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金银花

金银花

金银花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3年内共计846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农作物、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38篇、会议论文220篇、专利文献4571篇;相关期刊1584种,包括中成药、中国现代中药、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143种,包括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医药学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研讨会、2014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等;金银花的相关文献由1312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清、李德文、张芳等。

金银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38 占比:52.23%

会议论文>

论文:220 占比:2.19%

专利文献>

论文:4571 占比:45.58%

总计:10029篇

金银花—发文趋势图

金银花

-研究学者

  • 张永清
  • 李德文
  • 张芳
  • 王晓
  • 张龙霏
  • 舒利
  • 李佳
  • 不公告发明人
  • 李萍
  • 刘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甘敏; 康天兰; 曹志强
    • 摘要: 2013年引进金银花品种北花1号,在甘肃定西通渭县经过连续7 a的旱作栽培观察,根据其特征特性和种植表现,总结出高海拔山旱地金银花北花1号栽培技术。
    • 买占海; 卢亚宾; 李建龙; 赵璐; 孙丹岚; 佟盼盼; 况玲
    • 摘要: 【目的】研究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金银花-连翘1∶1)对北疆地区携带fneB毒力基因的马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equi,SEE)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影响。【方法】首先对1 g/mL的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金银花-连翘1∶1)水提物进行中药配比浓度梯度试验,然后与携带fneB毒力基因的L1菌株、lytA+fneB+ply毒力基因的D1菌株和qnrA+bla_(TEM)+fneB基因的Y1菌株3种SEE菌株共培养,检测中药对SEE菌株耐药基因bla_(TEM)、qnrA及毒力基因ply、fneB的影响;将192只SPF级昆明小鼠均分为16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金银花组、连翘组、金银花-连翘1∶1组、阴性对照组(Y1、L1和D1菌株组)及3种菌株分别与金银花、连翘和金银花-连翘1∶1共培养组,各组药物或菌液经腹腔注射0.5 mL进行小鼠体内抑菌试验,检测药物对小鼠的致病性和fneB毒力基因的影响。【结果】中药最适配比浓度为中药水提物∶THB培养基∶待测菌液(D_(600 nm)值均为0.6)为1000μL∶500μL∶20μL;与中药水提取物共培养的3株SEE菌株均未检出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且菌株形态结构均未发生改变。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的小鼠成活率分别为16.7%、8.3%和0;而L1+连翘、L1+金银花共培养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3.3%、75.0%,金银花-连翘1∶1药对与3株SEE菌株共培养组小鼠成活率分别为41.7%、16.7%、50.0%;小鼠病理解剖结果显示,除接种SEE菌株的小鼠肝脏肿大淤血、边缘钝圆外,其余各组肝脏均正常。小鼠体内fneB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Y1+金银花、Y1+连翘、Y1+金银花-连翘1∶1、L1+金银花、L1+金银花-连翘1∶1、D1+金银花、D1+连翘、D1+金银花-连翘组均携带fneB毒力基因,L1+连翘组未检出fneB毒力基因,表明小鼠体内SEE菌株有重新获得fneB毒力基因的能力,出现菌种反毒复壮,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能够减弱SEE菌株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从而对马腺疫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为减抗、替抗提供理论支撑。
    • 刘铠源; 卞义宁
    • 摘要: 为探明陇东高原具有优质水土保持特性的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中沟流域、崆峒区纸坊沟流域的金银花进行定点树种特性观测及水土保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树龄4年生的郁闭度为0.80的金银花枝叶截持率为27.9%~37.4%,平均枝叶截持率为30.7%,枝叶截持水量为0.38~1.87 t/hm^(2),平均截持水量为0.97 t/hm^(2);枯落物持水率为169.8%~282.5%,平均枯落物持水率为215.0%,枯落物为5.38~22.25 t/hm^(2),枯落物蓄水量为12.2~39.2 t/hm^(2);金银花林地土壤渗透模型为V_(1)=18.599t^(-0.3545)(r=0.9974);金银花林地根系抗剪强度增值(d_(T))与根径的根截面积率(A_(p))关系式为:d_(T)=0.00604+0.38594A_(p)(r=0.9456);在深度0~80 cm土层内,金银花林地比无林地土壤容重低7.3%~2.6%,孔隙度高1.59%~7.84%,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增加21.27%;深度0~40 cm土层内金银花林地有机质、氮、磷含量都较无林地有明显提高。研究从扦插育苗、压条繁育、植苗造林、抚育管护等角度提出道地金银花繁育栽培技术。
    • 马力; 宋延平; 杨彦平; 赵林涛
    •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金银花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活性成分、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得到金银花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收集PRRS疾病基因,映射后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通过Metascape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蛋白进行了分子对接。结果:金银花28个活性成分的220个对应靶点,与PRRS疾病相关的744个基因映射,最终获得靶点70个。其中潜在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关键抗PRRS蛋白是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蛋白(ALB)、胱天蛋白酶3(CASP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4)等,GO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金银花主要调控病毒感染、炎症、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等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也显示其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蛋白有较好的亲和作用。结论:金银花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细胞因子和直接抗病毒感染等对PRRS发挥潜在的防治作用。
    • 韩明丽; 田丹; 车欣宇; 余金毅; 肖昂; 潘国军; 肖娜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金银花治疗糖尿病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挖掘金银花的活性成分与对应靶点,以药动学参数[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likeness,DL)≥0.18]为条件进行筛选,运用人类基因-疾病相关的数据库(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金银花活性成分的糖尿病靶点;运用Cytoscape 3.8.2绘制“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借助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应用R 4.0.4软件及Bioconductor软件对金银花潜在作用的糖尿病靶点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进行分析;使用RCSB PDB和TCMSP数据库、Pymol和AutoDockTools 1.5.6软件对金银花核心化合物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金银花中筛选得到DL及口服吸收较好的16个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治疗糖尿病的相关靶点120个,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金银花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生物过程,并通过脂质与动脉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共同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银花核心化合物中的木犀草素、槲皮素以及山柰酚对AKT 1具有较高亲和力。结论金银花治疗糖尿病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结果,这为金银花治疗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曾长林; 胡子毅; 魏明全; 李人亮; 张平; 易莹
    •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金银花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多个数据库查找并筛选金银花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动脉粥样硬化基因。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R 4.0.4软件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17个活性成分,196个靶标蛋白,2419个疾病基因,129个药物-疾病交集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2584个,包括生物过程2328个,分子功能172个和细胞组分84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信号通路162条,主要涉及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金银花可能主要通过β-胡萝卜素、木樨草素、山柰酚和槲皮素等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JUN、RELA、IL1B、IL6和MAPK1等基因,直接调控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万莹莹; 杜微波; 陈敬然; 张志强; 沈建梅
    • 摘要: 为了阐明金银花饮片—标准汤剂量质变化及其分布规律,采用UPLC建立金银花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方法,并根据质谱分析进行化合物推断;利用新公式-K值分析化合物传递过程中的规律。结果表明,UPLC特征图谱方法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良好;对11个特征峰进行结构推断,确定了9个特征峰新绿原酸(峰1)、绿原酸(峰2)、断氧化马钱苷酸(峰3)、隐绿原酸(峰4)、獐牙菜苷(峰5)、断氧化马钱子苷(峰6)、异绿原酸B(峰8)、异绿原酸A(峰9)、异绿原酸C(峰11);由K值分析可知,15批金银花饮片—标准汤剂过程各峰都进行了传递,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K值大于1,绿原酸K值小于1,与绿原酸异构化生成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有关;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的K值大于1,异绿原酸A的K值小于1,与异绿原酸A异构化生成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有关。由此,通过K值可分析金银花标准汤剂中量质传递规律,且符合有机酸类化学成分特性。建立的特征图谱方法准确、稳定、可靠,金银花饮片—标准汤剂新公式-K值能够辅助分析饮片—标准汤剂的量质传递规律,可为后续以标准汤剂为基准的配方颗粒或经典方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尹铁球; 杨雪娇
    • 摘要: 金银花是我国常见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等功效。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重要原因是生物膜的形成,并受QS系统调控。金银花被证实能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的形成,抑制其QS相关毒力因子及基因的表达,达到一定的抑菌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