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甘肃北山

甘肃北山

甘肃北山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原子能技术、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1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地质通报、甘肃地质、地质找矿论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研讨会等;甘肃北山的相关文献由35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建国、王磊、王驹等。

甘肃北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66.6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2.60%

专利文献>

论文:71 占比:30.74%

总计:231篇

甘肃北山—发文趋势图

甘肃北山

-研究学者

  • 杨建国
  • 王磊
  • 王驹
  • 王小红
  • 谢燮
  • 代文军
  • 刘明强
  • 姜安定
  • 齐琦
  • 余吉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艳辉; 符韵梅; 王礼恒; 王驹; 张倩; 宗自华; 周志超
    • 摘要: 山区地下水流动受到区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限于资料有限,其流动模式与控制机理尚不清晰。特别是地处甘肃北山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区、河西走廊以及祁连山北麓区域地下水的流动模式,直接决定了处置库在万年时间尺度上的安全性。基于区域遥感构造解译、地质构造演化分析、地球物理勘探以及水文地质钻探,获取了典型剖面的水文地质结构与渗透特征;综合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数据,构建了甘肃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区的水文循环概念模型;并通过构建区域地下水流动数值模型与多情景模拟,分析了甘肃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区的地下水流动模式。结果表明,地形对于该地区的地下水流动模式具有主控作用,祁连山山区地下水难以越过海拔最低的河西走廊至北山山区排泄,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山区地下水系统与北山山区地下水系统的边界;北山山区地下水在地形与岩性的控制下,仅发育局部流动系统且渗流速度缓慢。同时由于该地区地质构造的阻滞作用,北山新场地下水无法径直向南穿越构造向花海盆地排泄,渗流路径长度明显增加;仅有F;断裂构造以南山前地带地下水可向花海盆地排泄,但由于集水流域有限、渗流速度缓慢、循环交替能力差,排泄量较小。本研究探究了山区-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候选场址的适宜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驹; 苏锐; 陈亮; 赵宏刚; 周志超; 赵星光
    • 摘要: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项目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文章介绍了我国首座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场址筛选的总体思路、筛选准则、候选场址特征、场址比选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比选过程和最终结果。我国首座地下实验室总体定位为第三代地下实验室,即特定场区型地下实验室。以此为指导,综合分析对比了甘肃北山、内蒙古、新疆三大预选区中9个预选场址(旧井西、新场、沙枣园、算井子、雅满苏、天湖东、阿奇山1号、塔木素、诺日公)的地质条件、未来自然变化、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建造和工程条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人文条件等场址条件和特征,先筛选出新场、沙枣园、诺日公和雅满苏4个场址。在获得当地政府同意的基础上,经国家层面的专家评审会,最终确定甘肃北山新场为我国首座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场址。以新场场址为基础,完成了地下实验室的工程设计。2021年6月地下实验室正式开工建设。
    • 卜建财; 肖云云; 李先灿; 洪文帅
    • 摘要: 横跨甘肃新疆内蒙古的北山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黑色、有色及稀贵金属成矿潜力区。狼娃山铁矿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磁铁矿床,目前为中型规模,其地处北山构造带中重要的铁、金多金属成矿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勘查潜力大,但矿床研究程度较低,对其成矿环境、形成规律的认识尚不清晰,矿床成因存在较大争议。在已有勘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野外调查研究成果,在对主要矿体进行类型初识区分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进一步厘定,探讨矿体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狼娃山铁矿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红石山洋向塔里木板块俯冲所形成的陆缘弧环境,成矿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且受控于俯冲带流体的交代,成矿物质主要源自地幔楔经交代熔融所形成的富铁岩浆,矿体主要形成于幔源富铁岩浆分异结晶及后期火山热液的充填交代过程,属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叠加改造型成因。
    • 雷自强; 陈杰; 陈世明; 方成豪; 杨镇熙; 王振
    • 摘要: 在甘肃北山干旱戈壁荒漠景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白墩地区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水系综合异常10处。优选AS-3异常,采用100 m×20 m的网度,在1/3线距范围内多点采取2~20 mm粒级岩石碎屑的方法进行详细检查。圈定岩屑综合异常3处,对异常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主成矿元素为As、Au,并优选综合异常2个。利用地球化学剖面、槽探等方法进行详细检查,发现Au矿体4条,As矿体2条,Au、As矿化体各1条,显示出该方法在甘肃北山干旱戈壁荒漠景观区找矿中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同时也说明可以运用1∶1万岩屑测量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异常进行查证。
    • 张银定; 陈海云
    • 摘要: 甘肃北山奇石岭钨矿床大地构造部位处于敦煌地块之敦煌基底杂岩隆起和柳园裂谷结合部位,钨矿体产出于华里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与长城系铅炉子沟群内接触带中,成因类型为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中高温热液矿床,接触带构造为直接的控矿构造。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该地区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钨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规模较小的华力西晚期中酸性岩浆岩、钨地球化学异常、钨重砂异常、岩体内接触带、岩石蚀变标志(硅化、磁铁矿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及阳起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对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对于推动甘肃北山地区钨的找矿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 李小罗
    • 摘要: 狼娃山铁矿为矽卡岩型铁矿,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狼娃山地区,中亚造山带以南,该区地质特征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找矿方向尚未明确。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及室内测试研究,归纳总结狼娃山铁矿床地质特征,探讨该地区铁矿找矿方向。研究表明:下石炭统白山组下亚组上、下段的流纹质凝灰熔岩为狼娃山铁矿主要含矿层;铁矿石全岩主要化学成分为w(TFe)=38.18%、w(SiO_(2))=21.96%、w(CaO)=7.05%、w(MgO)=6.80%、w(Al_(2)O_(3))=6.14%,约占总量的80%,表明铁、石英、绢云母及碳酸盐岩为其主要构成,属酸性铁矿石;铁矿石物相w(TFe)平均为34.95%,w(mFe)平均为27.18%,mFe占TFe的77.78%,铁矿石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磁铁矿矿石);单矿物磁铁矿、赤铁矿电子探针测试分别属于普通磁铁矿、赤铁矿。铁矿成矿多发育在红石山南华力西期岛弧带,下石炭统白山组安山质熔凝灰岩及英安质凝灰岩控制铁矿产出,矽卡岩化可指示找矿;分析认为,狼娃山矿床深度在400~800 m空间范围内仍存在很大的找矿潜力,可发展为以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 吕昶良; 杨富强; 罗家书; 马文富; 刘文勋; 石伟民
    • 摘要: 为更好地分析甘肃北山地区公婆泉铜矿的成矿时代及成矿过程,对公婆泉铜矿英安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英安斑岩形成于(431.0±8.8)Ma,而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439.6±7.1)Ma.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公婆泉铜矿存在至少两期成矿事件,早期为斑岩成矿,形成于440~430 Ma;晚期为热液叠加,与韧性剪切作用密切相关,形成于372~336 Ma.认为公婆泉—月牙山地体为岛弧带,公婆泉铜矿形成于岛弧环境.
    • 魏万鸿
    • 摘要: 传统勘查布局方案由于获得的分布特征不佳,导致布局方案达不到最优效果,因此为了更好规划勘查开发布局问题,提出了新的勘查与开发布局方案.提取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确定大致分布方向和地质条件;基于地质构造确定找矿标志;结合地层的分布情况分析矿藏分布,确定该地区勘查开发布局的新方案.实验表明:对比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新型方案在开发布局上与理想方案更加契合,对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研究提供了更先进的思路.
    • 段先哲; 牛苏娟; 王灿州; 王驹; 周志超; 凌辉; 唐振平; 李南
    • 摘要: 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是全球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难点问题之一.目前全球拥有核工业的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安全处置高放废物的前沿课题,但至今尚无高放废物处置库投入运行.我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即将开工建设,因此亟需开展相关安全评价研究,为今后处置库安全评价打下良好基础.本文论述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安全评价的特性,并以处置库首选预选区甘肃北山为对象,开展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模拟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提供建议与参考.本文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构建了处置库关闭后的破损情景,对拟贮存60000个废物罐的处置库关闭后100万年期间的辐射水平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北山处置库100万年内的高放废物有效剂量均低于国际要求的剂量限值,表明该处置库符合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安全要求.本文对于我国甘肃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王源; 王晓斌; 张志玺; 王宁祖
    • 摘要: 甘肃北山是重要的金、钨、铁、铜、稀有金属成矿带,本次研究通过收集梳理前人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球化学测量资料,结合地质背景,优选梁顶包一带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根据土壤测量成果,统计研究测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圈定6处元素套合好、分带性明显的综合异常,在此基础总结分析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明确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此研究也为在北山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