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钙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化学工业、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39884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土壤、动物营养学报、广东饲料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首届饲料酶制剂应用技术论坛暨饲料酶制剂大会、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2005年无机盐学术年会、2001年中国磷肥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讨论会等;磷酸二氢钙的相关文献由520位作者贡献,包括廖吉星、薛涛、陈肖虎等。

磷酸二氢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9884 占比:99.98%

总计:540011篇

磷酸二氢钙—发文趋势图

磷酸二氢钙

-研究学者

  • 廖吉星
  • 薛涛
  • 陈肖虎
  • 朱飞武
  • 高贵龙
  • 赵伟毅
  • 马先林
  • 彭宝林
  • 付全军
  • 周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景; 陈炳钿; 何姝颖; 邱华玲; 缪伏荣; 董志岩; 李忠荣; 方桂友; 叶鼎承; 陈卓; 陈鑫珠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磷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骨骼钙和磷代谢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640头健康的、遗传背景一致、初始体重为(63.10±2.3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磷源为磷酸氢钙(DCP);试验1组磷源为磷酸一二钙(MDCP),其中MDCP提供的磷水平为对照组DCP提供磷水平的80%;试验2组磷源为MDCP,其中MDCP提供的磷水平为对照组DCP提供磷水平的60%;试验3组磷源为磷酸二氢钙(MCP),其中MCP提供的磷水平为对照组DCP提供磷水平的80%;试验4组磷源为MCP,其中MCP提供的磷水平为对照组DCP提供磷水平的60%。试验期共9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4组育肥猪终末体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和试验2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育肥猪肌肉、肝脏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肌肉和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试验3组和试验4组肌肉IGF-Ⅰ和GH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试验2组肌肉IGF-Ⅰ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肝脏IGF-Ⅰ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4组肌肉GH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3)不同磷源对育肥猪各段肠道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空肠和回肠的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特别是空肠新增菌属较多,而盲肠微生物较稳定。由此可见,饲粮选用MDCP或MCP替代DCP来补充磷源,并以80%或60%为替代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是替代DCP的良好磷源。
    • 周志鑫; 王波; 许德华; 杨秀山; 张志业
    • 摘要: 酸解液中氮磷的高效分离是发展硝酸法湿法磷酸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采用溶析结晶使酸解液中磷以磷酸钙盐形式析出从而达到氮磷分离的研究思路。以异丙醇为溶析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溶析剂加入比(异丙醇与模拟酸解液质量比)、温度、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溶析时间对析出晶体物相结构以及磷析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析时间不会影响析出晶体物相结构,增大溶析剂加入比、升高温度、降低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都会使得析出的晶体由磷酸二氢钙转变成磷酸氢钙。通过对比磷析出率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溶析剂加入比为3∶1、温度为5.0°C、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为30%、溶析时间为1.0 h,在此条件下磷析出率可达73.58%。
    • 郑寒笑; 吕莉; 唐盛伟; 何燕君; 张涛
    • 摘要: 为改进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提高副产石膏的品质,缓解湿法磷酸中固体副产物磷石膏带来的环保压力,进行了磷-硫两步法酸解磷矿制磷酸的研究。着重对贵阳某磷矿在磷酸中的浸出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矿粒度小于75μm、搅拌速度为500 r/min、反应温度为70°C、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为4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磷矿分解率达到98.5%。德罗兹多夫动力学经验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40%五氧化二磷中磷矿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且阻缓系数较大,表观活化能为6.048 kJ/mol,表明40%五氧化二磷中磷酸分解磷矿的反应速率受扩散控制。酸解渣SEM和EDS分析表明反应产物磷酸二氢钙结晶析出是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 高建明; 蔡宗平; 孙水裕; 邓阳红; 廖小健; 关智杰; 周佳丽; 陈华山; 刘敬勇
    • 摘要: 以磷酸二氢钙(Ca(H_(2)PO_(4))_(2))为原料配制淋洗剂,对某矿区周边镉(Cd)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分析了不同配制条件下淋洗剂中Ca^(2+)、总磷含量及其对Cd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液固比、淋洗时间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对淋洗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了淋洗前后土壤Cd形态分布。结果表明:淋洗剂中Ca^(2+)、总磷含量与Ca(H_(2)PO_(4))_(2)投加量呈正相关,且未加热条件下配制的淋洗剂中Ca^(2+)、总磷含量、pH更高。采用投加量为0.07 mol的Ca(H_(2)PO_(4))_(2)与去离子水混合加热配制的淋洗剂,在液固比5、淋洗时间3 h的条件下,淋洗效果最优,土壤Cd去除率高达70.83%。Elov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淋洗过程,解吸过程为非均相扩散过程。淋洗后,弱酸提取态及可还原态Cd得到有效去除。淋洗修复方法可行,为去除土壤中的Cd提供新思路。
    • 李朝荣; 苏殊; 许德华; 杨秀山; 张志业; 王辛龙
    • 摘要: 针对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中酸解液钙磷比调节的问题,提出采用溶析结晶的方法对酸解液中的钙磷比进行调节.分别以甲醇、乙醇、乙腈、丙酮、异丙醇、四氢呋喃这6种溶剂为溶析剂,以磷析出率、粒度分布等为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优选出丙酮作为较优溶析剂.考察温度、P2O5质量分数、溶析剂加入比、溶析时间这4个因素对磷析出率的影响,并进行响应曲面实验设计,得出各工艺参数与磷析出率关联的数学模型,预测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磷析出率.结果表明,在溶析剂质量加入比为4.0,P2O5质量分数为35%,温度为15.9°C时磷析出率最高,此时预测值为66.31%,实验值为66.10%.
    • 朱有健; 张显显; 陈奕名; 吴学红; 杨海平; 陈汉平
    • 摘要: 农业秸秆通常含有较高的碱金属,在燃烧过程中易造成锅炉高温熔融烧结问题,影响锅炉正常运行.使用灰熔点测试仪并结合灰样烧结度测试研究磷酸二氢钙添加剂对玉米秆灰熔融烧结特性的影响规律.此外,使用固定床管式炉研究了磷酸二氢钙与两种不同钾盐之间的反应特性.结果 表明燃烧温度和磷酸二氢钙与钾盐混合比例对反应产物影响显著.在碱金属盐过量时,磷酸二氢钙与碱金属盐在温度高于300°C时开始反应,300~600°C产物以Ca2P2O7、Ca(PO3)2、KCa(PO3)3为主,700~900°C反应产物主要为K2CaP2O7.当磷酸二氢钙过量时,除磷酸二氢钙与钾盐的反应外同时存在磷酸二氢钙的高温分解反应以及反应产物间的二次反应.此外,研究发现磷酸二氢钙与K2CO3的反应活性显著高于KCl.在玉米秆中添加磷酸二氢钙后可在灰分中形成高熔点的Ca9MgK(PO4)7和CaKPO4,显著提高生物质灰的熔融温度并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有效缓解玉米秆的熔融烧结.研究成果可为磷基添加剂在缓解生物质锅炉灰熔融烧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朱剑锋
    • 摘要: 我国饲料级磷酸钙盐生产方法主要是稀酸直接中和法(传统法)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发的直接法.分析了这两种生产工艺的流程、特点及问题,结合典型饲料级磷酸钙盐装置的生产实践,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饲料级磷酸钙盐生产工艺.介绍了该新工艺的流程、试验结果、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认为新工艺可适应磷矿品位不断下降、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国情.
    • 李战福; 罗金强; 杨慧施; 罗浩; 李玉; 陈拥军; 罗莉
    • 摘要: 为探讨草鱼高脂(7%)实用日粮磷酸二氢钙(MCP)适宜添加量对草鱼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以磷酸二氢钙[Ca (H2PO4)]为磷源, 配制含MCP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和4.0%的5种等氮等能实用日粮, 饲喂初始均重为(105.23±0.55) g的试验草鱼, 每种日粮设置3个重复, 每个重复15尾鱼, 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 在高脂日粮中添加适宜的MCP可显著增加草鱼增重率(WGR)和全鱼磷含量,降低饲料系数(FCR)和脏体比(VSI).以WGR、FCR和全鱼磷为观测指标, 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日粮MCP适宜添加量分别为3.26%、2.96%和2.63%; 全鱼、内脏、肌肉和肝脏粗脂肪含量随日粮中MCP的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 而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含量则呈相反趋势; 在MCP3.0%组, 草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 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高, 血清甘油三酯、肝脏丙二醛含量,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最低; 添加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肝脏肉碱脂酰转移酶(CPT-I)活性随日粮MCP添加量增加而渐增.研究表明, 草鱼高脂(7%)日粮中MCP适宜添加水平为2.96%-3.26% (饲料总磷1.43%-1.50%), 该添加水平能促进草鱼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减少鱼体及肝脂蓄积, 增加鱼体蛋白, 提高抗氧化机能, 促进生长.%An 8-week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onocalcium phosphate (MCP) levels added into high lipid (7.0%) diet on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growth performance, lipid metabolism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Five levels of MCP (0, 1.0%, 2.0%, 3.0% and 4.0%) were added into high lipid diet, respectively, as basal diets to feed grass carp [initial body weight (47.51±0.52) g]. Each treatment contained three replicates with 15 fishes per replic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suitable MCP in high-fat diets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weight gain rate (WGR) and the whole-body phosphorus of grass carp, as well as reduce the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and Viscerosomatic index (VSI). Taking WGR, FCR and whole-body phosphorus as the observational indicators, the analysis of broken-line model showed that the appropriate amount of dietary MCP was 3.26%, 2.96% and 2.63%, respective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CP in the diet, the whole-body, viscera, muscle, and liver crude lipid content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rose, but the whole-body and muscle crude protein had opposite trends. In the MCP3.0% group, grass carp intestinal amylase, lipase, trypsin, and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KP) had the highest activity, while serum triglyceride, hepatic malondialdehyde and 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 were the lowest.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upplemented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Liver carnitine acyltransferase (CPT-I)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ing dietary phosphoru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optimal supplementation of MCP in grass carp high fat (7%) diets was 2.96%-3.26% (TP 1.43%-1.50%), and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MCP can promote the digestion and utilization of dietary nutrients, as well as reduce hepatic lipid accum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ncreases protein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decreases lipid, which help promote growth.
    • 宋义胜; 郎言所; 邱得英; 冯森
    • 摘要: 黄河鲤鱼是指原产自黄河中的鲤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它体格健壮,胸部较长,脊有厚肉,内脏少,骨骼小,口部尖,脑骨扁平。最明显的外部特征是金鳞赤尾,体形梭长(体长/体高>3,尾柄长/尾柄高≈1)。目前除黄河主河道里有极少自然产量外,主要来自沿黄地区人工培育和养殖。
    • 王金恒; 张凤娥; 董良飞
    • 摘要: 通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别施加磷酸二氢钙、硅酸钠和碳酸钙,研究固化剂对土壤中Pb、Cu交换态含量和固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研究其机制.结果表明,(1)磷酸二氢钙可有效降低Pb的交换态含量,对Cu的影响并不明显;硅酸钠对降低Cu的交换态含量有效,对Pb的影响不明显;碳酸钙对降低Pb、Cu的交换态含量均有效.(2)硅酸钠、碳酸钙对降低Pb、Cu的毒性浸出量均有效,磷酸二氢钙对Pb的效果较好,对降低Cu的毒性浸出量效果较差.(3)磷酸二氢钙、硅酸钠和碳酸钙对Pb的固化效率分别达到98.98%、94.23%、90.91%,对Cu的固化效率分别为20.40%、86.24%、93.5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