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网络

脑网络

脑网络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3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36521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太原理工大学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磁共振成像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第五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4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18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等;脑网络的相关文献由1324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浩、陈俊杰、相洁等。

脑网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6521 占比:99.92%

总计:336786篇

脑网络—发文趋势图

脑网络

-研究学者

  • 郭浩
  • 陈俊杰
  • 相洁
  • 李海芳
  • 王彬
  • 张道强
  • 接标
  • 曹锐
  • 李丹丹
  • 丁新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雨晴; 牟林轩; 渠鎏; 姚俊鹏; 鄢香芸; 苏程果; 张培海; 李瑛
    • 摘要: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临床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而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psychogenic erectile dysfunction,p ED)是ED中最常见的类型,既往认为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大脑特定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网络异常已得到广泛证实。脑网络分析提示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脑结构性网络和功能性网络存在默认网络、认知控制网络、情绪/额叶-边缘系统和突显网络的拓扑连接模式异常,可能是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这一发现为p ED的中枢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周燕; 权利; 阮江海
    • 摘要: 目的对偏头痛患者静息态脑电进行图论及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连接存在的可能改变进行分析。方法首先获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简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16导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检查已经临床诊断为偏头痛但脑电图结果未见异常的患者73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7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截取两组受试者静息态EEG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通过相位同步分析方法计算锁相值(phase locking value, PLV)构建电极导联连接矩阵,并计算网络属性参数,再运用精确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成像(exact low resolution brai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 eLORETA)方法探索两组受试者DMN连接差异。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偏头痛组在全频段、delta频段及beta1频段,左侧额区与右侧顶区存在大量连接增强的边;在theta频段,左侧额区与左侧顶枕区之间存在少量连接减弱的边。图论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EEG的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高于健康组(P<0.05)。两组受试者DMN网络连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alpha2频段:在该频段,偏头痛组患者双侧顶下小叶之间的连接显著增强(P<0.05)。结论偏头痛伴随着脑网络连接的异常改变。通过对静息态EEG进行网络连接分析,可能识别临床脑电报告中不能发现的潜在异常,这可为今后偏头痛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李影; 张玲; 徐红; 姜琴
    • 摘要: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抑郁情绪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的差异及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从脑功能角度了解ASD患儿伴发抑郁情绪的病理机制。方法前瞻性地收集20例伴抑郁的ASD患儿、25例不伴抑郁的ASD患儿及25名正常发育(typical development,TD)儿童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并使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对ASD症状和抑郁症状进行评估,采集所有被试的大脑T1像结构磁共振数据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计算自动解剖标记(automated antomical labeling,AAL)模板中90个脑区的局部一致性值(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比较三组脑区ReHo值并分析差异脑区的ReHo值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基于ReHo值的比较分析显示:与TD组相比,伴抑郁ASD组额叶差异区域主要分布于默认网络、听觉网络、感觉运动区域、注意网络(P<0.001,经AlphaSim校正),颞叶差异脑区主要分布于听觉网络(P<0.001,经AlphaSim校正),顶叶差异区域主要分布于默认网络、感觉运动区域(P<0.001,经AlphaSim校正);与TD组相比,不伴抑郁ASD组额叶差异区域主要分布于听觉网络(P<0.001,经AlphaSim校正),顶叶差异区域主要分布于默认网络、注意网络(P<0.001,经AlphaSim校正);与不伴抑郁ASD组相比,伴抑郁ASD组差异脑区主要分布于感觉运动区域、注意网络(P<0.001,经AlphaSim校正)。伴抑郁ASD组右侧额中回(眶部)ReHo值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总分(r=0.631,P=0.003)和儿童抑郁量表总分(r=0.656,P=0.002)呈正相关。结论伴抑郁情绪ASD的发生与大脑广泛区域功能下降相关,尤其是感觉运动区域及注意网络功能下降。
    • 梁赛兰; 王多琎
    • 摘要: 大脑各功能区之间的有效连接是脑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在不同情形下相关脑区之间有效连接所构成的大脑网络,对于全面理解大脑的功能机制,治疗各种与大脑相关疾病,开发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动态因果模型是一种分析大脑有效连接的优势方法。结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脑电、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等3种检测技术,综述动态因果模型的相关研究。动态因果模型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涉及脑卒中、认知神经科学和精神疾病相关的脑网络研究;脑电相关动态因果模型的应用主要涉及认知神经科学以及与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症、癫痫、帕金森等疾病相关的内容;目前动态因果模型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还较少,主要涉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最后,对这3种技术进行了比较和展望。
    • 干思思
    • 摘要: 人脑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据统计,一个成年人的大脑中约有1011个神经元细胞,这些数量巨大的神经元细胞通过大约1015个突触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高度复杂的脑网络。近期,国际上将人脑网络的构建及其拓扑描述成为“人脑连接组学”。
    • 张程瑞; 陈俊杰; 郭浩
    • 摘要: 鲁棒性作为一种动态行为也是超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构建鲁棒网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对超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其动态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神经影像领域。在现有的脑功能超网络研究中,大多是探究网络的静态拓扑属性,并没有相关研究对脑功能超网络的动力学特性——鲁棒性展开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文中首先引入lasso,group lasso和sparse group lasso方法来求解稀疏线性回归模型以构建超网络;然后基于蓄意攻击中的节点度和节点介数攻击两种实验模型,利用全局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探究脑功能超网络在应对攻击时的节点失效网络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实验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更为稳定的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在蓄意攻击模式下,group lasso和sparse group lasso方法构建的超网络的鲁棒性更强一些。同时,综合来看,group lasso方法构建的超网络最稳定。
    • 赵晓岩; 张维; 钟维佳; 郭大静; 李传明; 周百万; 吴小佳
    • 摘要: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探讨脑白质网络拓扑属性改变对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发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潜在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 从Parkinson′s Progression Markers Initiative (PPMI)数据库中纳入83例在基线时认知正常的PD患者,且均行4年的随访;4年后,有26例转化为PD-MCI,其余57例仍保持正常认知(PD patients with normal cognition,PD-NC)。采用图论分析研究PD-MCI患者结构网络全局和局部拓扑属性的改变;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向前逐步逻辑回归分析评估网络拓扑属性和认知量表对PD-MCI的预测价值。结果 PD-MCI患者在第4年随访时网络属性较PD-NC患者发生广泛改变。PD-MCI患者4年随访后的全局效率、局部效率较基线时显著降低,同时伴有特征路径长度的增加(P<0.05);且在前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及纹状体-边缘系统多个节点的中心性降低(P<0.05)。此外,右侧眶内额上回的节点中心性的降低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数字字母排序测试是PD-MCI的重要预测指标(P<0.01)。结论 右侧眶内额上回的局部网络属性的改变可作为PD-MCI影像学预测标志物,且白质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对早期P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刘娜; 林枫
    • 摘要: 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很常见,涉及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等多个方面,其中认知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55.9%[1]。研究表明,认知障碍,特别是执行功能障碍对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2]。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脑卒中事件发生后6个月内出现的,并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强调脑卒中与认知障碍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以及两者间临床管理的相关性[3]。PSCI与脑卒中病变特点和大脑顺应性有关,大脑顺应性依赖于认知储备(cognitive reserve,CR)和脑储备(brain reserve,BR)两方面因素[4]。
    • 郑威; 于洪丽; 王春方; 李建波
    • 摘要: 目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对脑卒中疾病的作用效应尚未明确,本研究探究tDCS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1例脑卒中患者tDCS刺激前、中、后的32导脑电信号,利用偏定向相干性方法构建了平均脑网络图,并分析所得脑网络拓扑参数。结果左、右侧两类患者平均脑网络在tDCS刺激后与刺激前相比,节点入度和网络效率均具有显著性增加(P<0.05);平均集群系数分别由0.0968±0.010增长为0.1290±0.011、由0.1341±0.012增长为0.1826±0.0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征脑网络集团化程度增加,网络信息传输效率提高;网络核心节点个数分别由3增长为4、由2增长为6,枢纽节点核心地位下降,减少患侧对健侧的去抑制作用。结论tDCS对脑卒中疾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为tDCS对脑卒中疾病的作用效应提供依据。
    • 林雯仪; 何昊; 关青
    • 摘要: 反刍思维是指个体在经历了消极生活事件后不由自主地反复思考该事件的产生原因、经过和结果,表现出负性自我参照加工、消极情绪性以及持续性的特点。采用脑功能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者发现反刍思维的上述三个特点分别与默认网络内部的异常活动模式、突显网络功能连接的改变以及注意相关网络之间的异常耦合有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反刍思维与相关脑网络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究反刍思维脑功能网络的结构基础,同时也应关注反刍思维及其脑网络的老龄化特征,并致力于探索有效干预反刍思维的神经调控技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