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毛乳头细胞

毛乳头细胞

毛乳头细胞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7976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美容医学、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中韩皮肤病会议、第二届中英皮肤病会议暨2004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等;毛乳头细胞的相关文献由413位作者贡献,包括伍津津、郝飞、刘荣卿等。

毛乳头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7976 占比:99.87%

总计:108115篇

毛乳头细胞—发文趋势图

毛乳头细胞

-研究学者

  • 伍津津
  • 郝飞
  • 刘荣卿
  • 宋志强
  • 杨希川
  • 钟白玉
  • 麦跃
  • 范卫新
  • 朱堂友
  • 程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鑫; 曹翠香; 梁云霄; 刘敏; 万苗坚
    • 摘要: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外泌体(ADSC-Exos)对毛乳头细胞(DP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ADSC-Exos对毛发生长的作用。方法培养脂肪干细胞(ADSCs),并从细胞形态、表面标记物及分化潜能方面进行鉴定,收集P3代细胞培养上清,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提取外泌体,并对其进行电镜、粒径及表面标记物鉴定。将ADSC-Exos与DPCs共培养,采用细胞增殖试验(CCK-8)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DSC-Exos对DPCs增殖和诱导能力的影响。结果所获取的原代ADSCs和ADSC-Exos均符合间充质干细胞及外泌体特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外泌体组DPCs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在蛋白水平上,外泌体组多能蛋白聚糖(Versican)和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对表达量增高(均P<0.05)。结论ADSCs-Exos可促进DPC增殖,增强其毛囊诱导能力。
    • 刘畅; 魏韩笑; 张慕尘; 徐晓宇; 杨帅; 金培生
    • 摘要: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免疫性脱发的影响。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0.4μm)将人源ADSCs和毛囊真皮乳头细胞(DPCs)共培养,通过CCK-8法观察共培养后DPCs增殖能力的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共培养DPCs诱导能力的变化。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性脱发组、脂肪干细胞治疗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通过建立小鼠免疫性脱发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脱毛区皮肤颜色变化和新生毛发生长状况,计算各组小鼠新生毛发长度、质量,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各组小鼠毛囊数量和形态差异,通过免疫组化观察毛囊周围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ELAM-1)水平和免疫因子CD4^(+)、CD8^(+)水平。结果研究发现ADSCs可以有效促进DPCs的增殖能力,增强DPCs的分泌功能(P<0.01)及DPCs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促进毛囊进入生长期。在免疫性脱发小鼠模型中,经ADSCs混合培养基注射治疗,小鼠毛发质量增加,毛发生长情况改善(P<0.05),H-E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SCs可以下调毛囊周围的免疫功能,降低局部炎症因子水平。结论局部ADSCs混合培养基注射可以治疗免疫性脱发,可能与调节局部免疫微环境及抑制炎症因子对毛囊的破坏有关。提示ADSCs局部应用可以作为难治性免疫性脱发治疗的新思路。
    • 沈胡驰; 陈殿松; 杨井国; 王靖
    • 摘要: 以脱脂茶麸为原料,通过乙醇水溶液超声波辅助提取脱脂茶麸中的黄酮,探究其生物活性。用不同质量浓度含茶麸黄酮溶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HDPCs),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茶麸黄酮对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以及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表明,茶麸黄酮富集产物对HDPCs具有增殖作用,质量浓度20μg/mL时增殖效果最佳,比10μg/mL米诺地尔阳性对照效果显著(**P<0.01)。茶麸中黄酮可能是通过减少HDPCs的早凋,促进HDPCs的有丝分裂从而对细胞的增殖发生作用。茶麸黄酮富集产物对HDPCs的VEGF分泌呈现浓度依赖性。
    • 曹贵媛; 祝宁侠
    • 摘要: 毛乳头(DP)细胞能够诱导毛发再生,其表达高水平的雄激素受体是诱导功能丢失的重要原因。外泌体是多种细胞释放的膜结合纳米囊泡,直径约为30~150 nm,广泛存在于体液中,在细胞间通信中起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外泌体能够维持毛乳头细胞毛发诱导能力,促进毛发再生,但具体机制仍未明确。本文着眼于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发再生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从而为脱发类疾病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张琛; 李佳丽; 靳荣帅; 白少成; 姚凡; 赵博昊; 陈阳; 吴信生
    •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对兔毛囊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利用显微切割和二步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了兔毛乳头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毛乳头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α-SMA和VIM的表达情况。构建pcDNA3.1-BMP4过表达载体,转染至毛乳头细胞中,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BMP4基因对毛囊发育相关基因(ID1、ID2、SAMD7、FGF1、TGF-β)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验证BMP4基因对兔毛乳头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为毛囊真皮源性的毛乳头细胞。进一步成功克隆了家兔BMP4基因,发现其CDS序列全长为1230 bp,编码409个氨基酸,预测为亲水性外分泌蛋白,含有1个信号肽序列,无跨膜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BMP4能显著升高ID1、ID2、SAMD7的mRNA表达水平(P<0.01),但显著抑制FGF1的mRNA表达水平(P<0.05)。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发现,过表达BMP4基因极显著抑制毛乳头细胞增殖(P<0.01)。【结论】BMP4基因可能通过影响毛乳头细胞中毛囊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毛乳头细胞增殖,参与家兔毛囊发育过程。
    • 张卫东; 郑玉杰; 葛伟; 张月朗; 李芳; 王昕
    • 摘要: 【目的】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究绒山羊毛乳头细胞标记基因,优化毛乳头细胞体外鉴定的方法,为研究绒山羊毛囊发生发育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运用Seurat单细胞分析法分析陕北白绒山羊胚胎期60、90、120 d皮肤组织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原始数据经质控、过滤、标准化后,采用UMAP方法进行数据降维与聚类分析。通过对比已报道的毛囊相关标记基因,获得完整绒山羊毛囊细胞类群谱系信息。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筛选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利用免疫荧光试验鉴定标记蛋白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进一步筛选毛乳头区域特异性表达蛋白。体视镜下机械分离完整绒山羊毛囊,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绒山羊毛乳头区域并在体外培养至细胞分离,最终通过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待毛乳头细胞纯度较高时,利用免疫荧光试验验证候选标记蛋白在分离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单细胞水平分析了绒山羊毛囊发生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细胞转录信息,成功获得绒山羊皮肤中的17个主要细胞类群信息,鉴定出包括真皮细胞谱系、表皮细胞谱系、毛乳头细胞、毛干细胞、内根鞘细胞等绒山羊皮肤结构关键细胞类群,以及周皮细胞、巨噬细胞、肌肉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类群。筛选获得毛乳头细胞特异性基因427个,包括SOX2、FGF7、APOD、BMP3、HHIP、HEY2和SPON1等,这些基因在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丰度远高于其他细胞类型,被认为是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组织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证明SOX2、FGF7与APOD等蛋白在绒山羊毛乳头区域内特异性表达,可用于皮肤组织中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的定位。此外,本研究在成功分离单根绒山羊次级毛囊的基础上,实现了绒山羊毛乳头区域的贴壁培养,成功观测到大量细胞从毛乳头区域逐步迁移分离的过程。细胞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SOX2、FGF7与APOD均在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中表达,且SOX2阳性细胞约占毛乳头细胞总量的76%左右,而FGF7和APOD阳性细胞则占98%以上。结合绒山羊皮肤组织免疫荧光定位结果,SOX2、FGF7与APOD等标记可用于鉴定体外分离培养的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结论】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描述了绒山羊主要皮肤细胞的转录组信息,筛选出毛乳头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经免疫荧光试验证实,单细胞测序鉴定标记基因的方法简单高效,且具备较高准确率。筛选的SOX2、FGF7与APOD不仅为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体内定位提供了有效的标记,而且为多标记鉴定毛乳头细胞提供可能,更为进一步研究毛囊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奠定重要基础。
    • 赖惠君; 杨岚; 游馥榕; 马萍萍; 郭红卫
    • 摘要: 毛囊间充质干细胞(HF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再生能力、高度增殖潜能、可多向分化且来源丰富的慢周期标记滞留细胞,可促进表皮、毛囊和皮脂腺再生。得益于其来源丰富、易获得、可于体外扩增、无需基因操作、不会形成肿瘤和无伦理限制等特点,毛囊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具有重要优势。Wnt、Shh、Notch和BMP等信号通路之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在干细胞稳态调节、表皮发育和毛囊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途径的失调可能导致毛发脱落或者肿瘤的发生。本文综述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类及其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活化以及影响毛发再生的生物分子途径,为毛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和靶点。
    • 刘青; 黄芳
    • 摘要: 以侧柏叶提取物、姜根提取物、红车轴草叶提取物和艾叶提取物的复合物(命名为密源植萃)为研究对象,利用人毛乳头细胞(HDPCs)和临床方法评测密源植萃的防脱发功效。HDPCs测试结果表明,密源植萃可显著增强HDPCs的自噬活性,促进HDPCs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体试用结果表明,外用含2.0%密源植萃的精华液4周、8周、12周后,脱发数量均明显减少,脱发数量减少率分别为19.9%、37.8%和53.8%。试用过程中,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 邓文佳; 邓长健; 韩乐; 刘本; 唐鑫; 万苗坚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双氢睾酮(DHT)对毛囊生长和毛囊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miR-133b表达的关系,然后进一步探究miR-133b对毛乳头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显微分离人毛囊,选取生长期的毛囊进行培养,显微镜下每日测量并拍摄不同浓度的DHT处理组(10-8、10-7、10-6和10-5 mol/L)和对照组各组毛囊的生长长度,免疫荧光检测各组毛母质细胞Ki-67表达量评估毛囊增殖能力,qRT-PCR检测各组毛囊中miR-133b的表达量.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转染miR-133b mimics及miR-133b NC至人毛乳头细胞中,CCK-8检测各组人毛乳头细胞增殖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毛乳头细胞诱导能力指标Versican、ALP、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HT 10-5 mol/L实验组对毛囊的生长的抑制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DHT 10-5 mol/L实验组进入退行期的时间提前;其他组生长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及qRT-PCR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HT 10-5 mol/L实验组毛母质细胞中Ki-67阳性细胞较少且毛囊中miR-133b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相当于对照组的(3.17±0.26)倍(P<0.01).CCK-8显示,miR-133b mimics组OD450低于miR-133b NC组(P<0.05);qRT-PCR显示,在mRNA水平,miR-133b mimics组Versican、ALP、β-catenin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miR-133b NC组(P<0.001、P<0.01和P<0.01).Western blot显示,在蛋白水平,miR-133b mimics组Versican、ALP、β-catenin的相对表达量同样均低于miR-133b NC组(P<0.01、P<0.001和P<0.01).[结论]高浓度DHT可能通过调控miR-133b的表达抑制人毛乳头细胞的增殖活性及诱导能力,最终抑制人毛囊的生长及增殖.
    • 廖丛娟; 张旭升; 樊小容; 谭小青; 黄战军; 蔡博治
    • 摘要: 目的 初步研究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对体外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增殖以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步酶法分离原代毛乳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取2~4代细胞用于实验.用含不同浓度UⅡ的DMEM培养基培养毛乳头细胞,分别在0、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毛乳头细胞的增殖情况,在7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毛乳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VEGF蛋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6、10-7、10-8 mol/L UⅡ可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10-6、10-7mol/L UⅡ亦可明显干预细胞VEGF的表达.结论 UⅡ可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及分泌VEGF.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