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青岛
  • 出版时间: 2009-12

主办单位: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会议文集: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将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结合四种临床广泛应用的植入材料进行人胚成骨细胞的灌注三维动态接种实验,设计并检验该方法用于临床型组织工程骨构建的可行性,筛选较优的支架材料。rn 方法:选取异体松质骨粒、多孔磷酸三钙(β-TCP)、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四种支架材料作为载体,使用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人胚胎成骨细胞的灌注接种,以静态接种方法为对照,通过细胞活力、活细胞接种率检测及组织学观察和计量,比较两种接种方法和四种支架材料对细胞接种效果的影响。rn 结果:β-TCP和明胶海绵:灌注接种优于静态接种(P<0.05);松质骨粒:两接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胶原蛋白海绵:灌注接种组的细胞活力、活细胞接种率和细胞计数均低于静态接种组(P<0.05),细胞分布均匀性则无显著差异。灌注接种时,β-TCP、明胶海绵的接种效果优于松质骨粒和胶原蛋白海绵,静态接种时,胶原蛋白海绵的细胞接种率和细胞计数最高。rn 结论:灌注性三位动态接种法可显著提高成骨细胞在β-TCP和明胶海绵支架材料内的接种效率和分布均匀性,可用于即时构建临床型组织工程骨;松质骨粒和胶原蛋白海绵不适于灌注接种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FK506及神经干细胞对异体神经移植生长的影响。rn 方法:共使用50只大鼠,其中供体Brown-Norway(BN)大鼠10只;受体Lewis(L)大白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后,造成1cm缺损,采用Brown-Norway大鼠坐骨神经1cm移植修复;A组未施加干预因素,作为对照组; B组吻合口注入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NSCs),D组腹腔注射FK506,C组同时应用神经干细胞及注射FK506。术后第6周根据Scharpf神经恢复标准行后肢运动及感觉评分,然后行电生理检测,并进行坐骨神经组织学检查、腓肠肌湿重测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e acid protein,GFAP)及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jine,BrdU)运用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rn 结果:各组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C组坐骨神经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显著高于A组及B组,C、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电生理及组织形态恢复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F K506结合神经干细胞对异体神经移植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周围神经缺损较多时可提供一种选择,减少致残率。
  • 摘要:骨的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是一组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肿瘤样病变,约占肿瘤样病变的7%。以正常骨髓组织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替代为组织病理学特征。病变影响骨的强度,常因反复病理性骨折造成畸形。股骨上段是纤维结构不良的好发部位,常伴有髋内翻畸形。本文介绍了本院应用截骨矫形加DHS/DCS内固定治疗22例股骨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畸形患者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含阿霉素的明胶海绵在骨肿瘤穿刺活检通道中应用的价值。 方法:自1995-2008年对55例骨肿瘤患者行穿刺活检术,45例应用含1mg阿霉素(ADM)的明胶海绵栓塞穿刺活检针道,10例患者单纯行穿刺活检术。41例手术过程中切除针道,4例患者未行手术。对照组未行明胶海绵的栓塞,均手术过程中将针道切除。两组病理行多平面切片。rn 结果:栓塞组所有病例栓塞后无穿刺部位明显坏死等并发症。针道愈合情况与对照组相同。将栓塞组病例的针道行多平面病理切片未发现针道内肿瘤种植,随访非手术病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症状。对照组病例的针道行多平面病理切片均发现针道内肿瘤种植。rn 结论:含ADM明胶海绵在发挥栓塞作用的同时可起到针道内局部化疗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在骨肿瘤穿刺病例中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ASPN基因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scoliosis,AIS)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rn 方法:选取222名AIS患者和220名年龄匹配对照组,记录AlS患者身高、体重、月经初潮年龄(女性)、侧凸类型、主弯Cobb角及Risser征等临床指标。采用PCR-gcnescan技术,选取正常人群中高表达及文献报道的功能位点D13和D14基因型,研究其与AIS易感性及侧凸进展的关系,并分析其与AIS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rn 结果:本研究发现ASPN基因微卫星位点存在7种等位基因:串联短重复序列TCA(天门冬氨酸编码序列)的重复次数为8、12、13、14、15、16和17。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研究发现AI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仅发现D13基因型在AIS患者腰弯组中的分布明显高于胸弯组(P=0.000);分析女性AIS患者不同基因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时发现:D13基因型在身高<160cm的女性AIS患者中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0.045);D14基因型在身高≥160cm及Risser征2-5的女性AIS患者中的分布明显高于身高<160cm和Risser征0-1的患者(P值分别为0.010和0.016);而不同Cobb角及月经初潮年龄组间的不同基因型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rn 结论:ASPN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AIS的易感性及侧凸进展均无显著相关性,而D13和D14等位基因可能影响AIS患者的身高,且D13等位基因可能影响AIS患者的侧凸类型。
  • 摘要:目的:建立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模型,进一步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Potential,SEP)在慢性压迫性脊髓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对应的病理生理变化。rn 方法:15只大鼠经后路手术、于颈椎管内植入吸水性聚氨酯胶片,植入体内会逐渐吸水胀大,形成对脊髓的慢性持续压迫。术后6个月,对慢性压迫脊髓进行SEP、影像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测。rn 结果:15只造模大鼠脊髓均出现侧后方明显压迫性形态学改变,Micro-CT显示脊髓灰质和白质扭曲变形。9只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或振幅下降等SEP异常,SEP反应分为Ⅰ(n=6)、Ⅱa(n=5)、Ⅱb(n=2)、Ⅲ(n=2)、Ⅳ型(n=0)。正常和异常SEP的脊髓压迫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EP反应异常的大鼠与反应正常者脊髓组织学、组织化学比较,脊髓后索髓鞘染色显著减少(Ⅱa:106±12 vs.Ⅰ:121±8;p=0.038,<0.05),脊髓后索的对比剂密度有显著性差异(Ⅱa:95±5 vs.Ⅰ:87±6;p=0.042,<0.05),而且后角内神经元也明显较少(Ⅱa:25±8/mm2 vs.Ⅰ:29±6/mm2;p>0.05);Ⅱb型和Ⅲ型不仅脊髓后索髓鞘着色减少,灰质后角神经元密度只有16±5/mm±2和14±5/mm2;均出现基质海绵样变和静脉扩张。rn 结论:在慢性压迫性脊髓症发展过程中,SEP出现异常迟于形态学改变,但是反映了脊髓后索和后角神经元损伤的严重程度。为深入研究CSM的病理生理机制、疗效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 摘要:目的:观察双相陶瓷骨(biphasic ceramlic biologic bone,BCBB)、骨形成蛋白(bone motphogeneticproteill,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mth factor,bFGF)、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复合培养形成的组织工程骨修复股骨头坏死模型(femoral head necrosis,FHN)病灶清除区缺损,评价该组织工程骨修复FHN的效果。rn 方法:取32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共64侧股骨头,微波灭活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6侧。A组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BCBB/BMP/bFGF,C组植入BCBB/BMP/bFGF/MSCs,D组植入自体松质骨。术后2、4、8和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组每次处死4只。行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钙含量及钙磷比检测、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n 结果:(1)股骨头大体及解剖观察。A组:8w和12w各有1侧股骨头塌陷。B组:2w时纤维结缔组织生长活跃。C组及D组: 12w时植骨区与宿主骨界限不清。(2)X线评分:12周时,B组、C组、D组优于A组(p<0.05), B组、C组、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织学新骨形成面积比较:8w、12w时C组优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X射线能谱分析:2w、4w、8w时B组、C组钙含量及钙磷比大于D组,与D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2w、4w和8w时,B组、C组血管面积大于A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组织工程骨BCBB/BMP/bFGF/MSCs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效果优于BCBB/BMP/bFGF,与自体松质骨移植相当。假如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探讨,则有望为临床上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用改良Ilizarov技术治疗濒临截肢的严重下肢残缺的临床疗效。rn 方法:9例曾经在多个医院就医、用传统矫形骨科手术难以矫治、建议截肢安装假肢的患者。其中,男5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最小5岁,最大42岁。引起肢体残缺的病因:先天性下肢残缺3例;创伤性下肢残缺4例;下腰部脊椎裂所致足踝畸形2例(伴有感觉障碍,足负重区域溃疡)。在Ilizarov外固定器械增加弹簧,形成弹性牵伸固定装置,融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畸形矫形理念,采用手术中有限矫形,在静态与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穿针安装预先备好的个体化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术后缓慢调整矫形器的牵伸固定杆,矫正相应的畸形,直至畸形矫正与下肢重建达到矫形所需要的目标。本组病例中,有4例实施手术1次,2例2次,3例3次以上。术后在逐渐矫形过程中注意忠肢的负重行走与并发症的发生。rn 结果:9例患者下肢畸形均得到矫正,双下肢等长、持重力线基本恢复,7例可以徒手行走,2例借助支具行走,达到了术前预计的矫形与功能重建目标。1例并发术前预测到的重度膝关节僵直。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治疗效果均十分满意。rn 结论:改良Ilizarov技术能够救治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的严重下肢残缺,不但避免了部分患者的截肢,而且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实,医疗风险降到了最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挫伤的发病机制及演变过程,探讨一种针对单纯性膝关节骨挫的有效的治疗方法。rn 方法:本中心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诊治了超过150名骨挫伤患者。我们挑选了其中单纯性骨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了合并其他损伤的患者(例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其他复合性损伤)以及其他部位的骨挫伤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第一组,在患者受伤后立即给予以下治疗:患肢不负重至少三个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250~500mg/天;第二组,只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250~500mg/天;第三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每个患者都予以三个月以上的随访。每个患者都有详细的医疗记录,包括:症状和体征、NRS疼痛评分以及核磁共振影像(MRI)。rn 结果:第一组患者在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上都完全康复。第二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康复,但效果没有第一组明显。第三组没有任何好转迹象,有的患者甚至进一步恶化。rn 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单纯性膝关节骨挫伤的治疗方案。其中关键在于患肢适当的不负重(non-weight-bearing,NWB)。
  •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比较锁定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临床结果,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是否更具有优势。rn 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共计57名单侧孤立的闭合性锁骨中段移位骨折(Edinburgh 2B型)患者接受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其中17名患者(男10名,女7名,平均年龄31.2岁)采用锁定重建钢板固定,40名(男27名,女13名,平均年龄38.5岁)患者采用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术后门诊规律随访,比较两组在内植物失效、骨折愈合率和肩关节功能方面的差异。rn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锁定钢板组平均随访10.7个月(6~12个月),普通钢板组平均随访9.8个月(6~12个月)。锁定钢板组有2/17例(11.8%)发生骨不愈合,最终钢板断裂,骨折愈合率(88.2%)。普通钢板组1/40例(2.5%)发生骨不愈合,钢板断裂,骨折愈合率(97.5%),1/40例(2.5%)发生螺钉松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锁定钢板组平均87分(82~95分);普通钢板组平均90分(83~97分)。Constant-Murley评分百分比:锁定钢板组平均优良率为85.5%(82.3%~95.6%),普通钢板组平均优良率为87.7%(81.2%~98.8%),优良率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rn 结论:直形锁定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并不比普通钢板更具有优势,我们不推荐使用直形锁定钢板固定锁骨中段移位骨折。
  • 摘要:目的:根据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把Schatzker分型再分出若干亚型,使Schatzker分型更详尽、直观,方便制订治疗方案。rn 方法:2006年3月~2008年10月,随机选取26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并进行Schatzker分型,再行CT三维扫描及三维重建。根据胫骨平台俯视图,把胫骨平台分为两柱四区。根据骨折累及各区情况,把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进一步分出亚型。对265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各型及亚型的病例数和发病率,并把改良的Schatzker分型与常规Schatzker分型比较。rn 结果:根据CT检查,把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又分出亚型,我们称为改良的Schatzker分型。根据改良的Schatzker分型,265例胫骨平台骨折,外侧柱骨折136例、内侧柱骨折27例、两柱同时骨折102例,其中Ⅰa型14例、Ⅰd型4例、Ⅰa-d型8例,Ⅱa型40例、Ⅱd型8例、Ⅱa-d型31例,Ⅲa型18例、Ⅲd型3例、Ⅲa-d型10例等。X线检查漏诊9例,行CT检查后进入改良的Schatzker分型;有27例行CT检查后,常规Schatzker分型与改良的Schatzker分型结果不符合,不符合率为13.61%;两种分型正确率分别为86.4%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265例患者中,28例根据常规Schatzker分型不需要手术,但根据改良的Schatzker分型,均需要手术,更改率为10.6%。rn 结论:根据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把Schatzker分型进行改良,使分型更详尽、直观,提高了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减少了误判率。
  •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会阴部撕裂的Morel-Lavallée损伤的疗效。rn 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Morel-Lavallée损伤18例,涉及大转子部(2例)、臀部(2例)、侧腰部(1例)、腰骶部(3例)、全骨盆环(7例)、全髋关节(3例),全部病例合并有会阴部撕裂伤,致男性生殖器缺如(2例)、生殖器毁损(2例),肛门合并生殖器损伤(14例)。主要治疗措施为反复清创、外固定骨盆骨折、负压真空封闭引流、植皮、生殖器重建、肛门造瘘。rn 结果:3例死亡,3例截肢。2例骨折并发深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手术次数平均3.6次,住院时间平均43.3天。rn 结论:合并会阴部撕裂的Morel-Lavallée损伤的救治明显不同于单纯的闭合性Morel-Lavallée损伤,其致死致残率高,救治困难,软组织的处理及全身营养最为关键,需要多学科紧密合作.
  • 摘要:目的:观察骨不连接区组织结构和成骨潜力,探索骨端处理策略。rn 方法:选取临床骨不连患者,于术中切取骨端瘢痕组织,按不同部位分为骨断端、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分别观察这些部位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 PCR、Westen blot检测相应组织内BMP-2、DCN的表达,通过骨不连与骨折愈合组织、临床患者骨不连患者的骨端陈旧性组织不同部位之间BMP-2、DCN含量的差异,分析骨不连陈旧组织的成骨潜力。并以此为依据,通过临床治疗骨不连的随访研究,探讨骨端处理策略的选择。rn 结果:骨不连接区存在不同组织类型,骨断端及其周围组织则主要是纤维化组织,在其内有新生血管形成,髓腔内组织可见大量的软骨细胞,未见新生骨及新生血管形成。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 PCR检测显示贴骨瘢痕BMP-2的表达明显高于骨断端和骨髓腔内容物的表达(P<0.05),骨断端DCN的表达明显高于骨髓腔内容物和贴骨瘢痕(P<0.05)。非手术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长,易出现肢体短缩,有些还须进一步手术矫正。完全切除骨断端陈旧组织的骨不连愈合时间最短,易出现再折。不切除骨断端瘢痕组织后植骨内固定的平均愈合时间较完全切除组稍长,但仍明显比非手术组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rn 结论:骨不连形成过程中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主要是成骨细胞减少和纤维瘢痕生成,BMP、DCN含量减少,局部组织的抗纤维化和成骨能力下降,并且在骨不连接区及其周围不同部位组织的内源性成骨潜力不相同。骨断端的处理策略的选择,要建立在骨不连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骨不连的类型和骨断端局部组织的状况,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 摘要: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ndion,MPR)诊断及其临床意义。rn 方法: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例合并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患者采用显示骶神经根管全长的骶骨双斜位MPR技术,观察骶神经根管骨折情况以及骨块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0~55 y。受伤至入院时间1~30d。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3例,挤压伤1例。将所有患者进行双斜位(45°斜冠状位和30°斜失状位)MPR检查后可清晰的显示骶神经根管的骨折情况,并进行临床验证。rn 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和国际截瘫学会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进行临床诊断: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2例,S1、S2神经根均损伤2例,经双斜位MPR检查后发现S1神经根管有骨折块进入3例,S2神经根管1例,S1、S2神经根管均有骨折块进入2例,此6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术中所见S1、S2神经被骨折块压迫),去除压迫后症状明显缓解,平均12周症状消失;而其余4例患者(S1神经损伤3例,S2神经损伤1例)经双斜位MPR检查后未发现骨折块进入骶神经根管(考虑单纯神经挫伤),予保守治疗平均13周症状消失。rn 结论:骶骨双斜位MPR技术可作为骶骨骨折患者的常规检查,对于明确骶神经损伤的原因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判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影像学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在前臂尺桡骨及皮肤联合缺损修复中的可行方法。rn 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应用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尺桡骨及皮肤联合缺损7例,其中单皮瓣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4例,双皮瓣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3例,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并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前臂功能锻炼。术后12个月按Glickman-Mackinnon方法和Enneking评分系统测定患肢功能。rn 结果:7个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病例的10块皮瓣全部成活,串式腓骨瓣与尺桡骨完全骨性愈合时间为3~6个月。对7例患者全部进行了1年以上的术后随访,修复上肢的外观比较满意,按Glickman-Mackinnon方法评价,皮瓣感觉恢复:S1级2块,S2级5块,S3级3块。前臂旋转功能:优2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为25.3分,平均恢复了肢体功能的83.5%。rn 结论:应用串式腓骨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尺桡骨及皮肤联合缺损,方法可靠,既修复了前臂的皮肤缺损,又恢复了尺桡骨的解剖连续性及其长度,同时为骨折愈合提供了充足的血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经锁定和加压固定后骨痂应力的变化,研究LCP锁定固定和加压固定对应力遮挡效应的影响,为临床MIPPO式中应用不同类型的接骨板和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rn 方法:应用有限元法根据LCP独特设计的锁定与加压结合孔,建立了胫骨上端骨折LCP锁定和加压固定后带骨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进行力学有限元分析,得出不同工况和内固定方式下骨痂应力情况。rn 结果:骨痂在锁定固定下的应力均值大于加压固定下的应力均值,根据配对的T检验结果两者具有统计意义。根据应力遮挡率计算公式,锁定固定导致的应力遮挡率少于加压固定导致的应力遮挡率。rn 结论:MIPPO术式下的加压固定可以提供坚强的固定但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较大;锁定固定产生更少的应力遮挡效应,但没有加压固定那样能提供坚强的固定;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对单纯长骨骨折通常采用两端锁定而中间加压的固定方式。这是一种兼顾固定的稳定性与更少的应力遮挡效应的固定方式,有助于骨折愈合。
  • 摘要:目的:基于骨盆的解剖结构,提出一种新的经髋臼长螺钉的固定方法,并测算钉道进钉区位置和方向角度。rn 方法:使用三维建模技术对半骨盆骨骼进行重建和分区,并对每一分区进行平行截骨获得断层轮廓数据;通过断层轮廓控制,并使用计算辅助程序对有效钉道的进钉点在髋臼上进行测算,再对经过每个进钉点的所有钉道进行优化选择,获得最佳钉道的方向。rn 结果:经髋臼长螺钉进钉区的范围大小依次是髂后区、髂前区、耻骨区和坐骨区,其中髂后和髂前区进钉区有部分重叠,坐骨区进钉长度无法到达坐骨支远1/3部。rn 结论:为髋臼固定提供一种新的固定选择,用于髋关节翻修和肿瘤切除后重建。
  • 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效果。rn 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9年2月,采用AO微型钢板螺钉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18例,手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切口。切开关节囊,暴露桡骨头颈部与肱骨外髁。助手协助肘关节内收,前臂旋转,充分暴露桡骨头骨折处,对头颈部边缘碎裂骨折块,旋转前臂到骨折块最充分暴露位置,复位后,可先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观察复位良好后,再用直径为2.0mm的AO微型螺钉固定,螺钉尖端不能突破对侧软骨,螺钉帽埋入软骨下面,不破坏光滑关节面。对边缘碎裂和中部塌陷骨折,先在桡骨颈部位插入小骨刀,翘起塌陷关节面,关节面下骨缺损用松质骨填塞,可在同一切口内取尺骨鹰嘴松质骨,再复位周围碎裂骨折块,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观察复位良好后,用AO微型T型或L钢板螺钉固定。钢板放置的位置,应不影响前臂充分旋前、旋后,如仍有骨折块未固定,可另用微型螺钉固定,并埋钉帽于软骨下面。骨折固定完毕后,旋转前臂,看内固定有无阻挡关节活动,修复环状韧带。如MCL断裂,或内上髁骨折,需要增加肘关节内侧切口,显露MCL,如撕脱的内上髁骨块足够大,则用普通螺钉固定,如果比较小或MCL靠近内上髁止点处断裂,则用锚钉进行韧带缝合、固定。术后肘关节于屈曲90°位中立位石膏固定。3-4周后去石膏功能锻炼。rn 结果: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MasonⅡ型骨折:优9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MasonⅢ型骨折:优1例,良3例,一般1例,差1例,其中骨折未愈合1例,因其功能良好,未进行进一步治疗。功能差者二期行桡骨头切除术,半年~1年后取出内固定钢板。rn 结论:AO微型钢板螺钉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病例随访分析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陈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rn 方法:选择自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收治的陈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6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应用ASES(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s Form)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Universt ofCalifomia-Los Aagels scoring system)评分以及SST(SimpleShoulder Test)问卷进行功能评分,并记录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按不同性别、年龄、伤侧、手术次数、术前是否存在其他部位损伤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对手术时间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不同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并发症出现与否进行比较。rn 结果:26例患者最终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前屈上举137.3±35.1°,外旋28.9±24.1°,内旋达胸10水平。VAS为0.7±1.2; Constant为83.1±17.9;UCLA为28.9±6.0;SST为8.7。不同性别组仅在内旋活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05);不同年龄、伤侧、手术次数、手术时间、固定方式、骨折类型、是否存在并发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rn 结论:陈旧的肱骨近端骨折由于治疗难度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在临床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规范治疗的前提下,可以削弱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大程度改善患者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应用三维C型臂辅助系统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pc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rn 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术中应用三维C型臂系统辅助手术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8~5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2例,运动伤8例,跌伤6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2例,Ⅱ型12例,Ⅲ型3例,Ⅳ型6例,Ⅴ型8例,Ⅵ型5例。rn 结果:患者切口均1期愈合。患者随访16~41个月,平均22.6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于术后8~24周愈合,平均16周。本组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并发症,患侧膝关节活动良好。采用修正Rasmussen评分体系评价,优2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rn 结论:术中应用三维C型臂辅助系统能够在三维平面下不经关节不增加损伤的情况下准确有效的提高了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质量,手术结合应用MIPPO技术对骨折血运的破坏小,提高了骨折愈合率,两者结合应用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评价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Cage(n-HA/PA66Cage)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rn 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对我院5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多孔n-HA/PA66Cage支撑植骨融合固定治疗。对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估。rn 结果:术后无神经损害加重:除2例Frankel A级患者,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平均随访9.4月(6月—11月)。术前平均矢状位后凸角14.4±12.6°,术后为3.7±8.7°,末次随访时3.9±8.5°。术前平均伤椎邻近上下椎体间高度为96.9±17.2mm,术后为109.5±17.1mm,末次随访时为108.6±16.9mm。随访期间未见Cage移位、内固定断裂及神经功能损害加重。19例达到E级融合,10例达到D级融合,25例达到C级融合。rn 结论:前路减压多孔n-HA/PA66 Cage支撑植骨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可行。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纠正明显,随访过程中丢失少,并能获得满意融合。
  • 摘要:目的:探讨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式在65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中的可靠性、适应症选择及手术后效果的比较。rn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至2009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46例腰椎退变性侧弯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其病程6-120个月,平均45.2个月。对术前Cobb角<20°,伴严重的神经根刺激和/或受损者的13例患者,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椎间盘摘除,后路横突及椎板植骨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角>20°的25例患者,行长节段固定侧弯矫正,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植骨融合。rn 结果:短节段融合2.8±0.7个节段,长节段融合5.1±1.4节段。短节段组纠正Cobb's角平均40%,长节段组纠正Cobb's角平均67%,二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长节段组较短节段组明显改善冠状面不平衡及侧方滑脱。二者在纠正腰椎前凸无明显差别。疼痛缓解率88.3%,9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平均随访37个月(6~48个月),随访期间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rn 结论:短节段融合适用于Cobb角<20°,尽管伴严重的神经根刺激和/或受损者,但冠状位及矢状位上畸形不明显的患者;长节段融合适用于Cobb角>20°;明显的额状面旋转及侧方滑移>3mm的侧凸,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失平衡的患者。老年患者病程长、往往伴随多器官疾病,应注意将手术创伤减少到最低程度,术后积极加强功能锻炼。
  • 摘要:目的:评价后路选择性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rn 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36例,其中男2例,女34例:年龄51~76岁,平均62.3岁。病程为10个月~7年,平均37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5例患者行脊髓造影。术前Cobb's角24°±10.2°,腰椎前突角22.6°±11.2°,C7铅垂线(C7PL)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SVA)7.8±6.6cm,C7PL与骶正中线(CSVL)距离6.9±5.8cm。患者采用后路选择性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术后进行随访,采用VAS、SF-36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rn 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30min,出血625ml,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0.9~4年,平均2.4年。患者术后、末次随访平均Cobb's角、腰椎前突角、SVA、CTPL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较术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丢失矫正效果1例,无椎间隙塌陷、神经损伤、钉棒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rn 结论:后路选择性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段,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征选择合理的减压、固定、融合方案以获得满意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rn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微创器械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伤椎固定17例,切开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17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时间、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的恢复情况、平均复位丢失率以及并发症情况。rn 结果:术后随访13~21个月,平均18个月。经皮组平均手术时间110min,与切开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经皮组伤椎前缘平均高度从52%恢复至正常的95%,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16,恢复到5.9,平均复位丢失率11%,与切开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皮组各项指标优于切开组。经皮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20ml,切开组平均290ml,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n 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伤椎固定是治疗不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段骨折的较好方法,其与传统切开短节段固定手术相比,患者恢复快。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钉术式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rn 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术式固定治疗A型(AO分类)胸腰椎骨折患者141例,患者平均年龄40.5岁(20~60岁),按骨折类型分为A1型、A3型两组,其中A1型组单节段固定35例,双节段固定26例;A3型组单节段固定41例,双节段固定39例。通过腰功能评分及脊髓神经功能2000分级标准比较临床结果。通过测量术前、术后1周、最后随访骨折椎楔变率、骨折节段矢状指数比较两术式影像学结果。rn 结果:14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4个月。单节段固定出血量及手术用时明显小于双节段固定(P<0.01)。两术式最后随访腰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1型组中,单节段固定矫正椎体楔变率明显优于双节段固定,随访丢失率亦小于后者(P<0.05)。A3型组中,单节段固定在后凸畸形及椎体楔变矫正与双节段相近(P>0.05),但是,矫正失败率明显大于后者(P<0.05)。rn 结论: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部分A1及A3型胸硬椎骨折,可取得与双节段相近甚至更佳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且具有出血少、用时短等优点。但是,其用于矫正A3-2型胸腰椎骨折时,失败率较高,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摘要:目的:对伴有邻近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脱出组织进行成分分析,探讨其与椎间盘脱出组织发生自发性吸收的相关性;并同时对临床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rn 方法:选择腰椎间盘脱出病例共85例,男52例,女33例,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组,其中,保守治疗含Modic改变者15例,保守治疗无Modic改变者15例:手术治疗含Modic改变者20例,手术治疗无Modic改变者35例。所有病人均经过临床分析,X线、CT和MRI检查以确诊为腰椎间盘脱出症。对保守治疗组,进行前瞻性随访,分析其突出组织体积的变化和临床功能学改变。对手术组,所有手术标本均被收集并行组织成分分析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免疫组化染色包括CD34和CD68,用来分析新生血管和巨噬细胞浸润程度。rn 结果:保守组,突出组织体积变化,无Modic改变患者在发作期体积是0.482±0.205cm3,Modic改变组,发作期体积为0.396±0.920cm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而保守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0.204±0.180cm3和0.334±0.103cm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进行组内比较,无Modic改变组,保守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而Modic改变组无显著差异(p>0.05)。功能评价,随访6个月后,无Modic改变患者疼痛减轻程度较Modic改变患者为明显。无Modic改变者中在初诊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36.2分,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16.7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有Modic改变患者中,在初诊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32.1分,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28.2分(6.3-29.7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组,无Modic改变组椎间盘脱出组织平均组成成分为:纤维环37%,髓核55%,软骨终板8%。Modic改变组椎间盘脱出组织平均组成成分为:纤维环33%,髓核19%,软骨终板51%。二组之间软骨和髓核成分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组间纤维环成分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显示,90%的脱出组织内可见以新生血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肉芽组织形成。经CD34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无Modic改变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以及巨噬细胞浸润较为明显,Modic改变组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和巨噬细胞浸润则明显为少(p<0.05)。rn 结论:伴有邻近终板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脱出组织比无改变者包含更多的软骨成分,组织形态分析也显示脱出组织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巨噬细胞浸润也较无Modic改变组为弱,预示着这些椎间盘脱出组织不易发生自发性吸收。前瞻性随访也发现无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脱出组织更易于吸收,因而,Modic改变存在与否,也可以作为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决策指征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远端融合椎(LIV)的选择标准。rn 方法:前瞻性分析按远端融合椎(LIV)标准进行融合的随访2年以上(24—36月,平均29月)的AIS患者共33例,男4例,女29例。其中PUMCⅠb2例,Ⅰc 2例,Ⅱa 3例,Ⅱb2 3例,Ⅱc1 3例,Ⅱd1 17例和Ⅲb 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4.2岁(11—16岁)。远端融合椎(LIV)的选择标准:术前站立前后位相上被骶正中线(CSVL)触及的最近端椎体(TV),其旋转在Ⅰ度以内,并在凹侧Bending像上2/3以上椎体落在Harrington稳定区内,不伴有腰段或胸腰段后凸。内固定方式均为椎弓根螺钉。观测指标包括躯干偏移(TS)、LIV倾斜度(LIVT)和LIV尾侧椎间盘开角(LIVA),并分析远端融合椎与稳定椎之间的关系。rn 结果:术前和最终随访时躯干偏移由1.87±1.18cm矫正至0.97±0.69cm(P=0.004);术前和最终随访时LIVT由20.95°±7.51°矫正至4.57°±2.80°(矫形率为76.2%,P<0.001);术前和随访2年LIVA分别为4.90°±3.83°和5.43°±2.23°(P=0.626)。选择触及椎体(TV)为远端融合椎比选择稳定椎节省1.144±0.73(0-2)个椎体。rn 结论:按此标准选择远端融合椎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并可保留更多运动节段。
  • 摘要:目的:发明椎体扩张器进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基本恢复丢失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rn 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测量矢径与横径比约2:1的特点,设计出长方形椎体扩张器。2006年10月至2009年8月共治疗55例58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T11 2椎,T12 19椎,L1 18椎,L2 12椎,L3 5椎,L4 2椎。rn 结果: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9.5±3.0)mm,术后为(25.9±3.1)mm;术前骨折椎体中部高度平均为(19.4±3.1)mm,术后为(25.5±2.7)mm;Cobb角术前平均(16.4±7.0)°,术后(7.1±5.9)°。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Cobb角变化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骨水泥渗漏率5.2%。术前VAS评分平均为(8.3士1.1),术后为(1.9土0.8);术前Oswestry功能评分平均为(74.5%±13.5)%,术后为(19.1%±6.2)%。VAS和Oswestry评分的手术前后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rn 结论: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可以有效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和矫正Cobb角,减少骨水泥渗漏,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价格较低。
  •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了我院2003-2008年间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的48例重度僵硬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比较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与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重度僵硬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的临床疗效。rn 方法:站立前后位胸主弯Cobb角大于70°和柔韧度小于30%者为筛选对像,共有48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22例为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主要为2005年10月前入院患者,全部锚定物均为椎弓根螺钉,锚定点参照CD原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17.32岁(12~20岁),术前主胸弯冠状而Cobb角87.56±14.88°(70.10°~117.83°),柔韧度为19.30±9.19%(0.89%~29.71%)。另外26例为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主要为2005年10月后入院患者,所有患者凹侧所有融合节段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或两侧所有节段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周定,其中男性7例,女性19例,平均15.65岁(13~20岁),术前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为86.77±11.71°(71.31°~107.51°),柔韧度为15.82±7.37%(6.82%~29.74%)。两组在角度、柔韧度等方面存在可比性。rn 结果: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组手术时间为270.70±50.35min、术中出血量为938.00±312.55ml、冠状丽主胸弯畸形矫正率为60.07±8.80%;选择性节段椎弓根固定组手术时间为268.784±39.58min、术中出血量为799.57±241.29ml、冠状面主胸弯畸形矫正率为46.06±14.80%。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20个月,除1例因凸侧断棒而明显丢失畸形矫正率外,余忠者畸形矫正率无丢失。rn 结论:对于重度僵硬AIS,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冠状面主胸弯矫正率明显高于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忠者。
  • 摘要:目的:评价经后路凹侧松解肋椎关节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rn 方法:自2004年11月~2008年6月,采用经后路凹侧松解肋椎关节和对分节不全脊柱段双极楔形截骨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4~22岁,平均16.6岁;13例分节不全椎体均位于胸椎,其中1例合并腰椎分节不全;发生1处分节不全9例,2处分节不全3例,3处分节不全1例。合并半椎体畸形1例,脊髓纵裂1例。左侧凸5例,右侧凸8例,分节不全椎体形成的骨桥均位于凹侧;术前冠状位侧凸Cobb角77~139°,平均88.5°;侧凸柔韧性0~41.9%,平均15.9%,除1例41.996,余12例均小于30%。3例合并有矢状位畸形,胸椎后凸畸形2例,术前后凸Cobb角90~101°,平均95.5°。胸椎前凸畸形1例, Cobb角26°。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0.7~6.3cm,平均4.2cm。rn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1h,术中出血量2100ml-4500ml,平均3700ml。1例因椎弓根钉侵入T5椎管压迫脊髓,引起左下肢不全性瘫痪,术后4小时再次手术拔除该钉,术后3个月左下肢瘫痪完全恢复。1例术中发生血气胸,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痊愈。所有患者经过12~39个月随访,平均18.1个月,末次随访结果:侧凸Cobb角9~62°,平均30.8°,侧凸矫正率48.9~90.3%,平均64.1%; 后凸Cobb角15~57°,矫正率43.6~77.8%,平均60.7%;1例胸椎前凸畸形者,术后矫正为后凸10°,矫正率78.2%: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0.5~1.8cm,平均1.1cm。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骨质愈合,内固定无断钉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rn 结论:分节不全型脊柱侧凸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理念不同。改善分节不全型脊柱侧凸的柔韧性不仅需要作凸侧松解,而且更需要凹侧松解。经后路胸膜外对凹侧肋椎关节松解,能解除凹侧紧缩带,改善脊柱柔韧性。分节不全脊柱段的双极楔形截骨与单个顶椎楔形截骨相比,双极截骨不仅矫正率高,而且可依靠截骨凹侧保留的软性旋转铰链,使截骨间隙能获得安全加压闭合。
  • 摘要: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的疗效。rn 方法:收集我们自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治疗的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历共计96例,其中55例行全椎板减压+单枚Cage植骨椎间融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简称PLIF术),41例行单例椎板减压+单枚Cage植骨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简称改良PLIF),随访平均7.53个月。记录相关的症状体征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JOA(29分)评分标准评定记录手术前后的数值变化,根据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的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判定骨融合。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判定结果。rn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椎间隙植骨都获得了完全的融合,PLIF组和改良PLIF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X-)±S:50.27±17.01,93.67±10.49;597.27±128.13,357.80±99.16,对应t=18.731,t=9.947:p<0.05。JOA变化值(X-)±S:16.95±2.09,16.63±1.88;对应t=0.752,p>0.05;椎间隙高度变化(X-)±S:0.17±1.19,0.41±1.07对应t=0.247,p>0.05.改良PLIF组内固定使用数量明显少于PLIF组。rn 结论:两种术式在治疗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上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椎间隙植骨融合及高度变化无明显差别,但改良PLIF术式较PLIF术式创伤小,手术暴露时间短,出血量少,内固定使用少,适合此类手术的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局麻下经皮后外斜侧入路和椎板间孔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rn 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57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了治疗。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17-79岁,平均42岁。A组,椎间盘突出位置偏外侧,尤其是极外侧突出的患者,应用局麻下经皮后外斜入路进行处理,后正中线旁开10厘米与骶1椎弓根的上缘与髂骨切线的交点为进针点;B组,椎间盘突出为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者应用椎板间孔入路,后正中线旁开1厘米,侧位上腰5骶1椎间隙方向进针。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手术前后腰椎功能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各组治疗结果、并发症、二次开放手术等结果。rn 结果:57例患者获得随访,最长5年4个月,最短12个月,平均22.4个月。选用后外斜入路22例,椎板间孔入路35例,两组年龄没有明显差异,椎板间孔入路手术时间较短,但两组出血最差别不大,各有1例患者接受二次手术,两种方法各感染1例。后外斜侧入路要考虑到髂棘的高低,突出的部位更靠外侧,术中多数看不到下行神经根,且不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椎板间孔入路不考虑髂棘的高低,突出部位为中央型和旁中央型,不包括极外侧型的病例,多数患者术中有坐骨神经的刺激症状,摘除椎间盘后,一定能够看到下行的神经根。后外斜侧入路者手术前后平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74.36,13.91(t=11.777,P<0.001),椎板间孔入路则为77.45,12.56(t=15.824,P<0.001),术前和术后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78,P=0.643:t=0.379,P=0.712)。按照MacNab末次随访时手术疗效A组优良率为86%。B组优良率为89%。rn 结论:两种入路各有不同的适应症,手术过程明显不同。但只要选择恰当,均能达到很好地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对髋关节感染继发骨性关节炎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症和疗效。rn 方法:2003年4月~2008年7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感染后遗症的成人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平均40.7岁。患化脓性髋关节炎时年龄为7~13岁,平均10.6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感染静止时间为22~41年,平均29.5年。术前常规行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除外活动性感染。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2髋选用骨水泥髋臼杯,同时加用髋臼加强环,股骨侧选用非骨水泥假体,其余病例均选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随访观察6~52个月(平均34个月)。rn 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活动性感染。2髋术中小转子上方襞裂骨折,予捆绑带固定后骨折愈合。1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麻痹,保守治疗1月后神经症状恢复。无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发现感染复发病例。所有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7.3分(27~63分),术后改善为89.7分(75~96分)。髋关节术前总活动度为53°±46°(0~140°),术后改善为125°±56°(70°~230°)。rn 结论:对髋关节感染继发骨性关节炎在感染静止期行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是安全的。术前排除活动性感染,感染静止期超过10年、术中充分的软组织松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研究与髋关节表面置换相关的股骨头/颈结合部形态。rn 方法:共102例健康髋关节三维CT图像,根据实验设计获取截面图像,该截面与股骨干长轴成50°(或45°,55°)夹角,与股骨颈长轴垂直,定位于股骨头/颈结合部。测量该截面内-外径长度(a),前-后径长度(b),在截面图像上作圆,要求该圆包容股骨头/颈结合部截面骨皮质,并作到最小,取得圆心,在该圆的外侧半圆内(股骨颈外上方)找到骨皮质最突起的部位(A点),连接圆心作半径线,测量并统计该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角)。统计分析内-外径长度(a)、前-后径长度(b),α角的大小以及影响因素。rn 结果:内-外径长度(a)明显大于前-后径长度(b),男性大于女性,α角甲均约27°,与身高体重性别均无关。rn 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股骨颈外上方和内下方造成切迹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可能件最大的部位是股骨头/颈结合部“外上前方”,与水平线夹角约27°,在术中需特别加以注意和保护。
  •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内侧松解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rn 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对173例患者255膝不同程度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应用关节镜内侧松节治疗,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名医师完成。应用膝关节协会的疼痛评分(KSS)和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来评价术后结果。rn 结果:97膝得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平均膝关节协会的疼痛评分由术前的17.6分(95%可信区间,16.7到18.5)提高到术后39.4分(95%可信区间,37.9到18.5)(P<0.001)。术后轻微的可控并发症为:16膝发生持续性肿胀,11膝延续伤口不适的症状。总体上,21例治疗效果差的患者中15例进行了膝关节置换,另外2名患者3膝在平均16个月后建议行膝关节置换治疗。rn 结论:通过本项研究的观察,关节镜内侧松解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且至少术后4年内能够在大多数患者中减小膝关节疼痛的症状。
  • 摘要:目的:探讨伸直型僵直膝关节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rn 方法:2001年10月~2006年12月,对16例(27膝)伸直型僵直膝关节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骨性强直4例6膝。男5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岁(31~66岁)。术前诊断:强直性脊柱炎7例14膝,类风湿关节炎4例8膝,创伤性关节炎2例2膝,治愈性膝关节结核2例2膝,感染性膝关节翻修1例1膝。均采用膝前正中切口和髌内侧弧形切开关节囊。股中间肌V-Y成形13例24膝,胫骨结节截骨再固定3例3膝。因骨性强直而行分骨和二次截骨4例6膝,其中异体冷冻骨移植2例2膝。因软组织松解后膝关节失稳而行铰链膝置换2例2膝。术后采用CPM机、患者主动和医生手法相结合的伸屈功能训练,至少持续3个月。以膝关节活动范围和HSS评分来评价手术效果。rn 结果:术后随访40(4~60)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6.3(10~26)分提高到术后81(79~95)分。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14.4°(0°~30°)提高到术后89.4°(70°~110°)。无感染、腓总神经损伤、骨折或肺脑栓塞等并发症患者。术后X线复查股胫角为5°~7°,平均16.4°,未见假体松动或感染征象。rn 结论:对于伸直型僵直膝关节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用99m锝标记的三相同位素骨扫描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价值。rn 方法:本研究共收治了11例THA术后感染的患者,均表现为持续性患髋疼痛伴假体松动和血清学指标异常。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63.8岁(53~74岁),假体使用时间平均为14.5年(0.5~30年)。三相同位素骨扫描通过注射99m锝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观察感染区域在血流灌注相,血池相和平衡相放射性浓度变化,并且与健侧相同区域对照,采用随机自带软件换算成时间-放射性摄取量梯度曲线,根据曲线差异程度得出诊断结果。同时结合术中组织冰冻切片病理结果(10个高倍视野下中性白细胞计数<5个,提示未感染),分析三相同位素扫描诊断的可靠性。rn 结果:11例患者中2例同位素扫描结果阴性,同时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中性白细胞计数<5个,一期假体翻修;8例患者同位素扫描结果阳性,冰冻病理切片白细胞计数>5个,骨水泥间隔植入,两期翻修;1例同位素结果阴性而病理结果阳性,两期翻修。rn 结论:本研究通过术前三相同位素骨扫描结合术中组织冰冻病理学检查希望能提高对于感染性松动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研究发现对于典型感染患者,确诊率100%;诊断可靠性超过术中微生物培养;假阴性结果可能与病理诊断标准有关;真阴性结果对于排除感染诊断和翻修手术选择有积极意义。结果显示三相同位素骨扫描阳性检出率同假体周围感染的确诊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翻修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胫骨假体位置改变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平台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rn 方法:使用正常成人下肢全长CT影像数据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在MIMICS10.01软件环境下导入DELUXE膝关节假体数字模型,进行模拟人工膝关节置换。在冠状面改变股骨、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包括内翻3°、内翻5°、内翻7°和外翻3°、外翻5°、外翻7°。分析假体内外翻位置改变对下肢机械轴位置的影响。按下肢机械轴内翻、正常、外翻分成三组模型,即下肢机械轴线内翻组、下肢机械轴线正常组和下肢机械轴线外翻组。将上述模型导入Abaqus6.8有限元分析软件,从股骨头向踝关节施加压力(分别为300N,1800N),模拟下肢负重状态。分析假体位置改变对胫骨平台应力分布的影响。使用下肢全长新鲜冷冻尸体标本,置换膝关节,建立下肢负重模型。通过改变股骨和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包括内翻3°、内翻5°和外翻3°、外翻5°。拍摄下肢全长X线片,分析假体位置改变对下肢机械轴线的影响。在下肢模拟负重力学实验支架上从标本股骨头向踝关节施加压力,分别为3kg,6kg,9kg,12kg。使用美国NK生物技术公司压力测试设备测量胫骨平台内外侧压力变化情况。分析假体位置对胫骨平台表面压力分布情况的影响。rn 结果:股骨、胫骨假体在冠状面的内外翻角度改变导致下肢机械轴内翻或外翻。股骨和胫骨内、外翻角度进行合适的组合可以保持下肢机械轴线正常。下肢机械轴线内、外翻导致胫骨平台表面在相应的内侧或外侧出现应力集中,达到应力峰值,机械轴线正常胫骨平台表面应力分布合理,不出现应力集中。应力分布的改变与下肢机械轴线改变相关,而与单独股骨或胫骨内、外翻角度大小无关。rn 结论:股骨和胫骨假体在冠状面内、外翻角度改变都会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机械轴线的位置。胫骨平台表面应力分布是否出现应力集中与下肢机械轴线变化有关。单独研究股骨或胫骨假体位置改变可能不能反映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负重状态。
  • 摘要:目的:报告一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病例的早期临床结果。rn 方法:2006年6~2008年7月,连续完成共19例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其中18例入选本研究组。半月板移植的手术适应症为:半月板全切除忠者:关节软骨Ⅲ度以下或局限性Ⅳ度损伤;关节力线正常;韧带正常;韧带同期或分期重建患者。手术技术:2例外侧半月板采用骨桥技术固定半月板移植物的前后角,其余16例均采用骨拴技术。采用自内向外、全内、自外向内、半月板内固定物四种缝合技术缝合固定移植物的其余部分。韧带受损者同期或分期进行重建手术和半月板移植手术。术后采用二次关节镜探查手术进行客观评估,Lysholm、IKDC、VAS(疼痛、满意度、疗效)评分进行主观评估。rn 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16月~41月的随访,随访期平均26个月。患者年龄21~52岁,平均38岁。男性9例,女性9例:右膝8例,左膝10例:外侧半月板11例,内侧7例。9例合并韧带损伤,1例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1例与半月板移植同期手术,6例分期手术,多发韧带损伤者2例,均与半月板移植分期手术。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后4例,半月板损伤切除后14例。二次手术探查结果:18例全部经过二次手术探查,结果显示:半月板移植物完整或基本完整者16例,存活率89%,失效2例(11%),行切除术。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关节粘连并发症,行关节镜松解手术。1例术后1年出现半月板囊肿。主观评估结果: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7分(62-77分)增加至术后的85分(72-100分),IKDC评分由术前的B级6例、C级9例,改善至术后的A级2例,B级12例,C级1例。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2分(5-7分)减少到术后的2.1分(0-4分)(满分10分)。VAS疗效评估平均8分(满分10分)(6-10分)。rn 结论:本组18例关节镜下同种半月板移植手术的早期临床主、客观结果满意,存活率89%。
  • 摘要:目的:本体感受器或其传入、传出的周围神经末梢受损经常导致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这可能是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从新鲜尸体的关节周围组织和踝关节不稳病例韧带重建手术中所切取的组织入手,分析踝关节周围本体感受器的性质,数量,密度和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临床病例的生物力学、本体感觉功能检验结果相比较,判断和分析本体感受器受损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中的作用,为临床上选择更合理的检查手段,制定手术方案及功能康复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18例踝关节不稳患者(14男4女,年龄19~50,平均28.9)。Footscan平衡系统评价其本体感觉功能,手术干预获取韧带重建取下的韧带组织标本:2例新鲜冰冻尸体踝关节韧带组织对照。将距腓前、距腓后、跟腓韧带,分为两端骨附着部和中间部;应用组织学方法HE染色显示组织的形态。应用免疫学原理检测蛋白基因产物(PGP 9.5),神经营养性受体p75和S-100(MILLIPORE,NO.LVH44276)蛋白的反应性,显示神经组织的分布状态:显微镜和周围神经分析软件观察分析感觉小体的结构特征,神经支配和分布特点。rn 结果:1.标本发现Ⅰ型小体(Ruffini样末梢),Ⅱ型(Pacinin样小体)和Ⅳ型游离无神经鞘的神经末梢:这些感受器主要分布于韧带的浅层和近骨附着部。2.患者重心摆动距离术前术后睁眼与闭眼检测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AOFAS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OFAS评分改善最为明显的项目是疼痛状况明显改善,其中较早干预者改善更为明显。rn 结论:l、踩关节不稳患者本体感觉功能受损,病史越长,症状越严重,AOFAS评分越低,其本体感受受损越严重。2、踝关节不稳患者韧带感受器受损,这与踝关节不稳症状相关联,韧带重建可能是避免感受器反复损伤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人工髋关节假体的临床效果。rn  方法:从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对42例患者53个髋关节采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人工股骨头假体施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股骨颈骨折6例(6个),股骨头坏死8例(12个),髋骨关节炎16例(20个),类风湿髋关节炎6例(8个)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例(2个),髂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例(1个),强直性脊柱炎2例(3个),色素沉着性结节性滑膜炎1例(1个)).患者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56.37岁,平均体重指数(RMI)27.4(20.2—44.8)。对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进行髋关节功能检查、X线检查及Harris评分。以2009年11月为终点,1例联系方式变更,患者尚未到复查时间。余无一例失访,随访时间最短为2个月,超过6个月的患者达到33例(38个),平均随访时间9.74个月。rn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功能改善满意,无一例脱位,无一例感染,无一例行翻修手术,X线显示所有假体位置满意,尚未见到骨吸收、假体松动等表现。Harris评分(0—82分)平均42.72分提高到术后的(86—95分)91.2分。rn  结论:通过短期临床观察,金属对金属大直径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假体是一种临床效果良好的假体,也许可以作为全髋关节置换的又一种理想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后关节内置管镇痛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rn 方法:运用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方法,对40例行单侧TKA的骨关节炎患者分为置管试验组和非置管对照组。两组术中均围关节注射“鸡尾酒”镇痛混合液,而置管试验组术后1d经关节内置管单次追加灌注镇痛混合液(罗哌卡因、凯纷、肾上腺素),非置管对照组则术后关节内不置管。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均统一,术后均不使用病人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睡眠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总体满意度、膝关节活动度、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rn 结果:与非置管对照组相比,TKA术后1d经关节内置管追加灌注镇痛混合液后,患者术后24~48h静息痛和运动痛VAS评分、术后1d/2d晚上睡眠评分及口服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d/3d膝关节活动度、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及术后2d总体满意度等方面亦有优势。两组在恶心、呕吐、尿潴留、伤门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n 结论:与单一“鸡尾酒”镇痛相比,关节内置管镇痛能显著延长TKA后满意镇痛时间超过36h;减少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且简单、实用、安全。
  • 摘要: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活动期髋关节结核的治疗效果。rn 方法:使用一期病灶清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例活动期髋关节结核,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3.8(18~51)岁。合并肺结核2例,并发窦道2例,股骨颈病理性骨折1例。术前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以上;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1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9(34-80)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HS)系统进行评定,髋关节假体情况采用普通X线片评价。rn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假体脱位,感染及神经血管并发症。平均随访49个月,关节结核无复发。患者术前HHS为26.8(4-46)分,末次随访时HHS平均为94.2(89-97)分,所有患者均可不扶拐行走。X线随访未发现假体松动、脱落等现象。rn 结论:一期病灶清除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活动期髋关节结核复发率较低,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纽织及手术前后正规抗结核化疗是本手术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通过对课题组自行研发的定制化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进行离体试验研究探讨其运动模式。rn 方法:以临床获得的6例离体膝关节为实验对象,通过动态X线透视成像技术,分别获得正常离体膝关节,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和全膝关节肿瘤假体置换后的膝关节各组标本的内外侧髁于不同体位时的连续侧位X线片。利用1waki方法,将股骨髁上前方的关节球面定义为伸展面(extension facet,EF),后方的关节球面定义为屈曲面(flexion facet,FF):两个球面的圆心分别定义为伸展面球心(extension facet Center,EFC)和屈曲面球心(flexion facet center,FFc)。测量关节在不同体位时,胫骨后部皮质与同侧股骨髁后方关面球心的间距:胫骨后部皮质分别与屈曲面球心(FFC)和伸展面球心(EFC)在不同体位距离长度变化的绝对值即为膝关节屈曲时胶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范围。rn 结果:正常膝关节组,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组,全膝关节假体纰内侧髁移动范围分别是:(3.1±0.1)mm,(2.7±0.1)mm和(1.7±0.1)mm;外侧髁移动范围分别是:(23.3±0.5)mm,(21.0±0.4)mm,(1.7±0.1)mm。三个试验组相对于胫骨的最大旋转角度分别为(25.0±1.7)°,(21.7士2.7)°,(6.7±0.3)°。rn 结论:在儿童股骨髁下端骨肿瘤的治疗中,定制化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在解决患儿双下肢不等长的基础上,其运动模式比全膝关节假体更接近于正常膝关节。
  • 摘要:目的:比较金属对金属大直径全髋与金属对聚乙烯全髋术后的近期疗效。rn 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对30例30髋进行金属对金属大直径全髋置换术,男12例12髋,女18例18髋;平均60.3岁;平均体重指数23.7 kg/m2。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5±17分。同期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常规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30髋,男9例9髋,女21例21髋;平均62.4岁,平均体重指数23.4 kg/m2。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3±14分。对两组病例的术后功能恢复及影像学进行比较。rn 结果:术后随访12~14个月,平均12.4个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感染、骨折脱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常规组有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深静腑洫栓。术后1、3、6、12个月Harris评分常规组为78±4分、84±3、90±4、92±5分:金属对金属全髋组为86±4分、90±3、95±4、95±3分。1、3、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金属对金属大直径全髋相比传统金属对聚乙烯全髋短期疗效好,其中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摘要:目的:研究β-TCP材料孔径和内连接径对其体内血管化的影响。rn 方法:制备了不同孔径(300-400、400-500、500-600和600-700μm)和内连接径(70,100,120,150,200μm)的8种不同结构的β-TCP材料。所有材料包埋入96只成年新西兰兔的双侧腰背筋膜内,术后1周、2周、4周、8周对材料进行组织学观察、同位素骨扫描检查,观察不同内部三维结构β-TCP材料的体内血管化情况。rn 结果:不同孔径和内连接径材料的血管化组织学表现不同。随着内连接径的增加,材料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和管腔大小增加(P<0.05)。而随着材料孔径的增加,血管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血管大小随之增加(P<0.05)。与其它材料相比,孔径400~500gm,内连接径120μm的材料显示了最好的血管化效应,新生血管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同位素骨扫描的结果也有效地支持了组织学的结论。rn 结论:孔内连通对长入材料孔隙的血管数量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支架材料的孔径和内连接径共同影响着材料内新生血管的大小。另外,孔径400~500μm,内连接径120μm的材料结构参数或许更有利于材料体内血管化。
  • 摘要:目的:比较载阿仑膦酸钠丙烯酸骨水泥与静脉使用阿仑膦酸钠抑制钛磨屑诱导骨溶解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可能机理。rn 方法: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无钛颗粒无阿仑膦酸钠组(A组)、钛颗粒注射无阿仑膦酸钠组(B组)、钛颗粒注射载阿仑膦酸钠丙烯酸骨水泥组(C、D、E组)、钛颗粒注射皮下阿仑膦酸钠组(F组)。按照文献报道动物模型,将载阿仑膦酸钠丙烯酸骨水泥植入兔股骨远端。A组术中于股骨髓腔注射0.3 ml的载体溶液,术后2、4、6周于膝关节腔注射0.6 ml的载体溶液;B、C、D、E、F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钛颗粒悬液。c组骨水泥中添加质量分数0.1%的阿仑膦酸钠,D组骨水泥中添加质量分数0.5%的阿仑膦酸钠,E组骨水泥中添加质量分数1.0%的阿仑膦酸钠,F组术后一周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悬液(1mg/kg/w)。各组术后8周后取出股骨,行组织形态学分析、DEXA法测定骨水泥周围骨密度(BMD)、及标准静态生物力学测试。rn 结果:B组骨水泥周围可见明显的骨吸收;而C组、D组、E组、F组骨吸收明显少于B组。B组骨水泥周围BMD和骨-骨水泥界面抗剪强度分别较A组下降2096、50%(P<0.05);D组骨水泥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29%、61%(P<0.05);E组骨水泥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37%(P<0.01)、32%(P<0.05):F组骨水泥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44%(P<0.01)、69%(P<0.05);C组、D组、E组分别与F组比较,骨水泥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载阿仑膦酸钠丙烯酸骨水泥与系统使用阿仑膦酸钠均可一定程度抑制磨损颗粒诱导骨质吸收,提高骨水泥周围BMD,有效增强骨-骨水泥间抗剪强度。
  • 摘要: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PPAR7基因对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与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rn 方法:针对小鼠PPAR7基因,构建短发夹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沉淀观察PPARγ的基因沉默效果。分别在成脂及成骨诱导培养基条件下,诱导培养14d,采用油红O(Oil Red O)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鉴定分化结果,并与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组比较。rn 结果:测序证实成功构建PPARγ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shPPARγ,转染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后,PPARγ基因表达显著抑制(92%)。与对照组比较,shPPARγ转染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率为56.46±1.92%,明显高于pSilencer-neo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组(P<0.01);成脂分化率为19.24±0.98%,显著低于pSilencer-shPPAKγ-neo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组(P<0.01)。rn 结论:RNA干扰沉默PPARγ基因后,可增强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潜能,抑制其成脂分化潜能。
  • 摘要:TRPV4基因对应的蛋白,TRPV4通道,是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家族(transient receptorpotential,TRP)成员,为非选择性钙离子通道。目前有研究发现TRPV4突变可引起一系列骨骼系统畸形,包括Kozlowski型脊椎干骺端发育异常(Spondylometaphysealdysplasia,Kozlowski typo,SMDK);变形性发育不良(Metaropic dysplasia,MD)以及短脊柱畸形(brachyolmia,BO)。总共有7种突变被发现,但是突变基因型与疾病表现型之闻的关系还不是十分清楚。为了进一步明确TRPV4突变基因犁与疾病表现型之间的联系,我们在23个患者中(15个MD患者,8个SMDK患者)寻找TRPV4基因突变,我们共在22个患者中发现了10种杂合型TRPV4突变。在MD患者中,我们发现一个重复发生的突变P799L出现于5名患者,并发现了7种新发突变,其中包括TRPV4基因中第一个缺失突变F471dcl。在SMDK患者中,我们发现一个重复发生的突变出现于7名患者,并发现了一个新发突变,这两个突变都位于外显子11。我们发现了一些突变位置与表现型之间的联系,外显子15的P799是MD的突变热点,而外显子11的R594是SMDK的突变热点。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我们对TRPV4基因突变的进一步了解。
  •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复合肿瘤假体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应用可行性与临床疗效。rn 方法: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14例下肢骨肿瘤患者应用自体骨复合肿瘤型假体进行手术治疗,男8例,女6例。年龄22-76岁,平均41.5岁。股骨远端5例,股骨近端6例,胫骨近端3例。所有诊断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骨巨细胞瘤9例,软骨肉瘤3例,转移癌1例,原始神经外胚瘤(PNET)1例。14例患者中行自体骨复合肿瘤型旋转铰链膝置换术3例,酒精灭活自体瘤骨复合肿瘤型旋转铰链膝置换术6例,酒精灭活自体瘤骨复合肿瘤型股骨头置换术5例。术后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rn 结果:所有14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2.8月(12-48月)。1例因肺转移死亡,1例因非肿瘤原因死亡,其余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月,无肿瘤复发。假体断裂的患者再次行复合肿瘤假体翻修手术,术后随访36月,骨质愈合良好。除死亡的2例患者外,余12例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为23-28分,平均26.5分。rn 结论:自体骨复合肿瘤假体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与近期随访证明了该设计达到了减少肿瘤假体与周围组织的直接接触,保持肢体的长度,为肌腱附着提供良好骨质的目的;同时发现该手术可以促进宿主骨与自体骨的愈合,有利于重建关节的稳定和功能恢复。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摘要:目的:保肢是肢体骨与软组织肉瘤手术治疗的主流,现在临床面临的难题是肉瘤侵犯或包绕肢体重要血管的保肢。肿瘤连同血管整块切除后进行血管置换是避免截肢的主要手段。文献中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内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肿瘤切除血管置换进行保肢的可行性,术后早期并发症,局部复发和肢体功能的情况。rn 方法:从2004年8月至2009年6月,13例累及肢体重要血管的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患者在我院进行了保肢手术。年龄14-63岁,平均38岁,4例为恶性骨肿瘤,9例为软组织肉瘤。除1例肱骨上端骨肉瘤外,其他12例均位于下肢。7例患者术中同时进行了动脉和静脉置换,另6例仅进行了动脉置换。5例采用了同侧或对侧大隐静脉,8例采用了人工血管置换。对伤口的愈合、患肢的肿胀和置换动静脉的通畅情况,局部复发情况和患者的功能进行评估。rn 结果:没有一例出现置换血管感染,肱骨骨肉瘤肱动脉人工血管置换的患者于术后第一天出现急性动脉栓塞,经急诊取栓后保留了肢体。8例行人工血管置换的患者5例(62.5%)出现了肢体肿胀和伤口不愈合,其他5例接受大隐静脉置换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p=0.043)。随访平均19.4个月(7-45个月),肱骨骨肉瘤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局部复发,但患者拒绝截肢,保肢成功率为92.3%(12/13)。1例术前存在肺转移的患者术后7.5个月死于肺转移,其他4例患者于术后半年-1年出现了肺转移(肺转移率38%),2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9%和63.6%,置换动静脉2年通畅率分别为100%和28.6%。12例下肢肿瘤患者术后功能良好(MSTS评分平均72%),肱骨骨肉瘤患者由于肿瘤切除同时切除了桡神经,功能差(MSTS评分33%)。rn 结论:肿瘤累及血管不是截肢的绝对适应证,肿瘤连同重要血管整块切除后进行血管置换的保肢手术是可行的,且可获得良好的局部肿瘤控制和肢体功能。
  • 摘要:目的:研制天然软骨细胞外基质来源的新型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CEDPS),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方向诱导分化后与CEDPS构建的复合体在体外以及裸鼠体内成软骨的可行性,并结合PkH26荧光建立一种无创伤性荧光图像评估体内组织工程化组织的新方法。rn 方法:(1)将天然软骨经过系列物理化学处理,得到软骨细胞外基质来源的三维多孔支架(CEDPS),并进行组织学、生物力学、生物相容性等系列评估。(2)BMSCs经成软骨诱导后,种植到支架上,体外培养1,3周后,进行电镜、Dead/Live免疫荧光染色、组织学等观察。(3)PKH26荧光标记成软骨诱导的BMSCs,接种到CEDPS支架上,异位植入裸鼠背部,4周后利用分子荧光活体成像系统无创伤性评估组织工程化组织在裸鼠体内生长情况,然后取材进行组织学以及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检测,与荧光图象比较。rn 结果:(1)组织学显示CEDPS支架蕃红花“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生化定量表明支架保留了大部分的细胞外基质;Micro-CT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内孔洞相互连通,具有良好的孔径和孔隙率;支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支架的纵向弹性模量与软骨一个数量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支架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无影响。(2)体外培养的BMSCs-CEDPS复合体形成了类软骨样组织,Dead/Live染色表明MSCs在支架内部活性良好,组织学结果表明蕃红花“O”、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电镜和组织学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细胞在支架中增殖显著,细胞基质分泌增加。(3)PKH26标记不影响MSC的增殖率。4周后活体荧光示踪显示MSCs在支架内生长良好,无扩散趋势,MSCs-CEDPS复合体在裸鼠体内生成软骨样组织,番红O、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免疫荧光检查表明构建的软骨样组织内的细胞来源为接种的PKH26标记的MSCs。rn 结论:(1)CEDPS支架具备良好的结构和性能,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支架载体。(2)CEDPS能为BMSCs成软骨方向诱导分化提供理想的三维立体环境,BMSCs与CEDPS复合能在体外构建类软骨样组织。(3)利用BMSCs和CEDPS支架能够在裸鼠皮下异位构建类软骨样组织。PKH26标记与与分子荧光活体成像系统结合,能够无创伤性评估组织工程化组织的种子细胞在动物体内生长情况与转归,是组织工程研究的一种新工具。
  • 摘要:目的:探讨假体周围高糖环境对葡萄球菌生长和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rn 方法:利用新西兰白兔建立假体感染的动物模型,分金黄色葡萄球菌组(n=40)和表皮葡萄球菌组(n=60),每组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入细菌的同时加入0.1mll%葡萄糖,对照组加入0.1 ml生理盐水。金葡菌组分别于2,4,6和8天观察;表皮菌组分别于2,4,6,8,12和16天观察,不同菌株每个时间点5只。对不同时间点的假体感染动物行膝关节的大体观察、细菌计数、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计数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rn 结果:金葡菌组第2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关节液细菌计数没有明显差别(p=0.426),注入细菌后第4,6和8天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菌生长明显增强,差别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4,6天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菌生物膜生长明显(P<0.05)。表葡菌组2,4,6,8,12和16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计数没有显著差别(P>0.05),生物膜形成没有明显区别(P>0.05)。rn 结论:假体周围高糖环境对金葡菌感染影响明显,而对表葡菌感染影响不明显。
  • 摘要:目的:探讨半骨盆置换术在骨盆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和功能性保肢手术中的应用。rn 方法:回顾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自2003年至2007年16例半骨盆切除和重建手术治疗案例,评估骨盆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和假体置换术的疗效和并发症。rn 结果:16例骨盐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接受了骨盆Ⅱ区、Ⅰ区+Ⅱ区,Ⅱ区+Ⅲ区、Ⅰ区+Ⅱ区+Ⅲ区切除和计算机辅助定制人工半骨盆假体置换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27岁,病理类型包括4例骨肉瘤、6例软骨内瘤、3例骨巨细胞瘤、1例尤文肉瘤和2纤维肉瘤,外科分期为Ⅱβ。术前评估包括:MRI、ECT伞身骨扫描、肺部CT、肿瘤穿刺活检及动脉血管造影并根据病理结果部分行动脉灌注化疗,广泛切除骨盆肿瘤,安装定制人工半骨盆假体,其设计突出小髂骨、术中可部分折弯、骶骨钩及耻骨钩。安装方便,切迹低,适配度好。术中平均出血2600ml(1200—8500ml)。5例有伤口并发症,其中1例并发深部感染行似体取出,3例行股外侧肌皮瓣转移,1例清创后一期缝合,脱位3例,其中2例行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外固定4周,1例反复脱位行髋臼翻修。术后4周开始功能锻炼,3个月可扶拐行走。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23—62个月),3例局部复发行局部切除放疗,4例死于原发舯瘤远处转移,MSTS功能评分平均72%。rn 结论:在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合理的广泛切除是治愈肿瘤的关键,应用计算机辅助半骨盆假体置换能快速、有效重建骨骼缺损,原发肿瘤对化疗及放疗的敏感性及肿瘤的性质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原因,伤口并发症及脱位是其主要并发症。患者心理满意度较高,患肢功能可以接受。
  • 摘要:目的:探讨聚乳酸可降解腰椎椎间融合器在体内降解过程的生物力学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rn 方法:48头健康成年家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L4,5椎间植入填充自体骨的PDLLA可吸收腰椎融合器或大小相当的自体骨块。分别在术后1、3、6、9、12及18个月处死动物取出标本。,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模拟腰椎的三维运动进行屈伸、左右侧屈运动、左右轴向旋转进行非破坏性生物力学测试来观察融合节段的稳定性。rn 结果:1月时两组在各个状态的ROM值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ROM值都大于对照组,但他们之间的差别除了后伸状态外都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测量结果均大于对照组,此时二者在右旋最小,后伸最大。两组测量值只有在后伸状态有明显的差别(P<0.05),在术后的第9个月时测量结果除了左右旋外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此时仍是右旋最小,实验组后伸状态最大,对照组在右屈最大,但各状态数值相比差别趋于减小,此阶段只有后伸状态二组相比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12个月时只有后伸和右屈时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其余均小于对照组。二组相比具有统计意义的仍在后伸状态。在第18个月时两组的各状态ROM值相近。rn 结论:聚乳酸 (PDLLA)可降解腰椎间融合器植入体内前3个月为自身稳定期,3~6个月为易松动期,6~9个月处于稳定与非稳定之间的临界期,9~12个月进入稳定期,植入体内12~18个月达到骨融合期。
  • 摘要: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甲型血友病膝关节病变的疗效、凝血因子治疗、手术特点、假体选择和手术并发症。rn 方法:2003年6月至2009年4月,19例(共计25膝)甲型血友病膝关节病变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年龄18到54岁,平均33.4岁;对手术前后关节的HSS评分、疼痛、活动度、并发症进行随访比较。rn 结果:18例(24膝)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月到54月,平均31月。术前患者HSS评分51分(31到64),术后HSS评分86分(62-110)。关节活动度(ROM)由术前55度,改善为术后82度。13例屈曲畸形患者均得到改善。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有1例患者,术后17月,因假体松动行翻修手术。rn 结论:在合理补充凝血因子条件下,全膝关节置换是血友病膝关节病变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明显改善症状,工作和生活水平。
  •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有限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分析。rn 方法:对1999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有限手术治疗的22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平均年龄39.2岁,股骨头骨折根据Pipkin分类法分型,Ⅰ型9例(40.91%),Ⅱ型7例(31.81%),Ⅲ型2例(9.09%),Ⅳ型4例(18.18%)。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和治疗方式治疗,定期随访,以术后X线片、Thompson&Epstein和Harris评分作为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标准,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rn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08月,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结果优10例,良7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77.27%。并发症包括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创伤性关节炎,无髋关节异位骨化发生,1例原发性坐骨神经损伤在术后1年逐渐恢复正常。rn 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临床少见,急诊应先进行闭合髋关节手法复位,股骨头骨折尽早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骨折解剖复位,有限的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对于PipkinⅢ型骨折可考虑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采用数字模板测量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假体。rn 方法:应用医院数字化影像网络系统和数字模板在计算机上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前模板测量,并与手术中实际应用的假体型号进行比较。rn 结果:数字模板测量选择的假体型号与术中实际应用假体型号相比较,髋臼假体的准确率达71.59%,股骨假体准确率达78.04%。rn 结论:应用数字模板测量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假体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信度。
  •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Hip RcsurfacingArthroplasty,THR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术后临床疗效及骨密度变化。rn 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THRA治疗的25位DDH患者进行3~5年的随访。其中女性18例,男性7例,共26髋(双髋1例),年龄30~59岁,平均48岁。根据Hartofilakidis分型,半脱位22髋,低位脱位4髋。采用Conserve-plus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髋臼假体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头假体采用低粘骨水泥固定。临床随访主要采用Harris评分,测量术前、术后CE角、髋臼外展角、股骨颈干角/柄干角、髋关节旋转中心、偏心距比值、髋臼假体覆盖率;记录髋臼假体周围透亮线及骨溶解;同时在术前、术后对股骨颈及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检测。以各种原因所致翻修或影像学松动为随访终点。rn 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5年(至少随访3年),截至随访终点无翻修或影像学松动病例,Hart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1分,优良率100%。术后轻度跛行2例,所有患者均无迟发感染、术后股骨颈骨折、术后残余股骨头坏死、术后假体松动、脱位、术后异位骨化,髋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增加。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髋臼假体平均外展角为41.6°,平均柄干角146.4°,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平均下移3.9mm,内移12.7mm,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94.4%。1例宿主骨与臼杯界面在2区出现透亮线,宿主骨与股骨假体柄界面无1例出现透亮线。ROI 1-6区与术前相比术后6月骨密度有所降低,术后6~36个月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术后6月时股骨颈外上区、股骨颈内下区和ROI 7区骨密度已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6月时上述三区的骨密度高于术前。rn 结论:THRA治疗半脱位型及低位脱位型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中期疗效,良好的手术技巧是预防中期并发症的关键所在。THRA术后股骨近端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存和恢复。
  • 摘要:目的:研究髓芯减压关节镜监视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作用及价值。rn 方法:建立兔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并分为3组,A组为空白骨坏死对照组,B组为单纯髓芯减压组,C组髓芯减压并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关节镜监视并对坏死骨清除后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术后4周和8周对股骨头行组织学检查。rn 结果:组织形态学检测发现术后4、8周C组术后各时相点血管数量及修复区新骨面积比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34)。rn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较强,可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加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意义较大。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经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rn 方法:我们自主研制了系列经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手术器械,包括:新型线锯切割器、椎间盘开口器、线锯导引钳和挡板拉钩,将Tomita提出由前向后全脊椎切除“一步切割法”改良为由内向外“两步切割法”,即:先利用椎间盘开口器由脊柱后方、经硬膜和椎体间隙斜形由椎间盘水平向前方穿刺,穿刺至挡板拉钩后,抽出穿刺针,将自制线锯由椎间盘开口器套筒内穿过,利用线锯导引钳将线锯由同侧导出,由内向外完成一侧椎间盘切割,同样完成邻位椎间盘的切割,上该侧脊柱固定棒,同法完成对侧两个椎间盘的切割;利用该改良全椎体切除技术对5例胸椎肿瘤进行了经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的临床应用研究。rn 结果:5例病人分别是:骨母细胞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恶性血管瘤1例,前列腺癌转移1例,均应用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完成肿瘤的全椎体切除,术后神经症状无加重,3例有明显改善,平均手术时间7.6小时,平均术中出血量1750ml,无硬膜破裂和脑脊液漏病例发生,截止到随访结束无复发病例。rn 结论:应用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经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较传统的Tomita全椎体切除术有明显提高。
  • 摘要:目的:评价万古霉素/硫酸钙缓释系统的体外释放特性,同时研究其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而评价其生物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rn 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颗粒缓释出的万古霉素浓度,抑菌试验检测缓释出的万古霉素抗菌活性,MTT法检测颗粒缓释液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n 结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抑菌试验表明,此颗粒可在局部释放高浓度活性万古霉素达144小时,MTT测试结果表明,此颗粒对间质干细胞(MSCS)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rn 结论:此缓释系统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物重建兔前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后的塑型改建过程以及血管生成变化。rn 方法:24只骨骼成熟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两组,每组12只,分别接受自体半腱肌和同种异体半腱肌重建ACL。术后3周、6周、12周、24周对重建ACL取材,每次取3只,通过大体形态,HE、甲苯胺兰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关节腔内重建韧带的组织学变化过程及血管生成情况,并采用Chalkley血管计数法对血管生成数量进行定量检测。rn 结果:术后3周,两组组织学和血管生成无明显差别。术后6周,自体组进入供体的细胞和血管多于异体移植物组,两组甲苯胺蓝染色均无异染物质出现。术后12周,自体组细胞和血管生成增加仍多于异体组,自体组出现甲苯胺蓝异染。术后24周,自体组细胞较12周时减少,但仍比正常ACL数目多,细胞可见串珠样排列,核周围有陷窝,类似于软骨细胞;胶原纤维纵向排列规律有序,并呈波状,其组织学形态接近但朱达到正常ACL。异体组细胞数目比自体组多,胶原纤维束沿应力方向排列、较规律。两组甲苯胺兰染色均可以见到异染。两组血管阳性染色均较12周时减少,但异体组阳性染色多于自体组。rn 结论:对于ACL重建,异体移植物的塑性改建过程滞后于自体移植物,提示临床上ACL重建术后负重应根据移植物类型制定不同的方案。
  • 摘要: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睛(99TCm-MIBI)显像在评估骨肉瘤术前化疗疗效及化疗后骨肉瘤多药耐药性中的价值。rn 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8~27岁,平均年龄16.4岁;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2例,肱骨近端2例,腓骨近端1例)在我院行术前化疗的骨肉瘤患者于化疗前后分别行局部99TCm-MIBI早期(10min)与延迟(120min)双时相平面显像,计算每位患者肿瘤/背景比值(T/B)及其洗脱率(Washout Rate WR)。12例患者术前化疗结束后均行保肢手术,术后将肿瘤标本按照Huvos分级系统评估肿瘤细胞坏死率,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肉瘤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将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rn 结果:按照Huvos分级,7例患者肿瘤细胞坏死率大于90%,另外5例小于90%。化疗前后早期相肿瘤/背景比值之比(R值)在肿瘤细胞坏死率良好组中为0.473±0.21,明显低于肿瘤细胞坏死率不佳患者0.99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与肿瘤细胞坏死率呈明显负相关(rs=-0.87,P=0.000)。化疗后骨肉瘤组织P-gp染色阳性8例,阴性4例,洗脱率(WR)在P-gp阳性者为(38.36±18.64)%,高于P-gp阴性者(6.40±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TCm-MIBI的洗脱率与P-gp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0.91,P=0.001)。rn 结论:99TCm-MIBI显像为及时评价骨肉瘤化疗疗效、检测骨肉瘤细胞P-gp表达及评价骨肉瘤多药耐药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无创检查方法。
  • 摘要:目的:RANKL、RANK蛋白是破骨细胞信号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配体和受体。它们在骨重建、免疫、血管病、腺体发生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RANKL、RANK蛋白的互相作用方式,测定RANK与RANK配体结合的亲和力。rn 方法:我们将小鼠RANK、RANKL基因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中,将之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中,诱导使之表达目的蛋白,运用蛋白纯化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蛋白复性等方法表达纯化制备有生物学活性的RANKL、RANK蛋白,用凝胶过滤层析及蛋白交联方法观察RANKL、RANK蛋白在溶液中的多聚状态,用GST-pulldown试验和BIAcore仪观察RANKL、RANK蛋白的相互结合并测定RANKL、RANK蛋白的平衡解离常数。rn 结果:从E.coli表达系统中获得了可溶性的RANKL、RANK蛋白,RANKL在溶液中呈三聚体,而RANK在溶液中呈单体,RANKL、RANK蛋白的亲和解离常数为1.09×10-10M。rn 结论:我们纯化制备了可溶的的RANKL、RANK蛋白,观测了RANKL、RANK蛋白的亲和力。
  • 摘要:目的:我们在前期成功制备出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同种异体骨,并证实其在体外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生长,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对兔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作用。rn 方法:制备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庆大霉素同种异体骨。构建兔胫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慢性骨髓炎模型,并进行评分。采用静脉输注庆大霉素、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以及手术清创后植入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或庆大霉素同种异体骨进行治疗,术后14天对兔血进行细菌学、放射学检查,然后处死动物,取标本行HE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对照组以单独手术植入同种异体骨对兔慢性骨髓炎进行治疗。rn 结果:成功制备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及兔胫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慢性骨髓炎模型。对照组及单独手术植入同种异体骨组均有明显感染。单独使用庆大霉素治疗可使兔血液培养阴性,但全部骨髓培养均阳性。使用庆大霉素脂质体静脉注射治疗可有效清除血液感染,有2只骨髓培养阴性。采用庆大霉素同种异体骨治疗也可完全清除血液感染,有3只骨髓培养阴性。使用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可完全清除血液、骨髓感染。rn 结论: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对兔胫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庆大霉素同种异体骨或庆大霉素脂质体。
  •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钙/庆大霉素释放系统的释放特点及防治骨感染的有效性。rn 方法:通过体外抗生素洗提和K-B法抑菌环试验,观察其释放规律和体外洗提液中抗生素抑菌活性;建立骨创伤污染动物模型,伤口内植入抗生素释放系统,观察其对污染伤口防治骨感染的有效性。rn 结果:硫酸钙/庆大霉素释放系统抗生素体外释放可达4周,洗提液抗生素体外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体内植入试验组织学证实可有效预防污染骨创伤伤口感染,且骨缺损处有修复现象。rn 结论:硫酸钙/庆大霉素释放系统能够有效释放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和骨传导性,能有效防治骨感染,有利于局部骨缺损的修复。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策略,总结相关的经验体会。rn 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5月对287例股骨近端骨折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对获得平均27.4月随访的2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时65岁以上老年患者214例(74.6%)平均78.5岁;183例(63.8%)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Harris评分平均为(21.4士1.3)分。手术策略:术前正确的评估X线,选择合适的PFNA型号,通过牵引、内旋结合支撑骨折远端下沉等方法进行良好的闭合复位,术中按透视下细钢针定位设计手术切口,PFNA进针点放置在大转子顶部前一横指,选择性扩髓后必须用手缓缓将主钉正确插入股骨干,同时快速、有效处理内固定放置中涉及的骨折复位丢失、TAD(正、侧位X线片上股骨头顶点到螺钉尖端的距离之和)偏差等问题,同时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内科及风险评估和处理。rn 结果:235例患者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40.8 min。术中出血量为70~370 ml,平均97.4ml。扶双柺下地时间为4~21d,平均10.7d。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1周。术中及术后随访未出现局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髋内外翻等畸形、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19例,良13例,中3例,优良率为98.7%。rn 结论:微创、固定可靠的PFNA能治疗除髓腔闭塞、股骨干过度弯曲外的绝大多数的股骨近端骨折并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术前良好的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但不能用髓内钉来完成复位:透视下细钢针定位设计的手术切口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及副损伤;改进的进针点更符合PFNA主钉的插入轨迹及国人的解剖;骨钩或骨刀修整股骨颈基底部后内旋复位再重新插入主钉是处理主钉放置中复位丢失的有效方法;以TAD的合适值是确定确定主钉深浅的标准;要非常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
  •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踝关节内韧带损伤后内侧不稳定的病理机理。rn 方法: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2~58岁,平均40岁。其中,踝关节急性扭伤患者2例,踝关节慢性损伤3例,先天性的平足3例,胫后肌腱失能5例,旋前外旋骨折1例,陈旧性的内踩撕脱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行三角韧带修补术,同时行跟骨延长术8例,内侧楔骨闭合截骨5例,跟骨截骨内移术1例。全部患者术后随访7-56月,运用AOFAS-AH评分,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rn 结果:踝关节急性骨折的患者,由于手术前无法评分,不放在统计分析内。其余14例患者手术前评分为42.4+10.6,手术后评分89.8+6.2。统计分析差别有显著性,P<0.05。rn 结论:三角韧带是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须注意其修复:三角韧带损伤范围较广,涉及到了前部的胫弹簧韧带和胫舟韧带。先天性的平足以及获得性的胫后肌腱失能患者。以往有经常的踝关节扭伤,有外侧韧带的损伤,此次发生了伴有内侧韧带损伤的骨折。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在腓骨极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腓骨钩状钢板优势。rn 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45例伴有腓骨极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完全随访的35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9例,B组16例。外踝骨折A组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B组使用1/3管型钢板固定;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对于后踝骨折,根据骨块大小采用不同方式固定。手术的标准是肉眼下基本解剖复位。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8个月。rn 结果:35例患者得到术后6~32个月随访,平均18.8个月,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利用腓骨钩状钢板A组:优15例,良4例,未见骨折不愈合、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优良率较1/3管型钢板高,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腓骨钩状钢板较1/3管型钢板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外踝固定中具有优势。
  • 摘要:目的:探讨肩峰骨折分型方法的选择及其治疗。rn 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肩峰骨折患者14例。男Ⅱ型7例,Ⅲ型4例。依据术前肩关节三维CT检查结果对合并的同侧肩胛带损伤予以全面评估。共5例肩峰骨折属于上肩胛悬吊带复合损伤一部分。其中复合损伤属于①肩峰-肩锁关节-锁骨远端骨折3例②锁骨中段-肩峰-肩胛骨外科颈1例③锁骨-喙突-肩胛盂上1/3和肩峰基底部三部位联合损伤1例。共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肩峰骨折5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OgawaⅠ型1例:AO斜T型3.5mm锁定接骨板同定OgawaⅡ型3例: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Ogawa Ⅲ型1例。rn 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过一年的随访。对随访结果依据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记录分析。手术组8例,平均随访13.8个月。所有肩峰接受手术患者肩峰骨折均在预定的手术目标区获得解剖复位,骨性愈合无术后伤口感染,血肿形成,伤口愈合不佳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最长随访18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保守治疗组6例,平均随访15.5个月,肩峰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Constant值71.7。rn 结论:通过对孤立性的移位明显的肩峰骨折或肩峰骨折属于上肩胛带多重损伤一部分进行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Ogawa分型结合上肩胛悬吊带复合损伤理论能指导肩峰骨折的治疗,实用性强。
  • 摘要:目的:观察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术后。患手屈指、屈腕功能恢复的情况。rn 方法: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共完成220例临床应用,64例获得3年以上的来院随访。其中男59例,女5例;年龄7~51岁,平均26岁。伤后到手术时间1~18个月,平均3.7月。全臂丛神经撕脱伤60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不全损伤2例,中、下干撕脱,上干正常2例。健侧C7与下干直接吻合56例,与内侧束直接吻合8例。30例行肱骨短缩截骨,截骨长度2.6~5.8 cm,平均3.9cm。术后随访36~57个月,平均44个月。rn 结果:屈指肌力恢复到4级的比率为64.1%(41/64);拇长屈肌肌力恢复到4级的比率为53.1%(34/64);尺侧屈腕肌恢复到4级的比率为73.4%(47/64)。rn 结论:健侧C7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较传统的手术方法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及减少了一个吻合口,可显著提高其重建屈指、屈腕功能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固定方法和疗效。rn 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16~65岁,平均44.9岁;按Bryan-Morrey分型:Ⅰ型8例,Ⅲ型1例,Ⅳ型7例。手术时间为伤后5天以内。手术经外侧入路,骨折复位后,AO拉力螺钉固定。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rn 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11周,平均7.9周。未见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1例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术后平均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25.8°+16.8°;前臂旋转度163.1°±10.62°。使用Broberg-Morrey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平均92.0分,结果优8例,良7例,差1例。rn 结论: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需分型计划手术;术中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近期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压迫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rn 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19例骨盆骨折伴腰骶丛神经压迫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1~56岁,平均34.7岁。骨盆骨折类型按Tile分类,A型2例,B型6例,C型11例。本组均采用经手术治疗并确诊。其中,后路减压10例,前路减压6例,前后联合入路减压3例。骨折固定方法:骶髂前路重建钢板内固定6例,经皮骶髂螺丝钉内固定3例,后路M型钢板内固定6例,联合前环内固定4例,未行内固定4例。rn 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及感染。17例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6年,平均26个月。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1周。神经恢复情况:完全恢复12例、部分恢复4例,未恢复1例。其中6例术前合并鞍区感觉减退或排尿困难症状,4例恢复正常,2例部分恢复。rn 结论: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压迫性神经损伤,早期手术将神经压迫解除,同时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稳定骨盆,可以获得较好临床结果。
  • 摘要:目的:探讨桥式交通皮瓣(Flow-through flap)应用于急诊严重骨折创伤的可行性和效果。rn 方法:自2005年5月-2008年9月收治8例高能量Gusmo ⅢC型开放骨折,均存在软组织广泛挫灭缺损,伴血管伤导致肢体远端供血障碍,MESS评分平均7.5。实施急诊保肢及修复重建术。一期清创及修复骨折,同时游离移植皮瓣覆盖创面,以其血管蒂主干连接于受伤肢体的动静脉缺损处,从而同期恢复肢体完整性和连续性。术后系统康复及密切随访。rn 结果:全部保肢成功,住院天数15~42d,平均21d,移植的桥式交通皮瓣全部成活,肢体远端血运良好。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愈合时间6~13个月,平均8个月,均未发生严重感染,肢体功能满意。rn 结论:桥式交通皮瓣对Gustilo Ⅲc型骨折的急诊保肢手术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可挽救肢体形态和功能,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并改善治疗效果,对严重开放性骨折创伤的治疗有较大指导和借鉴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足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术式。rn 方法:48侧成尸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5侧新鲜足标本血管造影,观测(拇)横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外径、分布及其之间的吻合,并对(拇)趾底内侧动脉浅支进行分型,观察足内侧皮瓣内的血管吻合和分布范围。临床上应用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多种术式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2~54岁。皮瓣切取面积3cm×4cm~8cm×10cm。rn 结果:(拇)横动脉与(拇)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远侧段吻合形成动脉环。(拇)展肌上缘动脉弓和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在(拇)展肌表面形成动脉网。临床上设计3种术式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12例全部获得成功。全部病例随访1—3年,平均2年,全部成活,皮瓣无破溃、臃肿,行走、负重活动正常,足部血供佳。rn 结论: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可设计多种术式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皮瓣旋转点最远可前移至(拇)趾近节趾中点,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好、手术方式简便、切取后对足部血供影响较小,是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 摘要:目的:尝试不进行植骨,单纯通过外固定架进行加压、牵开、再加压的方法治疗长管状骨非感染性不愈合。rn 方法:对5例长管状骨非感染性不愈合(4例股骨,1例胫腓骨),通过带延长装置的单边外固定架,先对不愈合端加压并维持2周,然后以1mm/d的速度、分4次进行的频率逐渐牵开10-14mm。维持2周后再以1mm/天,分4次进行的速度和频率进行短缩,直到使不愈合端加压。通过X线评价不愈合端的成骨情况。如果成骨反应活跃,维持加压直至愈合。如果成骨反应差,重复上述过程1-2个周期,直至愈合。rn 结果:胫腓骨不愈合的患者出现针道的深部感染、松动并导致对位异常。1例股骨干不愈合在第二次加压时出现内翻、向后成角,其余患者只出现针道并发症。经过相应治疗,5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6个月(6—10个月),拆除外架后平均随访5.8个月(1—10个月),无再骨折发生。rn 结论:对不合并肢体长度异常、有良好的接触面积、折端形态适合加压的长管状骨非感染性不愈合通过单纯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并依次加压、牵开、再加压能使骨折愈合,减少手术中的出血和对不愈合端的剥离,避免植骨。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DF)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rn 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导向手柄引导下运用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46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按Jensen修改后的Evans胃折分类法,Ⅲ型16例、Ⅳ19型例、Ⅴ型11例),术后在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rn 结果:平均随访10.2个月(8~20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5周(10~16周)。按照Harris评分标准,平均87.5分(65~98分)。无切口感染、螺钉或钢板断裂、骨折再移位、髋内翻畸形、内固定切割、内固定失败、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rn 结论:LISS-DF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牢固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观测锁骨内侧端与肋锁韧带的关系,为锁骨内侧端允许切除的长度(SL)提供解剖学基础。rn 方法:选取21具共42侧胸锁关节尸体标本,测量锁骨内侧端下关节面到肋锁韧带锁骨止点最内侧的距离(SL)。rn 结果:所有标本左右两侧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标本的SL为1.25±0.22cm,女性标本的SL为0.95±0.21cm。男性切除1.25cm的锁骨内侧端,结果是92%不损伤或轻微损伤肋锁韧带;女性切除0.95cm锁骨内侧端,81%不损伤或轻微损伤肋锁韧带。rn 结论:可使用这个方法和数据来确定锁骨内侧端切除的长度。
  • 摘要:目的:测量国人枢椎椎板的解剖及影像学数据,并建立寰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rn 方法:测量41例(男23例,女18例)成人枢椎干燥骨标本的解剖学以及健康志愿者61例(男39例,女22例)影像学枢椎椎板长度、棘突根部高度、椎板棘突角、进钉点至侧块外缘及椎板外缘的距离。应用VTK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处理1名健康成年男性寰枢椎CT,获得寰枢椎三维几何模型并赋以非均质材料后导入ABAQUS软件中构建有限元模型,构建寰椎侧块-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中立、前屈、后伸、旋转等状态下寰枢侧块螺钉及枢椎椎板螺钉所受应力变化情况。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解剖学测量示C2椎板长度、棘突根部高度、进钉点至侧块外缘及椎板外缘的距离、椎板棘突角分别为:1.8l±0.50cm,1.32±0.16cm,3.22±0.13cm,2.85±0.16cm,45.260±3.380;影像学测量结果则分别为:1.79±0.32cm,1.18±0.33mm,3.32±0.45cm,2.44±0.41cm,46.890±4.890。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所建立有限元模型中,椎骨包含130982个节点,83776个单元,螺钉包含52381个节点,16284个单元。旋转时,枢椎螺钉钉棒交界处应力集中;前屈时应力则集中于寰椎侧块钉-棒、骨-螺钉接触部;后伸时应力集中子寰椎侧块骨钉交界处及枢椎椎板钉棒交界部。rn 结论:国人枢椎具备椎板螺钉内固定条件,术前影像学测量可为枢椎椎板准确置钉提供可靠参数,一般可置入直径3.5mm、长度>20mm的螺钉。枢椎椎板螺钉在颈椎旋转及后伸时所受应力明显增加。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症状对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手术方案选择的影响以及疗效评估。rn 方法:回顾1996年5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31例资料齐全的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女性23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9.1岁(45~74岁)。按照术式不同,全部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减压;B组,责任节段减压伴短节段融合;C组,责任节段减压伴长节段矫形融合。收录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查体以及术前、术后影像资料。分别于术后1周、3月、6月、1年及其后每年一次随访。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1年以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末次随访要求所有患者完成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记录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椎间、后外侧融合以及邻近节段退行性变情况。rn 结果:所有病例全程随访,平均随访21.3个月(4-148个月)。A组9例,术前均无明显腰痛病史。术前平均冠状位Cobb角15.6°,末次随访17.1°;术后1年所有患者神经根性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末次随访OD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7.3%,患者对手术满意度67%,3例患者腰痛进行性加重。B组15例,术前均有明显腰痛病史,合并下肢放射痛6例,间歇性跛行9例;术前平均冠状位Cobb角14.1°,末次随访19.4°:末次随访OD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36.2%,患者对手术满意度37.1%,脊柱畸形加重12例。C组11例,术前均有明显腰痛病史,合并下肢放射痛5例、间歇性跛行6例;术前腰椎冠状位Cobb角平均22.3°,末次随访12.2°;末次随访OD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12.8%,术后4例残留腰背痛,无一例需要翻修。rn 结论:术前仔细评估临床症状和脊柱畸形的关联性有助于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如果腰痛病史不明确,减压范围不影响脊柱稳定性、不存在躯干失平衡以及腰椎不稳等问题,可以选择单纯减压术式;如果腰痛病史显著,减压涉及到脊柱稳定性、存在腰椎不稳或躯干失平衡等问题,建议选择彻底减压伴以长节段矫形融合;选择性减压伴以短节段融合固定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 摘要:目的:研究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临床和动态磁共振影像特征。rn 方法:临床诊断颈椎屈曲性脊髓病或平山病的患者30例,行颈椎中立位及屈曲位磁共振扫描,观察颈段硬膜囊和脊髓的动态变化,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与影像学征象的关系。无颈椎病史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行颈椎中立位及屈曲位磁共振扫描。rn 结果:1)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为青少年发病,男性29例,女性1例,单侧上肢发病20例,不对称双侧上肢发病10例,30例患者中27例表现为缓慢起病的前臂和手部肌肉萎缩无力,伴有手部寒冷麻痹及手指伸展震颤,3例病人表现上肢近端肌萎缩和肌无力,全部病人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受累表现,无论单侧或双侧发病者,肌电图均提示双侧上肢神经源性损害。2)颈椎中立位磁共振特点:30例患者中22例有下颈髓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变扁,20例患者脊髓内有长T2信号改变,脊髓未见压迫。3)颈椎屈曲位磁共振特点:30例患者均可见下颈段脊髓和后方硬脊膜向前移位,脊髓受到前方椎体或椎间盘和后方硬脊膜的压迫:横断面下颈髓变扁、萎缩更明显:硬脊膜外腔扩大,有片状星月形高信号影和血管流空现象,增强后有明显的强化,显示是扩张的硬脊膜外椎内静脉丛。20例健康志愿者脊髓和后方硬脊膜没有向前移位,脊髓无压迫,硬脊膜外腔无星月形高信号影。rn 结论:颈椎届曲性脊髓病主要临床特点为青少年缓慢起病的一侧手及前臂的肌萎缩和无力,无感觉障碍及锥体束受累表现;少数病人表现为上肢近端的肌萎缩无力;颈椎屈曲位磁共振成像可显示本病脊髓和硬脊膜的特异性征象、是早期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平山病是一种与颈椎屈曲有关的脊髓病。
  • 摘要:目的:为减小脊柱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置钉的危险避免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中适当应用自行设计的经横突-椎体固定术这一胸椎椎弓根根外内固定技术,并探讨其临床价值。rn 方法:对53例脊柱侧凸患者行术前CT扫描,观测椎弓根形态变化及椎体旋转程度,对过窄或变形严重的椎弓根行经横突-椎体内固定,观察使用效果。rn 结果:术前CT扫描发现,侧凸病人椎弓根横径及形态都有不同程度变化,其中86个胸椎弓根过细或变形严重不适合经椎弓根内固定,而对这部分椎弓根行经横突-椎体内固定取得满意效果,无神经并发症发生,无螺钉拔除或松动,侧凸畸形矫正良好。经术后3月,6月及1年随访未见明显矫正度丢失,未见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rn 结论:在脊柱侧凸病人中应用经横突-椎体内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固可靠等优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摘要:目的:评估Bjure公式在大角度脊柱侧凸中运用的有效性,探讨其适用的Cobb角范围。rn 方法:本研究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行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77名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所有病人年龄位于11-24岁之间,平均15.77±3.02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66例,分别测量术前术后站立位身高、臂长,摄术前术后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测量记录Cobb角(测量方法为Cobb法)。术前术后两组数据均按Bjure公式进行身高校正并行配对设计T检验检测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rn 结果:本组77名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主弯平均Cobb角51.68±16.84°、术后平均Cobb角18.77±10.51°、术前平均身高159.54±7.35cm,术后平均身高163.15±6.90cm、术前平均校正身高165.97±7.22cm、术后平均校正身高165.69±6.66cm。两组校正身高数据配对设计T检验示P=0.575;60°以上校正身高数据配对设计T检验示P=0.062。校正身高分布图显示Cobb角大于70°时Bjure校正身高值与术后校正身高值出现分离迹象,90°以上时呈喇叭口样放射状分离。术前术后校正身高差值分布图亦提示90度以上该差值随Cobb增加的斜率明显增加。rn 结论:Bjure公式在Cobb角位于40°-70°的特发性脊柱侧凸身高校正中的应用良好;70°以上脊柱侧凸行身高校正时需对Bjure公式进行修正或另立校正公式。
  • 摘要:目的:通过对胸腰段椎体区域性骨密度分析,探讨改良胸腰段骨折植骨融合范围的临床应用及意义。rn 方法:自骨密度室调取正常青壮年人查体所做的胸腰椎侧位骨密度测定图60例,每例侧位片采集有效椎体约2-4个,共有136个有效椎体图。利用骨密度测定仪自动分析软件测量每个椎体不同区域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盐含量(BMC),分析其间存在的差异。并自2005、11-2008、12采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治疗胸腰段骨折36例。rn 结果:在单个椎体内部,椎体上半的BMD和BMC均小于椎体下半;椎体前半的BMD和BMC均小于椎体后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每一椎间盘及其相邻两个椎体一半为—运动单位分析,上位椎体下半骨密度高于下位椎体上半骨密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治疗胸腰段骨折3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植骨融合率及保留较好的脊柱运动功能。rn 结论:胸腰段椎体内部的BMD存在区域性差异,椎体上半的BMD低于椎体下半的BMD,椎体前半的BMD低于椎体后半的BMD。这是临床上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发于椎体前上部,以及椎体爆裂骨折病例上终板发生破裂的几率远远大于下终板破裂的原因之一。应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植骨融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可动式椎间盘镜(mobile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MED)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bilateral decompression via unilateral fenestration,BDU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rn 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该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2例,患者均有间歇性跛行和坐骨神经疼等症状,双下肢症状以一侧为重:CT和/或MRI示椎间盘突出合并双侧椎管狭窄,多节段病变或双侧严重骨性狭窄避免选择该术式。手术时在症状严重侧行棘突旁切口约2cm,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在椎板间隙开窗,沿神经根通道减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然后在上下方椎板腹侧用棉片压低保护硬膜囊,在棘突基底腹侧与硬膜囊背侧之间形成工作空间,用磨钻和Kerrison钳潜行咬除棘突基底部,扩大工作空间,并经此空间逐步潜行咬除对侧椎板下缘和增厚的黄韧带,直至显露松解对侧神经根起始部。rn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减压至对侧神经根的背侧,无中转开放手术、损伤神经发生,硬膜囊撕裂2例,将其压低后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0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50-350ml,平均150ml。术后CT示减压充分,中央椎管和对侧椎管潜行扩大,对侧椎板、关节突和椎旁肌等结构保留完好。术后1-3d下床活动,术后住院5-12天,平均7天。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优21例,良11例。rn 结论: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操作方便,在保留对侧结构的情况下达到双侧减压,效果优良。
  • 摘要:目的:测定生理载荷下正中矢状面的腰椎椎体间屈伸运动中心及横断面的腰椎椎体间左右旋转中心,为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设计的改进提供可参考的数据。rn 方法:招募40-60岁健康志愿者10名,采用双X线透视影像系统(DFIS)和MRI相结合技术,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从受试者腰椎MRI获取每一节段腰椎脊椎三维重建模型,匹配到DFIS捕获的不同活动体位时腰椎双斜位X线透视图像上,真实重现出生理载荷下腰椎椎体间三维运动状态,利用三维坐标系分别计算出生理载荷下正中矢状面上腰椎椎体间屈伸运动中心点,及横断面上腰椎椎体间左右旋转中心点。rn 结果:在矢状面上L23椎体中心点运动范围为0.3±0.3mm,骨性椎管中心点运动范围为2.5±1.7 mm,棘突尖部运动范围为7.5±3.2 mm;L34椎体中心点运动范围为0.6+0.3 mm,骨性椎管中心点运动范围为2.3±1.1 mm,棘突尖部运动范围为7.3+3.6 mm。在横断面上L23椎体中心点运动范围为0.7+0.4 mm,骨性椎管中心点运动范围为1.1±1.0 mm,棘突尖部运动范围为1.6+0.9 mm;L34椎体中心点运动范围为1.0+0.9 mm,骨性椎管中心点运动范围为1.4±1.3 mm,棘突尖部运动范围为2.3±1.6 mm。经过线性拟合计算获得正中矢状面上腰椎椎体间(L23、L34)屈伸运动中心在椎体中轴后5 mm(相当于椎体后三分之一部位),横断面上腰椎椎体间(L23、L34)左右旋转中心在椎体前方约30 mm(L23为35.1 mm,L34为32.2 mm))。rn 结论:正常人体在生理载荷条件下,正中矢状面上腰椎椎体间(L23,L34)屈伸运动中心在椎体后三分之一部位:而横断面上腰椎椎体间(L23,L34)左右旋转中心在椎体前方约30mm。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为:腰椎作为人体躯干的承重骨架结构,其在旋转时,不只是承载脊柱本身,而需要承载整个躯干重量,人体为了维持其在旋转运动时整个身体的平衡,其旋转中心必然处于躯干的中心,而非腰椎自身的中心。我们认为这一研究结果有可能带来TDR设计的改进。
  • 摘要:目的:观察单纯采用椎体骨赘填充cage行颈前路椎体间融合的短期融合率。rn 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不同医师对103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单纯采集手术椎间隙前后缘的椎体骨赘填充cage。患者男69例,女34例,年龄25~77岁,平均53.6岁。诊断脊髓型颈椎病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1例,交感型颈椎病1例,各种混合型颈椎病15例,各种外伤性颈脊髓病15例。手术节段单节段60例,双节段33例,三节段10例。术后3个月复查,以颈椎X线片、重建CT与MR三者联合观察统计融合率。rn 结果:术后3个月总融合率为77.7%(80/103),单个医师最高融合率90%(18/20)。其中,单节段融合率为80%(48/60),单个医师最高融合率88.2%(15/17);双节段融合率为78.6%(26/33),单个医师最高融合率90%(9/10):三节段融合率为60%(6/10),单个医师最高融合率100%(3/3)。rn 结论:对颈前路单节段或双节段手术,以骨赘填充cage做椎体间融合可获较理想的短期融合率。
  • 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致伤特点、形成因素及针对性分类外科治疗后近、远期神经功能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4年7月治疗的4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23~81岁,平均55岁。根据致伤特点及影像学病理基础归纳形成因素为三类,即屈曲型致伤,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因素10例;过伸型致伤,各种原因所致的多节段(≥3个节段)颈椎管狭窄22例;复合型致伤(过伸+屈曲),同时存在节段性椎间不稳定(或前方椎间盘脱出)和多节段椎管狭窄因素11例。在生命体征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别的患者分别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后路多节段椎管减压及后路多节段减压+不稳节段侧块内固定(或前、后路联合减压)的手术方式进行早期外科治疗,观察近期神经功能疗效并进行远期随访。rn 结果:经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目前(49~70个月,平均58.5个月)的随访,神经功能JOA改善率分别为25.2%、40.3%、60.7%、60.1%;进入神经功能稳定状态的时间平均为15.6个月。rn 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为急性动态有限损伤过程,多具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共性临床表现,但其致伤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并不完全相同,早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不同入路及方式的减压及稳定手术进行治疗,仍可取得较明显的神经功能改善,并可较早地进入神经功能恢复的稳定期,而避免恢复不良的平台期。
  •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颈7胸1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后路手术的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8年8月间经手术治疗的12例颈7胸1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分析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及术中所见,观测比较手术前后病手的肌力。rn 结果:12例颈7胸1椎间盘突出症均为侧方型,均表现有患侧手内肌萎缩、肌力下降,9例无感觉障碍,接受椎板开窗或钥匙孔减压突出椎间盘摘除手术,经过26.25(6-39)月的随访,术后并指肌力平均改善16%,屈指肌力平均改善26%,伸指肌力平均改善32%。rn 结论:颈7胸1椎间盘突出症均为侧方型,表现为颈8神经损害,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手内肌萎缩,但多数病人无感觉障碍。后路突出椎间盘摘除治疗侧方型颈7胸1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研究硝普钠(SNP)诱导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MAP 45~50mmHg)对脊柱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rn 方法:60例ASAI~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腰椎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正常血压组(C组,n=20),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组(DⅠ组,n=20),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组(D2组,n=20)。C组不予处理,D1组和D2组均在手术开始后持续输注硝普钠(SNP),使平均动脉压(MAP)在30min内达目标血压(D1组:55~60mmHg,D2组:45~50mmHg)。分别在控制性降压前10min(T1)、达目标血压时(T2)、达目标血压后60min(T3)、开始复压时(T4)、手术结束时(T5)、术后24h(T6)、术后48h(T7)等时间点采血,检测并计算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动-静脉血乳酸血浓度差LAC(a-jv)等的变化,观察控制性降压对脑氧代谢的影响。rn 结果:与C组相比,应用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及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后,病人SjvO2、Da-jvO2、CERO2、LAC(a-jV)均无明显变化。rn 结论:应用SNP诱导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MAP45~50mmltg维持1小时)对病人的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方法和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rn 结果:85枚椎弓根螺钉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后X线及CT显示部分螺钉位置偏移,随访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现断钉、脱钉现象。rn 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下颈椎严重骨折,可早期实现颈椎的有效复位和坚强固定,有利于减压、植骨融合和早期康复,是一种有效的重建颈椎三维稳定的方法。
  • 摘要:目的:对于膝关节单间室病变是否行单髁置换仍有部分争议,本研究目的总结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单间室关节炎的临床结果及中期随访结果,并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rn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007年收治的17膝关节单间室关节炎患者:男性1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6岁(47-67岁),其中胫骨平台骨折后单间室的创伤性关节炎6例,骨性关节炎11例,内侧髁13例,外侧髁4例。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得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对患者的年龄、原发疾病、体重指数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假体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方法。rn 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34个月(21-46m),术前、术后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方法,术后膝关节平均评分达90,术后患者症状、步态改善明显,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7个月和29各月行全膝关节置换。rn 结论:单髁置换治疗单间室膝关节病变的手术创伤小,恢复的时间短,术后的关节活动更接近生理情况,如果正确选择病人,其手术的效果是能够令人满意的。患者年龄、活动量、原发疾病、膝关节术前评分以及病人体重指数于手术效果有关。
  • 摘要:目的:评估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aciateLigament,PCL)单束重建联合小切口切开胭腓韧带(Popliteofibular Ligament,PFL)重建治疗严重的膝关节后向和后外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结果。rn 方法:自2003年7月~2007年4月,共有28例连续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PCL单束重建联合小切口切开PFL,重建手术。入选条件:所有患者均为严重的膝关节不稳定,后抽屉试验为3+或以上,胫骨后移程度与健侧相比≥12mm,胫骨外旋程度大于健侧10度以上,同时不合并外侧副韧带的损伤。入选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单束后交叉韧带重建,使用异体跟腱作为移植物。在膝关节外侧通过两个小切口切开,使用异体胫前肌腱重建胭腓韧带,股骨侧切口位于股骨外上髁,长度为2cm,腓骨侧切口位于腓骨头,长度为3cm。rn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9.7个月。使用膝关节应力像评估后向稳定性,胫骨后移程度(患侧与健侧的差值)由术前17.7±4.5mm减小为术后4.5±3.9mm,胫骨外旋程度(患侧与健侧的差值)由术前16.0±4.70减小为术后-2.8±6.4°,术前与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KDC评分:术前28例均为D级,术后A级为10例,B级9例,C级8例和1例D级。rn 结论: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联合使用小切口切开胭腓韧带重建能够有效地改善膝关节后向和后外旋转不稳定。
  • 摘要:目的:评价股骨髓腔负压吸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中减少栓塞的作用。rn 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将2009年4月到9月拟行初次单侧TKA的30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试验组,术中采用股骨髓腔吸引,将2008年2月到10月行初次单侧TKA的29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未采用髓腔负压吸引。两组患者均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房评估术中栓子产生情况。评价指标为术中栓子形成数量(总栓子面积与右心房面积的百分比,%Ae)、相应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数以及肺栓塞发生数。rn 结果:在TKA术中,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无统计学差异。止血带释放后5分钟时试验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股骨髓内定位后开始监测到栓子,在整个监测时间窗内试验组栓子%Ae均低于对照组,在释放止血带后3'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肺栓塞病例。rn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在股骨髓内定位后开始在血液循环中监测到栓子,股骨髓腔负压吸引能够明显减少骨髓入血,有效减少栓子数量,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研究消除伸膝装置和胫骨垫片撞击对髌骨轨迹和髌韧带张力的影响。rn 方法:采用6具下肢尸体标本为实验对象,将标本安置于牛津测试架上,使用施乐辉公司的Genesis Ⅱ膝关节假体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先后应用标准胫骨垫片和高屈曲胫骨垫片,高屈曲胫骨垫片的前唇和立柱前方更为倾斜以避免伸膝装置和垫片的撞击。使用NDI公司的Optotrak Certus系统追踪膝关节屈曲过程中的髌骨轨迹,使用NKB公司的S型张力传感器测量膝关节屈曲过程中的髌韧带张力。rn 结果:使用高屈曲胫骨垫片相对于标准垫片,在膝关节屈曲90°到150°时,髌骨相对于股骨的空间合位移减小(p<0.05);在膝关节屈曲100°、120°、130°、140°时,髌韧带的张力也减小(p<0.05)。rn 结论:消除伸膝装置和胫骨垫片的撞击改变了髌骨轨迹,减小了髌韧带的张力,可能有助于易化术后膝关节高屈曲活动。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清除髋臼周围骨溶解病灶、同种异体颗粒植骨、更聚乙烯衬和股骨头,治疗全髋关节置换(toral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稳定固定髋臼假体周围局灶性骨溶解、保留髋臼假体的近期临床效果。rn 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共24例(24髋)THA术后髋臼假体固定稳定、假体周围局灶性骨溶解患者进行保留髋臼假体翻修治疗。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39岁—54岁,平均46.3岁。24髋均为非骨水泥髋臼。6例行走后髋部疼痛不适,4例发现腹股沟处渐增大无痛性包块,其余14例均为术后常规定期拍片发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初次THA术后至明确髋臼假体周围骨溶解时间4.6年~7.4年,平均5.7年。所有患者术前、术中评估髋臼稳定固定。均采用经腹股沟入路清除切除髂窝假性瘤样肉芽肿、髂骨内板开窗清除髋臼周围局灶性骨溶解病灶、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然后采用后外侧入路更换聚乙烯内衬、股骨头,重新植入高交联聚乙烯内村、股骨头。术后定期随访,对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拍骨盆、患髋正侧位X片、CT扫描观察假体是否发生移位、骨溶解病灶植骨区愈合情况、是否有新发骨溶解病灶,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等。rn 结果:24髋周围骨溶解病灶均位于DeLee和ChamleyⅡ区。股骨头偏移距离2mm~7mm,平均3.8mm:聚乙烯线性磨损率0.18±0.08mm/年(0.13-0.36mm/y);聚乙烯容积磨损率534.92±313.46mm3/年(228.64-756.38 mm3);骨溶解区面积634.84±268.96mm2(346.82-968.36mm2)。17例患者获得随访,失访7例。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关节功能均好,无局部疼痛及其它不适。Harris评分86-100分,平均93.6分。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髋臼假体均固定良好,无髋臼假体松动移位、无新发髋臼假体周围骨溶解,植骨区成骨良好,部分病例植骨区完全被周围骨爬行替代,无异位骨化等其它并发症。无1例再次出现髋臼周围骨溶解或其他原因致失败而再次翻修。rn 结论:髂腹股沟入路联合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清除稳定固定的髋臼假体周围骨溶解、植骨、更换聚乙烯内衬和股骨头,可以有效的治疗THA术后假体固定稳定的髋臼周围局灶性骨溶解、保留髋臼假体,避免骨溶解病灶进展导致假体松动。中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摘要:新一代全髋关节金属—金属关节表面置换术再次成为国内外关节外科的热点,最大限度保留股骨头颈的骨量、大直径股骨头假体明显提高稳定性、界而磨损量的减少都是热点的原因。在开展这项手术的同时,也发现有些不足之处,如手术切口较大,髋臼暴露困难,股骨头颈中轴线定位复杂和费时,一旦造成股骨颈切痕,将引发术后股骨颈骨折的隐患等。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共行全髋表面置换术114例145髋。在手术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筒锉定位法(cylindrical reamer orientationCRO)”,供同道指正。
  •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初步临床效果。rn  方法:对31例急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并结合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和改良的Fulkerson截骨术。评估利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Tegner下肢运动能力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和Kujala髌股关节评分。rn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18-36个月)。最后随访时,患者无髌骨再脱位或半脱位,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恐惧症阴性,Q角在正常范围,膝关节均无伸屈受限,有2例存在轻度膝前痛。Tegner运动水平主观评分平均为6.70(5-8)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3.30(87-99)分;Kuiala评分平均为94.46(90-98)分。rn  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短期随访结果显示,该手术创伤小,能有效防止复发和恢复髌股关节功能。
  • 摘要:目的:为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其他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rn  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22例患者,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将其中60例DVT患者的相关资料与未发生的病例进行比较,以及相关病因进行分析。rn  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7.%,其中中央型1例,混合型1例,周围型58例,未使用速碧凝组(n=57)和使用速碧凝组(n=176)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病因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中高龄,肥胖,糖尿病,胆固醇代谢,手术时间影响是高危因素。对于新鲜的周围型血栓采取用患肢足背静脉输注溶栓药物合踝上加压治疗治疗效果好。rn  结论:作为成熟手术之一的全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很高,速碧凝未能降低其发生率,临床症状与其未有直接关联。其中独立的高危因素有年龄,肥胖,脂代谢异常,手术时间。早期诊断血栓并用巴曲酶进行溶栓处理,效果良好,副作用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