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颌畸形

牙颌畸形

牙颌畸形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4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3718篇;相关期刊248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200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科学年会等;牙颌畸形的相关文献由82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桂平、俞斌、徐党军等。

牙颌畸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7 占比:2.1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3718 占比:97.85%

总计:24239篇

牙颌畸形—发文趋势图

牙颌畸形

-研究学者

  • 刘桂平
  • 俞斌
  • 徐党军
  • 李玲
  • 刘月华
  • 吴刚
  • 姚峻峰
  • 徐培成
  • 朱宗涵
  • 李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楠楠; 高菲
    • 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某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牙齿美观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功能及口腔卫生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牙齿排列整齐率、后牙咬合状况良好率、前牙覆盖与覆颌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咀嚼、吞咽、口语表达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牙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提升患者牙齿美观度、改善牙齿功能及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童付蔻
    • 摘要: 临床上很多正畸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想法"我的牙变美了,摘掉矫治器就解放了!"其实不然,正畸治疗"一半靠医生,一半靠自己",矫治后仍需佩戴保持器来保持效果。为了巩固牙颌畸形矫治完成后的疗效,保持牙位于理想的美观及功能位置而采取的措施,称为保持。它是正畸治疗的最后一个步骤,是矫治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阶段。
    • 王广科; 王彩霞
    •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接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如咀嚼功能、牙齿舒适感、语言功能及稳定性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齿舒适感、咀嚼功能、稳固性、语言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咀嚼功能可明显提高,语言功能、牙齿舒适感以及稳定性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应加以推广使用。
    • 寇雅楠; 王月昊; 张虹丽; 余方方; 许明; 王琦; 郝宗浩
    • 摘要: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平顶山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修复疗法,观察组予以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咀嚼功能、美观恢复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不良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2、4.508,P<0.05);观察组牙齿整齐(100.00%)、后牙咬颌状况好(97.22%)以及前牙覆盖与覆颌好所占(97.22%)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5.690、4.546,P<0.05);观察组食物嵌塞、咬合抬高以及无咬合性接触总发生率2.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观察组牙齿松动与移位、出现牙列间隙总发生率2.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0,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7,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疗法可有效提高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咀嚼功能,获得良好牙齿美观恢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与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孟楠; 李晶; 计春波; 于艳玲
    • 摘要: 目的:分析正畸联合修复矫治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单纯修复治疗,实验组先正畸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头影测量指标和咀嚼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牙齿美学效果和面型美观情况。结果:实验组优良率、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占比及牙齿整齐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上颌突度(SNA)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下颌突度(SNB)均升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上下颌相对突度(ANB)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牙齿恢复,纠正牙颌畸形,同时改善咀嚼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和美学效果。
    • 刘彩虹; 李军杰
    • 摘要: 目的分析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修复组与复合组,每组30例。其中修复组采用修复治疗,复合组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牙齿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复合组患者优良率96.67%高于修复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治疗后,复合组患者咬合力(154.49±14.20)N与咀嚼效率(92.30±10.80)%均优于修复组的(121.53±14.19)N、(80.79±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3、4.151,P<0.05);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修复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30);复合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修复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31)。结论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经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优良率,减少并发症概率,是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可以在医学上推荐和发展。
    • 李磊; 林丽; 吴换好; 谢芷茵; 路丹丹; 赵世腾; 李文雅
    • 摘要: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口腔正畸对牙颌畸形矫正效果、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美观度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槽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临床矫正总有效率、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美观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矫正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w、4 w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美观率97.50%大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口腔正畸对牙颌畸形矫正,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美观度。
    • 杨俊玲
    • 摘要: 目的 分析12岁前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05例12岁前牙颌畸形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照矫正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畸形情况制定不同的矫正治疗方案,分析儿童牙颌畸形早期治疗效果.结果 105例患儿均矫正成功,未发生牙齿移动、咬牙合抬高、咬牙合性接触等并发症,矫正满意率为100%;矫正后磨牙位移显著缩小,切牙凸距减小明显增加,患儿牙齿无显著畸形,牙颌畸形早期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为保证儿童口腔健康,应当积极开展预防工作,牙颌畸形儿童早期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对牙颌畸形儿童应尽早给予矫正治疗,确保儿童牙齿健康成长.
    • 刘利; 梁颖
    • 摘要: 习惯,是指在一定间隔时间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复作一相同的动作,并持续下去。口腔的习惯也可以分为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口腔不良习惯主要包括吮指习惯,唇习惯,舌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咬物习惯和睡眠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容易导致儿童各种错合畸形。吮指习惯吮指习惯就是将拇指放在上下前牙的中间长期的吸吮和咬合。专家认为,大约75%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吃手指,这被视为正常现象。
    • 吴晓斌
    • 摘要: 目的:对比和研究了正畸与修复联合方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记性的研究结果以及其对牙齿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到了我院在2016.12-2017.12月份收治到的7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分成了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采用到了常规的修复方案,分析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到正畸与修复联合方案的治疗,对比和分析了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组的牙齿等功能评分都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且分析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了对照组,此差异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将正畸与修复联合方案应用于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治疗当中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有效改善到患者的牙齿功能,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