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气凝胶

碳气凝胶

碳气凝胶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75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35808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等;碳气凝胶的相关文献由1628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军、周斌、王朝阳等。

碳气凝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5808 占比:99.94%

总计:336002篇

碳气凝胶—发文趋势图

碳气凝胶

-研究学者

  • 沈军
  • 周斌
  • 王朝阳
  • 刘天西
  • 刘振法
  • 吴广明
  • 张利辉
  • 许跃龙
  • 付志兵
  • 左立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梅意意
    • 摘要: 生物质碳气凝胶是基于传统碳气凝胶衍生出碳气凝胶,它兼备传统气凝胶的理化性质,因此近年来颇受关注。本文简单阐述了生物质碳气凝胶的制备以及其性质;主要对不同类型的活化方式和其相应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最后对其碳气凝胶的未来展望。
    • 郭凡; 杨操; 郭锐; 姜炜
    • 摘要: 作为一种轻质多孔材料,碳气凝胶是一类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和优异环境稳定性的碳质多功能固体材料,这些独特性能的结合使得它们在柔性传感器、能源设备、声学设备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现有多孔材料中普遍存在着机械鲁棒性和稀疏三维网络结构间的矛盾.良好的鲁棒性可以确保气凝胶在应用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和性能稳定性,而稀疏三维网络结构则是确保气凝胶材料轻质多孔的结构前提,这一矛盾是材料科学、固体力学和设计应用等诸多领域研究者面临的共同挑战.该文综述了常见的国内外超轻碳气凝胶的鲁棒性增强策略,包括细胞壁(cell wall)增强、细胞壁取向调控、细胞壁拓扑结构设计和结点强化(joint reinforcement).此外,该文总结了在不引入高分子弹性体的情况下实现超轻全碳气凝胶的拉伸弹性的设计原则,简要概述了高鲁棒性碳气凝胶的新应用,并对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 许建雄; 李顺; 覃建良; 邬俊晖; 李娜
    • 摘要: 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合成具备特定形貌、组成以及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是构建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关键。从酒糟中提取植物纤维素,再通过冷冻干燥和热碳化处理,制备具有乱层石墨结构的纤维素碳气凝胶功能材料,并将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碳化温度700°C下制备的纤维素碳气凝胶作为电极材料,在浓度为6 mol/L的KOH溶液和1 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为183.5 F/g;而且该电极材料在20 A/g高电流密度下,仍保持90.0 F/g的比电容,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交流阻抗拟合结果表明,CA-700组装的超级电容器界面传质电阻和扩散电阻分别为0.2829Ω和5.7210Ω;CA-700展现出较低的传质、扩散阻力和优异的电化学储能特性。
    • 施逸帆; 孙京
    • 摘要: 以红薯为原料,通过冷冻干燥、碱活化的方式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生物质碳气凝胶。通过更改碳化温度与活化方式制备出形貌不同的红薯生物质碳气凝胶(SPCA)和活化红薯生物质碳气凝胶(ASPCA)。利用SEM、XRD、BET低温氮气吸附-脱附与Raman光谱,对制得的生物质碳气凝胶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碳化温度升高,所形成的孔洞增加,碱活化对ASPCA的孔洞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制得的生物质碳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去离子水中最佳吸附条件下,对罗丹明B(RdB)的吸附量为202.2 mg/g,对甲基橙(MO)的吸附量为83.6 mg/g,对茜素红(ARS)的吸附量为160.2 mg/g。
    • 刘伟峰; 赵宗彬
    • 摘要: 碳气凝胶是一种具有低密度、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高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环境相容性、可调节的表面化学、以及可控结构等特点的三维多孔材料。这些性质使碳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煤化工中各类污染物的处理。基于此,对碳气凝胶块体材料的构建及其在煤化工精细分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碳气凝胶的构建策略;其次,综述了碳气凝胶在煤化工精细分离中的应用进展,重点总结了其对煤基液体污染物、煤基固废中高值资源以及煤化工过程产生废气的脱除和回收。最后,给出目前碳气凝胶在煤化工精细分离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赵少远; 袁守军
    • 摘要: 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碳气凝胶基电芬顿阴极材料Fe^(Ⅱ)/Fe^(Ⅲ)LDH-CCA。运用响应曲面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水平下的纤维素含量C_(cel)、碳化温度T_(c)以及催化剂生长浓度C_(cata)等因素对模拟废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率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各考察因素在可行范围内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响应面二次模型可用于最优参数的预测。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含量C_(cel)5wt%,碳化温度T_(c)850°C,催化剂生长浓度C_(cata)25 mmol/L,对初始浓度30 mg/L的RhB去除率达到84.61%,复合碳气凝胶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芬顿性能。
    • 钱伯章
    • 摘要: 2022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热结构复合材料团队采用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技术,通过基体微结构控制、纤维-基体协同收缩、原位界面反应制备出耐超高温隔热-承载一体化轻质碳基复合材料。碳气凝胶(CAs)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热绝缘性,有望成为新一代先进超高温轻质热防护系统设计的突破性解决方案。近年来,研究团队相继发展了溶胶凝胶-水相常压干燥、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2项CAs制备技术,设计了一种超低密度碳-有机混杂纤维增强体,赋予其优异的超弹性。该材料可实现高效、低成本制备,并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和高压缩强度等性能。
    • 夏宝国; 刘帆; 李美青; 刘天宝; 闫秀玲
    • 摘要: 碳气凝胶的孔隙发达,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孔隙率,可作为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海藻酸钠水凝胶是介于液体和固体间的三维网状结构亲水性聚合物,海藻酸钠和多价态金属阳离子可以交联最终制备金属离子掺杂的海藻酸钠基碳气凝胶。海藻酸钠基碳气凝胶在吸附、超级电容器等诸多领域取得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海藻酸钠基碳气凝胶的最新研究,主要包括海藻酸钠基碳气凝胶的制备和诸多领域的应用。
    • 陈永康; 彭新文
    • 摘要: 本研究以纤维素纳米纤丝(CNF)为碳骨架,氮含量高的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为氮源和造孔剂,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氮掺杂碳气凝胶(NCA)电催化剂。研究了NCA的物理化学结构与氧还原反应(ORR)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锌-空气电池性能。该NCA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比表面积(381.77 m^(2)/g)、分级多孔结构,氮掺杂含量3.27%。ORR测试结果表明,NCA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半波电位可达0.83 V,接近商业铂碳(Pt/C)电催化剂。进一步将NCA作为阴极催化剂用于组装水系锌-空气电池,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下可以实现长达110 h的循环充放电,具有良好的电池使用性能。
    • 摘要: 耐超高温轻质碳基复材制备成功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热结构复合材料团队采用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技术,通过基体微结构控制、纤维—基体协同收缩、原位界面反应制备出耐超高温隔热—承载一体化轻质碳基复合材料。碳气凝胶(CAs)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热绝缘性,有望成为新一代先进超高温轻质热防护系统设计的突破性解决方案。近年来,研究团队相继发展了溶胶凝胶—水相常压干燥、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2项CAs制备技术,设计了一种超低密度碳—有机混杂纤维增强体,赋予其优异的超弹性。该材料可实现高效、低成本制备,并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和高压缩强度等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