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4420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实验与检验医学、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四川省第七次临床输血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文献由366位作者贡献,包括严波、于西萍、刘天云等。

新生儿ABO溶血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4420 占比:99.72%

总计:64602篇

新生儿ABO溶血病—发文趋势图

新生儿ABO溶血病

-研究学者

  • 严波
  • 于西萍
  • 刘天云
  • 叶素芬
  • 周玉娥
  • 周益强
  • 张咏芳
  • 张家风
  • 张莉
  • 徐应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晓飒; 严波
    • 摘要: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胆红素血症快速进展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最终导致听力损害、脑性瘫痪、智力异常等后遗症。因此,早诊断、早干预对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后遗症及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碳氧血红蛋白(COHb)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COHb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朱东波; 吴媛媛; 李东演; 陈智华; 詹细珍; 吴湘兰
    • 摘要: 目的探讨血型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效价与脐血溶血3项联合应用于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早期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定期产检并正常分娩的O型血孕妇160例的临床资料,且与丈夫ABO血型均不合。分别对母血进行血型IgG抗体效价检测、对脐血进行溶血3项检测。以新生儿静脉血溶血3项及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判断ABO-HDN的发生情况。对比ABO-HDN发生者和未发生者母血血型IgG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脐血溶血3项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方法对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探讨。结果 160例受试者中共有75例发生ABO-HDN,发生率为46.88%;ABO-HDN发生者和未发生者血型IgG抗体效价检测结果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前者≥1∶64者构成比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O-HDN发生者脐血溶血3项阳性率均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ABOHDN发生者诊断阳性率高于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型IgG抗体效价联合脐血溶血3项诊断早期ABO-HDN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正确指数分别为97.65%、93.13%、97.06%、0.8565,均高于单独诊断,且灵敏度与血型IgG抗体效价相同,阴性预测值高于血型IgG抗体效价。结论 ABO-HDN在夫妻血型不合中的患病率高,将母体外周血血型IgG抗体效价与脐血溶血3项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
    • 古瑞华; 陈秀娟; 岳爱武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溶血病ABO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ABO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500 mg·(kg·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1 g·(kg·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光疗时间、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对新生儿溶血病ABO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TBIL水平,且安全性高。
    • 陈晓飒; 潘丹仙; 严波; 王殷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早期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50例,包括ABO溶血病94例(溶血病组),非ABO溶血性黄疸156例(非溶血病组),另择同期住院的非黄疸患儿16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新生儿不同时间(入院第1、3、5天)的血COHb、TBil、Hb及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水平,ROC曲线分析血COHb在早期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效能。结果COHb、TBil、Hb指标各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但随入院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COHb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最佳截断值为1.35%,AUC为0.909,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0.968、0.751,联合TBil、Hb、RET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AUC为0.928,特异度和灵敏度为0.955、0.800。结论血COHb可以早期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联合TBil、Hb、RET预测价值更高。
    • 张勤; 闫烨; 王丽娜; 关德意; 李明月; 郭华; 吕毅
    •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8例疑似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采集血标本后行新生儿ABO溶血病3项试验检测,包括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采用酸放散试验和热放散试验两种放散试验检测方法进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检验,并比较单一放散试验与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 128例患儿经新生儿ABO溶血病抗体检测确诊103例,阳性检出率为80.47%.酸放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78.12%(100/128),高于热放散试验的59.38%(76/128)(P<0.05).热放散试验联合酸放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79.69%(102/128),高于单一热放散试验的59.38%(76/128)(P<0.05).热放散试验检测的凝集强度集中在+~++,比例为71.05%(54/76);酸放散试验检测的凝集强度集中在++~+++,比例为69.00%(69/100).结论 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中应用两种放散试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 王峰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中,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带血及溶血三项的价值与体会.方法:收集在2019年7月-2020年8月间,在我院分娩的134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所有新生儿采集脐带血及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35%、100%、85.71%;经脐带血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6%、100%、89.29%;两种检测方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中,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脐带血及溶血三项检测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段玉龙; 李晓兰; 贺湘英
    •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对静脉免疫球蛋白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间收住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且入院时网织红细胞百分比≤6%的70例新生儿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非IVIG组和IVIG组.非IVIG组仅采取蓝光等对症支持治疗,IVIG组在光疗等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免疫球蛋白.比较IVIG组和非IVIG组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经皮胆红素峰值、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的不同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IVIG组住院时间为(5.8±1.9)d,经皮胆红素峰值为(14.4±2.3)mg/dL,峰值出现时间为日龄(4.6±1.5)d,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为(16.1±10.1)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下降幅度为(2.2±0.7)%,住院期间并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等相关并发症;非IVIG组住院时间为(5.1±1.4)d,经皮胆红素峰值为(14.9±2.2)mg/dL,胆红素峰值出现时间为日龄(4.8±1.1)d,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为(15.3±12.4)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下降幅度为(2.4±0.8)%,住院期间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等相关并发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6%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使用IVIG可能并不能降低胆红素峰值及缩短住院时间.
    • 黄军; 李丽莲; 刘祥玉; 童辉纯
    •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指数和球形红细胞计数对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ABO-HDN)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对ABO-HDN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临床诊断为ABO-HDN的患儿375例,非ABO-HDN患儿407例,使用迈瑞BC-6900血液分析仪和AU5800生化分析仪分别进行血细胞检测和血清学指标检测,同时制作外周血涂片快速染色并计数球形红细胞比例.结果 375例ABO-HDN患儿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90例(24.00%),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344例(91.73%),抗体释放试验374例(99.73%).ABO-HDN组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比非ABO-HDN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31,P<0.001).ABO-HDN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hrocyte,NRBC)和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均高于非ABO-H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01~-3.769,均P<0.001).该研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把破碎红细胞指数≥11表示为外周血破碎红细胞阳性,球形红细胞计数≥5%表示为球形红细胞阳性.分析后得到非ABO-HDN组和ABO-HDN组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指数阳性率分别为24.80%和87.73%,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15,P<0.001).非ABO-HDN组和ABO-HDN组的球形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9.73%和73.87%,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3,P<0.001).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指数诊断ABO-HDN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73%和75.18%.球形红细胞计数诊断ABO-HDN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87%和70.27%.对这两个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指标具有高度相关性(r=0.746,P<0.001).结论 ABO-HDN的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指数和球形红细胞计数升高,对ABO-HDN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结合HGB,RDW,NRBC和TBIL等指标为临床早期诊断ABO-HDN提供参考依据.
    • 邓婉; 周玉娥; 刘天云; 杨严政; 林黎
    • 摘要: 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ABO溶血患儿6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非溶血性病理性黄疸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C0Hb、总胆红素(STB)峰值水平。结果观察组COHb(1.39±0.36)、STB(270.10±63.73)均高于对照组COHb(0.93±0.34)、STB(158.62±2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Hb诊断ABO溶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灵敏度78%,特异度72%。结论COHb在新生儿发生ABO溶血早期可见明显升高,可作为新生儿发生ABO溶血性黄疸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 王玲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脐血胆红素联合溶血三项检查对新生儿ABO溶血病及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该院产科出生的180名O型血母亲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母婴血型分为母婴血型相同组、母婴血型不同组两组,根据脐血胆红素水平分成5组,记录血清、血型检测结果,分析脐血胆红素、溶血三项与ABO溶血病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结果 母婴血型不同组中HDN发生率(44.66%)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31.06%)均显著高于母婴血型相同组(15.58%、1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56、9.408,P<0.05).脐血胆红素水平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特异性较强均≥81.63%,脐血胆红素0~21μmol/L和≥55μmol/L时特异性为100.00%,溶血三项不同模式下脐血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490,P<0.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921,P<0.05).结论 母亲为O型血的新生儿存在血型不合应进行脐血胆红素及溶血三项检测,可早期预测ABO溶血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