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残余油

残余油

残余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9030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测井技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第八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等;残余油的相关文献由389位作者贡献,包括夏惠芬、王刚、王德民等。

残余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9030 占比:99.93%

总计:179159篇

残余油—发文趋势图

残余油

-研究学者

  • 夏惠芬
  • 王刚
  • 王德民
  • 杨树人
  • 刘丽丽
  • 侯吉瑞
  • 岳湘安
  • 马文国
  • E·范德利
  • M·J·惠伯雷格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栋; 郑双金; 任春梅; 赵雪峰; 濮御; 常泽辉
    • 摘要: 页岩油在多孔介质孔隙尺度内流动过程复杂。基于水平集方法和N-S控制方程,建立页岩油多孔介质孔隙尺度运移模型,模拟页岩油多孔介质尺度多次运移过程,分析页岩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残留规律,以及孔隙尺度下初始运移速度、密度和动力黏度对页岩油运移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页岩油初次运移时优先从大通道突破并形成优势流动通道;初次运移后滞留残余气逐渐形成顽固残余油;随运移次数的增加,多孔介质中残余油增多,页岩油运移周期变短;页岩油初始运移速度对残余油体积分数影响较大,页岩油密度和动力黏度对残余油体积分数影响较弱。该结果为研究页岩油孔隙尺度运移特征提供参考。
    • 范锋
    • 摘要: 本文主要对马20块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与探索,以期为该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刘鋆石; 王健; 杨志冬; 胡占群; 路宇豪
    • 摘要: 国内外对于CO_(2)泡沫与稠油作用的理论研究已相对成熟,但能直观表现CO_(2)泡沫在驱替稠油过程中对残余油的启动过程以及作用方式的可视化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探究CO_(2)泡沫与稠油的作用机理,利用自制二维平面模型,通过可视化实验驱替系统开展了CO_(2)泡沫在驱替过程中对残余稠油启动效果的微观动态实验研究,观察了启动盲端残余油、剥蚀油膜、段塞前端乳化驱油等过程;利用高温高压配样装置,开展了CO_(2)泡沫体系作用下稠油的PVT实验。温度从30°C升至90°C,气体溶解度变化不大;稠油体积因子由1.19上升至1.42;降黏率由13.55%上升至67.42%。一方面,CO_(2)泡沫选择性封堵大孔道、启动残余油的微观作用;另一方面,CO_(2)泡沫流体降低了驱替系统的流度比。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CO_(2)泡沫流体具有改善波及体积、增加驱油效率的效果。
    • 杨树人; 梁永昊; 赵静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探讨驱替液的弹性对剩余油的驱替机理,选择上随体的麦克斯韦本构方程建立微孔道中黏弹性流体的流动方程.基于应力张量理论,计算了作用在残余油膜上的法向偏应力差和水平偏应力差.分析比较了不同黏弹性驱替液和油膜宽度对作用于残余油膜的水平偏应力差和法向偏应力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驱替液作用于残余油膜,会使残余油膜受到的水平偏应力和法向偏应力突然变化;黏弹性越大的聚合物溶液,作用在残余油膜上的法向偏应力和水平偏应力就越大,残余油膜的变形越大.
    • 张莉伟; 王健; 栾和鑫; 路宇豪; 魏凯; 赵云海; 刘凯东
    • 摘要: 对新疆油田某砾岩油藏试验区开展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有待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主要原因是对二元体系与原油的乳化程度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规律认识不清.为此,选取现场油样,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的原油乳化综合指数,并开展了驱油实验,优选出了最佳乳化二元体系配方为:1200 mg/L KYPAM(梳形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35%KPS(石油磺酸盐),乳化综合指数为60.60%,可提高采收率29.65%.微观模型驱油实验表明,水驱后残余油的主要赋存状态有簇状、柱状、膜状、盲端状和孤岛状,注入二元体系后,KPS可以乳化、剥离启动残余油,验证了乳化驱油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成果为改善二元驱现场应用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 王宝; 唐启银; 张虎; 童金环; 李强; 李昀龙; 李积学
    • 摘要: 为探讨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互驱微观特征,以柴达木盆地H区路乐河组油藏为例,利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压汞实验等,开展油水互驱微观实验模拟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孔喉具有分布宽、分选较差、分布类型多且分散等特征.单相流体实验中原油在岩石内流动具有非达西渗流特征,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关性较差,增加压力梯度可使单相油渗流特征达到线性流.油驱水过程为非均匀驱替过程,油藏的微观非均质性强烈,原始含油饱和度较低;水驱油沿一两个通道快速突进,无水采油期短,水驱油效率低,增加压力可实现一定范围内增加水驱油效率,但效果并不明显;残余油主要有绕流形成的残余油、油膜残余油、边缘角隅的残余油等三种,其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
    • 张晓旭
    • 摘要: 如今,国内的大部分油田都处于高含水开采历程,纵然使用了许多不一样的开采方式,仍然无法幸免的需面临增长油气开采率和搜索残余油的问题.通过仿真技术分析残余油,联合岩石微观孔隙构造特点,能够深刻的认识到与岩石孔渗性的微观空隙构造有关的参量,披露残余油的分散规则.依托试验结果能够预料到残余油的分散状况,给油田的开发贡献了关键的参数数据,也对于改进注水开采成效与增加油藏开采率有着紧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杨庭宝; 钟会影; 夏惠芬; 赵欣
    • 摘要: 为摸清水驱后残余油的形成机理及分布情况并挖掘残余油潜力,基于N-S方程建立了并联孔隙微观模型,运用相场法追踪驱替过程中的相界面,研究不同壁面润湿条件下的水驱后残余油分布特征,并通过聚合物驱改善流度比、表面活性剂改变界面张力或发生润湿反转等方法挖潜水驱后残余油,研究流度比及界面张力等参数对水驱后并联孔隙内残余油微观流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岩石表面表现为亲水时,水驱后残余油主要滞留在并联孔隙的大孔道内,通过聚合物驱改善流度比可以将孔道内的残余油有效动用,表现为残余油被整体驱动.当岩石壁面为亲油时,水驱后残余油主要滞留在并联孔隙的壁面以及小孔道内,改善流度比对小孔道内形成的残余油很难达到动用的目的,但通过表活剂改变润湿性后,残余油被拉伸成油滴并聚并,最终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流度比或界面张力越小,驱油效率越高.该研究揭示了并联孔隙内水驱后残余油分布及动用机理,为水驱油藏有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侯吉瑞; 陈宇光; 吴璇; 方舟
    • 摘要: 为从微观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简称聚表剂)的驱油机理和驱油效果,采用微观刻蚀仿真模型进行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并与岩心驱替实验驱油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在微观驱油实验中,水驱后微观模型中产生6种类型残余油,而聚表剂驱后对盲端残余油的驱替效果不明显;聚表剂的驱油机理主要是通过其增黏作用、黏弹性作用和乳化作用来扩大波及体积,降低渗流阻力",拉""、拽"残余油,将大油滴乳化分散成小油滴,从而将残余油有效驱出;不同浓度的聚表剂在微观模型和岩心驱替实验中的驱油效果基本相符,聚表剂浓度越大,残余油启动能力越高,驱油效果越好。聚表剂质量浓度为2000 mg/L时的驱油效果最好,采收率增幅为19.69%。图27表1参15。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