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7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626669篇;相关期刊248种,包括建井技术、煤矿安全、煤矿现代化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第九届二次理事会、中国水泥协会特种水泥分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交流大会、2017年非开挖技术会议 、2016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等;注浆材料的相关文献由365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人太、李术才、管学茂等。

注浆材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26669 占比:99.91%

总计:627235篇

注浆材料—发文趋势图

注浆材料

-研究学者

  • 刘人太
  • 李术才
  • 管学茂
  • 张庆松
  • 李召峰
  • 丁庆军
  • 胡曙光
  • 张健
  • 杨磊
  • 张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胡少银; 刘泉声; 李世辉; 桑昊旻; 康永水
    • 摘要: 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内部节理、裂隙易发生扩展贯通,极易发生失稳破坏,从而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工程实践证明,注浆是修复裂隙岩体、提高围岩稳定性重要的手段。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裂隙岩体注浆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得到了以下关键结论:数十年来,裂隙岩体浆液扩散运移规律取得了较大进展,离散裂隙网络介质理论已成为研究的主流方向,浆液在裂隙内流动的本质是多相流作用下的应力-渗流耦合动态响应与反馈的过程;注浆通过浆液与破碎岩体形成的固结体,显著改善裂隙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增加整体强度,达到胶结加固的目的;采用离散单元法对裂隙岩体注浆进行数值模拟,能够更好地反映浆液在裂隙中流动扩散的本质。同时,目前关于裂隙岩体注浆问题的研究尚未成熟,现有理论落后于工程实践,其成果大多对实际注浆工程的指导价值有限。因此,结合已有的裂隙岩体注浆理论,运用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适当的模拟试验对岩体注浆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指导现场注浆工艺。对裂隙岩体注浆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认为以下3个方向是今后研究的重点:(1)建立应力-渗流耦合控制方程,并实现这一动态过程的模拟仿真;(2)建立裂隙岩体工程的锚固注浆联合作用理论;(3)建立适用于深部裂隙岩体注浆的理论体系。
    • 陈诤; 孙彬强; 王小平; 厚苏伟
    • 摘要: 采矿环境复杂化程度的提高促进着注浆材料的发展。为了研究拌合水温度和不同类型的硫酸盐溶液对硫铝酸盐水泥(CSA)注浆材料性能和水化产物的影响,测定了材料的凝结时间、水化热、质量损失和强度劣化等性能指标,并通过TG-DTA、XRD和SEM对材料的水化过程、水化产物、腐蚀产物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拌合水温对材料的凝结时间和水化热影响较大,水温越高,凝结时间越短,水化速率越快,水化热温度越高;拌合水温越高,早期强度越高,但是后期强度越低;硫酸盐溶液会降低CSA材料的质量和强度,材料劣化率在硫酸镁溶液中最大,复合溶液次之,硫酸钠溶液中最小;拌合水温主要影响材料水化速率、水化产物形态、数量和结构致密性,而不影响水化产物类型;硫酸盐溶液侵蚀主要是将CSA主要水化产物钙钒石(AFt)晶体腐蚀为不具粘结性的腐蚀产物。上述研究成果能为CSA注浆材料性能提升和应用范围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 周翔
    • 摘要: 为研究动水条件下抗分散注浆材料的工程特性,室内对不同配比的非水泥基注浆材料展开了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抗冲刷效果试验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研究发现,胶凝材料的掺量为300g时,注浆块石的抗压强度最大,为41.05MPa;动水冲刷下非水泥基水下抗分散注浆材料的抗动水冲蚀性良好。研究成果为水利工程注浆修复提供了借鉴作用。
    • 吕春岐; 吴奇帅; 马炜; 牛世伟; 韩鹏举
    • 摘要: 针对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注浆材料复合化的问题,以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为基体材料,同时引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煤系偏高岭土组成三元复合注浆材料。从宏观力学性能的角度对复合注浆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煤系偏高岭土占比为10%时,材料的早期强度增长较为迅速,峰值应变较大,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后期峰值应力增加,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 王玲玲
    • 摘要: 高速公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有着关键的影响,本研究就注浆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现状展开详细的论述,并对更好地实现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为注浆理论和技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其研究进度得到了质的飞跃,使各种新型的注浆材料、方法、施工工艺和高科技注浆设备大量涌现。1.注浆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注浆技术施工的工艺的全面认识1.1注浆技术的基本概况分析。注浆技术采用运用物理液压、气压或化学方法,在岩土体的缝隙或裂缝中注入某些能够较好地与岩土体固结的浆液,从而达到提高岩土体的强度的目的。
    • 黄大维; 罗仲睿; 罗文俊; 徐长节; 石海斌; 张丽
    • 摘要: 现有的盾构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材料流动性通常利用稠度仪进行测试,人为操作水平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试验结果的随机性也很大,且试锥沉入深度与浆液在注浆管内的流动阻力并无直接关系。为此,研制了1套同步注浆材料流动性测试装置,利用该装置可直接测得浆液在注浆管内的压力损失;提出以注浆材料在注浆管中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作为注浆材料流动性评价指标,并以注浆材料中骨料颗粒的表面积与浆体的体积之比(简称“表体比”)作为分析注浆材料流动性的影响参数,推导出表体比计算式;采用研发的流动性测试装置对现场所用同步注浆材料及室内配制不同表体比的注浆材料试样进行流动性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同步注浆材料流动性测试装置可行;注浆材料表体比为其流动性的主要影响参数;注浆材料在注浆管内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注浆材料中骨料(粒径大于0.075 mm的固体颗粒)含量越多即表体比越大,其在注浆管内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也越大。
    • 黄勤健
    • 摘要: 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注浆材料存在抗渗性差和成本高等诸多缺陷。本文尝试将粘土加入水泥浆中,并通过湿磨法制备一种抗渗性好且经济成本低的新型注浆材料。研究了水固比和粘土浆比重对砂浆可注性、稳定性和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探索粘土对浆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浆比重的增加会增强砂浆的稳定性和防渗性,但会降低砂浆的流动度、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水固比能增强砂浆的流动度,但会降低凝结速率、抗压强度和抗渗性;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表明,粘土能够促进水泥的水化程度,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从而增强浆体的内部结构。研究成果为探索更加经济的水利工程注浆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 韩竹东; 乐应; 汪杰
    • 摘要: 帷幕注浆技术在矿山地下水治理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在河道防渗治理方面应用较少,注浆相关参数参考案例较少。本文以注浆技术治理安徽铜陵新桥矿业圣冲河及新西河河道防渗为例。从注浆设计参数、注浆工艺、注浆材料及注浆防渗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注浆技术在河道防渗治理中的适用性。
    • 焦雷
    • 摘要: 海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极容易通过围岩薄弱区域侵蚀破坏隧道衬砌结构,为保证支护结构的耐久性,文章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材,通过调节减水剂、速凝剂和高分子聚合物的掺量来设计耐腐蚀注浆材料的配合比,并对不同配合比注浆材料进行了耐腐蚀指标测试和现场注浆效果检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注浆材料试块(水灰比为0.65~1.0)在海水浸泡360 d的强度腐蚀系数大于0.80,体积稳定性良好;为加快侵蚀速度,将试块浸泡在饱和MgSO;溶液中,注浆材料试块(水灰比为0.65)浸泡360 d的强度腐蚀系数大于0.80,体积稳定性仍良好。通过现场注浆试验对结石体强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饱和MgSO4溶液中浸泡180 d的浆液结石体的点荷载强度均值为0.931 kN,比未浸泡试块的强度均值0.984 kN减少了5.5%,进一步验证了注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曹辉林
    • 摘要: 针对赤泥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危害性大且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碱激发赤泥-矿渣基地聚物注浆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掺量的聚羧酸(PA)减水剂、醛酮缩合物(AKC)减水剂和萘系(N)减水剂对材料凝结时间、流动性及强度等的影响,并通过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及SEM等设备对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水剂增强了材料的流动性但降低了材料的剪切应力;N和PA减水剂能缩短材料的凝结时间,但AKC减水剂会延长材料的凝结时间;N和AKC减水剂能提高材料的强度,但PA减水剂会降低材料的强度;N减水剂对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其最优掺量为0.7%;减水剂对赤泥-矿渣基地聚物性能提升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地聚合物凝胶的形成。研究成果为拓展赤泥在工程上的使用途径和效率提供了理论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