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7篇、会议论文121篇、专利文献378篇;相关期刊592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福建中医药、光明中医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2016年全国瑶医药发展高峰论坛、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四届全国蛇伤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全国中医毒蛇咬伤学术交流会与第十五届全国蛇伤大会等;毒蛇咬伤的相关文献由244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跃、唐荣德、梁剑宁等。

毒蛇咬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7 占比:74.09%

会议论文>

论文:121 占比:6.28%

专利文献>

论文:378 占比:19.63%

总计:1926篇

毒蛇咬伤—发文趋势图

毒蛇咬伤

-研究学者

  • 张跃
  • 唐荣德
  • 梁剑宁
  • 郭伟文
  • 陈森雄
  • 曾燕玲
  • 华关民
  • Ceng Yanling
  • Chen Senxiong
  • Guo Weiwen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双德; 张群; 袁宁; 薛乔升
    • 摘要: 目的探讨青岛以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7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毒蛇咬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毒蛇种类为短尾蝮蛇与黑眉蝮蛇,致伤发生率与所处环境有关,受伤部位、就诊时间、毒蛇种类与治疗效果有较大关系。结论毒蛇致伤的临床征象表现多样,采用相应的预防宣教、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理、及早应用抗蛇毒血清与毒蛇咬伤救治成功有关。
    • 彭绪洛
    • 摘要: 上期回顾探险家彭洛清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邀请--去罗布泊将一具疑似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干尸带回研究。彭洛清带着儿子彭小飞一起应邀进入罗布泊。因探险队的车抛锚耽误进度,彭洛清父子不得不分开行动。彭小飞所在的小队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们找寻方向时遇到了另一个业余探险队。业余探险队的队员被毒蛇咬伤,彭小飞让实习法医助理孙嘉昌为伤者注射了抗蛇毒血清。
    • 梁明贤; 梁斌梅; 梁平; 罗威; 曾昭; 梁宝琳
    • 摘要: 针对血循毒蛇中烙铁头蛇和竹叶青蛇咬伤症状相近、难以辨别,容易误诊的问题,论文提出通过提取烙铁头蛇咬伤和竹叶青蛇咬伤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咬伤病史、蛇形态、伤口局部症状以及全身症状等特征,先对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再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对烙铁头蛇和竹叶青蛇咬伤进行预测诊断,结果预测准确率达到86%,比单支持向量机方法的预测准确率提高了6%。运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对烙铁头蛇和竹叶青蛇这两种血循毒蛇进行辅助鉴别诊断,理论上是可行的。
    • 邢静静; 范明娜; 徐芬; 应逊逊
    • 摘要: 目的构建毒蛇咬伤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为指导,拟定毒蛇咬伤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内容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结果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7和0.849;专家协调系数为0.283~0.301;第2轮专家咨询后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12~5.00分,变异系数为0~0.25,各指标的可操作性赋值为4.25~5.00分、变异系数为0~0.24。最终形成包括3项Ⅰ级指标、15项Ⅱ级指标和45项Ⅲ级指标的毒蛇咬伤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毒蛇咬伤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为毒蛇咬伤患者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 陈侨雪; 赖荣德; 梁子敬
    • 摘要: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后症状复发的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结合文献资料分析1例66岁男性被中华眼镜蛇咬伤的患者,经当地治疗后伤口结痂愈合,咬伤后第11天出现中毒症状再次复发,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华眼镜蛇咬伤初期处理后结痂愈合,但在被咬伤后11 d再次出现中毒症状(复发),右手及右前臂中段以下出现轻度红肿伴严重疼痛;经红外线热成像证明,局部温度异常升高,为炎症改变,经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后症状短暂改善,但数小时后复发,于咬伤后第12天追加抗眼镜蛇毒血清1支(1000 U)后红肿消失,疼痛程度及范围明显缩小或减轻;于咬伤后第17天再次追加抗眼镜蛇毒血清1支(1000 U)后症状完全缓解,经随诊3个月未再复发。经检索文献,国内未见系统报道,国外报道仅20余例,且神经毒类蛇和血液毒类蛇咬伤中毒均可发生症状再发。结论毒蛇咬伤后长时间症状复发较罕见,及时追加抗蛇毒血清治疗是关键救治措施,且可以获得良好预后。
    • 陈妍芬
    • 摘要: 目的:分析蛇伤解毒散联合蛇伤Ⅱ号合剂治疗火毒证毒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南平市人民医院70例火毒证毒蛇咬伤患者。通过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蛇伤解毒散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蛇伤解毒散外用联合蛇伤Ⅱ号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入院时及入院后24、48、72 h疼痛及肿胀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伤解毒散外用与蛇伤Ⅱ号合剂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火毒证毒蛇咬伤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
    • 刘丹; 晏芳; 袁卫荣; 石欣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应急预案的急救护理措施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指导临床提高毒蛇咬伤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毒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应急预案的急救护理措施;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救用时(主要包括出诊到第一现场救助时间、现场到急诊科室指导确诊的时间、专科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急救期间,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时,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用时(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应急预案的急救护理措施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与常规急救护理干预比较,其更有利于缩短患者急救用时及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张国光; 容海燕; 王浠睿; 于秋玲; 于路妹
    • 摘要: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毒蛇咬伤难愈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RP治疗7例毒蛇咬伤难愈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3~6次治疗,7例患者创面伤口平均愈合率达96.8%,治疗前创面平均面积为(14.44±14.697)cm^(2),治疗后平均面积为(1.245±3.174)cm^(2)。结论:PRP治疗毒蛇咬伤难愈合性创面效果显著。
    • 李安棋; 文丹; 何卫东
    • 摘要: 毒蛇咬伤是常见的急性中毒事件。毒蛇种类不同分泌的蛇毒液成分不同,可导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组织坏死。血液毒和混合毒类毒蛇咬伤并发组织坏死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创面后期可能演变为感染、化脓、溃疡、坏死甚至肢体残障,这给患者带来许多后续的健康问题,为此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毒蛇咬伤致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归纳,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及启发。
    • 黄剑; 李艳华; 梁微; 周珍珍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抗过敏药物多联运用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稀释、先慢后快的滴注法对抗蛇毒血清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202例毒蛇咬伤需要使用抗蛇毒血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建立2条静脉通路,在早期抗过敏药物多联运用的基础上,采用先慢后快的方法静脉滴注250 ml 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稀释后的抗蛇毒血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蛇毒血清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毒蛇咬伤患者早期在抗过敏药物多联运用的基础上采用稀释、先慢后快的滴注方法静脉滴注抗蛇毒血清,可有效降低抗蛇毒血清过敏反应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