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术式改进

术式改进

术式改进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18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622882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河南外科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与学术研讨会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一届中国-亚太地区妇科肿瘤微创治疗高峰论坛等;术式改进的相关文献由24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明跃、李建武、等等。

术式改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22882 占比:100.00%

总计:2622984篇

术式改进—发文趋势图

术式改进

-研究学者

  • 张明跃
  • 李建武
  • 蔚玉明
  • 丁云
  • 丁明金
  • 丁波
  • 于杨所
  • 仁青措
  • 仇宜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杰
    • 摘要: 寰枢关节紊乱是指由于外伤、劳损(长期低头工作、不良睡姿、用枕不当)、炎症、退行性变、先天发育畸形等因素造成寰枢关节正常解剖位置改变.临床以斜颈、头颈疼痛、眩晕、恶心等症状为主,多发生于成年年人,尤其以低头族常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占颈性眩晕的35%左右,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 章宏毅; 李祖兵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颧骨骨折在手术治疗中既保持面部美观,又能达到良好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 对17 例患者行上颌前庭沟切口+颧骨颞骨头钢丝牵引复位固定后,在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 年时行临床检查,3 个月时加作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及定位X 线片头影测量双侧外侧缘高度、眶下缘宽度、双侧颧骨长度,并对计量资料作t 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软组织均Ⅰ期愈合,术后1 年内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复发,复位颧骨无移位、变形现象,3 个月时CT 示颧骨对位对线良好,头影X 线片测量分析:双侧眶外侧缘高度、双侧眶下缘宽度、双侧颧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侧简单颧骨骨折手术进路与固定术式改进方法,是一种在术后面部不留瘢痕、手术复位与固定效果稳定、功能修复良好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姚志帅
    • 摘要: 目的:探讨包皮整形美容手术及包扎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对460例病实施整形美容包皮切除术,采取精细的切除,精准的缝合,简单且方便的包扎方法。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恢复好,吻合口美观,无瘢痕,线条流畅。结论:病人恢复快,创伤小,局部水肿轻,无需拆线,痛苦小,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主要刊载普通外科疾病防治实践经验、科研进展以及诊治手段、术式改进的文稿;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转化医学文稿;临床荟萃分析、循证医学文稿;学术争鸣和评论性文稿;临床病理(例)讨论;手术录像和演讲幻灯等。尤其欢迎循证医学、术式改进、争议问题等方面的文章。优先采用规范和创新手术视频和包括PPT幻灯、
    • 宋永欣; 赵德民; 李杰; 吕美珍; 周剑
    • 摘要: 目的探讨单步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式的改进在急危重患者中抢救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以来经治的35例各种原因致呼吸道梗阻而引起的呼吸极度困难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单步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的基本术式,借鉴PDT穿刺技术替代床边纤支镜引导下直视穿刺方法,即在第1,2或2,3软骨环水平横行切开皮肤,切口长度=螺旋切开器的外径×π/2(切口长度=切割器周长/2,精确计算可减少损伤。),套管针接注射器后垂直穿刺进针(注射器内有2%利多卡因2 ml),同时回抽注射器,见有气泡就确定进入气管中。拔除针芯,置入导丝。将旋转切割器沿导丝旋入,退出切割器,置入气管导管即可。结果应用改进后的气管切开方法实施的手术,使患者均顺利建立了人工气道而获救,由于手术方法的改进有效地避免了纤支镜自身侵入性操作对气管壁损伤,减少了设备,简化了手术步骤,达到了床边纤支镜引导同等效果。结论改进后单步经皮旋转气管切开的术式更安全,可控性更强,准确性更高,更易于非外科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值得推广。
    • 摘要: 热忱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要求文稿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尤其欢迎包括PPT幻灯、手术录像及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的稿件,以及循证医学、术式改进、争议问题、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优先采用对规范手术和创新手术录像。我们尊重您的智力劳动和智力成果,每一份付出都将有回报和收获。我们信任您的学术水准和权威选择,每一篇稿件都尽量快捷发表。
    • 范立艳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式的改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内术组)与传统子宫全切除术(传统术组)的术式选择、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筋膜内术组比传统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也较传统组少,术后疼痛反应轻,患者恢复快.术后3个月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相比,操作安全、创伤小,术后保留了阴道部部分宫颈组织形成新实体宫颈,提高了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所以在手术指征具备情况下宜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 李一凡; 黄志耿
    • 摘要: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手术治疗,应用改进术式,缝扎出血点、缝合闭合溃疡处十二指肠肠腔的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采用丝线缝扎出血灶止血,于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远端、近溃疡处于粘膜层、粘膜下层作内荷包缝合,闭合十二指肠肠腔的改进术式,治疗32例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疗效满意,无发生损伤胆总管及胰腺、十二指肠瘘、再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后果.结论 应用改进的术式,处理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穿透性溃疡并大出血,是简便、有效、可行的.
    • 梁艳君
    • 摘要: 目的 减少实施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并发症.方法 术中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行固有膜内甲状腺大部分切除,保留甲状腺缝合后呈楔形,两侧各约为患者食指末节大小.结果 200例术后无喉返神经损伤,无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手足抽搐3例(1.5%),甲亢危象2例(1%),术后复发2例(1%).结论 保留甲状腺下动脉,配合固有膜内腺组织切除方法,使手术简捷、安全,保留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血运充分,并发症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