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矿质养分

矿质养分

矿质养分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607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热带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现代柑橘产业标准化果园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柑桔学会2010年年会等;矿质养分的相关文献由529位作者贡献,包括介晓磊、刘世亮、刘芳等。

矿质养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8.1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1607 占比:91.62%

总计:1754篇

矿质养分—发文趋势图

矿质养分

-研究学者

  • 介晓磊
  • 刘世亮
  • 刘芳
  • 刘国道
  • 化党领
  • 吕玉兰
  • 孙学成
  • 曲日涛
  • 朱金峰
  • 李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小龙; 张正文; 邵学东; 钟晓敏; 王福成; 史祥宾; 张艺灿; 王海波
    • 摘要: 为分析山东省蓬莱地区配方施肥条件下梅乐葡萄不同生育期、组织部位的矿质营养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为制定梅乐葡萄植株和土壤营养诊断标准奠定基础。以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梅乐葡萄为研究对象,使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叶片、叶柄、土壤矿质养分与果实矿质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N含量分别与果实N/P/K/Ca、叶片N/P/K/Ca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P含量分别与果实N/P/Ca/Mg、叶片N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相关关系,土壤K含量分别与果实N/P/K/Ca/Mg、叶片N/P/Ca/Mg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Ca含量分别与果实P/Ca、叶片N/P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相关关系,土壤Mg含量分别与果实P/K/Ca、叶片N/P/K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N、P、Ca含量分别与叶柄N、P、K、Ca、Mg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末花期土壤K含量与盛花期叶柄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Mg含量分别与叶柄N、P、K、Ca含量间至少存在一种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 摘要: 大田问:水稻秧苗白化是怎么回事?答:稻种萌发和幼苗期因受到除草剂药害等生长不良,种子内容物提早腐烂,加上根系严重受损,不能从土壤中吸收铁、铜等矿质养分,苗体生理紊乱,新叶叶绿素形成受阻,会出现白化现象。问:萤蔺用什么药封闭?答:吡嘧磺隆、苄嘧磺隆、氯吡嘧磺隆等磺酰脲类以及丁草胺、丙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均对其有良好的封闭效果。但已有报道,黑龙江省等地的萤蔺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一定抗性,江苏省稻田萤蔺是否已对这类除草剂产生抗性还有待检测。
    • 刘智琛; 李启彪; 黄刊; 武松伟;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 摘要: 为探究不同形态钼肥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的综合影响,以小白菜“上海青”和“矮脚黄”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进行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习惯施肥(NPK)、习惯施肥+钼酸钾(K_(2)MoO_(4),记为NPK+KMo)、习惯施肥+钼酸铵(H_(32)Mo_(7)N_(6)O_(28),记为NPK+AMo)、习惯施肥+氧化钼(MoO_(3),记NPK+BMo)和习惯施肥+纳米三氧化钼(MoO_(3) NPs,记NPK+NMo),比较施用不同形态钼肥后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NPK处理,各施钼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田间小白菜菜心和盆栽小白菜地上部的鲜质量,其中NPK+AMo处理的提升效果更佳,可提高32.3%(田间),NPK+NMo和NPK+AMo处理相比NPK处理分别提高30.8%和30.2%(盆栽);各施钼处理均可提高田间小白菜菜心和盆栽小白菜地上部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还原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显著提高田间小白菜菜心的Cu、Mo和Mg含量,与NPK处理相比,NPK+NMo处理盆栽小白菜地上部的Mg、Mo含量增幅显著,而NPK+AMo处理下Zn含量与NPK处理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施不同形态钼肥均可使田间小白菜菜心、盆栽小白菜地上部的产量、营养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提高,提升其食用价值,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食用安全性,综合来说,在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NMo效果最佳,AMo次之。
    • 杜玉霞; 李进学; 李丹萍; 李晶; 寸待泽; 董建梅; 赖新朴; 岳建强
    • 摘要: 【目的】筛选促进百香果生长并利于其果实矿质养分积累的外源物质。【方法】以‘台农1号’百香果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喷施多效唑(PP_(333))600倍液、0.3%的磷酸二氢钾(KH_(2)PO_(4))溶液、40 mg/L的赤霉素(GA)溶液和清水(对照)4个处理,每10 d喷1次,共3次,观测百香果植株的节数量和节间长度,对主蔓长、茎粗、开花数量和挂果数量进行动态监测,在盛果期分析果实品质并测定叶片和果实的矿质养分含量,探究不同外源物质对百香果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PP_(333)可显著抑制百香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P<0.05),主蔓长和节间长度分别缩短了38.55%和44.05%,整个观测时期的花量和果量均有所减少,单株总产量下降53.65%。喷施KH2PO4和GA可以促进主蔓生长,使花、果量分别增加了19.26%和23.71%。此外,喷施KH2PO4可显著提升百香果的果实品质(P<0.05),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0.73%,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低0.17%。喷施不同的外源物质均能影响百香果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对大量元素吸收的影响尤为明显。喷施PP_(333)、KH_(2)PO_(4)和GA后,果实和叶片中N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喷施PP333后,百香果叶片P含量显著升高,叶片K、Zn含量以及果实K、Zn、C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喷施KH2PO4后,叶片P、K、Mg含量以及果实K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喷施GA后,叶片Ca含量、果实P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中,叶片和果实中微量元素Fe和Cu的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喷施0.3%的KH_(2)PO_(4)溶液可有效促进和平衡百香果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在生产实践中推荐使用。
    • 吴静; 徐凯莉; 薛飞; 袁平成
    • 摘要: 通过测定柠檬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匍匐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Severn Sea’)3种香草植物在4个不同遮阴处理,即CK(全光照)、T1(50%遮阴)、T2(70%遮阴)和T3(85%遮阴)下形态生长变化,探讨光照对其株高、叶长、叶宽,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香茅、香蜂草和匍匐迷迭香3种植物的株高,叶长均随遮阴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叶宽则随遮阴强度的增加而减少;3种香草植物T1、T2的总生物量均高于CK,而T3的总生物减少,弱光抑制了3种植物的正常生长;其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高于CK,遮阴对植株叶片中矿质养分有促进作用。因此,柠檬香茅和香蜂草在栽植时需要一定的遮阴,这既能促进其生长又有利于矿质养分的积累,而匍匐迷迭香以全光照为最佳。
    • 郭文; 焦鹏宇; 唐楚珺; 杜大俊; 刘先; 胡亚林; 王玉哲
    • 摘要: 以中亚热带不同林龄(7、15、24和34 a)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浸提态矿质养分含量,并分析了不同林龄杉木林对各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随林龄增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含水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含量随林龄增大呈下降趋势,K、Ca和Mg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中龄林到近熟林阶段均显著降低,在近熟林到成熟林阶段均没有显著变化;微量元素Fe和Zn含量在不同林龄间没有显著变化,Mn和Cu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非根际土壤pH与K、Ca、Mn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根际土壤pH与P和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含水率与Mg和A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非根际土壤含水率与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矿质养分的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对K、Na、Cu和Fe的根际效应显著降低.综上,在杉木近熟林阶段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应注意该阶段的养分供给;同时,为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应注意杉木生长期土壤pH的调节.
    • 雷梅; 丁驰; 甘子莹; 丘清燕
    • 摘要: 为了解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1 a生杉木幼苗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添加不同形态氮(NH_(4)^(+)-N和NO_(3)^(-)-N),对其养分元素和生长状况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MF显著提高了杉木的苗高和生物量,促进了杉木对N、P、K、Ca、Mg、Fe和Na的吸收,AMF对微量元素Fe、Na的促进作用总体上要强于大量元素K、Ca。与NO_(3)^(-)-N相比,AMF显著提高了NH_(4)^(+)-N处理杉木的生物量、总C和N、Ca、Mg、Mn含量,而且这种显著性在叶中普遍高于根和茎。接种AMF可以促进杉木幼苗的生长和对养分元素的吸收,且添加NH_(4)^(+)-N处理的促进作用要强于NO_(3)^(-)-N。
    • 穆文强; 尚庆茂; 康慎敏; 李平兰
    • 摘要: 蔬菜苗期应用植物根际促生菌菌剂可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增强幼苗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防控病虫害等,是一种提高蔬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新方法。菌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应用方式是保证其应用效果的关键。植物根际促生菌是一类生活在植物根际,或附着于根系表面,或生活在植物体内的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抑制和拮抗病原菌生长,分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穆文强等,2022)。目前,国内已商品化的植物根际促生菌菌剂有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两种生产方式。
    • 张朝坤; 肖靖; 洪雅芳; 陈洪彬; 陈慧; 黄国成
    • 摘要: 番石榴属于桃金娘科(Myrtaceae)番石榴属(Psidium),其果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和抗氧化物质,是近年来福建省重点发展的亚热带名优水果之一。番石榴果实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矿质养分,但果实生长发育中中微量矿质养分变化规律,特别是中微量矿质养分对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贡献度尚未明确。为了研究番石榴果实的中微量矿质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品质的影响,以‘彩虹’和‘红宝石’番石榴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Ca、Mg、Fe、Mn、Cu、Zn 6种中微量元素含量和Vc、TA、总糖、TSS等果实品质指标,并采用相关性分析(SPSS)和方差分解分析(VPA)分析了中微量矿质元素和果实品质的相关性。2种番石榴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6种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现上升趋势,可分为缓慢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其中,‘红宝石’番石榴的分界点为谢花后64~71 d,‘彩虹’番石榴为谢花后78~85 d。SPSS分析表明,中微量养分含量影响‘彩虹’番石榴和‘红宝石’番石榴果实品质的形成。除‘红宝石’番石榴的Ca含量、Fe含量与TSS在0.05水平上正相关,其余中微量矿质元素含量与Vc、TA、总糖、TSS均在0.01水平上正相关。进一步的VPA结果显示,Mn是2种番石榴果实品质的共性元素,Ca、Fe、Mn含量解释了‘彩虹’番石榴品质变化的73%,Mg、Cu、Mn含量解释了‘红宝石’番石榴品质变化的98%。因此,2种番石榴果实风味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Ca、Fe、Mg、Cu含量。生产上,需要根据立地条件,合理选择番石榴品种,注重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提高番石榴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本研究为不同番石榴品种施肥的优化及高优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丰智松; 李增源; 张卫峰; 陈磊; 安琪琪
    • 摘要: 以上海市崇明区70个代表性温州蜜柑果园为研究对象,根据叶片DRIS、M-DRIS、DOP诊断法和边界线方法,对果园进行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测定及营养平衡诊断,为温州蜜柑丰产优质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高产园和低产园间叶片中大多矿质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低产园叶片矿质养分含量变异范围高于高产园;(2)应用边界线方法确定温州蜜柑叶片矿质养分的适宜范围为N 2.80%~3.10%、P_(2)O_(5)0.17%~0.23%、K_(2)O 0.71%~1.50%、Ca 3.40~4.80 g/kg、Mg 0.30~0.50 g/kg、Fe 89.00~129.00 mg/kg、Mn 21.00~63.00 mg/kg、Cu 5.00~12.00 mg/kg、Zn 11.00~20.00 mg/kg、B 33.00~101.00 mg/kg;(3)DRIS、M-DRIS和DOP方法建立的养分平衡值(NBI_(m))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养分之间的平衡性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不同诊断方法推荐的养分平衡调节优先序基本一致,其中DRIS法和M-DRIS法建立的养分平衡调节优先序均为:Mn>K>Zn;可见,DOP法建立的养分平衡优先序为:Mn>K>N。可见,上海市温州蜜柑果园树体内各矿质元素间比例平衡关系对产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应采用叶片营养平衡诊断方法,制定更精准的施肥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