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4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3861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山西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2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年会、第六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论坛、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等;瘤样病变的相关文献由816位作者贡献,包括范钦和、李建民、李跃萍等。

瘤样病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3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3861 占比:99.26%

总计:44190篇

瘤样病变—发文趋势图

瘤样病变

-研究学者

  • 范钦和
  • 李建民
  • 李跃萍
  • 王涛
  • 吕智
  • 周晓军
  • 孙广智
  • 李昕
  • 杨志平
  • 王臻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鑫; 胥朵; 李少海; 张文信
    • 摘要: 目的分析眼眶肿瘤和瘤样病变MRI检查影像学征象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肿瘤类型、形态、强化方式等特征。分析MRI诊断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准确率。结果47例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经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3.62%。MRI扫描示泪腺区6例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明显。4例视神经鞘膜脑膜瘤,MRI扫描T_(1)WI、T_(2)WI均表现为等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内部可见双轨征。10例血管类病变中,海绵状血管瘤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增强模式。6例神经鞘瘤,MRI扫描可见类圆形肿块,T_(1)WI呈稍低信号,T_(2)WI上呈稍高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6例淋巴瘤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高信号;轻中度均匀强化。3例神经纤维瘤T_(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_(2)WI呈等或稍高信。8例炎性假瘤T_(1)WI上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结论MRI检查可有效显示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影像学特点,可对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定性诊断。
    • 宁宝山; 耿金欢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武汉市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与瘤样病变发病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2017年武汉市2所医院收治的住院病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或瘤样病变1953例,分别按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进行划分并分析结果.结果 1953例患者中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占51.87%、恶性肿瘤占19.05%、囊肿占23.30%、瘤样病变占5.78%.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男女构成比(分别为49.02%和50.98%)基本无差异,其中以涎腺肿瘤居高(41.44%),且肿瘤多为良性(73.14%).口腔颌面部囊肿男性构成比(54.73%)高于女性(45.27%),其中以颌骨囊肿居高(41.54%).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女性构成比(57.53%)高于男性(42.47%),其中以牙龈瘤居高(69.91%).年龄分布上总体在20~ <30岁年龄段构成比居高(18.64%),≥70岁构成比较低(3.02%).病变部位以口腔部位(26.83%)为主,其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瘤样病变均多发于口腔,而囊肿多发于涎腺.结论 武汉市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与瘤样病变以肿瘤最为常见,且以良性为主,不同性别间囊肿与瘤样病变存在差异性,口腔作为好发部位,临床应密切关注,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控制疾病发生.
    • 刘玉文; 唐凯; 孙祥水; 林刚; 张志群; 楼跃
    •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股骨颈瘤样病变在进行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PHP)固定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Erol分型为Ⅱ~Ⅳ型股骨颈瘤样病变45例患儿的资料,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14岁;单纯性骨囊肿27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5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其中合并病理性骨折17例.无病理性骨折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病灶清除植骨+ LCP-PHP预防固定组(A组)和病灶清除植骨组(B组).伴病理性骨折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病灶清除植骨+复位LCP-PHP固定组(C组)和病灶清除植骨组(D组).比较A组与B组患儿术后颈干角丢失、病灶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骨骼肌肉肿瘤学会(MSTS)功能评分.分别比较C组、D组术后1d和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变化.结果 4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年.A组术后颈干角丢失(0.50±0.45)°,B组术后颈干角丢失(2.26±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3,P<0.05);病灶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MST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术后1d患侧颈干角为(133.67±4.53)°,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为(133.00±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1d患侧颈干角为(133.36 ±7.82)°,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为(130.63 ±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P<0.05).结论 在治疗儿童Erol Ⅱ~Ⅳ型股骨颈瘤样病变过程中,应用LCP-PHP固定能有效维持颈干角,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 张旭; 欧国军
    • 摘要: 目的:研究CT、MRI对脊柱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5例脊柱良性肿瘤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将45例脊柱瘤样病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均行MRI、CT扫描检查.对比两组病变部位、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研究组胸椎病变人数大于对照组(P<0.05),骶尾椎病变人数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质增生、骨质硬化病例数小于对照组(P<0.05);MRI诊断脊柱良性肿瘤的灵敏度78.38% (58/74)、特异度82.60% (38/46)、ROC曲线下面积(AUC)0.873大于CT的灵敏度72.00% (54/74)、特异度78.26% (36/46)及AUC 0.824.结论:CT、MRI对脊柱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MRI的诊断效能优于CT.
    • 刘树立; 王亮; 王恩华
    • 摘要: 随着先进影像学检查与小活检取材技术的结合与应用,病理科接收的各种肺部小活检材料越来越多,非亚专科的病理医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该文总结了较为常见的肺内肉芽肿和瘤样病变的基本病理学特征,尤其是引起感染性肉芽肿病变的病原体特征,以期达到了解肺内常见的肉芽肿和瘤样病变的种类,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减少误、漏诊.
    • 谭爱玲
    • 摘要: 啥是卵巢囊肿?所谓的卵巢囊肿,主要是对一些卵巢肿瘤的通俗性的称呼,它并非是某种疾病非常准确的名字。具体可以将卵巢囊肿分为良性的、恶性的和交界性的三种,一共有九个大类,也就是生殖细胞肿瘤、上皮性肿瘤、脂质细胞肿瘤、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瘤样病变以及性索间质肿瘤、转移性肿瘤、未分类肿瘤。除了其中的瘤样病变不需要马上采取手术治疗以外,其他八大类在确诊以后必须立即手术,这样才能对肿瘤性质进行明确。
    • 张卫东
    •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古巨细胞骨肿瘤与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应用p63与S-100的诊断意义.方法 为骨巨细胞瘤进行p63与S-100染色选择免疫组化SP法进行,并将其与富于巨细胞骨肿瘤鉴别.结果 在骨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骨肉瘤、动脉瘤样骨囊肿中,p63显示为阴性(P0.05).结论 将p63与S-100联合应用于鉴别诊断富于巨细胞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潘朝晖; 赵玉祥; 薛山; 李洪飞; 高朋; 王剑利
    • 摘要: 目的 评估陶瓷人工骨填充成人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刮除后骨缺损的疗效及潜在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病灶刮除植骨的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患者资料.共纳入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4.2 (18~57)岁.平均病变体积25.0 (0.1~169.6) cm3.平均植入人工骨4.0 g(0.2~10g)根据X线片表现以改良Neer法评估骨愈合、材料吸收和病变复发情况.Goslings和Gouma法评估术后并发症.结果 平均随访1.8(0.5~6)年,Neer分级6例Ⅰ级,26例Ⅱ级.2年以上随访11例,7例骨皮质增厚,3例材料完全吸收.1例手部内生软骨瘤术后发生骨折,并发症分级为Ⅰ级.随访期间未发现病变复发.所有患者均恢复肢体正常功能.结论 该人工骨填充成人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刮除后骨缺损效果可靠,并发症少,但材料吸收较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