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益心舒胶囊

益心舒胶囊

益心舒胶囊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4285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世界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等;益心舒胶囊的相关文献由57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凌芬、孙立新、张艳红等。

益心舒胶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8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4285 占比:99.38%

总计:44560篇

益心舒胶囊—发文趋势图

益心舒胶囊

-研究学者

  • 王凌芬
  • 孙立新
  • 张艳红
  • 苏敬文
  • 刘强
  • 李彩荣
  • 江蓓湖
  • 丘洪
  • 张勇
  • 杨兵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傅梦薇; 李洪峥; 滕羽鸥; 韩宜臻; 赵鑫; 陈恒文; 王阶
    • 摘要: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the Cochranc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中2006年5月—2020年6月公开发表的与益心舒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相关的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151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比较,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可减少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MD=-1.24,95%CI(-1.45,-1.03),P<0.00001],提高临床疗效[OR=2.93,95%CI(2.15,3.99),P<0.00001],改善24 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MD=19.84,95%CI(15.09,24.60),P<0.00001],提高症状疗效[OR=2.81,95%CI(1.98,3.99),P<0.00001]、心电图疗效[OR=2.93,95%CI(1.96,4.37),P<0.00001],改善Lown分级[OR=2.78,95%CI(1.52,5.06),P=0.0009],有效缓解心悸[OR=3.97,95%CI(2.08,7.57),P<0.0001]、胸闷痛[OR=3.35,95%CI(1.97,5.72),P<0.00001]、气短乏力[OR=2.20,95%CI(1.40,3.47),P=0.0006],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1,95%CI(0.32,0.81),P=0.00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可增加临床获益。
    • 王瑞来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西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期间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甲组4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乙组42例,甲组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甲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乙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30、2.291、10.441,P<0.05);乙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61、4.814,P<0.05);乙组各项血脂指标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29、5.499、5.185,P<0.05)。结论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西药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理想,可以在临床大力推广。
    • 王宁; 刘翠霞; 曹罗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螺内酯+益心舒胶囊治疗)和对照组(42例,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运动耐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分级、距离均显著恢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分级、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SV、LVEF、LAD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改善其心功能,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 王东梅
    • 摘要: 目的 研究益心舒胶囊联合压力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ET-1、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益心舒治疗,两组均给予压力管理护理模式干预,均治疗两周.统计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T-1、NO、CK-MB水平及SF-36、ADL评分.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4.31%)高于对照组(6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ET-1、CK-MB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SF-36、ADL评分和血清NO水平提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压力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可通过调节ET-1、NO及CK-MB水平有效改善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其压力适应力,继而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陈静园; 杨竞霄; 吴赪
    • 摘要: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与益心舒胶囊联用对急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用组和单纯组,每组45例.单纯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联用组给予美托洛尔及益心舒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Treg以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单纯组的86.87%(P<0.05).联用组LVEF水平高于单纯组,而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单纯组(P<0.05).联用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单纯组的17.78%(P<0.05).联用组血清Treg水平高于单纯组,而IL-10水平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 美托洛尔与益心舒胶囊联用在改善急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佳,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清Treg以及IL-10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庞建中; 杨继; 陈善夫; 徐强; 赵英强
    • 摘要: 目的 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气阴两虚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8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40例气阴两虚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8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给予通脉养心丸(每次40粒,每日2次)联合益心舒胶囊模拟剂(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联合通脉养心丸模拟剂(每次40粒,每日2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胸痛、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口干/口渴、自汗、失眠多梦积分变化,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147例、对照组51例完成研究.治疗2周和4周后,2组胸痛、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口干/口渴、自汗、失眠多梦0分患者占比明显增高(P均0.05),但治疗4周后试验组倦怠懒言、口干/口渴、失眠多梦0分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显效率为12.24%(18/147),对照组为1.96%(1/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显效率为40.82%(60/147),对照组为13.73%(7/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脉养心丸能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益心舒胶囊.
    • 杨晓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有5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t-PA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血凝状况,提高疗效.
    • 王哲义; 孙怿泽; 石颖慧; 刘婷; 田金洲; 卢涛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9个研究,总样本量6074例,干预措施包括乌灵胶囊、舒肝解郁胶囊、解郁丸、养血清脑颗粒、益心舒胶囊、舒肝颗粒、甜梦口服液共7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0.3%)>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74.9%)>甜梦口服液+常规治疗(67.4%)>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55.0%)>乌灵胶囊+常规治疗(47.7%)>解郁丸+常规治疗(38.3%)>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25.7%)>常规治疗(0.6%).在抑郁临床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解郁丸+西医常规治疗(74.5%)>乌灵胶囊+西医常规治疗(65.9%)>养血清脑颗粒+西医常规治疗(56.1%)>舒肝解郁胶囊+西医常规治疗(53.4%)>西医常规治疗(0.1%).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舒肝颗粒+常规治疗(95.6%)>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4.4%)>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8%)>解郁丸+常规治疗(34.2%)>乌灵胶囊+常规治疗(32.5%)>常规治疗(1.5%).在Barthel指数方面,养血清脑颗粒+常规治疗(73.6%)>舒肝颗粒+常规治疗(73.1%)>益心舒胶囊+常规治疗(65.1%)>舒肝解郁胶囊+常规治疗(61.7%)>乌灵胶囊+常规治疗(26.1%)>常规治疗(0.2%).结论 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舒肝颗粒在HAMD量表和NIHSS评分方面疗效排序靠前,解郁丸和养血清脑颗粒分别在抑郁临床疗效以及提高Barthel指数方面效果最好.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且存在发表偏倚,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并根据中医证型、病人情况进行选择.
    • 郭英普
    •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培哚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和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90例)与研究组(n=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培哚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和益心舒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NT- proBNP、LVEF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T- proBNP、LVEF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NT- proBNP、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和益心舒胶囊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郭建月
    • 摘要: 目的:研究益心舒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用于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2018 年 11 月 -2020 年 11 月期间的 88 例心绞痛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就诊顺序分组,对照组共 44 例,全部接受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处理,实验组同为 44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和周发病次数及发病持续时间,计算治疗总有效率并加以差异分析。结果:就发作情况而言,治疗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即 p > 0.05,治疗后实验组周发作次数(3.060.24)及持续时间(1.250.1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8.353、7.264,p < 0.05 即差异显著;就临床疗效而言,实验组总有效率 95.45%(42 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84.09%(37 例),X2=9.353,p < 0.05。结论:益心舒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在治疗心绞痛中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较单一药物而言周发作次数更少、发作时间更短,整体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为此应当加以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