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林分

林分

林分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经济、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68篇;相关期刊309种,包括防护林科技、吉林林业科技、辽宁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林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及成果展示会、首届全国林业学术大会等;林分的相关文献由248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仲科、张怀清、邱梓轩等。

林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7 占比:78.8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268 占比:20.99%

总计:1277篇

林分—发文趋势图

林分

-研究学者

  • 冯仲科
  • 张怀清
  • 邱梓轩
  • 惠刚盈
  • 刘君然
  • 李永亮
  • 蒋娴
  • 谭俊
  • 曹林
  • 温小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朱锦迪; 韦新良; 汤孟平; 杨晶晶; 张继艳
    • 摘要: 【目的】构建数量化指标以定量表达林分树种组成特征,是精准经营管理森林的技术基础。【方法】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根据树种组成的特性和经营管理要求,构建了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指数(I_(SCD))。采用“十分法”,分析了不同树种数下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基本特性。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浙江省322个针阔混交林样地为应用对象,对I_(SCD)与现有的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I_(SCD)涵盖了林分中树种数、树种相对多度和树种蓄积比例等信息,突出体现树种数的同时,充分表达了树种组成的均匀性与混交程度。I_(SCD)可完整、独立和有效地表达树种组成的变化特性。与α多样性指数相比,I_(SCD)提高了对树种数判别的分异性和灵敏性,可严密地评价树种结构的均匀度和混交度,合理有效地反映树种多样性。【结论】与α多样性指数相比,构建数量化指标能更细致、全面、有针对性地定量化表征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解决了低丰富度高均匀度、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等不同林分树种组成类型难于有效区分的难题。
    • 赵佳翔; 张秀敏; 安秀; 黄头生
    • 摘要: 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冀北山区3种典型森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矿化培养实验测定和分析了不同林分、不同土层深度(0~10 cm和10~20 cm)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内,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呈现一致规律:培养前期速率波动较大,培养中后期矿化速率逐渐下降到较低水平并保持稳定。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白桦林 白桦–落叶松混交林 落叶松林,且白桦林的累积矿化量是落叶松林的1.52~2.53倍,是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的1.32~2.24倍;上层土壤(0~10 cm)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显著高于深层土壤(10~20 cm),具体表现为落叶松林、白桦林和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上层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分别是下层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的1.83、2.56和1.55倍。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 0.0001),且存在显著的林分类型与土层深度交互性作用(P 0.0001),说明林分类型,土层深度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会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产生显著影响。
    • 李大鹏
    • 摘要: 次生林指的是天然林中那些因为环境、自身原因而导致的林木生长状况不佳,没有培养前途的林分,现将次生林改造的技术总结如下:1次生林的林地状况一是次生林一定是生长量小于正常林的生长量,由于次生林林分的结构和稳定性非常差,导致其不能发挥正常的生产潜力,并且由于可能在单位面积上的数量上较正常的林分也存在着差异。
    • 崔瑶; 辜夕容; 严宁珍; 李杰; 胡佳; 杨莉荟; 李得霞; 罗平
    • 摘要: 为探索不同林分对土壤中无机磷与活性铝的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以及无机磷与活性铝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在我国西南地区酸性土壤上的农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以缙云山广泛分布的4种林分类型:山莓、马尾松、楠竹和柑橘林土壤为对象,采用酸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和铝试剂比色法测定了土壤剖面A、B和C层中各形态的无机磷与活性铝的含量,分析了不同林分土壤中无机磷和活性铝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中无机磷与活性铝的含量与分布,且铁磷(Fe-P)、交换态铝(Ex-Al)和羟基铝(Hy-Al)的含量和比例还受到土壤层次的影响。4种林分相比,山莓林能促进闭蓄态磷(O-P)的形成,而马尾松、楠竹和柑橘林则有利于Al-P、Fe-P和Ca-P的形成;柑橘林有利于低活性的腐殖酸铝(Al-AH)形成,而山莓、马尾松和楠竹林促进高活性的Ex-Al或Hy-Al溶出;Ex-Al、Al-P和Fe-P在土层的分布上有表层富集现象,而Hy-Al集中分布于B层。此外,土壤Ex-Al和Al-P与Fe-P之间,Hy-Al和Ca-P之间均呈显著(P<0.05)正相关。因此,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无机磷与活性铝的含量与分布,高活性铝的溶出显著影响Al-P、Fe-P和Ca-P含量。
    • 王树山; 隗金心; 肖兴翠; 杨勇智; 陈炙; 黄振; 郭洪英; 陈少雄; 桂子凡
    • 摘要: 通过对四川乐山7年生桉树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及间伐木保留方式进行研究,分析间伐对桉树单株、林分生长及径阶分布的影响,为四川桉树大径材培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间伐能显著促进桉树单株的生长,且随时间的推移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间伐后3.5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均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均以200株·hm^(-2)的低密度单株生长最好,分别比对照高83.76%、33.41%和85.49%。间伐对林分生长量有显著的削弱作用,不同强度间伐的蓄积生长量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均显著低于对照。间伐对枝下高影响不显著,仅在间伐后3.5年对冠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00株·hm^(-2)均匀保留处理的单株、林分生长量及大径材所占比例均不同程度高于隔行砍行、宽行窄株的保留方式。不同强度间伐大径材所占比例与保留密度成反比。综合分析,以600株·hm^(-2)均匀保留的处理蓄积生长量显著高于低密度林分,单株生长显著高于对照,大径材所占比例大于50%,为四川7年生桉树间伐较好的保留密度。
    • 高德祥; 韦文长
    • 摘要: 为研究巨尾桉人工林林分蓄积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相关关系,建立巨尾桉林分二元形高模型,为巨尾桉人工林伐区设计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供科学实用的林分形高表,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巨尾桉伐区小班的标准地每木检尺及造材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92个建模样本和31个检验样本。以标准地胸径实测值计算林分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断面积,以双江县巨尾桉胸径-树高数学模型导算单株木树高值并计算林分平均树高,以双江县巨尾桉二元材积模型计算单株木材积并计算每公顷蓄积,进而计算林分形高值。应用92个标准地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形高值作为建模样本,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二元形高数学模型作为备选模型,使用SPSS21.0软件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各模型进行拟合评价,以拟合优度(R^(2))、均方差(RMSE)、平均绝对偏差(MAD)、总相对误差(RS)和预估精度(P)作为评价指标,8个备选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建模样本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为FH=sH^(b)D^(c)和FH=sH^(b)/D^(c),经综合比较,选定模型FH=sH^(b)/D^(c)作为双江县巨尾桉人工林林分二元形高模型,代入参数值后的模型表达式为FH=4.555080H^(-0.479807)/D^(-0.749612)。使用31个检验样本进行适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总相对误差(RS)为-0.6%,在±5%的误差范围内;F检验的F统计量为2.12,小于F_(0.05)(1,29)的查表值4.18,通过F检验。各项评价指标及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适合作为双江县巨尾桉人工林林分二元形高模型,根据本模型导算的林分二元形高表可以在森林蓄积量调查生产实践中应用。
    • 刘江伟; 徐海东; 林同岳; 曹国华; 成向荣
    • 摘要: [目的]探索海涂围垦区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为围垦区林分土壤碳库稳定性评价和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涂围垦区3种主要林分(美洲黑杨、水杉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分析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3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其中,0~20 cm土层水杉和美洲黑杨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银杏林分,2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0~60 cm土层水杉林分微生物量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美洲黑杨林分,银杏林分最低,60 cm以下土层3种林分之间差异较小。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除银杏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各土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外),20~60 cm土层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较高,总体上,3种林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比值在剖面分布差异较小。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与有效氮和蔗糖酶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树种显著影响沿海围垦区土壤剖面活性有机碳分布,但对剖面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影响较小。试验区美洲黑杨和水杉人工林土壤固碳潜力优于银杏人工林。
    • 李远江
    • 摘要: 为探寻桉树种植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桉树纯林为对照,设置了巨尾桉+望天树,巨尾桉+红椎,巨尾桉+马尾松和巨尾桉+降香黄檀4种混交模式,研究了桉树和不同树种混交模式下桉树树高、胸径、冠幅、单株积材和林分蓄积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桉树和其它树种混交能够促进桉树生长,其中巨尾桉+红椎模式下,桉树胸径、冠幅最大,单株积材比对照高出17.02%,总蓄积量比对照组多18.34%。为此,建议在桉树造林过程中可采用巨尾桉+红椎的混交模式进行桉树种植。
    • 练发良; 余柏根; 洪震; 潘永柱; 戴海英; 杨平昆
    • 摘要: 对丽水市具标志性林相的天然林——庆元县马蹄凹库区水土保持林的冠层树种调查结果分析,认为该林分冠层树种组成具有4个方面特征。特征一是该林分冠层树种丰富多样,林分共有冠层树种37个,分属20科26属,其中常绿树种21个,落叶树种16个,冠层树种多样性对林相景观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特征二是不同冠层树种在林分中的株数占比和冠幅占比差异大,其中栲树植株数和冠幅面积占比分别为37.73%和47.07%,是该林分的绝对优势种和景观特色种,其新梢期的嫩叶色彩和花期的花色直接形成了该林相3—5月和9—10月的特色观赏期,终年繁茂的枝叶与叶背秀褐色鳞秕也使该林分在非特色观赏期具有较好的色彩背景。马尾松为第2优势种,因叶片无明显彩化期,对林相色彩贡献小,但它树高最高,增强了林冠天际线变化程度。木荷为第3优势种,其春季嫩叶多为红色,5—6月开白色花,对林相春夏景观也有较大正向作用。浙江樟、梧桐等9个树种在样地中仅存1株,对林相景观贡献小;特征三是常绿树种在整个林分冠层树种中占比优势突出,其株数占比为84.91%,冠幅面积占比为88.68%,而落叶树种株数占比为15.09%,冠幅面积占比仅为11.32%,其中山乌桕、野漆和蓝果树等树种株数占比分别为3.459%,2.201%和0.943%,冠幅面积占比分别为3.08%,0.71%和0.57%,是该林分秋冬主要彩化树种。从总冠幅面积看,冠层树种总冠幅面积为林地面积的1.543倍,其中常绿树种冠幅面积为林地面积的1.368倍,保障了林冠线轮廓饱满,周年绿量充分,林分秋冬季也不萧条;特征四是林分的树种与当地常规园林乔木树种差异巨大,天然林树种组成特征突出。
    • 张大兴
    • 摘要: 对马尾松中龄林(处理1)、近熟林(处理2)及杉木中龄林(处理3)、近熟林(处理4)等四种林分林下套种的5年生草珊瑚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种林分林下套种草珊瑚的平均株高、地径以及干物质含量均表现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且在马尾松近熟林分中套种的草珊瑚平均株高、地径分别达到了1.26 m、9.17 mm,分别高于杉木中龄林分的43.18%、37.07%;马尾松近熟林分中套种的草珊瑚单珠鲜重与干重分别达到了580.92 g、255.36 g,比杉木中龄林分的311.61 g、155.31 g分别高出86.43%、64.42%,马尾松近熟林分中套种的草珊瑚综合生长表现最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