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烟气控制

烟气控制

烟气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8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安全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0篇、会议论文82篇、专利文献1484055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科技资讯、建筑科学、暖通空调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2015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运用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第五届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消防性能化与消防工程研讨会等;烟气控制的相关文献由817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嘉鹏、周汝、李炎锋等。

烟气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84055 占比:99.98%

总计:1484407篇

烟气控制—发文趋势图

烟气控制

-研究学者

  • 何嘉鹏
  • 周汝
  • 李炎锋
  • 刘万福
  • 李俊梅
  • 李静娴
  • 霍然
  • 华高英
  • 胡隆华
  • 蒋军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志鹏; 陈浩然; 刘楚悦
    • 摘要: 采用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模拟软件模拟了高层建筑条形走廊内四种不同工况下的烟气蔓延扩散特征,对比分析烟气传播规律,通过比较关键位置处的温度和一氧化碳体积分数,评估气雾混流风幕的防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气雾混流风幕能够有效地阻隔高温有毒烟气蔓延,延长人员疏散时间且不影响人员的自由出入,从而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 金鑫; 倪天晓; 彭锦志; 冉启兵; 文康; 张新
    • 摘要: 为保证地铁地下车站站台或轨行区火灾时站厅公共区域的安全,调研现阶段保证站厅到站台楼梯或扶梯口处具有不小于 1.5 m/s 向下气流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排烟控制方式和防烟空气幕,分析排烟控制方式设计过程中的流速与过流断面面积,认为排烟控制系统中的流速为断面的平均流速,过流断面为站台楼扶梯入口段截面,提出站台除楼扶梯洞口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扶梯两侧应封闭以及采用辅助排烟的方式增加站台排烟量等技术措施。通过分析防烟空气幕系统的优缺点,得出采用防烟空气幕时,站台区域应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 50%,同时开启站台排烟系统。以期为保证地铁地下车站站厅公共区的安全性,选择适用性强、安全及可靠性高、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游温娇; 仲生军
    • 摘要: 为了解决特长海底隧道发生火灾时的排烟问题,提出利用服务通道和联络横通道辅助送风的通风方案。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隧道火灾通风模型,通过研究通风排烟时服务隧道内补风量与横通道开启数量对火灾烟气的控制效果,确定通风系统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火灾发生时,事故隧道内纵向通风风速2 m/s,同时开启火源上游3个横通道,并在服务隧道两端各施加1.3 m/s纵向通风风速,既可将烟气控制在火源一侧,同时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其控烟效果与通风网络解算结果一致。采用横通道辅助送风的通风方案,控制特长海底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是具有理论可行性的。
    • 季经纬; 李福清; 卢文; 蔡伟明
    • 摘要: 排烟口风速随着负压差增大而增大,而增大排烟口负压容易出现吸穿效应,同时由于烟气沿顶棚纵向扩散时存在水平惯性力,往往还未进入排烟口就流向其后方,使控烟效果变差。针对上述问题,在排烟口下方设计了一种倾斜导烟板(ISD)来优化排烟口处流场,增大排烟口处的负压差,抵挡排烟口下方烟气的水平惯性力并抑制吸穿效应,提高排烟效率。应用FDS模拟验证ISD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ISD装置能明显提高排烟口的排烟能力,当倾斜挡烟板垂直高度为600 mm时,与普通排烟口相比,流向下游的热量流量减少99.8%,排烟口下方负压增大3倍,并且对抑制吸穿现象效果明显,机械排烟效率得到提高。
    • 万坡绪
    • 摘要: 印度孟买地铁3号线工程区间隧道通风性能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设计参数的获取使用SES数值模拟技术进行验证和获取,模拟各工况下区间隧道的气流速度、压力波动、环境温度及烟气控制效果.工程采用1维隧道模拟软件,特殊区域结合3维数值模拟技术.基于数值模拟结果,不断迭代模拟隧道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及通风、排风参数以达到整体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可满足工程规范技术要求止.最终模拟结果表明,工程紧急工况区间隧道通风参数:80 m^(3)·s^(-1)可满足一般区间工程技术要求,120 m^(3)·s^(-1)可满足折返线区间工程技术要求,40 m^(3)·s^(-1)可满足轨顶排热工程技术要求;正常工况依靠活塞风可以满足隧道环境温度与卫生工程技术要求,无需额外增加消音、降压措施可满足工程技术要求.数值模拟有效验证了工程通风方案,并获得了后续区间隧道通风设计所需参数.
    • 陈伟鹏
    • 摘要: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消防灭火能力,通过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可实现性的消防灭火措施,将高层建筑火灾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努力构建更加安全的现代化城市。做好高层建筑消防灭火对策的补充与完善,能够显著提升高层建筑消防灭火质量和效率,避免火势进一步扩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简要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原因以及灭火难点,从人员疏散、烟气控制、灭火装备供给等方面入手,探究了高层建筑消防灭火的几点策略。
    • 何富伟; 尹黎
    • 摘要: 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流动规律是制定防控方案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规律,研究了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对策,以期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作实效性.
    • 何富伟; 尹黎
    • 摘要: 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流动规律是制定防控方案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规律,研究了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对策,以期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作实效性。
    • 陈祉颖; 牛国庆; 王舒梦; 郭宸玮
    • 摘要: 为研究隧道火灾时空气幕与排烟系统复合模式下的烟气蔓延规律,优化选择防排烟方式,以某越江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FDS数值模拟方法探究射流速度、排烟量和空气幕与排烟口间距对防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幕与排烟口间距对射流特性与烟气蔓延有较强影响,间距为30 m的控烟效果最佳;空气幕与机械排烟复合作用的控烟效果远优于每个独立系统,可实现可靠挡烟和有效排烟;当火源功率20 MW时,随空气幕射流速度的增加挡烟效果有所增加,但射流速度不宜过大,取20~30 m/s;机械排烟对温度与可见度影响比空气幕作用效果显著,一定程度上增加排烟量可降低所需气幕射流速度;综合考虑防排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取射流速度为20 m/s、排烟量为100 m3/s为最优防排烟组合方式.
    • 李㑾
    • 摘要: 本文重点调研了北京中青旅大厦中庭的烟气控制措施性能化设计.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方法,模拟超高中庭内部,对比不同火灾场景下,不同火灾烟气蔓延时间的温度和能见度,排烟口的速度矢量.最终,确定是否可以有效的排烟措施,达到良好的排烟效果,是否能保证人员疏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