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炭疽菌

炭疽菌

炭疽菌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3年内共计293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3252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林业科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炭疽菌的相关文献由749位作者贡献,包括郑肖兰、吴伟怀、贺春萍等。

炭疽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252 占比:99.75%

总计:83460篇

炭疽菌—发文趋势图

炭疽菌

-研究学者

  • 郑肖兰
  • 吴伟怀
  • 贺春萍
  • 林春花
  • 习金根
  • 刘伟
  • 易克贤
  • 李锐
  • 莫贱友
  • 郑金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艳春; 张立武; 姚嘉瑜; 张镕斌; 陈思远; 垚何青; 陶爱芬; 方平平; 祁建民; 张列梅
    • 摘要: 炭疽病是严重影响黄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明确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并测定其致病力有助于黄麻抗病育种和优异抗病基因资源挖掘.本研究从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河南省信阳市、安徽省六安市、浙江省杭州市、广西省南宁市和湖南省长沙市等7个黄麻生产区采集黄麻炭疽病病原菌样本,分离纯化出92个菌株;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表明,其中11个为典型炭疽病病原菌.LSU区域的系统进化树和形态学特征鉴定显示,ZZ4、GX19等10个菌株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株CS3为黑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人工接种的致病力测定表明,不同炭疽菌菌株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胶胞炭疽菌菌株GX19致病力最强,表现为优势菌株.这些结果为黄麻炭疽病抗性基因位点挖掘和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 孔琼; 倪锐; 陈灿灵; 薛春丽; 朱天贵; 李正旭; 袁盛勇
    • 摘要: 为了明确葡萄炭疽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室内毒力情况,采用菌丝生长测定了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数据。结果表明,葡萄炭疽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C,产孢最佳温度为30°C;孢子萌发相对湿度高于80%,湿度越高,萌发率越高;菌丝生长最适pH为6,产孢最佳pH为4;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蛋白胨;光照有利于菌落生长,黑暗有利于产孢量的增加;病原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9°C、15 min;9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毒力从小为:丙环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己唑醇>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福美双>啶酰菌胺>代森锰锌。因此葡萄炭疽病主要于蒙自草坝5—7月的田间流行,且丙环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己唑醇对葡萄炭疽病菌抑菌活性很高,可指导该病害的田间化学防治用药。
    • 许媛; 肖婷; 褚姝频; 刘吉祥; 芮东明; 姚克兵; 杨敬辉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类和不同种群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发生频率,探索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的遗传变化,为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后白镇、华阳镇和茅山镇等地采集大量葡萄炭疽病害样本,采用单孢纯化的方法获得葡萄炭疽分离株;对供试菌株的CAL(calmodulin)、GAPDH(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 dehydrogenase)、TUB2(β-tublin)等多基因位点进行扩增、测序并采用MEGA6.06软件以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统计各类病原菌的分离率;采用区分计量法对葡萄炭疽分离菌株进行多菌灵的抗性频率测定;对供试菌株的TUB2基因进行抗性位点定点扩增,在NCBI上对抗性位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共获得51个葡萄炭疽单孢分离株,主要有C.aenigma、C.viniferum和C.fructicola 3个种,分别为27、16和8株,分离率分别为52.94%、31.37%、15.69%;51株葡萄炭疽分离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43.14%;中抗菌株(MR)的突变类型为F200Y,高抗菌株(HR)的突变类型为E198A;C.aenigma全部为敏感菌株(S),C.fructicola全部为高抗菌株(HR),C.viniferum中分别有2株敏感菌株(S)和14株中抗菌株(MR)。[结论]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至少有3个种群,分别是C.aenigma、C.viniferum、C.fructicola;葡萄炭疽病菌种群可能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 赵佳; 童凯; 李东; 邓孟胜; 雷雨
    • 摘要: 综述了芒果采后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主要的生防菌类别及其拮抗病原菌的机制,以及如何增强生防菌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我国芒果采后炭疽病生防菌的制备及抗病资源的选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周洲(摘译)
    • 摘要: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139),来自巴基斯坦白沙瓦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的Sadiq Shah等人研究了贮藏前壳聚糖-百里香油涂层对杧果炭疽病的影响。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一种严重的杧果采后病,收获后必须使用杀菌剂才能有效控制该病害。
    • 郭堂勋; 卜俊燕; 郭珍妮; 李其利; 余知和; 唐利华; 黄穗萍; 莫贱友
    • 摘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和咪鲜胺对国内不同地理来源的杧果炭疽菌的EC50,比较其敏感性的差异.吡唑醚菌酯和咪鲜胺对供试136个菌株的EC50范围分别为0.0014~0.3640 mg/L和0.0001~0.0317 mg/L,平均值分别为(0.0512±0.0038)mg/L和(0.0045-±0.0005)mg/L,其敏感性频率不符合正态分布.吡唑醚菌酯对广东杧果炭疽菌的平均EC50与对云南杧果炭疽菌的平均EC50存在显著差异.对广东菌株的平均EC50最高,为0.0694 nmg/L,对云南菌株的平均EC50最低,为0.0347 mg/L.除海南种群外,咪鲜胺对不同地区菌株间的平均EC50无显著差异.对海南菌株的平均EC50最高,为0.0075 mg/L,对福建菌株的EC50最低,为0.0026 mg/L.供试的13种杧果炭疽菌中,吡唑醚菌酯对Colletotrichum scovillei的平均EC50最低(0.0124 mg/L),对C.musae的平均EC50最高(0.0818 mg/L);咪鲜胺对C.asianum的平均ECs0最低(0.0020 mg/L),对C.cordylinicola的平均EC50最高(0.0296 mg/L).我国杧果炭疽菌对吡唑醚菌酯与咪鲜胺均较为敏感,且不同种、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间存在显著差异.
    • 韩富庆; 史芳芳
    • 摘要: 【目的】建立草莓枯萎病的镰刀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镰刀菌保守区域ITS设计一套LAMP扩增引物,利用Bst DNA聚合酶完成LAMP扩增反应,对7种常见病原菌进行检测,分析LAMP引物的特异性;比较LAMP与传统PCR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建立的LAMP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并且检测灵敏度为1.0×10^(-4) ng/μL,是普通PCR检测灵敏度的1000倍。【意义】试验所建立的草莓枯萎病快速LAMP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及简便的优点,可以向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 童玲
    • 摘要: 5月下旬开始,各地草莓炭疽病高发,很多草莓种植户感叹炭疽病太难防治。尤其进入梅雨季节后,多数地块发现炭疽病,且传染速度快,个别低洼田已无法挽救。近日,《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安徽瑞美福植物保护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长伟。《中国农资》:草莓炭疽病发病条件有哪些?张长伟:炭疽菌最早于5月份开始发病,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7-8月份连续阴雨期。炭疽病菌以菌丝体一般在母苗上潜伏,5月份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
    • 史芳芳; 王雷
    • 摘要: 枯萎病和炭疽病是草莓(Fragaria ananassa)最为常见的主要病害,病原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目前的检测手段主要采用传统的病原菌培养法和常规PCR法,而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可用于草莓枯萎病和炭疽病的病原菌快速检测.本研究针对尖孢镰刀菌rDNA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IGS)的保守区域设计了 1套LAMP扩增引物,并设计了炭疽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特异序列的LAMP引物,利用LAMP技术快速、准确地将草莓尖孢镰刀菌和炭疽菌进行分辨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尖孢镰刀菌和炭疽菌,检测灵敏度为10×10-5ng/μL,是普通PCR检测灵敏度的1 000倍.本研究建立的草莓枯萎病和炭疽病快速LAMP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及简便的优点,是可以向基层单位推广的检测手段,对于草莓病原菌实时监测和前期预警具有重要作用.
    • 周嫒婷; 王芳; 尹加笔; 刘丽; 张东华; 洪英娣; 沈德周; 马焕成; 伍建榕
    • 摘要: 为减轻德宏州油茶炭疽病的危害和保证油茶产品质量,特采集该地区健康叶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内生细菌,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所分离内生菌对油茶炭疽菌的抑制活性,后回接离体叶片对具有显著抑菌效果的内生菌验证其防效,最后用形态学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PCR扩增脂肽基因.结果显示,从健康油茶叶片中共分离到25株内生细菌,其中菌株6715对油茶炭疽菌平板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57.59%,回接叶片发现其本身不致病,并显著抑制炭疽菌发生,经形态学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Bacillus tequilensis,且扩增出脂肽基因bacA、ppsD和srfAA,具有潜在的生防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