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碰撞安全

碰撞安全

碰撞安全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409129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太钢译文、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零部件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2013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暨中国客车行业发展论坛、2013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碰撞安全的相关文献由733位作者贡献,包括洪亮、葛如海、赵福全等。

碰撞安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09129 占比:99.97%

总计:409256篇

碰撞安全—发文趋势图

碰撞安全

-研究学者

  • 洪亮
  • 葛如海
  • 赵福全
  • 曹立波
  • 朱泳树
  • 刘卫国
  • 原树宁
  • 王会鲜
  • 王伟
  • 解正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叁叁
    • 摘要: 从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发展的切实需求与主要进程入手,重点阐述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及工程化的总体思路,阐述列车碰撞响应、结构设计、装置研发、高效仿真优化、系统试验验证的具体过程,归纳列车耐撞设计所突破的能量管理、材料动态模拟、高效吸能方法、纠偏/防偏复合吸能导向、刚度匹配与力级分区、大系统集成、列车级评估等技术要点,建立高速列车碰撞性能仿真与试验的综合评估体系。从车体材料—专用吸能部件—车端大部件—车辆—列车全链条维度,展示高速列车耐撞性技术的工程化路径。最后,面向更高安全碰撞速度、更多样化材料结构、更广域运用条件、更完善评估体系与标准等,展望中国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 王秋雨; 徐宽; 吕浩; 刘淑影; 张赛娟
    • 摘要: 先进高强钢(AHSS)由于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碰撞吸能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汽车结构件中,从而达到既减重又保证安全性能的双重目的。本文研究了7种典型先进高强钢材料,利用垂直压溃的高速碰撞实验,确定垂直压溃的定量耐撞性指标,观察到先进高强钢的耐碰撞性指标取决于材料的厚度、屈服强度和屈强比,并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良好的量化关系式,为后续新车型的选材及轻量化提供了数据支撑。成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性能,最后从材料的成分、组织本身研究决定高强钢碰撞吸能特性的根本原因。
    • 赵爱霞
    • 摘要: 在新车设计初期阶段,整车总布置设计会根据整车关键尺寸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调整约束条件,以实现整车性能指标。碰撞安全作为关键性能指标,会对整车总布置提出更高的要求。阐述了在前期总布置设计过程中,驾驶员座椅作为乘客舱布置的关键部件,其滑轨行程设计对于碰撞安全的重要性。表明了座椅行程设计对于安全控制策略的影响,并给出了滑轨行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关键控制要素。
    • 赵爱霞
    • 摘要: 在新车设计初期阶段,整车总布置设计会根据整车关键尺寸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调整约束条件,以实现整车性能指标.碰撞安全作为关键性能指标,会对整车总布置提出更高的要求.阐述了在前期总布置设计过程中,驾驶员座椅作为乘客舱布置的关键部件,其滑轨行程设计对于碰撞安全的重要性.表明了座椅行程设计对于安全控制策略的影响,并给出了滑轨行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关键控制要素.
    • 刘晶; 解维杰; 彭丹; 张静
    • 摘要: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介绍了复合材料的优缺点,并将复合材料应用到汽车尾门,通过材料选型、结构设计以及碰撞安全的CAE仿真分析,设计出后部碰撞性能与传统钣金尾门性能相当的复合材料尾门,最终轻量化比例达到35.3%.
    • 陈满秀; 陈德林
    • 摘要: B柱是车身重要的承载结构件,对侧面碰撞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B柱也是轻量化设计的重要单元.根据B柱的结构特点和在车辆侧面碰撞中的结构形态,搭建B柱侧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和零件的可制造性分析,基于正交试验法对B柱的材料和厚度进行设计,并根据乘员的相对位置对激光拼焊的焊缝进行设计;根据侧面碰撞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对比,选出最优激光拼焊设计方案;基于侧面碰撞分析模型,对轻量化设计前后B柱的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知:随拼焊线向底部移动,危险区域的最大减薄率并不是线性增减,在可选取范围内将焊缝位置确定为距离底端380mm的位置;B柱选择拼焊板结构,下部材料为DP780,厚度为1.8mm,上部材料为DP590,厚度为1.6mm;采用激光拼焊结构的B柱重量减轻23.1%,各位置测量点的侵入量最高减少18.6%(D4位置),满足结构耐撞性的要求.
    • 姚贤涛; 郑欣; 徐莉; 郑方强
    • 摘要: 本文聚集于轻型客车产品的碰撞安全性能评价与技术研究,从结构安全生存空间设计、约束系统匹配开发技术和座椅系统稳固性设计技术这三个方面,浅析了轻型客车的碰撞安全问题解决路径.在轻型客车的侧翻生存空间设计方面,整理出了3条有效的技术路径;轻型客车座椅数量庞大,面对大量的限元分析任务,要保证所有座椅稳固性设计满足安全要求,本文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一模多用、一模巧用的设计思想,并在江铃某轻客车型项目中成功实施.
    • 黄威; 宋正超; 咸凯
    • 摘要: 某车型主驾油门踏板在正碰RGB/MPDB等工况中无法及时断裂,有右小腿损伤风险,主要原因是踏板面与旋转轴之间有Y向偏置,在碰撞过程中偏置增加,会导致比较大的X向扭矩,同时,脚面不能被踏板限制往前的运动趋势,引起比较大的Y向扭矩,需要重新设计油门踏板使踏板在碰撞过程中尽早断裂并且断裂位置要尽量出现在踏板臂根部.文章通过建立带失效的踏板瞬态分析模型,并提取断裂时刻踏板能量,从仿真和试验两个维度,验证断裂设计能满足动态断裂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静强度要求.
    • 韩明轩; 张洪信; 赵清海; 袁林; 焦致远
    • 摘要: 在满足车辆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以某城市混合动力电动客车车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载荷工况下有限元分析,并考虑正面碰撞载荷工况条件.建立车架的多目标拓扑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权重比法确定各子目标函数的权重,最后按照各工况的最佳权重比对车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并对新车架结构进行有限元校核.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架减重5.02%,满足轻量化要求,同时新结构达到碰撞安全标准,所提设计方法有效.
    • 夏雪; 赵震; 张晋杰; 唐亮
    • 摘要: 为了获取能高效准确探究锂离子电池(LIBs)及模组机械完整性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各荷电状态(SOC)下圆柱锂电池单体在受到不同方向机械外载作用下的机械响应及电化学失效情况.基于实验结果提出均质化电池单体材料模型,建立具有SOC相关性、各向异性的电池单体模型,并提出适用于该模型的2种电池单体失效力学判据.基于该单体模型获取2种典型堆积形式下的电池模组模型,并提出基于该细致模组模型的均质化建模方法,进一步提取出特定堆积方式下的电池模组均质化材料模型,建立相应的均质化电池模组模型,并通过电池模组力学加载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均质化电池模组模型能够高效并准确地预测电池模组在复合机械加载条件下的响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