结构家庭的禀赋差异,以及子女性别偏好作用于家庭其他决策后带来的间接效果。探究传统观念对家庭经济决策产生干预的可能途径,对研究家庭经济决策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消除性别偏见、推动家庭商业保险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 王朋岗; 汪朦; 杨胜慧
    • 摘要: 对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0~44岁、居住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工作单位为非国有企业与从事个体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于丈夫、租房的妇女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更高.性别人流指数的年代变化与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伴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宽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加强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性别选择性人流总体呈现减弱的趋势,但将2017年生育状况调查数据与2001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农村已有两个女孩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反而出现了上升情况,而城市已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和生育子女的出生性别比都出现升高状况,可见"男孩偏好"依旧存在.
    • 袁璐颖
    • 摘要: 教育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从微观理论角度分析来看,家庭内部资源的公平分配在对子女的教育资源及其获得的公平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资源获得影响中的性别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研究发现,教育获得中的性别差异逐渐得到缩小,但由于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子女教育的资源获得仍存在一些偏好性的差异.
    • 王朋岗; 汪朦; 杨胜慧
    • 摘要: 对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0~44岁、居住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工作单位为非国有企业与从事个体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于丈夫、租房的妇女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更高。性别人流指数的年代变化与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伴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宽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加强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性别选择性人流总体呈现减弱的趋势,但将2017年生育状况调查数据与2001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农村已有两个女孩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反而出现了上升情况,而城市已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和生育子女的出生性别比都出现升高状况,可见“男孩偏好”依旧存在。
    • 李新荣; 曹小勇; 张姗姗
    • 摘要: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实证显示,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愿意将家庭资源配置在子女教育上。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模型,从劳动生产率折旧率的角度解释女性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的偏好,并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工具变量两阶段实证发现劳动生产率折旧率更高的女性当其家庭决策地位提升时,该家庭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将显著增加,且存在城乡差异。但是,不论城乡,男孩因未来劳动生产率更高而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表明针对妇女开展扶贫项目,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将更加有助于增加子代人力资本投资。
    • 李新荣; 曹小勇; 张姗姗
    • 摘要: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实证显示,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愿意将家庭资源配置在子女教育上.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模型,从劳动生产率折旧率的角度解释女性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的偏好,并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工具变量两阶段实证发现劳动生产率折旧率更高的女性当其家庭决策地位提升时,该家庭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将显著增加,且存在城乡差异.但是,不论城乡,男孩因未来劳动生产率更高而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表明针对妇女开展扶贫项目,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将更加有助于增加子代人力资本投资.
    • 翟高远; 胡雪梅
    • 摘要: 性别选择堕胎人为干预胎儿的自然出生会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为此,应将胎儿性别鉴定行为与性别选择堕胎行为分离,解除胎儿性别鉴定的禁制,建立胎儿性别信息备案制度;将性别选择堕胎犯罪化处理,《刑法》罪名中增设"非法性别选择人工终止妊娠罪",处罚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违背法律法规为他人实施性别选择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 陈立娟; 范黎波
    • 摘要: 家庭背景与子女结构等因素对个体教育获得的影响存在性别不对称.在不同家庭背景和出生同期群中对长子女的教育获得,以及长子女性别对弟弟妹妹教育获得的作用进行检验后发现:农村家庭中长女的教育位于不利的处境,并且家有长女会对弟弟妹妹的教育产生积极作用.对长女而言,弟弟的数量或是与自己出生间隔较大的弟妹数量的增加,都会给自己的教育获得带来更多消极影响.随着家庭可支配资源的增加与家庭规模的缩小,建立在子女性别与出生顺序基础上的长女效应也逐渐消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