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压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840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1篇、会议论文125篇、专利文献241750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电工技术、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相关会议78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等;电压稳定性的相关文献由2369位作者贡献,包括温步瀛、王怀远、张健等。

电压稳定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1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12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41750 占比:99.75%

总计:242346篇

电压稳定性—发文趋势图

电压稳定性

-研究学者

  • 温步瀛
  • 王怀远
  • 张健
  • 林莉
  • 李兴源
  • 马世英
  • 唐晓骏
  • 孙宏斌
  • 易俊
  • 林章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英量; 王康; 高兆迪; 蔡鹤鸣; 李飞
    • 摘要: 针对传统电压分方法中发电机节点转换会影响负荷区域灵敏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综合灵敏度的两阶段电压控制分区方法。第一阶段采用综合灵敏度实现负荷节点的聚合分区,并在该阶段完成主导节点的识别。第二阶段首先考虑电压稳定性归并PV节点,然后采用灵敏度法逐次归并剩余发电机节点。综合灵敏度模型能全面反映负荷区域功率与电压的耦合性,主导节点的识别可以优化控制节点数。新方法以区域电压稳定性为主导、灵敏度法为递补,减轻了节点类型转化对负荷灵敏度的影响,避免了人为归并发电机的弊端。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朱浩昊; 朱继忠; 李盛林; 范峻伟; 董瀚江; 吴皖莉
    • 摘要: 针对实际中的电感和电容都是分数阶元件,提出分数阶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及电压分析。首先,简单地描述分数阶微积分的发展历程、基本定义和工程应用。其次,在整数阶均匀传输线的分布式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分数阶均匀传输线的分布式电路模型。然后,基于分数阶元件模型,利用Newton-Raphson法分析计算分数阶电力系统潮流,并通过连续潮流法计算分析分数阶PV曲线。最后,以IEEE 5节点系统和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分析讨论分数阶电力系统潮流、分数阶PV曲线的特点。将分数阶潮流结果及分数阶PV曲线和与之对应的整数阶潮流结果及整数阶PV曲线进行比较。通过仿真结果可知,基于分数阶元件模型的电力系统分析不仅可以减少支路的无功损耗,还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
    • 杨鑫; 黄永章; 付文启; 管飞; 武倩羽
    • 摘要: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电压稳定问题和新能源脱网风险,新能源同步机(Motor Generator Pair,MGP)系统和调相机均能发挥重要作用。为对比二者的动态特性,本文介绍了MGP结构和控制策略,分析了MGP的无功调节原理和机械隔离作用。推导了调相机的动态调节特性及无功调节能力的影响参数。在PSCAD中分别搭建了MGP和调相机接入新能源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比了不同故障情况下MGP和参数优化前、后调相机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MGP和调相机都具备抑制电压跌落的能力,而MGP的机械隔离作用可以隔离故障对逆变器和新能源机组的大部分影响,防止新能源大量脱网。
    • 于骏; 金明成; 汤伟; 姚恺丰; 杨雪瑞
    • 摘要: 针对现有方法平均电量输出时间较长,电子供应量不稳定,不能有效保障电网电压稳定的问题,提出基于空调群负荷大量接入条件的大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性研究方法。搭建大区域电网环境,参考电网组织的基本结构形式在电网环境中设置Simulink负荷模块与稳压滤波器。在环境支持下通过机组并网控制、电网潮流量计算、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确定实现对大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的平均电量输出时间较短,电子供应量变化趋势稳定,能够保障电网环境的稳定运行。
    • 张运厚; 柳顺楠; 刘继成; 任普春; 关皓闻
    • 摘要: 随着送端电网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外送系统无功支撑容量不足,使得系统电压出现波动。另外,无功功率不能在传输网络中长距离有效传输,增加了受端电网的无功平衡控制的难度。文章针对大规模外送系统中的受端电压波动所导致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裕度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控制方法。首先,对系统无功裕度以及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与无功需求容量的关系;然后,通过分析受端电网各节点无功需求特性,在能够允许受端电网电压最大波动的条件下,进行系统无功裕度的确定;再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无功裕度控制,达到系统电压稳定控制的结果。通过仿真验证表明,采用文章所提出的基于无功裕度的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控制方法,能够精确地得到受端系统电压稳定工况,实现系统电压的稳定控制。
    • 林跃
    • 摘要: 本文论述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构成与特征情况,并且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管控模式,在可再生能源当中,风能属于一种全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借助风力能够达到发电的效果。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现阶段此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受到风资源开发日渐频繁、单一风电场装机容量增多的影响,造成风力发电处于电网当中占据的比例逐渐变大。当风电接入之后,使电网当中的潮流分布情况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风速的间歇性造成风力机输出的功率缺少一定的稳定性,带给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很大的不良影响。鉴于此,针对并网风电场带给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加以分析可谓十分关键。本文通过论述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构成与特征情况,并且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管控模式,同时进行了并网风电场带给电压稳定性影响的仿真说明,以便带给相关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影响研究工作人员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史可鉴; 李胜川; 朱义东; 张新宇; 刘丹
    • 摘要: 针对目前低压配电网中出现的线损过高、电压质量不高的问题,从保证运行安全性的角度,提出了无功补偿优化方案.以线损最小、电压偏差最小和电压稳定性最好为目标函数建立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数学模型,目标函数中3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该方法可根据相关数据提供针对性的客观权重.采用蜻蜓算法对此模型进行求解,有利于找到全局最优解,提供高精度补偿方案,并采用改进的IEEE 33标准节点系统进行算例仿真.数据结果说明: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等相比,蜻蜓算法有利于提高寻优精度,可有效降低线损,提高节点电压,更好地保证配电网运行安全.
    • 王永辉; 宋广磊; 刘冰
    • 摘要: 动态无功补偿是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当前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中,受端电网的稳定性和直流输电系统存在相互作用,利用动态无功补偿可以增加受端系统的强度,提高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所以研究不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能力对理解大电网稳定性非常重要。本文对3种典型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同步调相机(SC)、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讨论。通过解析推导和数字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补偿装置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本文的结论可用于指导用户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有效手段。
    • 娄奇鹤; 王康; 袁铁江; 董力通
    • 摘要: 电压控制区域(Voltage Control Area,VCA)之间具有弱耦合性,修正VCA能够提升区域内电压变化的一致性,从而优化电网分区结果。传统分区修正法存在计算量大、PV节点归并缺乏理论依据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修正VCA边界节点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分区修正的计算量。所提方法采用小元素去除法得到各阈值下的电网划分结果,以Q-V曲线为判据选取各划分结果中最佳阈值对应的准分区。基于区域间的弱耦合性,采用所提方法修正准分区,得到优化后的分区结果。所提方法针对准分区的边界节点进行断线修正,并采用平均电气距离归并剩余的PV节点,不仅能减少分区修正的计算量,而且为各区域无功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算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田霄; 郝正航; 赵晓龙
    • 摘要: 电网的电压稳定评估对于规避电网电压失稳,减少和防止电压崩溃事故发生,以及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地输送电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短路容量理论提出一种不需要人为设置故障,不需要停运任何负荷线路,不影响电网安全,具有准确性、及时性、方便性的实用化基于短路容量实测的电网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通过投入或切除母线已知容量的并联无功补偿设备,测量扰动前后母线电气参数,据此精确解算出待测电网母线的短路容量并与母线保持电压稳定的最小短路容量进行比较,从而快速评估母线电压稳定性.基于RT-LAB建立电网系统及在线评估模型,通过对多种场景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和卓越性,为工程上电网运行稳定性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