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颌窦提升

上颌窦提升

上颌窦提升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3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9534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大会等;上颌窦提升的相关文献由43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磊、宋光保、徐淑兰等。

上颌窦提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9534 占比:99.80%

总计:69676篇

上颌窦提升—发文趋势图

上颌窦提升

-研究学者

  • 周磊
  • 宋光保
  • 徐淑兰
  • 仲维剑
  • 黄建生
  • 冯颉
  • 刘慧
  • 孙振宇
  • 宋立岩
  • 张明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欢; 李涵; 马云豪; 仲维剑; 马国武
    • 摘要: 背景:研究证实牙本质颗粒具有良好的成骨潜能,其中未脱矿牙本质颗粒的空间维持作用好,但降解吸收缓慢,延缓了新骨生成速度;完全脱矿牙本质颗粒降解快,但支架作用不佳、新骨生成量有限。目的:评价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组织反应与成骨效果。方法:收集临床上拔除的废弃牙齿,去除牙釉质、牙骨质和牙髓,保留健康的牙本质,经过粉碎、筛选、煮沸、灭菌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未脱矿牙本质颗粒;将牙本质颗粒先浸泡在2%硝酸中脱矿10 min,制成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取5只比格犬进行双侧上颌窦开窗提升骨缺损造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部分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对照组植入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术后3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测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两组植骨区愈合良好,无炎症反应,实验组植骨区表面较平坦,可见少量残留牙本质颗粒包埋在骨基质中;对照组植骨区表面不平整,可见较多牙本质颗粒;②锥形束CT检查:实验组植骨区为低密度的阻射影,牙本质颗粒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移植的牙本质颗粒总体积减小,牙本质颗粒间影像密度较高;对照组可见高密度的牙本质颗粒阻射影,与周围组织边界较明显,牙本质颗粒吸收程度较实验组轻;③组织学观察:两组植骨区均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牙本质颗粒呈虫蚀状吸收,周围有新生骨组织围绕,新生编织骨较致密;对照组牙本质颗粒吸收程度较实验组轻,新骨生成率低于实验组(P<0.05);④结果表明:两种牙本质颗粒均可以诱导新骨形成,在相同时间内,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的成骨效果优于未脱矿牙本质颗粒。
    • 摘要: 书籍名称:口腔种植规范化治疗清单——单颗牙和多颗牙的种植治疗主编:满毅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读者对象:医务工作者出版时间:2022-02-23内容简介:本书旨在对常规种植体植入及现阶段常用的不同术式,包括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上颌窦侧壁提升、引导骨再生技术等提出规范性治疗清单。从术前患者和器械的准备、术中的操作程序及术后的修复和维护,按步骤详细讲解规范性的治疗程序。
    • 黄莹; 陈思思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围术期护理在上颌窦提升种植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在本院接受上颌窦提升种植牙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上颌窦提升种植牙围术期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知信行理论的上颌窦提升种植牙围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口腔自我护理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按时复诊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牙科焦虑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DAS)评分、牙科畏惧调查量表(dental fear survey scale,DFS)评分、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self-care,S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DAS、DF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按时复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按时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围术期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上颌窦提升种植牙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提高术后口腔自我护理能力及出院后按时复诊率。
    • 摘要: 本书旨在对常规种植体植入及现阶段常用的不同术式,包括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上颌窦侧壁提升、引导骨再生技术等提出规范性治疗清单。从术前患者和器械的准备、术中的操作程序及术后的修复和维护,按步骤详细讲解规范性的治疗程序。书内附有52个临床操作视频。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获得一些宝贵经验,规范自身的临床操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推荐阅读人群:口腔种植医生及医学生等。
    • 白洋; 王永兰; 周健; 张姗姗
    • 摘要: 目的:分析上颌窦窦口直径、钩突角度、中鼻道宽度、鼻中隔缺牙侧偏曲、剩余牙槽嵴高度、性别、年龄与上颌窦黏膜的关系。方法:收集有上颌后牙缺失的168例患者200侧上颌窦(男性82例,女性86例,年龄22~83岁)的CBCT影像资料。应用Invivo5软件对上颌窦窦口直径、钩突角度、中鼻道宽度、鼻中隔缺牙侧偏曲、剩余牙槽嵴高度、性别、年龄和上颌窦黏膜厚度进行观察、测量。用线性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窦口含气直径(r=-0.250,P=0.000)、性别(r=0.176,P=0.013)、鼻中隔缺牙侧偏曲(r=-0.161,P=0.023)、剩余牙槽嵴高度(r=-0.156,P=0.028)与上颌窦黏膜厚度(MT)相关;钩突角度(r=0.039,P=0.585)、中鼻道宽度(r=-0.028,P=0.699)、年龄(r=-0.034,P=0.617)与上颌窦黏膜厚度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上颌窦窦口直径(t=-3.971,P=0.000)、剩余牙槽嵴高度(t=-2.544,P=0.019)、鼻中隔缺牙侧偏曲(t=-2.361,P=0.012)是影响上颌窦黏膜厚度的关键因素(均P<0.05),其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上颌窦窦口直径、鼻中隔缺牙侧偏曲、剩余牙槽骨高度。结论:上颌窦窦口毗邻结构影响上颌窦黏膜厚度,术前对窦口毗邻结果进行准确评估,有利于保证手术预后良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张艳波; 王雪峰; 韩尚志; 霍峰
    • 摘要: 《中国口腔种植临床精萃》(2020年卷)由王兴,刘宝林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787509167571。全书共分为4个章节,主要围绕口腔种植临床技术展开深度阐述,涉及骨增量、牙列缺失种植治疗、美学区种植治疗、数字化种植治疗等相关知识,充分展示了我国口腔种植的临床技术发展水平。此书收录了第六次BITC口腔种植大奖赛12个分赛区中的获奖病例,同时附有优秀专家评委的精彩点评,可读性强,为读者更深入、直观地理解内容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该书不仅对国内口腔种植临床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对临床医生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更好地规范广大口腔种植医生收集与整理病例。
    • 王宁; 崔婷婷; 仲维剑
    • 摘要: 报告1例患者行上颌窦底冲顶提升术联合使用来源于患者自体血液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和自体骨屑.1年后CBCT示种植体尖端及邻近未提升植骨区域的上颌窦底均获得明显提升.
    • 余海纳; 孟维艳
    • 摘要: 上颌后牙区由于拔牙后骨吸收导致牙槽嵴高度降低常需要上颌窦提升,传统观念认为骨高度4 mm以下的后牙区无法使用经牙槽嵴上颌窦提升。由于不使用骨材料上颌窦提升的成功以及经牙槽嵴上颌窦提升的优势,近年不断有学者挑战低剩余骨高度的不植骨经牙槽嵴提升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旨在对剩余骨高度<4 mm不植骨进行上颌窦经牙槽嵴提升的现状进行系统综述。
    • 陈永翔; 刘亚军; 杨刚; 刘鑫; 王元银
    • 摘要: 目的为了评价3种市售种植体表面SLA®、SLActive®、Xpeed®在上颌窦成骨困难区内早期成骨效果。方法细胞实验:将MC3T3E1细胞接种在3种钛片表面,细胞染色与CCK-8法检测黏附与增殖能力。动物实验:将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SLActive组与Xpeed组,双侧上颌窦建立外提升模型,以SLA钛片做对照,按分组植入不同钛片,术后4周qRT-PCR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 2)、核心结合因子2(Runx 2)、骨钙素(OCN)、Ⅰ型胶原蛋白(Col-1)的mRNA表达量,Micro CT分析钛片表面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及骨小梁数量(Tb.N),评价成骨效果。结果6 h细胞计数结果显示3种钛片表面细胞黏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荧光染色观察Xpeed组细胞形态与铺展较SLA、SLActive组更充分。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第3、7天SLActive组与Xpeed组细胞增殖均高于SLA组(P<0.05),而两实验组SLActive组与Xpee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RT-PCR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Xpeed组高于SLA、SLActive组(P<0.01)。Micro-CT检测术后第4周时Xpeed组Tb.Th大于SLA、SLActive组(P<0.05),Tb.Sp小于SLA、SLActive组(P<0.05)。结论表明Xpeed®表面处理的钛片在上颌窦内早期成骨效果有更好的表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