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旋流器

旋流器

旋流器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3739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0篇、会议论文150篇、专利文献2409篇;相关期刊411种,包括金属矿山、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现代矿业等; 相关会议105种,包括2016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全国第十二届非均相分离学术交流会暨2015厦门台湾两地过滤与分离技术交流大会、2012中国矿业科技大会等;旋流器的相关文献由680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立新、蒋明虎、刘培坤等。

旋流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0 占比:31.56%

会议论文>

论文:150 占比:4.01%

专利文献>

论文:2409 占比:64.43%

总计:3739篇

旋流器—发文趋势图

旋流器

-研究学者

  • 赵立新
  • 蒋明虎
  • 刘培坤
  • 王磊
  • 袁惠新
  • 王书礼
  • 王霄鹏
  • 樊民强
  • 孙吉鹏
  • 崔学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宏杰; 杨兴华; 刘培坤; 姜兰越; 李晓宇
    • 摘要: 针对常规旋流器存在的底流夹细问题,提出了旋风充气式和气泡充气式旋流器,将气体充入旋流器内后,可使混入外旋流中的细颗粒重新被吹入内旋流进行二次分离,从而达到减少底流夹细的目的。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充气方式旋流器和常规旋流器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旋流器,充气式旋流器能有效减少底流夹细,常规旋流器底流中-10μm颗粒占比6.32%,而使用旋风充气式旋流器能降至5.32%;使用气泡充气式旋流器能降至5.53%。充气条件下,对于-20μm颗粒的综合分级效率,旋风充气式旋流器可提高4.92个百分点;气泡充气式旋流器可提高3.24个百分点。旋风充气式旋流器分离性能优于气泡充气式旋流器,试验结果可以为新型充气式旋流器的设计提供指导。
    • 刘培坤; 杜启隆; 张悦刊
    • 摘要: 针对传统旋流器分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内螺旋道旋流器,利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内螺旋道结构尺寸对旋流器内部流场规律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将内螺旋道旋流器与常规旋流器进行了对比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内螺旋道旋流器的流场静压及轴向速度降低,能量损失减少,颗粒在旋流器内部流场的停留时间增加,切向速度增大,分离效果增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10μm颗粒,内螺旋道旋流器的综合分级效率较之常规旋流器提高了4.09%,分级效果更好。
    • 毕京贺; 段金鑫; 朱丽云; 王振波
    • 摘要: 针对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中产物分离不及时等问题,提出将轴流式旋流器用于离子液体烷基化产物与催化剂的分离。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和Eulerian多相流模型对旋流器分离效率及压降进行数值计算,重点研究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催化剂和反应物在分离过程中的接触情况,探究副反应较少的操作条件。研究表明,轴流式旋流器用于分离离子液体烷基化产物和催化剂具有可行性,分离效率大于90%,操作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程度:溢流比>入口流量>进料比,对压降的影响:入口流量>进料比>溢流比,在Q为3.5 m^(3)/h、F为0.50、E为1.0时旋流器在相对较小压降下分离性能最佳,可达95%以上。分析压降和轻相收率随操作参数的变化,为离子液体烷基化用旋流器结构开发及操作优化提供指导。
    • 郭双乾; 秦朝葵
    • 摘要: 采用实验测试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旋流器应用于小功率蓄热式燃烧器进行研究。介绍实验系统,分析火焰形态、炉内温度特性和烟气排放。建立燃烧器模型和加热炉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过剩空气系数、空气预热温度、换向时间等因素对燃烧过程中压力分布、温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烧持续放热,火焰由淡蓝色逐渐变为透明状,高温烟气在炉内均匀弥散,炉内传热得到加强。过剩空气系数影响着燃烧器内气体混合及压力分布,增加空气量可使火焰长度变短。提高空气预热温度对促进燃烧有很大作用,同时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温度。换向时间对炉内温升时间影响不大。在一定的范围内增长换向时间避免了频繁切换,炉内温度有所提高,但是过长的换向时间弱化了气流的混合,导致排烟区域温度降低,降低了炉内的温度均匀性,空气预热温度易出现低值。换向时间短时空气预热温度随时间分布较均匀,但易造成炉内压力波动频繁,炉内温度不易稳定。蓄热式燃烧技术具有低NO_(x)排放的特点,除火焰区域外,炉内及排烟烟道中的NO_(x)体积分数均在40×10^(-6)以下。
    • 占其军; 卫波
    • 摘要: 分析了磨矿装置球磨机处理能力由设计值80 t/h降至65 t/h的原因。针对原料磷矿石性质发生改变,采取将部分送入1#旋流器的磷矿浆直接送至2#球磨机的改造措施。改造后,磨矿装置运行稳定,球磨机处理能力超过80 t/h,制得的磷矿浆浓度和粒径满足浮选生产的要求。
    • 刘培坤; 石智豪; 姜兰越; 杨广坤; 刘培礼; 霍行
    • 摘要: 针对常规旋流器在运行过程中短路流导致的溢流跑粗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溢流帽和锥形凸台结构的组合型溢流管旋流器,并对其分离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探究。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旋流器,组合型溢流管结构能有效增大旋流器内部切向速度和内旋流轴向速度,增强了离心场强度;还能够遏制短路流的产生。试验结果表明,溢流中大于30μm粗颗粒含量由9.08%降低至2.76%,底流中小于10μm细颗粒含量由23.29%降低至19.11%,有效改善了溢流跑粗现象,提高了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 魏平; 李超
    • 摘要: 燃烧器是节能回转窑主要部件,主要燃料是煤粉或燃料油,将燃料注入后雾化。注入气流和燃料的核心零部件旋流器,推送燃烧工艺所需的气流流量和风压。旋流器的制造精度和质量关系到燃烧器的运转效能发挥。该零部件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下运行,更换频繁,需求量大。利用现有设备,改进旋流器生产工艺,解决了过去依赖进口,供应不及时等企业生产问题。利用通用数控加工中心机床,通过NX自动编程,优化设计路线及工艺,解决多轴机床不足,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供应,有效地节约了成本。
    • 申偲; 孔令超; 安泉
    • 摘要: 由于唐口选煤厂的粗煤泥分选效果不佳,通过对该系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评价以及深入的探讨研究,结合原因对该项目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使用一些成本较低的必要性的技术手段,对于脱除产品高灰细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升产品质量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 车中俊; 赵立新; 葛怡清
    • 摘要: 概述了国内外基于磁场来强化非均相介质分离的研究进展,对相关的强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根据磁场作用的非均相介质类别介绍了不同领域磁场辅助多相介质分离技术、设备及工作原理,如磁选机、涡电流分选机、重介质磁力旋流器、磁盘分离器、磁场辅助分离气-固旋流器、磁流化床等。根据应用领域可简要概括为磁场辅助固体分离(具有不同导磁性的固体)、气-固分离、固-液分离、液-液分离等。总结了磁场分布、磁场与颗粒作用、磁场与流场耦合的模拟方法,为磁场强化多相介质分离提供依据。针对普通设备分离能力存在的瓶颈问题,文中提出应综合考虑磁场与设备操作参数等因素以最大限度提高分离效率,应加强磁场与流场耦合研究并将磁场强化分离领域扩大至非磁性流体。
    • 李慧姝
    • 摘要: 目前,应用重介旋流器分选过程智能控制策略、极群组破碎分离水力旋流器参数化方法局限于单参数优化,无法兼顾旋流器内压力、流场速度的控制,导致微小尺寸变形难以控制,基于该问题,设计了基于Fluent的旋流器分级控制系统;使用开关型交流稳压电源,为系统提供可靠电能;利用Q941F电动调节球阀,执行对应区间动作;使用BST6800系列压力变送器,实现底流流量控制;采用上装式气动阀门开关结构,增强阀门可靠性;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显示执行任务;根据基于Fluent的数值模拟原理,计算进入旋流器的颗粒直径,根据颗粒直径控制旋流器流场压强;结合Gambit模型和网格划分方法,仿真模拟分析切向速度、横向速度和径向速度3个方向分量分布情况;使用两套控制输出量调节旋流器进料速度,获取最佳分级尺寸,保证旋流器分级过程的稳定性;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最高分级效率为98%,最低为90%,具有高效分级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