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MV感染

CMV感染

CMV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妇产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6907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等;CMV感染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唐·J·戴蒙德、彼得·A·巴瑞、费利克斯·乌索等。

CMV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6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907 占比:99.32%

总计:17022篇

CMV感染—发文趋势图

CMV感染

-研究学者

  • 唐·J·戴蒙德
  • 彼得·A·巴瑞
  • 费利克斯·乌索
  • 任豫申
  • 冯丽娜
  • 刘薇
  • 季育华
  • 宋金莲
  • 张培
  • 张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孟佳
    • 摘要: 母乳为早产儿最理想食物,但同时也是产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主要途径.早产儿,尤其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ELBWI),由于免疫尚不成熟,经母乳获得CMV感染的风险较高,关于母亲CMV血清学阳性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如何合理喂养尚存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母亲CMV血清流行病学、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经母乳获得性CMV感染情况及母乳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 摘要: 武田制药(Takeda)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病毒药物Livtencity(maribavir,TAK-620),用于移植受者对常规抗病毒疗法难治的(有或无基因型耐药)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Livtencity具体适用于:接受实体器官移植(SOT)或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成人和儿科患者(年龄≥12岁,体重≥35 kg),治疗对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难治的(有或无基因型耐药)移植后CMV感染。Livtencity通过抑制CMV蛋白激酶pUL97的活性,阻断病毒复制。
    • 罗红敏
    • 摘要: Marihavir是一种具有抗巨细胞病毒(CMV)活性的苯并咪唑核苷,其在移植受者预防治疗CMV感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为此,比利时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2期试验。研究者招募了接受造血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年龄>18岁且伴有CMV再活化),并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4组。
    • 杨娟; 杨博; 冼志敏; 邹汉良
    •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坪山区婚检及孕产妇人群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人群的血型分布.方法:收集本院检验科2017年1月1日-2018年9月13日婚检女性及孕妇人群标本674例,根据CMV感染情况分为未感染组、既往感染组与活动性感染组.比较三组血型分布.结果:674例中未感染6例(0.9%);感染668例(99.1%),其中既往感染661例(98.1%)、活动性感染7例(1.0%).三组IgM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5.834,PA型(28.29%)>B型(21.56%)>AB型(11.23%),三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5.393,P=0.411).结论:674例坪山区婚检女性及孕产妇人群中CMV感染既往感染高达98.1%,活动性感染率为1.0%.血型可能并非CMV感染的影响因素.
    • 薛慧1; 冯术青1; 胡永超1; 刘志彬1; 李晓宇1; 高峰1
    • 摘要: 背景: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是影响移植相关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分层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依据HLA配型及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情况分为低危组18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12例。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监测外周血CMV-DNA数值,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试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各组于不同时机启动抗病毒治疗。结果与结论:①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为63.3%(38/60),发生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1(14-109)d,经上述分层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总体转阴率为89.5%(34/38),巨细胞病毒病发生率为2.6%(1/38),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率为10.5%(4/38);②单因素分析显示,HLA不全相合或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可能增加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风险;③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按照HLA配型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危险度分层,并制定干预治疗体系,减少了抗病毒药物应用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且未增加巨细胞病毒病发生率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率。
    • 张安全; 吴庆飞; 彭文娟; 薛立军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CMV-IgM及CMV-IgG抗体检测对住院患儿CMV感染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市西北部三家医院(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光明新区人民医院)的4 685例伴有黄疸、不明原因低出生体重、肺炎、肝功能损害等疑似病例的住院患儿进行CMV感染筛查,以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CMV-IgM及CMV-IgG抗体,从而了解我市西北部小儿CMV感染现状以及血清CMV-IgM及CMV-IgG抗体检测在住院患儿CMV感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 685例住院患儿中CMV感染者1 520例,感染率32.48%,新生儿感染651例,发病率62.84%(651/1036),1个月至1岁410例,发病率51.64%(410/794),1~3岁549例,发病率44.93%(549/1222),3~10岁523例,发病率32.03%(523/1633),CMVIgM阳性846例,阳性率55.66%(846/1520),CMVIgG阳性率63.42%(964/1520).结论 住院患儿年龄越低则CMV感染发病率越高,新生儿及1周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对住院患儿应定期进行CMV筛查,血清CMV-IgM及CMV-IgG抗体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措施进行应用.
    • 汤素荣
    • 摘要: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治疗不孕不育妇女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CMV感染的不孕不育妇女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采用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治疗,对两组妇女的临床表现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后,CMV-DNA及CMV-IgM转阴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孕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不孕不育妇女CMV感染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李汶静; 梁丽俊
    •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更昔洛韦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1例CMV感染婴儿的起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MV感染婴儿起病以皮肤黄染最为常见48.10%,大多伴有肝功能异常或肝脾肿大,少部分婴儿以呼吸道感染或体重增长缓慢、皮疹就诊经更昔洛韦治疗后大部分治愈,约30.4%的婴儿有听力损害.结论 CM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更昔洛韦正规治疗后预后较好,同时应重视听力筛查.
    • 李咏; 孙丹萌; 林万里; 褚景芝; 王海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诊断明确的红斑狼疮首发患儿及系统治疗病情控制平稳的患儿共49人共分为2组,将患者分为新发SLE组及稳定组。将CMV-IgM阳性定义为CMV近期感染。并据此将SLE患者分为CMV-IgM阳性组及CMV-IgM阴性组,对CMVIgM(+)的患儿都检测CMV-DNA,CMV-pp65.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别比较两组中患儿各自不同临床表现组的CMV-IgM/IgG,CMVpp65、CMVDNA差异,讨论CMV感染与SLE的关联性。结果28例新发SLE患者中21例CMV-IgG阳性,12例CMV-IgM阳性,12例CMV-IgM阳性者分别行CMV-pp65及CMV-DNA检查,共有7例CMV-pp65阳性,仅1例CMV-DNA阳性。稳定组21例CMV-IgM阳性数目为0。新发SLE患者按SLEDAI分为轻度活动组及中重度活动组,两组之间CMV-IgM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CMV近期感染在SLE新发患儿组明显高于SLE稳定组,考虑CMV感染与SLE发病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