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总酚酸

总酚酸

总酚酸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48878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福建中医药、中成药、中国现代中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第十届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药标本馆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等;总酚酸的相关文献由1031位作者贡献,包括岳洪水、董玉、付煜荣等。

总酚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8878 占比:99.86%

总计:149083篇

总酚酸—发文趋势图

总酚酸

-研究学者

  • 岳洪水
  • 董玉
  • 付煜荣
  • 唐坤
  • 李标
  • 王春兰
  • 郭顺星
  • 陈晓梅
  • 韩晶岩
  • 刘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彤辉; 相堂永; 徐姗; 顾依; 任舒静; 江勇; 杨帆; 陈志鹏
    • 摘要: 为进一步富集萌芽黑青稞的活性成分并提高其经济价值,采用热提取、低温除杂、喷雾干燥制备萌芽黑青稞喷干粉。以萌芽黑青稞粗提物得率,以及总多糖、总酚酸、γ-氨基丁酸含量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粗提物制备工艺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粗提物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粗提物制备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提取温度95°C、提取时间2.0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萌芽黑青稞粉粗提物得率、总多糖、总酚酸、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为15700、327.96、4908.42、199.66 mg/100 g。通过考察低温除杂、喷雾干燥的试验条件优化精制工艺和干燥工艺,最佳精制工艺条件为冷冻时间6 h,解冻温度70°C;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60°C,雾化频率100 Hz,雾化气流量610 L/h,蠕动泵流速3.0 mL/min,料液浓度0.50 g/mL~0.75 g/mL。此方法制备的喷干粉粉质细腻、复溶效果好,复溶溶液无杂质、无沉淀。
    • 余雨婷; 张彦; 张迎; 李娜娜; 郑梦迪; 闫平; 柴希艳; 同红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紫苏粗提物体外对酶抑制剂的作用,初步阐明其对代谢综合征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测定紫苏粗提物中黄酮及酚酸含量,探明与酶抑制有关的活性成分。通过体外实验,以抑制率为指标,测定紫苏粗提物对不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IC_(50)为指标评价抑制活性。结果:紫苏粗提物中黄酮含量0.3098(mg/mg),总酚酸含量58.59(mg/g)。紫苏对α-淀粉酶抑制的IC_(50)值为0.273(mg/mL),对黄嘌呤氧化酶的IC_(50)值为0.244(mg/mL),对胰脂肪酶的IC_(50)值为0.347(mg/mL),对乙酰胆碱酯酶的IC_(50)值为0.018(mg/mL)。结论:紫苏粗提取对四种酶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初步阐明其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效物质基础为黄酮。可将紫苏中黄酮类化合物进一步开发利用。
    • 余雨婷; 张彦; 张迎; 李娜娜; 程研; 郑梦迪; 闫平; 柴希艳
    • 摘要: 目的:探讨紫苏粗提物对酶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对代谢综合征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测定紫苏粗提物中黄酮及酚酸含量;以抑制率为指标,测定紫苏粗提物对不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子对接预测紫苏粗提物对胰脂肪酶和淀粉酶抑制作用靶点。结果:紫苏粗提物中黄酮含量为0.3098 mg/mg,总酚酸含量为58.59 mg/g。紫苏粗提物对α-淀粉酶、黄嘌呤氧化酶、胰脂肪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IC_(50)值分别为0.273,0.244,0.347,0.018 mg/mL。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苷酸、芹菜素-7-葡萄糖苷、山奈酚-3-O-芸香苷、迷迭香酸、芦丁等为紫苏粗提物的有效活性成分。结论:紫苏粗提物对4种酶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 关奎奎; 汪露; 李聪聪; 陈朝喜
    • 摘要: 目的优化马蹄黄总黄酮、总酚酸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抗菌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粉碎程度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总酚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3 min,提取温度43°C,粉碎程度60目,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40∶1,平均总黄酮、总酚酸提取率分别为34.89%、12.21%。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12、0.72 mg/mL,总还原能力较好,对各菌株表现出轻度或中度敏感,并呈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抗氧化、抗菌活性较强的马蹄黄总黄酮、总酚酸
    • 简梨娜; 郭江涛; 刘耀; 刘杰
    • 摘要: 探讨大果木姜子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中总黄酮及总酚酸的质量浓度与其抗氧化能力的量效关系。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果木姜子不同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酚酸质量浓度,并通过DPPH自由基法、FRAP法、羟基自由基法及ABTS^(+)自由基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清除率为91.5%~93.0%;清除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以正丁醇萃取物为优,清除率分别为67.2%~84.1%、91.5%~98.2%;根据FRAP法可以看出,在同等质量浓度条件下,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变化,高质量浓度时抗氧化能力最强,可达0.992~1.040 mmol/L。大果木姜子在不同抗氧化测试中均有着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但由于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所含黄酮和酚酸的种类不同,其抗氧化效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通过DPPH自由基法和FRAP法测定可以看出,大果木姜子的抗氧化能力呈现出剂量依赖性。
    • 杨勇; 魏民; 严露; 杨菁
    • 摘要: 针对野菊药用及非药用部位,分别以芦丁和绿原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酚酸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野菊根、茎、叶、花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6%、0.56%、6.41%、3.00%,总酚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3%、2.48%、11.39%、9.11%。由此可见,野菊叶中总黄酮和总酚酸的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根、茎和花,表明野菊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 刘玮炜; 邵仲柏; 陈超; 吴玉宇; 苏子钦; 梁馨文; 高田田; 邱敏; 郭雷
    • 摘要: 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试验设计及响应曲面设计对山茱萸总酚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活性追踪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初步探究山茱萸中抑制弧菌的活性成分.经优化后,山茱萸总酚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mL/g)、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持续时间60 min、回流时间115 min、回流温度50°C.在该条件下,总酚酸得率为4.307 mg/g,与预测值接近.同时,从山茱萸酚酸类物质中分离得到了2个主要有效活性成分,经结构表征,鉴定为2-羟基丁二酸-1-甲酯(1)、3,4,5-三羟基苯甲酸(2).
    • 熊乐文; 金莹; 黄玮慕; 王彦予; 黄文静; 张永清; 赵宏伟; 张龙霏
    • 摘要: 目的研究金银花颜色与绿原酸、总酚酸含量的相关性,探讨根据颜色指标预测绿原酸、总酚酸含量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定金银花药材颜色指标L^(∗)、a^(∗)、b^(∗)值。测定绿原酸和总酚酸含量,采用Syncronis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体积流量0.7 mL/min;进样量2μL;柱温24°C。根据颜色指标值与绿原酸、总酚酸含量并构建回归方程模型。结果绿原酸、总酚酸含量与L^(∗)呈正相关,与a^(∗)、b^(∗)呈负相关;绿原酸、总酚酸含量与颜色指标值的回归方程为Y_(绿原酸)=4.108+0.057L^(∗)-0.105a^(∗)-0.065b^(∗),Y_(总酚酸)=8.047+0.056L^(∗)-0.174a^(∗)-0.106b^(∗)。颜色指标预测金银花药材质量可行。结论金银花药材颜色与绿原酸、总酚酸含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方程间接体现金银花药材质量,为合理评价金银花药材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 尹欣; 乔栋; 黎洪霞; 刘肇龙; 吴美佳; 庞杰; 陈兰珍
    • 摘要: 为探究不同花期蜂王浆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同产地同蜂种同饲养条件下所生产的蜂王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花期蜂王浆的10-羟基-2-癸烯酸(10-HDA)、总蛋白、水分、总酚酸的含量变化,同时采用DPPH法和FRAP法分析比较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花期之间蜂王浆的10-HD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葡萄蜂王浆10-HDA含量最高达到了2.20%。总蛋白含量在13.58%~15.26%之间。蜂王浆的水分含量均≤67.5%,达到国标(GB 9697-2008)关于优等品蜂王浆水分含量的要求。与其他花期蜂王浆相比,荆条花期的总酚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为最优,且不同花期蜂王浆之间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酚酸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
    • 张鹏; 花燕莹; 陈欣荣; 唐森; 谢济运
    • 摘要: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苹婆果壳总酚酸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考察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时间、液料比4个因素对苹婆果壳总酚酸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法对苹婆果壳总酚酸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考察,并通过考察苹婆果壳总酚酸的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性.结果:苹婆果壳总酚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500 W、乙醇体积分数46%、微波时间9.9 min、液料比87:1(mL/g),在此条件下,苹婆果壳总酚酸的提取量为16.37 mg/g(n=5,RSD=0.28%).当苹婆果壳总酚酸浓度为0.30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达88.97%,IC50值为0.10 mg/mL.结论:经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苹婆果壳总酚酸的提取.苹婆果壳总酚酸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