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相关文献在201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专利文献229594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陕西行政学院学报、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伍麟、吕小康、孙时进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29594 占比:99.95%

总计:229700篇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发文趋势图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研究学者

  • 伍麟
  • 吕小康
  • 孙时进
  • 王俊秀
  • 辛自强
  • 何妍
  • 刘天元
  • 周明洁
  • 张世贵
  • 张丽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志刚
    • 摘要: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不断努力,逐步构建起了立体多元的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即:规范发展,机构设立有编制;科技领航,硬件建设高水平;举措灵活,师资队伍多层次;形式丰富,活动开展高质量;部门联动,教育场所多元化;打造品牌,工作项目精品化.
    • 伍麟; 曾胜
    • 摘要: 社会主要矛盾折射自我认知的社会心理分化、社会治理体系缺乏对个体社会心理的关注、个体化时代到来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心理联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社会心态的认知转变、治理场域变迁以及关系结构调整等系列过程。在探索实践过程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依然存在地域发展同质化、内生动力不足、预期偏差等问题。社区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场域,应着眼于社区的空间优势,紧贴社区的生动实际,开展基层社会心理建设,而这也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治理逻辑和实践路径。
    • 张海钟
    • 摘要: 当前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争论,主要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社会心理学科专业的关系、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保健服务的关系、西方进口社会心理学与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关系、问题导向心理咨询保健模式与服务导向社会心理培育模式的关系、心理学主导服务与社会学主导服务的关系、个体心理咨询与群体心理指导的关系、综合治理视野与临床治疗视野的关系、城市社区心理服务与乡村社区心理服务的关系、党政机关立场与专家学者立场的关系、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的关系,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心理建设的理论保证和实践保障。
    • 刘嘉; 杨智辉; 金思宇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对民众社会心态造成了较大冲击,如何引导民众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疫情防控中我国民众的社会心态现状,疫情防控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对疫情防控中如何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提出建议,为未来社会治理过程中民众良好积极的社会心态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建议。
    • 康耀文; 李秀艳
    • 摘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而应该是一种包括社会心态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健全、社会心态预警和危机干预,以及公共政策的心理评估等内容在内的社会治理体系。当前,由于公共政策决策者的认知局限、心理学和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局限、公众参与渠道局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从思想、组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渠道和技术运用等几个方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创新。
    • 吕小康; 付春野
    • 摘要: 社会心态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依据其主导价值理念对妨碍或促进国家意志实现和社会秩序缔结的社会心态内容进行治理的全过程.区别于其他主题的治理,它具有治理对象的非实体性、治理领域的去中心性、治理工具的不确定性和治理绩效的难测度性等难点,使得现有社会心态治理存在心理浪漫主义、制度浪漫主义、工程浪漫主义和技术浪漫主义等误区.从社会心态治理的定位目标、路径工具、理论学说、实践反思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思考现有社会心态治理理论准备与实践结果的成效与不足,是不断丰富国家治理的理论学说库与治理工具箱的必经之路.
    • 李谷雨; 张丽
    • 摘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治自觉和天然优势。高校应当抓住在“心理抗疫”中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实践契机,从提升价值理念、打造人才队伍、明确服务内容、拓宽实现途径等方面着手,创新思路、优化资源,探索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 苗芃
    • 摘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出发,介绍其内涵与基本内容,认为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基本定位不清晰、体系建设不健全、学科基础不扎实、人才培养不到位等问题,提出未来应从准确把握定位、深化理论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发展社会心理服务组织五方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 蔡辰; 何丽; 阮琳燕
    • 摘要: 我国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现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但失业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情况复杂,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北京Y社区16名失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探究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以及困境。结果表明,存在以下几种失业原因:公司原因、工作性质、创业失败以及人际关系。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一种或多种困境:照顾负担(照顾孩子、照顾老人、心理压抑)、自身限制(年龄限制、性格问题、身体限制、能力限制)、社会因素(前科记录、专业需求)、再就业心态(自我否定、需求不符)。面对这些困境,未来在对其帮扶中第一需要建设更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第二需要在此体系下达到“精准”帮扶。
    • 刘婧鹏
    • 摘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 保山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明确提出,需结合保山爱国主义历史文化厚重、边疆、少数民族众多等特点,积极探索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融为一体的保山模式。高校应把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要契机,结合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服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各项建设任务。文章以保山学院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本科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