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患肢功能

患肢功能

患肢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032636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2010年北京神经外科年会、第四届全国肿瘤诊疗新进展及新技术学术会议、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等;患肢功能的相关文献由5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春梅、陈锦坚、刘莉萍等。

患肢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32636 占比:99.98%

总计:1032881篇

患肢功能—发文趋势图

患肢功能

-研究学者

  • 李春梅
  • 陈锦坚
  • 刘莉萍
  • 罗爱萍
  • 邓顺华
  • 何颜英
  • 关琪
  • 冷雪
  • 刘佳
  • 刘欣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笑月; 董龙梅; 毛菁菁
    • 摘要: 目的 探究手指爬墙运动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手指爬墙运动,比较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手指爬墙高度高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ACT-B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手指爬墙运动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能够改善患肢功能,且对于减轻其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梁志超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钳捋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效果及对复位情况、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观察组采用经皮血管钳捋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复位效果、手术前后患肢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复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ayo评分(80.25±8.02)分、Cassebaum评分(3.58±0.2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69±7.11)、(3.01±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血管钳捋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效果满意,创伤小,复位效果好,也能促进患肢恢复,值得推广。
    • 刘纯; 焦黛妍; 顾和燕; 邓海鹏
    •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病人神经源性炎性因子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脑卒中后SHS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源性炎性因子和患肢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P物质(SP)和缓激肽(B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肩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PRI评分低于对照组,MBI和RO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疗法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SHS,能调节善神经源性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 易利霞; 韩晓霞; 薛慧莹
    • 摘要: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影响。选取8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干预和康复指导,观察组采取ERAS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状况及生存质量。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患肢上举时手指达同侧头顶的发生率、术后40 d患肢上举时手指触对侧耳朵的发生率以及术后10、30、90 d的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缩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患肢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 邹建虹
    • 摘要: 目的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情况,以期明确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方法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来自沈阳七三九医院骨科随机抽取9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6,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n=46,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同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两组心理弹性水平、患肢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CD-RISC总评分、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vs.17.39%)(P<0.05);研究组GQOLI-74总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进一步强化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改善心理弹性水平,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优化生活质量。
    • 常琼娟; 何卫芳; 杜闯; 屈清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联合上肢运动操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8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与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思维导图联合上肢运动操,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锻炼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肢前屈、后伸角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思维导图联合上肢运动操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锻炼依从性,缓解淋巴水肿。
    • 王虓; 韦思远; 袁占奎; 石磊; 陈宏武
    • 摘要: 为了评估国内股骨头及股骨颈切除术术后效果,本调查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了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72例行股骨头及股骨颈切除术(FHNE)的中小型犬病例,并通过病历查询和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患犬的适应证、年龄、性别、品种、患肢使用频率、患肢活动性、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估和统计。结果显示,接受FHNE的患犬以Legg-Calve-Perthes病和髋关节脱位为主,占比分别为48.8%和40.7%;雄性犬占比高于雌性犬;患犬品种主要为小型贵宾犬,占比70.3%;术后患肢使用频率和活动性评分为“优”和“良好”的占比分别为91.3%和89.0%;术后疼痛评分为2分及以下的病例占比100%;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到术前状态最短恢复时间为0.5个月,有80.0%的病例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结果表明,FHNE可以显著减轻犬髋关节疾病带来的疼痛,良好改善中小型犬的患肢功能
    • 连立之; 马燕燕
    • 摘要: 目的:探讨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择完毕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用物理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肢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0%(44/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00%(32/5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的患肢功能评分为(13.16±2.35)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患肢功能评分为(16.84±3.76)分,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的VAS评分为(1.16±0.35)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的VAS评分为(3.26±0.84)分,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上肢水肿的消退,缓解其疼痛的症状,改善其患肢的功能。
    • 邹春桦; 莫小燕; 殷文珍; 高丽君
    • 摘要: 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FLS)模式结合短视频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5月31日51例四肢骨折恢复期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护理;选取2019年6月1日~10月31日50例四肢骨折恢复期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常规骨折护理基础上实施FLS模式结合短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6个月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LS模式结合短视频健康教育可缓解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冯腾宇(译); 刘杨(审); 王继先(审)
    • 摘要: 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不少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对改善患侧上肢的功能有一定的疗效。这些方法包括用于激活受损半球的单侧经皮电刺激(Uni-TENS),改善患肢功能表现的任务导向训练(TOT),以及改善肢体瘫痪的双侧经皮电刺激(Bi-TENS)。本研究比较了Bi-TENS+TOT与Uni-TENS+TOT、安慰剂TENS+TOT以及对照组的作用效果。研究对象为来自于脑卒中自助小组的120名平均年龄为61.5岁的成年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