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敏感性

敏感性

敏感性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1263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植物保护、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52篇、会议论文384篇、专利文献20031篇;相关期刊3603种,包括生态学报、医学信息、中国医药导报等; 相关会议32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第七届全国皮肤病与性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等;敏感性的相关文献由29430位作者贡献,包括一户大吾、王勇、王丹等。

敏感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52 占比:30.72%

会议论文>

论文:384 占比:1.30%

专利文献>

论文:20031 占比:67.98%

总计:29467篇

敏感性—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赵予辉; 高越; 谢雁春; 顾洪闻; 李林洋; 于海龙
    • 摘要: 背景:胸腰段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是手术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然而X射线片和CT检查往往无法明确诊断,MRI检查不可用时无法评估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及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胸腰段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45例,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的骨折节段后方韧带复合体进行超声检查和MRI检查,依据术中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胸腰段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别进行评价.结果 与结论:①术中发现胸腰段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23例,完好17例;②超声检查发现,胸腰段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19例,完好21例,Kappa值为0.801,敏感性为83%(19/23),特异性为100%(17/17),准确性为90%(36/40);③MRI检查发现,胸腰段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21例,完好19例,Kappa值为0.899,敏感性为91%(21/23),特异性为100%(17/17),准确性为95%(38/40);④在超声检查中出现4例假阴性,原因如下:2例患者体质量指数>32 kg/m2,1例患者目测类比评分>8分,1例患者相应骨折节段皮肤擦伤;⑤提示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在对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中,均具有各自的优势;MRI检查作为诊断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首选检查,其优势远大于超声检查;但是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实用性、可靠性以及便携性,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韩利方; 马超锋; 钱伟锋; 张旻; 位治国; 闫文朝
    • 摘要: 为了准确快速鉴别检测牛源肉孢子虫的种类,本研究根据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5种牛源肉孢子虫的18S rRNA或COX1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这5种牛源肉孢子虫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多重PCR对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扩增产物的大小依次为1007 bp、643 bp、535 bp、400 bp和287 bp。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了对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可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目的条带外,对米氏肉孢子虫、刚地弓形虫、犬新孢子虫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5种牛源肉孢子虫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均为6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34份随机采集的牛肉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与肌肉压片镜检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2%,总符合率为94.1%,表明本实验建立的该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牛源肉孢子虫的多重PCR鉴别检测方法,为牛和人肉孢子虫病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 张晓晴; 李壮壮; 陈世宝; 孟昱; 任大军; 张淑琴
    • 摘要: 为探究灌木幼苗及不同测试终点对镉(Cd)毒害的抗性和敏感性差异,选取了12种常见的灌木植物,通过Cd对灌木幼苗毒害的水培试验,测定不同含量Cd处理[0(对照)、0.5、1.0、2.0、4.0、8.0、16.0、32.0 mg·L^(−1)]下植物的生长状况(表观毒害症状、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系生长状态),比较不同测试终点稳定性,并运用Burr-Ⅲ模型制作物种敏感性分布图(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分析不同灌木幼苗对Cd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Cd含量为1.0~4.0 mg·L^(−1)时开始出现表观毒害症状;Cd对不同的植物地上部和根系毒害阈值差异较大,地上部干重减少10%(EC_(10))和50%(EC_(50))对应的毒性阈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11(海桐)~1.30 mg·L^(−1)(八角金盘)和2.58(金森女贞)~10.90 mg·L^(−1)(八角金盘),差异分别达到了11.8和4.2倍;根分支数对应的EC_(10)和EC_(50)变化范围分别为0.08(金森女贞)~1.27 mg·L^(−1)(八角金盘)和2.40(金森女贞)~10.30 mg·L^(−1)(八角金盘),差异分别达到了15.8和4.3倍;不同测试终点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分枝数>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尖数>地上部分干重>株高>地上部分鲜重,说明根系指标对Cd毒性更为敏感;基于地上部干重和根分支数的EC_(50)数据得到的SSD表明,大部分植物的敏感性分布趋于一致,其中金森女贞和海桐对Cd毒害最为敏感,八角金盘为Cd毒害的抗性品种;同时,根据SSD得出保护95%林木品质不受Cd毒害的生态风险阈值HC_(5)。
    • 孙瑞辉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胆囊癌与非胆囊癌的CT图像,探讨CT定量技术在胆囊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进行胆囊手术的248名患者,分析CT征象,比较胆囊癌患者与非胆囊癌患者的相关CT征象差异,回归分析胆囊癌与这些征象的相关性和诊断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结果在本次选取的248名患者中,胆囊病变类型、增厚类型和程度、动脉期CT值与同期肝实质的比较、是否伴有黏膜不完整和淋巴结肿大、以及临近胆囊周围肝实质的情况与胆囊癌、非胆囊癌的CT图像差异有关(P<0.05)。经过回归分析,发现胆囊黏膜不完整、动脉期CT值高于肝实质与胆囊癌有较高的相关性,两种征象结合诊断有利于提高CT诊断胆囊癌的准确性,能够较好的分辨出胆囊癌患者与非胆囊癌患者。结论如患者在CT图像中出现动脉期CT值高于肝实质及胆囊黏膜不完整的情况,则患者多半患有胆囊癌。
    • 付钰; 杨羚; 刘栋华
    • 摘要: 目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与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梅毒患者皮损组织蜡块中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的敏感性。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6名诊断为梅毒的患者皮损组织蜡块分别进行IHC和PCR检测。结果26份样本均显示IHC阳性,阳性率为100%;有7例Tp47-PCR阳性,9例poIA-PCR阳性,阳性率分别为27%和35%,其中poIA-PCR阳性样品中包含了Tp47-PCR阳性样品。结论IHC对梅毒患者皮损组织蜡块中TP的检测敏感性高于PCR,对于临床出现多样化皮疹,高度怀疑梅毒却出现诊断困难时,IHC可作为一种针对皮损组织蜡块的准确、敏感的特异性检测方式,帮助临床诊断。
    • 张庚; 王志强; 朱喆
    • 摘要: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分辨率0.068 m)和DEM(分辨率0.34 m)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对崩塌、滑塌、滑坡、脱落和陷穴等失稳体进行识别,通过统计学、敏感系数方法,利用识别失稳体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失稳体空间分布状况,定量研究不同类型失稳体的影响因子敏感程度,揭示不同类型失稳体的主控因子,进一步阐明流域坡体失稳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失稳体,主要是以小规模和浅层的脱落、崩塌和滑塌为主,三者面积合计为0.417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04%。(2)评价因子内部中,土壤母质的红黏土、土地利用的天然灌木林地和草地、地貌部位的沟坡、坡度>35°、地形起伏度为0.74~3.34 m是坡体失稳发生的高敏感区域,也是崩塌、滑塌、脱落和陷穴发育共有的敏感区域。(3)影响坡体稳定性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土地利用和坡向。崩塌、滑塌和脱落的主控因子与整体坡体稳定性的主控因子相同,但因子内部权重存在差异。崩塌与整体坡体稳定性影响因子顺序分布一致。滑塌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土地利用>坡向>地貌部位。脱落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土地利用>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地貌部位。滑坡的主控因子为坡度和地形起伏度。陷穴的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
    • 张华宾; 高锴; 垢艳侠; 冉莉娜; 李康
    • 摘要: 为保证含夹层盐岩储气库长期注采过程的安全稳定,开展夹层几何特征对盐岩储气库注采运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通过FLAC^(3D)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单一夹层厚度、位置及夹层数量等几何特征对储气库围岩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分析盐腔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对夹层几何参数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随夹层厚度、数量的增加,盐腔围岩所受压应力增大,收缩变形减小,体积收缩率增大;随夹层到腔体顶板距离减小,盐腔围岩所受压应力先减小后增大,收缩变形增大,体积收缩率减小。各夹层参数的敏感度系数排序为:夹层厚度、夹层数量、夹层位置。该结论可为层状盐岩储气库先导工程的可行性分析与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 唐国星; 郭利杰; 刘光生; 杨小聪
    • 摘要: 为科学获取尾砂胶结充填体抗拉强度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尾砂胶结充填体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并设计制作了相应的充填体试验装置及养护模具。应用该方法开展了不同配比、龄期充填体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拟合分析得到抗拉强度与灰砂比、质量浓度、龄期的关系以及敏感性。尾砂胶结充填体抗拉强度与灰砂比、质量浓度和龄期分别呈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关系。尾砂胶结充填体抗拉强度对灰砂比的变化最为敏感,对龄期的敏感性相对最低。本文的试验方法与研究试验结果可为形成标准化的矿山充填胶结充填体抗拉强度测定方法提供参考。
    • 刘新春
    • 摘要: 目的:对比与分析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70例疑似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腹腔镜诊断作为金标准,记录超声特征并判断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70例患者中,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的图像特征表现为病灶形态不规则、多处低回声、边界不清晰、病灶多位于剖宫口附近。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56例,占比80.00%。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51例与55例,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9%(50/56)、92.86%(13/14)、90.00%(63/70),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异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8.21%(55/56)、100.00%(14/14)、98.57%(69/70),仅敏感性和准确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可有效反映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在患者符合检查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经阴道超声。
    • 李桂香; 李秀环; 郝新昌; 李智文; 刘峰; 刘西莉
    • 摘要: 【目的】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世界公认的黄瓜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随着防治药剂的连续使用,其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旨在明确山东省多主棒孢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情况,为黄瓜靶斑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高效混配药剂为多主棒孢的抗药性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纯化获得140株多主棒孢,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多主棒孢对3种常用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并利用Modeller v9.19程序同源建模及AutoDock4.2.6分子对接软件包分析多主棒孢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结合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和离体叶片防治效果试验筛选氟吡菌酰胺和咪鲜胺的复配最佳配比。【结果】经过异常值分析并剔除,敏感菌株频率分布均呈单峰,分别确定苯醚甲环唑对多主棒孢121株敏感菌株的EC;范围为0.29-6.80μg·mL^(-1),平均EC;值为2.44μg·mL^(-1);咪鲜胺对129株敏感菌株的EC;范围为0.01-0.57μg·mL^(-1),平均EC;值为0.16μg·mL^(-1);而氟吡菌酰胺对136株多主棒孢的EC;范围为0.56-47.54μg·mL^(-1),平均EC;值为6.94μg·mL^(-1)。经测序分析发现31.62%多主棒孢菌株SdhC亚基发生S73P点突变。分子对接结果表明,SdhC亚基上发生S73P突变后,氨基酸的刚性增强,并且空间位阻变大,使氟吡菌酰胺与Ser73之间的氢键作用消失,从而亲和力降低,导致抗药性的发生。交互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与咪鲜胺不存在交互抗性,两者以7﹕3混用增效系数1.84,表现为增效作用,且相同剂量处理下,混剂的防治效果高于两个单剂处理的防治效果。【结论】山东省不同地区多主棒孢群体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氟吡菌酰胺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SdhC上点突变S73P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导致病原菌琥珀酸脱氢酶与氟吡菌酰胺的结合能力下降。氟吡菌酰胺与咪鲜胺以7﹕3混用能够提高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效果,建议生产上可将氟吡菌酰胺与咪鲜胺交替或混合使用,用于治理目前多主棒孢对氟吡菌酰胺等SDHI类杀菌剂的抗性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