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护理质控

护理质控

护理质控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2890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当代护士(专科版)、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等;护理质控的相关文献由40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立新、毛慧萍、陈容等。

护理质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6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2890 占比:99.82%

总计:113097篇

护理质控—发文趋势图

护理质控

-研究学者

  • 李立新
  • 毛慧萍
  • 陈容
  • 刘丽波
  • 刘凤霞
  • 刘学英
  • 刘宏
  • 吕美珍
  • 孙璞
  • 岳炳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莉; 黄伶智; 邱华丽; 彭康琳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型与效应分析的给药错误预警项目在护士长总值班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给药错误进行根因分析,借鉴失效模型与效应分析,形成给药错误相关护理缺陷的红色预警和黄色预警并纳入护士长总值班重点督查内容,比较实施前后预警条目触发次数,预警条目的风险系数以及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施后,红黄预警触发次数显著高于实施前,5个预警条目的发生频次、3个条目探测度、7个条目风险系数显著减少(P<0.05,P<0.01),给药错误发生频次下降。结论给药错误相关护理缺陷红黄预警应用于护士长总值班中,能有效提高护士长总值班质控精准度,促进用药安全措施落实。
    • 张红娟; 焦晓兰; 毛晓绒; 李琼; 高胜男; 聂芳丽; 关敏
    • 摘要: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联合护理质控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接收的10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展开协同护理联合护理质控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症状改善评分、呼吸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态度、护理能力、应急能力、医护配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信息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BODE指数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FEV_(1)%、SaO_(2)、OI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联合护理质控可有效提升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临床症状、呼吸功能有效改善。
    • 摘要: 黄丽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浙江省护理质控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38年。参与浙江省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制度、规范的制定和护理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一级期刊33篇(中华护理杂志发表22篇);主持省部级、厅局级、中华护理学会等10余项课题;获批3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担任《中华护理杂志》《浙江医学》杂志编委,《护理与康复》杂志编委、特约审稿专家。
    • 方海燕
    • 摘要: 目的 探究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相结合的质控模式在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12月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专项负责的质控模式,观察组采用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相结合的质控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管理后服务质量、护理技能、工作态度、病房环境的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负责与个案追踪相结合的质控模式在护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科室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张文容
    • 摘要: 院前救治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做好院前急救护理质控管理,有利于提升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 胡莉
    • 摘要: 目的:研究质量管理工具在护理质控分析以及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以及高血压患者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无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发生跌倒摔伤的患者有15例,在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发生跌倒摔伤的患者例数,从而对质量管理工具在护理质控分析以及改进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后,发生跌倒摔伤的患者共5例,跌倒摔伤患者例数明显减少,说明在护理质控分析以及改进过程中,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可以有效避免高血压以及冠心病患者发生跌倒摔伤情况,保证其治疗安全性。结论:护理质控分析以及改进过程中,合理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能够避免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裘文娟; 陈肖敏; 沈竹青; 张帅; 戴雅琴; 谢屹红
    • 摘要: 目的 按照国家卫健委6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要求,探讨质控体系在护理电子病历质控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基于国家卫健委6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中提出的"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核心要求,构建医院护理电子病历智能质控体系,运用医院数据集成平台,按照护理质控规则自动定时抓取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电子病历的智能质控应用.结果 护理电子病历智能质控系统上线第3个月,护理记录评估总漏评率下降到4.14%,显著低于第1、2个月(9.56%、7.23%),在跌倒、压力性损伤、VTE、疼痛、入院评估5个质控项目的 漏评率均显著低于前两个月;平均每份电子病历智能质控耗时(1.61±0.07)分钟,显著少于传统质控耗时(12.25±0.38)分钟;护士对护理电子病历智能质控的满意度92.63±2.18分,显著高于传统质控满意度的76.65±1.44分.结论 按照国家卫健委6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要求建立的护理电子病历智能质控体系能降低护士对护理电子病历质控耗时,提升护士对护理电子病历质控的满意度,护理电子病历智能质控体系使用3个月来,护士在护理文书各节点的漏评率逐步降低.
    • 林媛蕾
    • 摘要: 本文介绍当今信息技术在医院护理方面的应用,对比以前的护理步骤,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给医院护理方面带来的重大改变,使得操作更加便捷,管理更加方便,数据保存成本减小.实现数据共享后,医生护士实现病人信息的交互更加便捷,医院与医院的信息交互也将更利于病人就医.还分析了信息技术运用在护理上后续会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展望.
    • 吴艳
    •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提高综合内科护理质控水平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我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度作为培训期,重新完善修改我院的护理管理标准条例,对我院内所有相关综合内科护理人员进行细节管理规范化培训.培训后,调查院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记录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将细节管理开展前的2017年度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内科护理实施细节管理后,护理工作质量有明显提高,2018年度的患者不满意例数为0,且总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的80.1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内科2017年度的发生34例(4.29%)护理不良事件,2018年度发生4例(0.51%)护理不良事件,2018年度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2017年度,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细节管理能够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相关临床护理中推广.
    • 裴慧芳
    •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措施,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医院管理的年度要求和医院评价管理体系,完善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不断总结护理质量控制经验,修订护理质量的控制标准,完善规章制度,定期举行护士长护理质量分析会议,提出纠正措施.同时统计我院实施护理质控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擅自外出明显降低,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对均减少,用药错误和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未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可以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