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共振影像

磁共振影像

磁共振影像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6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2295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浙江临床医学、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等;磁共振影像的相关文献由855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浩、刘涛、程健等。

磁共振影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2295 占比:99.76%

总计:62445篇

磁共振影像—发文趋势图

磁共振影像

-研究学者

  • 郭浩
  • 刘涛
  • 程健
  • 相洁
  • 久原重英
  • 刘子阳
  • 郭涛
  • 曹锐
  • 李海芳
  • 陈俊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林乐雨
    • 摘要: 走在路上突然眼冒金星,舌头像是打了结说不出话,吃饭时连筷子也拿不稳。最近一年多,65岁的龚阿姨陆续出现记性明显变差,动作变慢,身体时不时“僵硬”,上肢抖动等症状。随后,通过医院肌电图检查结合头颅磁共振影像结果,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精神内科主任医师朱旭贞发现,龚阿姨的病症符合一种罕见病的特点,那就是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
    • 戴迎桂; 董从松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对含囊性成分肾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综合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影像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59例含囊性成分肾肿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后接受综合CT与MR影像学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综合CT扫描及MR影像学诊断准确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CT平扫中发现患者病灶部位为等低,内部密度不均匀,患者病灶缺少较为清晰的边界,其中有19例患者检查出假包膜,8例患者存在不规则的钙化情况,病灶大多为不规则形态,有较厚的囊壁,12例患者壁结节较为明显。增强扫描能够发现病灶有明显的强化情况出现于实质中。5例患者存在肾静脉瘤,6例囊性肾癌患者。MR检查中有低信号出现于T1WI序列,信号分布不均匀,在囊性部位较其他部位低,信号在实性部分于T2WI序列稍高,而在囊性部位出现高信号,有等信号出现于壁结节和分隔。4例患者出现肾静脉瘤,5例囊性肾癌患者,有稍低信号混杂出现于T1WI序列,稍高信号于部分病灶区域出现,有稍低信号混杂出现于T2WI序列,有分隔和包膜出现。在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之后可以发现,病变软组织、分隔和壁结节存在明显的强化情况。结论:在对含囊性成分肾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综合CT与MR影像学的可靠性均待提升,在之后的工作中应当充分考虑检查手段的影像效果,必要时将多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提升检查的准确性。
    • 胡锦波; 黄静; 王顺梅; 王斌; 胡玲
    • 摘要: 目的应用磁共振影像,分析肾俞穴解剖结构和进针层次,测量针刺危险深度,明确危险深度与体型的关系,为肾俞穴的针刺安全提供依据,为肾俞穴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为针刺量效关系的探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磁共振仪采集14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肾俞穴的断面图像,分析解剖结构,测量肾俞穴直刺危险深度。结果左右肾俞穴直刺时的平均危险深度值,男性分别为(10.0±1.1)cm、(9.9±1.2)cm,女性分别为(8.0±1.2)cm、(8.1±1.2)cm。危险深度值与体型显著正相关;左、右肾俞平均危险深度,肥胖者分别为(11.2±1.0)cm、(11.5±1.3)cm,超重者为(10.3±1.0)cm、(10.3±1.0)cm,正常者为(8.8±1.7)cm、(8.9±1.1)cm,过轻者为(7.0±1.0)cm、(7.1±1.0)cm;男性体质量指数正常者的肾俞穴危险深度值显著大于女性(P<0.01)。结论肾俞穴常规针刺深度直刺0.5~1寸,即使对体型过轻者,也具有极高安全性。对体型正常、超重、肥胖者,根据临床需要还可适度增加1~1.5寸。
    • 顾林; 邓勇平; 彭丽珍
    • 摘要: 目的分析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UF)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影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UF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海扶刀治疗。于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时采用MR检查。分析手术前后T_(1)加权成像(T_(1)-weighted imaging,T_(1)WI)、T_(2)加权成像(T_(2)-weighted imaging,T_(2)WI)信号变化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比较手术前后UF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60例UF患者中,术前T_(1)WI以等信号为主,术后T_(1)WI以高信号为主;术前T_(2)WI以低信号为主,术后T_(2)WI以高信号为主;60例UF患者经海扶刀治疗后,T_(1)WI序列中增高的41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T_(1)WI序列中无变化的19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T_(2)WI序列中增高的60个信号肌瘤均出现无灌注区;术后UF患者的ADC值为(1.39±0.35)×10^(-3)mm^(2)/s,高于术前(1.24±0.2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患者术后MR检查T_(1)WI、T_(2)WI以高信号为主,术后ADC值高于术前,通过观察MR显示的肌瘤无灌注区,能够对海扶刀治疗UF效果进行评估,判断肿瘤凝固坏死范围,预测肌瘤消融率,为海扶刀的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 张宾; 葛晓莉; 潘江峰
    • 摘要: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B)的MRI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IPMN-B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分析MRI表现,结合相关文献,确定IPMN-B分型.结果IPMN-B以Ⅲ型、Ⅳ型为主,其中Ⅲ型表现为胆管未显示明确肿瘤灶,胆管呈明显广泛扩张;Ⅳ型表现为胆管内肿瘤灶,伴有肿瘤上、下游胆管扩张.MRI表现为T2WI多呈等高信号,肿瘤信号高于肝实质,低于胆汁,MRCP显示部分患者胆管内"漂浮征"征象,增强扫描肿瘤多呈轻-中度强化.结论IPMN-B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MRCP、DWI及MRI多期动态增强检查,有助于提高IPMN-B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 陈国斌; 曾安
    •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症状具体表现为记忆和思维能力的退化,同时AD是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的疾病,目前对AD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基于单一模态数据进行早期诊断的研究效果不理想。为此,研究基于磁共振影像(MRI)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m, SNP)两种模态数据提出一种概率分类器加权的多模态集成学习新框架,为分类器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信息,从而提高AD诊断分类的准确率和稳定性。研究方法在AD vs NC、MCIc vs NC和MCInc vs MCIc的5次5折交叉验证实验结果平均准确率分别高达80%、76%、70%,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多模态集成学习模型与利用单一模态数据的分类模型相比更具有优势。
    • 杨兆恒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两种影像诊断方法:磁共振影像与C T检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5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所有患儿均进行磁共振影像与CT影像检查,对比两种影像诊断检出率与漏检率、出血检出情况。结果:磁共振影像检出率、漏检率分别为98.28%、1.72%,C T检查检出率、漏检率分别为86.21%、13.79%,组间比较磁共振影像检出率更高、漏检率更低(P<0.05);出血检出情况磁共振影像检出基底节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情况均高于C 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情况低于C T检查(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分析中,采用磁共振影像检查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利于规避漏检情况,然而磁共振影像检查对于基底节出血、脑室内及脑室周围出血的敏感性更高高,而C T检查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更高,因此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应采取磁共振影像与CT联合的方式,以促进影像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提升。
    • 邱勇刚; 董浩; 汪鑫斌; 楼存诚; 陆亚丽; 李国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多排螺旋CT(DCE-MDCT)与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直肠癌肠壁外脉管侵犯(EMV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1周分别行DCE-MDCT和HR-MRI检查,通过EMVI量化评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评估EMVI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 41例患者中EMVI阳性14例.其中DCE-MDCT诊断E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90(95%CI:0.402~0.777,P=0.350),最佳临界评分值为3.5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1.4%和92.6%;HR-MRI诊断E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0.685~0.955,P=0.001),最佳临界评分值为2.5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77.8%.在评估直肠癌EMVI的诊断效能中,HR-MRI优于DCE-MDCT.结论 相比DCE-MDCT,HR-MRI术前评估直肠癌EMVI诊断效能更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
    • 于林美
    •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影像与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52例,分别采用MRI和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2.31%,高于CT检查的73.08%,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当中,MRI及CT检查均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中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具有更高的影像诊断价值.
    • 吴永彬; 焦金粉; 张晓静; 韩炜
    • 摘要: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进行磁共振检查其脑灰质结构变化.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予以颅脑MRI检查,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FSL5.0分析其脑灰质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的大脑灰质出现广泛性体积下降,包括中扣带皮层、前扣带皮层、颞中回、颞上回、缘上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额内侧回、额下回、额中回、额上回、中央前回及其辅助运动区(P<0.05);而小脑灰质体积增高(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早期发病阶段出现脑灰质结构广泛体积缩小异常,应用磁共振体素形态测量法监测结果较准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