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848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学术界、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安徽史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届青年治淮论坛、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等;淮河文化的相关文献由111位作者贡献,包括熊辉、崔卉、万惠玲等。

淮河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2.7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3848 占比:97.17%

总计:3960篇

淮河文化—发文趋势图

淮河文化

-研究学者

  • 熊辉
  • 崔卉
  • 万惠玲
  • 何振艳
  • 周冠艺
  • 周英姿
  • 姚国建
  • 孔华
  • 孙娜蒙
  • 寇国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宏雨; 赵颖
    • 摘要: 明朝是一个兴于淮水的王朝。淮河流域的治理状况,是明代在王权主义下进行国家治理的横截面。用君主的绝对权力支配人、压迫人,这是王权社会统治的根本思路。沿着这个思路,王权主义之下的治水,从“除民之害”走到了“挽黄保运”,水患未平而置民于水火;治国之法变为制民之术,并在淮河边上演了一出唯君唯上的建都闹剧;以规范与同化来扼杀创造力,淮河文化走向衰落。潘大明先生的近著《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以明中都的兴废为中心,揭示了王权主义下国家治理模式的困顿及其对于人类的开放性、包容性、创造力的扼杀,同时警示我们,现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政治上告别专制,更要在精神上、文化上告别王权主义。
    • 赵颖; 杨宏雨
    • 摘要: 淮河地处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宋代以前,淮河文化因其开放性、包容性熠熠生光。1194年之后,黄河长期夺淮,导致其出海口淤堵和水灾频发,文化也随之衰落。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崛起的淮右布衣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朱明王朝的建立不仅没有实现淮河文化的振兴,相反,随着专制的强化,淮河文化与生俱来的特质——开放性、包容性和创造力进一步被扼杀。《湮没的帝都》一书把河流水道、文化荣枯与明中都兴废结合在一起,巧妙地探讨了开放、自由对文明发展的意义。
    • 熊辉
    • 摘要: 临淮泥塑是淮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稚拙小巧的视觉形态,多元化的题材,质朴的材料,欢乐祥和的情节,构成了临淮地区民俗手工艺独有的艺术特色。通过对临淮泥塑历史的分析、艺术特色的归纳,总结了临淮泥塑具有书写家国情怀、记录乡土田园生活、传承乡村社会生活经验等三个方面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共同建构了兼容并蓄、丰富多彩的淮河文化。对临淮泥塑的研究,有利于非遗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建设,同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崔卉
    • 摘要: 淮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间地带”,具有十分复杂的文化风貌,特别是淮河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谱系,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淮水滔滔,亘古不竭,万载不息。淮河,是中华大地上的河流之一,同长江、黄河一样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与辉煌。苏秉琦先生认为:“淮河流域的古文化的渊源、特征及其发展道路有诸多问题……在中国考古学当中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不能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范围扩大到淮河流域来,很可能在这个地区存在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原始文化。”
    • 熊辉; 仝正涛
    • 摘要: 淠史杭水利工程及其灌区周边的历史、自然与文化资源,是淠史杭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但这一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对皖西地区治淮历史文化的梳理,夯实了淠史杭生态文化的基础,在物质层面提出构建“六点三线”的水利风景旅游资源,再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资源,推进“数字乡村振兴”,促进农林水利产业资源改革。在非物质层面提出传承治淮历史文化,丰富淠史杭生态文化资源,融入艺术、民俗、非遗元素,助力淠史杭水利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淠史杭生态文化资源升级。这一路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义和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为弘扬与传承地方文化,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振兴提供一些思路。
    • 王英
    • 摘要: 淮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间地带”,具有十分复杂的文化面貌,特别是淮河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谱系样式,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从民俗产生、发展、变迁和传播的过程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对它的影响作用突出。我国的民俗事象繁多,随着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对民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分析民俗文化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等,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贯穿于民俗形成的全过程。分析民俗事象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理清二者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可助力大众对民俗文化的理解。
    • 陈德琥
    • 摘要: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上看,淮河文化的主体确立是历史研究形式与逻辑研究形式有机结合的产物,为其文化义涵、精神特质的界说提供了前提条件。淮河流域占据“中土”地理优势,是南北文化的转换、融合的天然平台,文化传播“边缘效应”显著。淮河文化便兼得南北文化之优长,以艺术精神为重要表征,与“理性”精神彰显的黄河文化、“超验”色彩浓厚的长江文化迥然不同;而在其内在的精神特质上,“体仁”“履义”“贵和”等又带有本真情怀、行为自觉等特点,也以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区别于黄河、长江文化。因此,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淮河文化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
    • 张晓东
    • 摘要: 研究从淮河文化空间化叙事话语与视觉文化语境中影像媒介的文化和审美属性切入,探究淮河文化主题内容的拓展与创新。从淮河文化的空间叙事话语和影像媒介形态下的文化仪式与审美出发,探究淮河文化时空维度的转型。从淮河文化自身的主体间性及精神内涵着手,在立足时间性语词媒介的基础之上,探索淮河文化的多元媒介融合渠道,特别是在影像媒介中寻求文化的视觉影像黏性与空间化再生路径,最终为淮河文化的复兴,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性共享服务。
    • 吴媛媛
    • 摘要: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翻译,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视角出发,以五河民歌的日译策略为研究对象,对歌曲《摘石榴》中提取的歌词进行分析,发现五河民歌的日译受押韵、韵律、音节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制约,在翻译中应首先遵循目的论原则,在对方言、口语、特殊性表达进行处理时应遵循连贯性原则并兼顾忠实性原则,同时应采取增词、减词等各种翻译技巧,才能得出具有可唱性并能被译入语读者接受的翻译文本.
    • 王萍; 曹紫薇
    • 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讲话精神,弘扬新时代淮河文化,进一步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建设进程,2020年12月18-19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阜阳市委承办的"淮河文化与生态文明"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安徽阜阳市天筑豪生大酒店成功举行。会议提交参会论文120余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