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19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0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9013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棉花学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棉花黄萎病的相关文献由119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荷琴、冯自力、赵丽红等。

棉花黄萎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0 占比:3.52%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9013 占比:96.03%

总计:9386篇

棉花黄萎病—发文趋势图

棉花黄萎病

-研究学者

  • 朱荷琴
  • 冯自力
  • 赵丽红
  • 师勇强
  • 冯鸿杰
  • 李志芳
  • 魏锋
  • 马平
  • 李社增
  • 刘海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佐长赓; 王静怡; 牛新湘; 刘萍; 管力慧; 党文芳; 杨红梅; 楚敏; 王宁; 林青; 王有武; 娄恺; 史应武
    • 摘要: 【目的】研究内生菌(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B.atrophaeus SHZ-24)和根际细菌(B.subtilis SHT-15、B.vanillea SMT-24)在灭菌土与非灭菌土中对棉花的促生作用及诱导抗病效果。【方法】以棉花植株为试材,通过测量内生菌和根际细菌处理后第50天棉花的株高、根长、根毛数、叶片数,分析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对棉花的促生作用;同时测定第50天棉花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探究内生菌和根际细菌处理对棉花诱导抗性作用。【结果】接种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后,均能提高灭菌土与非灭菌土棉花株高、根长、增加根毛数和叶片数。在灭菌土中,SHZ-24处理组株高最高为24.78 cm,是对照组的1.21倍,SHT-15处理组根长最长,是对照组的1.14倍,根毛数和叶片数最多,分别是对照组的1.71和1.18倍;在非灭菌土中,SMT-24处理组株高最高为24.33 cm,是对照组的1.11倍,叶片数最多,是对照组的1.18倍,SHT-15处理组根长最长,根毛数最多,分别是对照组的1.07和1.78倍;此外,在灭菌土中,棉花叶片中的CAT、POD、PPO、SOD、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丙二醛含量下降。【结论】在灭菌土与非灭菌土中,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对棉株具有明显促生作用,能诱导棉花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表达,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棉株抗病能力。
    • 刘海洋; 王伟; 张仁福; 温切木·阿布列孜; 姚举
    • 摘要: 【目的】研究田间利用生防菌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的制约因素,为完善新疆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棉区棉花黄萎病为研究对象,采集田间调查黄萎病发生情况及数据,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以gfp-AL7为标记菌株分析其在土壤中的定植能力及对黄萎病菌微菌核的抑制能力。【结果】库尔勒棉区随水滴施生防菌剂时间为6月中旬,迟于棉花黄萎病侵染和发生时期。土壤中90%以上的黄萎病菌微菌核分布于0~20 cm耕层,少量存在于20~40 cm耕层中。棉田土壤浸提液对菌株AL7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但是标记菌株gfp-AL7在土壤中自然增殖能力较差,其定植数量随着时间延长开始下降,主要定殖在0~20 cm的土层中。生防菌AL7发酵原液对土壤中微菌核的校正抑制率为70.5%,而200倍发酵液对微菌核的校正抑制率仅为5.5%;生物菌剂对黄萎病菌微菌核没有抑制效果,相反还促进了微菌核数量的增加。【结论】生防菌株AL7在土壤中的增殖能力以及对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抑制能力较差;生防菌施用技术需根据棉花黄萎病发生规律进行调整。
    • 李艳; 赵丽红; 张亚林; 魏锋; 冯鸿杰; 朱荷琴; 冯自力
    • 摘要: 为了确定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CEF-08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及对棉花的促生效果,制备孢子含量为5×10^(8)g^(-1)的CEF-082菌剂,采用底肥法、灌根法和包衣法3种处理方式,分别设置不同剂量处理的温室和田间试验。温室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下CEF-082均能不同程度减轻棉花黄萎病发生;灌根法下,CEF-082菌剂稀释50倍时的防效最高,达到77.15%;底肥法剂量为灭菌蛭石沙土基质的5‰(质量分数)时对棉花黄萎病防效达到43.08%;包衣剂量为300 g·kg^(-1)时防效达78.08%;此外,该菌剂在3种处理方式下对棉花的株高、根长和总鲜物质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有促进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6.7 m;分别用CEF-082菌剂1 kg灌根、300 g·kg^(-1)包衣或2 kg撒施处理,在播种后80 d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分别为49.41%、46.74%、47.63%,籽棉产量较相应对照分别增加10.01%、6.19%和4.89%。综上,底肥法、灌根法和包衣法处理下,适宜剂量的CEF-082菌剂对棉花黄萎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灌根法处理的防效和促生效果最优。
    • 王珏
    • 摘要: 棉花黄萎病是造成我国棉花产量与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未有很好的总结,本研究将从棉花黄萎病致病菌的浸染机制出发探讨黄萎病发病成因。同时,针对目前已有的黄萎病防治策略,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探讨其优缺点以及实施办法,为黄萎病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 蒲丹丹; 张亚林; 白红燕; 魏峰; 冯鸿杰; 赵丽红; 顾爱星; 朱荷琴; 彭军; 冯自力
    • 摘要: 【目的】明确棉花内生真菌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CEF-818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对扣培养法、圆盘滤膜培养法测定CEF-818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强致病力菌株Vd080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温室内采用灌根接种法和基质接种法、在大田采用肥料撒施法和浸种接种法鉴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和田间防治效果,通过棉花叶片活性氧和胼胝质的测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CEF-818诱导抗病能力。【结果】CEF-818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Vd080菌丝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和田间防治效果分别可达69.77%(基质接种法)和63.73%(肥料撒施法);CEF-818可诱导棉花叶片中活性氧爆发和胼胝质积累,诱导棉花中过氧化物酶基因POD、苯丙氨酸氨裂合酶基因PAL和病程相关基因PR10的上调表达,并抑制大丽轮枝菌在棉花中的定植。【结论】CEF-818通过直接抑制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和诱导寄主抗性有效地抑制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 李秀青; 胡子曜; 雷建峰; 代培红; 刘超; 邓嘉辉; 刘敏; 孙玲; 刘晓东; 李月
    • 摘要: 初步探究陆地棉TIFY家族基因GhTIFY9在棉花黄萎病反应中的功能,为挖掘棉花抗病相关基因及棉花抗病育种奠定基础。通过转录组筛选、克隆获得一个TIFY家族基因GhTIFY9,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该基因的理化性质,通过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分析GhTIFY9在黄萎病诱导下的表达模式。同时构建该基因的VIGS载体,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对其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以陆地棉TM-1的cDNA为模板克隆获得GhTIFY9,其开放阅读框(ORF)为594 bp,编码一个含197个氨基酸的碱性亲水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1.65 kD,定位于细胞核,属于TIFY亚家族。RT-qPCR分析结果表明GhTIFY9响应黄萎病菌诱导,抑制该基因表达后沉默植株对黄萎病菌的敏感性显著增强。GhTIFY9是棉花抗黄萎病反应的一个正向调控因子。
    • 白红燕; 赵丽红; 蒲丹丹; 冯自力; 魏锋; 冯鸿杰; 顾爱星; 朱荷琴; 彭军; 张亚林
    • 摘要: 【目的】筛选鉴定棉花黄萎病的高效生防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本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一株拮抗棉花黄萎病菌的内生细菌菌株EBV02为材料,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其菌种;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温室试验、大田试验和诱导抗性试验,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测定棉花叶片活性氧、胼胝质积累量和防御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该菌作用机理。【结果】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EBV0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峙培养、对扣培养结果显示,EBV02对大丽轮枝菌Vd080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3.27%和59.83%;EBV02培养液对Vd080产孢和微菌核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31.90%和45.95%。温室试验中EBV02对棉花黄萎病的最高防治效果为68.33%,且可以显著促进棉苗的生长。大田试验中,EBV02培养液喷雾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7.25%,此外,EBV02培养液浸种、灌根和喷雾处理使籽棉质量和皮棉质量分别增加8.34%和8.26%、3.38%和5.60%、7.04%和7.06%,具有良好的防病和增产效果。诱导抗性试验中,EBV02诱导了棉花叶片活性氧爆发和胼胝质积累。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EBV02诱导棉花叶片中POD、PPO、PAL、PR10和JAR1等防御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增强了棉花抵抗大丽轮枝菌的能力。【结论】EBV02通过抑制大丽轮枝菌生长、激活棉花系统抗病性,增强棉花对黄萎病的抵御能力,且能提高棉花产量,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 刘海洋; 张仁福; 王伟; 杨寒丽; 姚举
    • 摘要: 新疆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危害严重,提高该病的生态防控技术对实现棉花"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阿克苏、石河子和库尔勒三地棉花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种群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的相关性,以期揭示棉田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子,为提高新疆棉花黄萎病生态防控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97%相似水平上,阿克苏、库尔勒重病棉田土壤细菌的OTU数量及ACE、Chao1、Shannon-Wiener指数均分别与其对照田土壤无显著差异,石河子重病田土壤细菌的ACE、Chao1指数均显著低于其对照田,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田.聚类分析发现,阿克苏、石河子重病田均分别与对照田土壤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而库尔勒重病田与其对照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小.在属水平上,阿克苏重病田土壤中有益菌群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丰度分别为3.67%和3.15%,均显著高于无病田对照(2.35%和0.18%),而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丰度在阿克苏、石河子、库尔勒三地重病田与对照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标记分析同样发现在阿克苏重病田中显著富集了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在石河子重病田中显著富集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关分析表明,棉田土壤细菌的OTU数量、Alpah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值、全钾含量呈正相关,与总盐含量、碳氮比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及棉田发病程度无明显相关,土壤pH值、总盐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 郑庆伟
    • 摘要: 微生物,特别是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大量小分子化合物--次生代谢物,该物质和初生代谢物不同,其非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但对微生物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应对非生物胁迫还是生物胁迫。大丽轮枝菌是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原,影响棉花纤维的产量和品质。
    • 郑庆伟
    • 摘要: 日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马平,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张晓云等人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具有降解无机磷和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 201610876803.2。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PHODG36.己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041。该发明还公开了利用PHODG36生产的微生物菌剂,并公开了PHODG36在降解无机磷.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治棉花病害上的应用。该发明PHODG36菌株降解无机磷效果好,肥效高;同时抑菌效果好、抑菌谱广,对棉花黄萎病、枯萎病和立枯病三种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