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蜡包埋

石蜡包埋

石蜡包埋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449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723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法医学杂志、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等;石蜡包埋的相关文献由138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国华、李朝林、凯瑟林·达南伯格等。

石蜡包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3.9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723 占比:96.06%

总计:5958篇

石蜡包埋—发文趋势图

石蜡包埋

-研究学者

  • 刘国华
  • 李朝林
  • 凯瑟林·达南伯格
  • 刘佳
  • 史蒂文·斯温森
  • 彼得·达南伯格
  • 丁彦青
  • 冯瑞林
  • 刘卫平
  • 刘清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吉洪亮; 罗梓垠; 章诗伟
    • 摘要: 目的探究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结合传统抗酸染色方法在细胞蜡块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检查确诊或临床怀疑结核性炎症病例的细胞蜡块标本103例,细胞蜡块均是通过超声快速组织处理系统制作,结合传统抗酸染色方法,通过改进制片及染色的过程,分析快速石蜡切片与抗酸染色在细胞蜡块结核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03例细胞蜡块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41例,阳性率为39.8%(41/103),其中20例为结核杆菌簇状阳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标本88例,结核杆菌检测阳性34例。肺泡灌洗液标本10例,阳性3例。髋关节和体表包块细针穿刺抽吸脓液标本5例,阳性4例。多数病例通过重复送检或者同时送检活体组织,检测结果均保持一致。结论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结合传统抗酸染色在细胞蜡块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阳性率高,耗时短,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非常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李梅; 李冬梅; 王德田; 陈龙云; 张丁丁; 薛晓伟; 武莎斐
    •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石蜡包埋的模具收纳清洁一体化装置,并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病理科同型号的400个包埋模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个模具。观察组采用模具收纳清洁一体化装置收纳和清洁模具残蜡,对照组采用模具无序存放和集中脱水机清洁模具残蜡。200个模具依次使用完为1个包埋周期,连续3个包埋周期后,比较两组模具石蜡残留率、蜡块形状标准率和石蜡总包埋用时。结果:两组各200个模具经3个包埋周期后,观察组模具石蜡残留率为5%(30/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31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754,P<0.05);观察组蜡块形状标准率为100%(600/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40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01,P<0.05);观察组3个包埋周期平均用时为(51.3±3.5)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6.3±4.5)min。结论:石蜡包埋用模具收纳清洁一体化装置能够有效清除模具内外残留石蜡,优化模具清洁流程,且具有便捷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制作出的蜡块形状标准,利于后续切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 徐龙宽; 钟新梅; 王文丽; 伍爱华; 韦辉; 李运千; 莫长顺; 周英琼; 王绪明
    • 摘要: 组织芯片是将大量生物组织样本按预先设计的阵列图排列在同一蜡块上形成矩阵的微缩组织块[1]。组织芯片技术的建立实现了在一次实验中对大量样本进行平行研究,减少实验误差的同时,节省了试剂和时间,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广泛运用到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等实验中。目前市场上的组织芯片成品价格昂贵,已有文献介绍组织芯片技术的制作及应用,但存在制作过程较复杂和位点较少等不足[2-10]。本文现介绍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组织芯片制作技术,通过电脑设计微阵列网格纸,用包埋机制作空白受体蜡块,成型后用电磨笔打孔,最后用手持组织芯片枪获取供体组织芯片柱,制作组织芯片。
    • 沈丽君; 李铎; 方周溪; 陈朝生
    •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石蜡包埋肾活检标本转制电镜样品的方法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进行肾脏穿刺病理诊断的患者20例.通过将每个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分别经水化法处理和快速脱蜡固定法处理转制成电镜标本,分别从特征性超微结构和基底膜厚度方面与该患者的常规电镜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快速脱蜡固定法耗时更短,仅需18 h(水化法需33 h),且其对超微结构的保存优于水化法.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与常规电镜相比均存在基底膜变薄假象(P=0.043和P<0.001),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间基底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结论: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这两种转制方法可用于大部分肾脏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其中快速脱蜡固定法比水化法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沈丽君; 李铎; 方周溪; 陈朝生
    •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石蜡包埋肾活检标本转制电镜样品的方法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进行肾脏穿刺病理诊断的患者20例。通过将每个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分别经水化法处理和快速脱蜡固定法处理转制成电镜标本,分别从特征性超微结构和基底膜厚度方面与该患者的常规电镜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快速脱蜡固定法耗时更短,仅需18 h(水化法需33 h),且其对超微结构的保存优于水化法。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与常规电镜相比均存在基底膜变薄假象(P=0.043和P<0.001),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间基底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结论:快速脱蜡固定法和水化法这两种转制方法可用于大部分肾脏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其中快速脱蜡固定法比水化法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沈吟芳; 王谦; 郭凌川
    • 摘要: cqvip:骨髓活检是用一支特制的穿刺针在患者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处取出1.0~2.0 cm长、直径0.1~0.2 cm的圆柱形骨髓。骨髓富含钙盐、一定量的脂肪及少许纤维支架,具有组织小而硬、脆、松的特点,必须经过脱钙后才能进行石蜡包埋,制成骨髓切片。本实验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套骨髓标准化脱钙处理方法,操作安全简便,不仅制成了高质量的石蜡切片,而且在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中,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李丽; 陈菲; 包春娟; 周琪琪; 陈红英
    • 摘要: cqvip:类器官于2009年由Sato等[1]首次报道,其能较好地模拟体内细胞三维生长的生理条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研究并成为最具前景的实验技术。肠道病理的药理学、毒理学或微生物研究中常采用人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肠类器官培养[2]。肠类器官培养成为研究和治疗肠道疾病可行的方法[3],也是一种全新的消化道疾病体外研究模型。
    • 田姗姗; 刘冉冉; 钱晓龙; 郭晓静; 张锴
    • 摘要: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HPTMs)参与基因转录调控,其异常与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石蜡包埋组织是当前疾病研究的重要样本资源,对肿瘤机制和标志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成为HPTMs分析的有力工具,而针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样品的HPTMs分析还十分有限.该研究发展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FFPE组织样本HPTMs分离分析新方法.通过研究并优化组蛋白的提取策略,建立了FFPE组织样本脱蜡水化处理、蛋白质提取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相结合的组蛋白提取和分离方法.通过研究FFPE切片数量、组蛋白化学衍生化方法等对组蛋白鉴定的影响,确定了组蛋白处理的具体步骤.通过HPLC分离结合非依赖性采集模式的质谱分析,鉴定了组蛋白修饰的类型、位点和丰度.最后,将优化的实验方法应用于FFPE临床样本的HPTMs分析,鉴定了2例人乳腺浸润性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的HPTMs图谱,均获得了100种以上的不同组蛋白修饰形式的多肽.定量分析了他们的差异性水平,通过主成分降维分析,发现浸润性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组蛋白修饰丰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差异性具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涉及转录调控的组蛋白修饰与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靶点具有相关性,进而探讨了乳腺癌中异常HPTMs的生物学意义.该研究对临床石蜡样本中组蛋白修饰的分离分析以及肿瘤表观遗传标志物的检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