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氟啶虫胺腈

氟啶虫胺腈

氟啶虫胺腈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005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昆虫学报、植物保护、中国植保导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第29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会、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等;氟啶虫胺腈的相关文献由512位作者贡献,包括葛尧伦、乌小瑜、冯建雄等。

氟啶虫胺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0058 占比:99.92%

总计:120160篇

氟啶虫胺腈—发文趋势图

氟啶虫胺腈

-研究学者

  • 葛尧伦
  • 乌小瑜
  • 冯建雄
  • 张伟
  • 张崇斌
  • 李明甫
  • 郑敬敏
  • 曹巧利
  • 高超
  • 侯江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裴新国; 张帅; 张彦超; 郑晨; 高聪芬; 吴顺凡
    • 摘要: 为明确我国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状及生化抗性机制,2017年-2019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采集自7省共13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并研究了氟啶虫胺腈抗性种群与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以及增效剂对氟啶虫胺腈的增效效果。结果表明:近3年来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0.3~30.9)。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对呋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分别产生了9.1倍、7.9倍和4.1倍的低水平交互抗性,与噻嗪酮、毒死蜱、吡蚜酮、三氟苯嘧啶和吡虫啉不存在交互抗性。增效剂PBO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浙江龙游19(Longyou-19)田间种群分别具有4.2倍和3.8倍的明显增效作用。综上,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氟啶虫胺腈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多功能氧化酶参与了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代谢抗性。
    • 李秋荣; 咸文荣
    • 摘要: 为筛选对设施辣椒烟粉虱防效较佳的杀虫剂,本研究采用喷雾法开展了4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烯啶虫胺水剂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均具有较佳防效,药后7d,对成虫的防效分别高达89.4%、88.7%,对若虫的防效分别为81.5%、83.2%,均高于5%鱼藤酮微乳剂和5%除虫菊素乳油。因此,在生产中推荐交替使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用于防治烟粉虱。
    • 王果; 刘德江; 卢鑫羽; 宋文勇; 曹雄飞; 陈晓; 龚艳
    • 摘要: 为研究喷雾助剂对农药界面参数及雾化分散特性的影响,将3种助剂(倍达通、N380、G2801)分别与浓度为0.3%、0.4%、0.6%的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混配,测定混合液的表面张力变化,并在雾滴传递评价系统中进行雾化分散试验,分析喷雾助剂对药液表面张力、雾滴体积中径及雾滴谱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助剂对药液的表面张力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不同浓度药液中添加同一种助剂后,表面张力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喷雾助剂对雾滴体积中径改变作用明显,倍达通表现为增大作用,N380及G2801表现为减小作用;在较大药液浓度及较低喷雾压力下,助剂对雾滴谱跨度具有增大作用,降低了雾滴粒径的均匀性。该试验结果可为施药前助剂筛选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农药减施增效提供数据基础。
    • 金兰译
    • 摘要: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布了关于氟啶虫胺腈的生物评估草案(BE),其中包含氟啶虫胺腈对联邦列出的濒危和受威胁(列出)物种以及指定的关键栖息地的潜在影响。BE草案将在60 d内公开征求意见。Sulfoxaflor于2013年首次注册,用于防治多种作物难以对付的害虫,如蚜虫和盲蝽,是包括氨基甲酸酯、新烟碱类、有机磷酸盐和拟除虫菊酯等农药的替代品。
    • 张明浩; 康珊珊; 郭靖立; 刘子琪; 程有普; 陈增龙
    • 摘要: 化学农药作为农作物稳产丰收的重要保障,在有害生物防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烟碱类杀虫剂是全球重要的化学农药品种,在我国以及欧盟、美国、加拿大等120多个国家登记使用,自上市以来成为增速最快、销量最大的杀虫剂种类,2014年市场份额占全球25%以上。它通过选择性控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乙酰胆碱酯酶受体(nAChRs),麻痹中枢神经系统致使昆虫死亡,对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乃至抗性靶标害虫防效优异。截至2021年9月我国登记的新烟碱类农药有12种,分别为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噻虫胺、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啉、氟啶虫胺腈、哌虫啶、氯噻啉、环氧虫啶和氟吡呋喃酮,制剂产品达3400多种,其中复配制剂占比超过31%,以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噻虫胺、呋虫胺、烯啶虫胺等为主。
    • 赵帅; 袁恩林; 玉珍珠; 李现玲; 王顺清
    • 摘要: 为明确10%氟啶·溴虫悬浮剂对芒果蓟马的防治效果,本文采用叶管药膜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溴虫氟苯双酰胺以6:4混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87.8。两者以6:4质量比复配得到的10%氟啶·溴虫悬浮剂,用药量为2000倍液、3000倍液、4000倍液时,药后1d对芒果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0.49%、86.99%和82.09%,其中3000倍液药后防效与100g/L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3000倍无显著性差异。显著优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00倍液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10%氟啶·溴虫悬浮剂可用防治芒果蓟马,推荐用药剂量2000~3000倍液。
    • 池艳艳; 全林发; 陈炳旭; 董易之
    • 摘要: 为了筛选出对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高效低毒低投入的药剂,在室内采用喷雾法初步测定了16种常用杀虫剂对荔枝蝽成虫的活性,进一步测定了辛硫磷、丁醚脲和氟啶虫胺腈等3种药剂对荔枝蝽成虫、1龄若虫和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3种杀虫剂对荔枝蝽的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甲氰菊酯、杀虫双、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哒螨灵、茚虫威、虫螨腈、多杀霉素、乙基多杀霉素、灭蝇胺、异丙威等11种药剂对荔枝蝽成虫活性较低,辛硫磷、丁醚脲和氟啶虫胺腈对荔枝蝽有较高的杀虫活性,3种药剂对成虫72 h后的LC_(50)分别为102.32、226.88和207.59 mg/L,对1龄若虫分别为42.41、120.90和87.59 mg/L,对2龄若虫分别为62.65、180.20和148.75 mg/L。在田间防效试验中,辛硫磷对荔枝蝽成虫药后1 d的防效高达82.46%;氟啶虫胺腈对荔枝蝽成虫药后1 d防效达89.23%,药后7 d防效维持在85.03%;丁醚脲对荔枝蝽成虫的最高防效为71.63%,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效相当。辛硫磷、丁醚脲和氟啶虫胺腈的防效投入比分别为9.68、36.25和176.41。辛硫磷投入低、速效性好且光解快,可作为防治荔枝蝽的应急药剂使用,氟啶虫胺腈和丁醚脲防效较好,但投入高,可作为对荔枝蝽有重要潜在研究价值的药剂。
    • 孙太安; 李绍卫; 何中体; 李小英; 谢绍兴; 张献
    • 摘要: 为了筛选出高效、安全防控茶小绿叶蝉的药剂,选择氟吡呋喃酮、唑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双丙环虫酯和茚虫威5种进口新型杀虫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山地茶园茶小绿叶蝉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d各处理的防效为76.43%~90.93%,药后7d各处理的防效均达到85.50%以上,药后14d的防效仍保持在83.45%以上。5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茶树生长未产生不良影响,对环境友好,安全性较高,均可以作为防治山地茶园茶小绿叶蝉的绿色应急防控药剂,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 王立; 王芹芹; 芮昌辉; 袁会珠; 崔丽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杀虫剂对芹菜蚜的毒力以及杀虫剂复配对芹菜蚜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找出最佳的农药配比,对芹菜蚜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治.通过浸渍法测定了14种杀虫剂单剂及烯啶虫胺与氟啶虫胺腈复配组合物对芹菜蚜的室内毒力;同时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吡虫啉、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芹菜蚜虫的触杀毒力.结果 表明:供试药剂对芹菜蚜虫毒力大小顺序为: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环氧虫啶>吡虫啉>氟啶虫酰胺>噻虫胺>吡啶喹唑啉>噻虫啉>吡蚜酮>呋虫胺>啶虫脒>戊吡虫胍;协同增效研究结果表明,当烯啶虫胺与氟啶虫胺腈的配比为20∶1、10∶1、8∶1、1∶6、1∶8、1∶10、1∶20时,共毒系数均>300,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以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为1∶10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增效系数达到900.87;3种杀虫剂的触杀毒力大小为:噻虫嗪>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该研究为芹菜蚜虫的科学防控提供了药剂指导,同时,烯啶虫胺和氟啶虫胺腈按1∶10复配能够大大提高对芹菜蚜的毒力,从而起到减少杀虫剂使用量的目的.
    • 骆清兰; 梁巧丽; 张森泉
    • 摘要: [目的]筛选可用于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化学防治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喷雾法测定了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60%烯啶虫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40%噻虫啉悬浮剂5种农药制剂3个浓度对棉花粉蚧3龄若虫的防效.[结果]5种药剂防效在7 d内随时间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处理后7 d,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0倍液对棉花粉蚧的防效达91.67%,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00倍液的防效达92.08%,3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60%烯啶虫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40%噻虫啉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8.67%、94.53%、92.83%.[结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2.4% 螺虫乙酯悬浮剂、3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60%烯啶虫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40%噻虫啉悬浮剂5种农药制剂对棉花粉蚧均具有良好防效,可用于该蚧的防治.该研究为棉花粉蚧的化学防治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