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育行为

生育行为

生育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545篇,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8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7155篇;相关期刊266种,包括黑河学刊、思想战线、南方人口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人口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2012年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全国学术研讨会、中国人口学会2011年会等;生育行为的相关文献由598位作者贡献,包括郑真真、方向新、辜胜阻等。

生育行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8 占比:1.91%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7155 占比:98.03%

总计:27700篇

生育行为—发文趋势图

生育行为

-研究学者

  • 郑真真
  • 方向新
  • 辜胜阻
  • 杨子慧
  • 贾志科
  • 陈剑
  • 陈家麟
  • 顾宝昌
  • 林盛中
  • 王跃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顾和军; 张永梅; 卞凤芹
    • 摘要: 在“全面三孩”政策已经出台和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政策呼之欲出的双重背景下,探索既能充分发挥老年人余热又不会对人口出生率造成较大负面冲击的政策框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HNS数据实证考察了“退而不休”对中国育龄女性生育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祖辈“退而不休”会显著减少育龄女性的生育数量。采用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之后,回归结果依然显著。异质性研究发现,拥有城市户籍、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和高收入家庭的生育行为更易受到祖辈“退而不休”的影响。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退而不休”会挤出祖辈照料孙辈的时间,从而导致生育水平下降。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中国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以及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提供一定的微观层面的证据和政策启示。
    • 侯佳伟; 周博; 梁宏
    • 摘要: 随着2021年“三孩及配套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育意愿如何?哪些政策可能会提振生育意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课题组于2021年8-9月在广东省开展了“万里挑一”生育调查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广东常住育龄女性的意愿子女数为1.62人,已生育人群的生育意愿基本实现,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差距在于未生育人群,强烈的男孩偏好已转向女孩偏好,意愿生育年龄为25-40岁。普惠托育落实有助于提高意愿子女数,未生育的女性意愿子女数从1.11个增加到1.51个,增加了0.4个,已有1个子女的女性意愿子女数也从1.28提高到1.58,增加了0.3个。带薪育儿假期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激励政策。三成女性会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存在需求或潜在需求。落实好配套政策,方能让群众想生、敢生、能生。
    • 晏月平; 张舒贤
    • 摘要: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使用Ordered Logit回归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政策背景下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同时将生育意愿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探究生育政策对育龄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政策会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一类、二类生育政策较严格地区的育龄妇女倾向生育1个孩子,三类、四类生育政策较宽松地区的育龄妇女倾向生育2个孩子,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KHB方法验证了生育意愿的中介效应,发现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也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高于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这解释了生育政策放宽后,我国的生育率短暂上升后又下降的现象。总体而言,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受家庭、社会和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创造“生育友好”的家庭、社会环境并完善生育福利政策,提升妇女的生育意愿。
    • 任远; 金雁
    • 摘要: 婚姻质量指人们婚姻关系的状况,是人们对婚姻中获得的满足感和生活福利的评价。婚姻质量对人们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影响。婚姻质量较高的人口具有更高的平均期望生育数量。在已经生育了一孩的家庭中,婚姻质量对多孩生育意向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女性、年龄为35岁以下、城镇户籍、东部地区、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具有影响。婚姻质量影响多孩生育意向的实现,有助于将多孩生育意向转化为具体的生育行为。对于那些已经生育了一孩且具有二孩及以上的多孩生育意向的人口,婚姻质量越高,其生育二孩可能性越大。这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人口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并在城镇户籍人口、教育程度较高人口中表现出影响。区别于多数研究从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分析人口的生育,本研究表明作为婚姻质量重要指标的"爱情"会影响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人类的生育不仅包含着功利性的理性计算,还受到感情的影响。良好的婚姻家庭生活有助于提高多孩生育的意向,也能够促进多孩生育意向转化为生育二孩的行为。
    • 王跃生
    • 摘要: 中国当前生育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保持在低位与青年一代晚婚率上升、已婚者生育意愿和行为弱化有极大关系,而这又是中国社会发生了由农业、农村人口和乡村社会向非农、城市人口和市镇社会转化所致,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对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可适度引导和矫正,为青年人适时婚配创造条件,为只生一孩、二孩的青年夫妇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公共服务方面提供制度性帮助,为三孩生育者提供具有较强理性含义的政策支持。
    • 刘璐婵; 张瑞利
    • 摘要: “全面三孩”时代已经到来,促使育龄人群释放生育潜能成为重要的政策议题。文章利用2017年的CHFS和CIEFR-HS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索了育龄有孩家庭教育成本和生育行为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生育憧憬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教育成本对生育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农村、低收入、东部地区家庭的生育行为对教育成本更为敏感,高昂的教育开支因令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而击碎育龄家庭的多子女生活梦想,有限的教育资源会在降低父母对子女数量预期的同时增强其对少子生活方式的认同感,故教育经济负担对多子女生活憧憬的重塑力度越大,越容易出现自主选择或被动调整的消极生育行为
    • 张扬
    • 摘要: 目的:了解公众的养老观念及其对人口生育与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产生的影响,为发挥人口政策效应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回归、匹配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养孩防老”观念占主流地位,样本中超过50%受访者认为应由子女完全承担养老责任;“养孩防老”观念通过生育意愿影响生育行为(β=0.004,P<0.01);“养孩防老”观念对农村居民生育意愿(β=0.084,P<0.01)和生育行为(β=0.152,P<0.01)的影响更大。结论:养老观念对人口生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服务具有重要影响,需要从提高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等方面减少生育行为的阻碍因素。
    • 张平; 肖真妮; 王伟舟
    • 摘要: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通过聚焦育龄群体对“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期生育行为,利用2014、2016、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混合截面双重差分(DID)和倾向得分匹配(PSM)相结合的方法,估计了对地方政府的评价如何影响育龄群体对“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期生育反应。实证结果发现育龄群体会对未来生育政策做出预期反应,育龄群体对政府的信任是一种策略性信任,对地方政府评价越高越会对未来生育政策做出积极反应从而进行预期生育行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8至29岁和东中部地区育龄群体的预期行为受到对地方政府评价的影响更甚。政府如果希望未来政策更快更好达到效果,就不能忽视政策颁布前与群众就政策相关信息进行沟通、宣传与预期引导,且应该重视长期政策信誉建设。
    • 周快快; 王染
    • 摘要: 本文采用2012-2018年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分析“两孩”政策下农村家庭智力资本对家庭两孩生育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政府扶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发现:我国中西部农村家庭智力资本呈现上升趋势,“两孩”生育行为从2018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农村家庭智力资本中的教育和工作技能智力资本对“两孩”生育行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农村家庭智力资本的上升是“两孩”生育行为下降的重要原因。政府总扶持强度存在同向的调节效应,即政府扶持强度越高,农村家庭智力资本提升对两孩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强,说明通过政府补助激励农村家庭生育率的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加剧两孩的低生育率。
    • 牛玲娟
    • 摘要: 新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长期稳定与平衡发展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人口增长速率,增强女性生育意愿和动机,应提高政策决策者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度,从我国女性的生育现状出发,优化生育政策,使生育政策与女性在生育目标更加统一,完善女性生育和养育的经济补偿制度,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同时将家庭作为政策制定重点领域,推行女性就业的双薪制家庭政策,从而进一步推动女性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构建有利于生育健康的社会环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