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40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61614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技术与市场、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代物理知识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6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等;热电效应的相关文献由836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傅广生、刘婷等。

热电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1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1614 占比:99.67%

总计:61815篇

热电效应—发文趋势图

热电效应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傅广生
  • 刘婷
  • 彭晓钧
  • 徐广展
  • 王淑芳
  • 章先涛
  • 蔡如桦
  • 迟锋
  • 闫国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亚玲; 贾树恒; 冯朝岭; 谷小青; 李聪; 林新然; 袁超; 李辉; 谭明
    • 摘要: 【目的】针对温室大棚土壤温度的监测受外部电源供电限制及其灵敏度低等问题,设计并制备具有可持续、高稳定性自供电和高灵敏度的土壤温度传感器。【方法】通过ANSYS模拟仿真优化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传感器的基底结构、厚度和热电器件的热端面积,并采用最佳优化工艺参数,以图案化沉积高性能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材料并用铜薄膜电极将其串联,获得高灵敏度的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室大棚自供电土壤温度传感器。【结果】基底中间镂空结构、基底厚度越薄和热电器件热端面积越大均有利于温度传感器性能的提升。在温差为5~80 K范围内,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温差呈线性关系,其灵敏度高达5.317 mV·K^(-1)。【结论】基于热电效应的土壤温度传感器具有灵活性强和精准监测温室大棚土壤温度的能力,在农业温室大棚自供电监测土壤温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袁宇; 刘清惓; 杨杰; 陈高颖; 丁枫; 付川琪
    • 摘要: 为解决环境风速对太阳辐射强度值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文中设计一种热电效应总辐射传感器。首先,利用建模软件构建出传感器探头的三维结构模型,使用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传感器探头进行流固耦合传热分析;然后使用L⁃M算法对传感器进行误差修正,得到太阳辐射强度值与传感器两探头温差及环境风速之间的关系;最后设计硬件电路,并搭建一套太阳辐射模拟器实验平台,使用此传感器测量0~3 m/s范围内太阳辐射强度值并修正辐射误差,将经误差修正后测得的实验值与标准仪器参考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太阳辐射传感器及误差修正算法具有较好的效果,经辐射误差修正后的实验值与参考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36%,以100~1050 W/m^(2)作为满量程时,满量程误差不大于1.37%。
    • 蔡巧玉
    • 摘要: 188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兄弟发现了压电效应。近150年后的今天,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压电材料,在传感器、驱动器、能量回收等领域应用广阔。更早时期的1821年,泽贝克(Seebeck)发现了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热电效应,如今热电材料在温差发电和半导体制冷领域获得日益增长的应用。
    • 周晨阳; 余云松; 张辰; 张景峰; 李媛; 张早校
    • 摘要: 为了减缓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解决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的高能耗问题,开发了基于铂单原子催化剂、氢化亚铜和铯铅溴(CsPbBr_(3))钙钛矿的三种单原子流体。通过电镜表征,发现金属原子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验证了流体中单原子的存在。基于CsPbBr_(3)钙钛矿的单原子流体具有热电效应,能够产生0.1~0.2V的平均电压,相比于常规溶剂具有显著特色。吸收实验表明铂基单原子流体和基于CsPbBr_(3)钙钛矿的单原子流体都能够捕集二氧化碳。高速摄像仪拍摄实验证实了铂基单原子流体中二氧化碳的解吸,解吸温度在90°C以下,远低于常规吸收法高于120°C的解吸温度,具有巨大节能潜力。因此,单原子流体在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李妙聪; 陶前; 许祝安
    • 摘要: 在铁基超导体中存在着多种有序态,例如电子向列相和自旋密度波等,从而呈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输运性质的测量能为认识铁基超导体的低能激发提供极为有用的信息.铁砷超导体由于其电子结构的多能带特性,其电阻率和霍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出现多样性的变化,但在正常态并没有看到有类似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赝能隙打开等奇异行为.在空穴型掺杂的铁基超导体中观测到霍尔系数在低温下变号,对应温区的电阻率上出现一个很宽的鼓包等,可能是从非相干到相干态的转变.热电势行为也表现出与铜氧化物超导体的明显差异,比如铁基超导体的正常态热电势的绝对值反而在最佳掺杂区是最大的,这也许跟强的带间散射有关.能斯特效应表明铁基超导体在Tc以上的超导位相涨落并不明显,与铜氧化物超导体存在明显差别.在铁基超导体上所显示出来的这些反常热电性质,并没有在类似结构的镍基超导体(如LaNiAsO)上观测到,镍基超导体表现得更像一个通常的金属.这些均说明铁基超导体的奇异输运性质与其高温超导电性存在内在的关联,这些因素是建立其超导机理时需要考虑进去的.
    • 魏江涛; 杨亮亮; 秦源浩; 宋培帅; 张明亮; 杨富华; 王晓东
    • 摘要: 通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对于块体及薄膜材料的热电性能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热电优值ZT的提高取得了飞速的进展,比如碲化铋相关材料、硒化亚铜相关材料、硒化锡相关材料的最大ZT值都突破了2.但是,这些体材料的热电优值距离大规模实用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通过理论计算得知,当块体热电材料被制作成低维纳米结构材料时,比如二维纳米薄膜、一维纳米线,热电性能会得到显著的改善,具有微纳米结构材料的热电性能研究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当块体硅被制作成硅纳米线时,热电优值改善了将近100倍.然而,微纳米材料的热电参数测量极具挑战,因为块体材料的热电参数测量方法和测试平台已经不再适用于低维材料,需要开发出新的测量方法和测试平台用来研究低维材料的热导率、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本文综述了几种用于精确测量微纳米材料热电参数的微机电结构,包括双悬空岛、单悬空岛、悬空四探针结构,详细介绍了每一种微机电结构的制备方法、测量原理以及对微纳米材料热电性能测试表征的实例.
    • 王艳; 陈南迪; 杨陈; 曾召益; 胡翠娥; 陈向荣
    • 摘要: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玻尔兹曼输运方程,预测了二维层状热电材料XTe2(X=Pd,Pt)的热电性质.两种材料都具有较低的热导率,材料的晶格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表现出各向异性.而电子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较低温时,晶格热导率对总热导率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电导率及塞贝克系数也对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展现出较为优异的电输运性能.对比分析PdTe2和PtTe2两种材料的ZT值,发现两种材料的热电性能以p型掺杂为主.PtTe2单层的ZT值高于PdTe2单层,并且PtTe2单层在常温下的ZT峰值可达到2.75,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热电材料.
    • 熊娟; 高贻钧; 阮涛
    • 摘要: 本实验装置利用6片SP1848-27145型温差发电片串联,在其热端放置热源,在其冷端放置散热片,使热端和冷端之间因温差产生电势差.利用dc-dc lm2596型稳压模块稳定输出5V电压,对报警装置提供电能.本装置无需外接电源,误报率低,适用范围广.
    • 蒋祥倩; 李玲; 班春成; 李涵
    •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优化材料热电性能的方法,在高温条件下制备了长径比为50∶1的氮化硼(BN)纳米带材料,并采用球磨法与热压法相结合,制作了不同BN含量的碲化铋(Bi2Te3)/BN复合热电粒子。经测试,掺杂质量比为5∶1的Bi2Te3/BN复合材料,在热压压力2.5 MPa下,输出电压与提供的温差近似呈线性关系。在室温300 K时,塞贝克系数为201.574μV·K^(-1),电阻率为0.006Ω·cm,热导率为0.722 W·(m·K)^(-1),ZT值约为0.678,大于同等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碲化铋热电粒子。
    • 关晓全; 徐德才; 桂敏
    • 摘要: 针对当前在渗铝层检测领域没有快速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实现工程化应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K403材料涡轮叶片基体和渗铝层组织成分的差异,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热电效应原理利用渗铝层与基体材料的电势差来识别叶片表面是否存在渗铝层的可能性,并研制检测设备投入工程化应用,达到了无损、快速、准确检测叶片表面有无渗铝层的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