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47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8篇、会议论文104篇、专利文献4174712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广东气象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广西省气象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015位作者贡献,包括谌芸、王晓芳、孙建华等。

中尺度对流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8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0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74712 占比:99.99%

总计:4175184篇

中尺度对流系统—发文趋势图

中尺度对流系统

-研究学者

  • 谌芸
  • 王晓芳
  • 孙建华
  • 陈涛
  • 江吉喜
  • 郑永光
  • 崔春光
  • 张芳华
  • 赵思雄
  • 徐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路平平; 霍达; 范天红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牡丹江自动观测系统采集的实况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TBB云图资料及牡丹江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2021年8月21日牡丹江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降水发生前,暴雨区水汽条件充沛,中低层辐合和切变线为强降雨发生提供了触发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上升运动加强,促进低层水汽的上升运动和不稳定能量释放。稳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使云顶亮温(TBB)≤-42°C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在牡丹江上空长时间维持,强降水回波较长时间不断地生消,产生“列车效应”,是导致牡丹江暴雨的主要原因。
    • 王婧羽; 崔春光; 陈杨瑞雪; 王晓芳
    • 摘要: 利用逐时的风云静止卫星黑体亮温(TBB)资料和国家级地面站降水观测资料,根据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逐时云顶覆盖范围是否包含突发性暴雨事件,识别出2010-2018年5-8月与中国西南山区突发性暴雨事件相关的中尺度对流系统(AHR-MCS),并得到其统计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AHR-MCS在7月出现最频繁,存在四川盆地(SR-A)、湖南西部(SR-B)、广西北部(SR-C)和贵州西南部(SR-D)4个不连续的频发区。经向扰动环流、整层水汽通量的异常辐合、低层更强的暖湿气流及其引起的偏强对流层低层风垂直切变(6-8月)是AHR-MCS出现和维持的有利条件。AHR-MCS是西南山区内生命期更长的那部分中尺度对流系统,主要移动方向偏东,但位置偏西(东)的SR-A、SR-D(SR-B、SR-C)频发区域内向东偏南(东偏北)方向移动得更多。成熟时,SR-A的发展高度更低,面积更小,SR-B和SR-C的云顶面积更大而SR-D则云顶高度更高。AHR-MCS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结构,20-23时(北京时)达到峰值,其中生命期越长的生成(成熟)峰值出现时间越晚。对于不同频发区,SRA和SR-D也是单峰结构,但由于受大地形的热力影响前者生成(成熟)峰值明显晚于后者6(8) h;其余两个区域则呈现多峰结构。AHR-MCS对应的最大小时降水更易出现在发展阶段,与最低TBB出现的时间对应关系更好,早于成熟时;位置则多分布在相对于对流云团形心的第Ⅰ、Ⅲ象限;不仅容易出现在TBB低值区(低于-51°C)还常出现在TBB的梯度大值区(超过0.4°C/km),且两者占比相当。
    • 韦惠红; 黄小彦; 刘文婷; 章翠红; 周金莲; 李康丽; 魏凡
    • 摘要: 2020年7月26日鄂西南山地建始峡谷内出现特大暴雨过程,准静止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特大暴雨的主要贡献者。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地面区域站观测资料,结合雷达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准静止MCS的环流背景及其演变、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受东移南下的大陆高压、蒙古冷涡与稳定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MCS在副热带高压北部、低层辐合线附近形成,稳定少动的中低层辐合线和低涡前侧偏南急流为MCS的发展、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由于后向传播与平流几乎相抵消,MCS在建始峡谷表现出后向传播的准静止特征,其传播方向与峡谷走向一致,先后经历了准静止后向传播和准静止合并两个阶段。(3)在建始峡谷和恩施“喇叭口”复杂地形下,冷出流与持续加强、下沉的低空偏南急流相互作用对MCS的形成和发展有明显影响。低空急流在持续弱冷出流和迎风坡上被迫抬升,在山前形成稳定的抬升条件,是准静止后向传播维持的主要原因;低空急流和建始南部地形对冷池的阻挡作用以及对流单体的北上合并,是准静止合并阶段形成的原因。(4)复杂地形对MCS的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峡谷风效应和迎风坡动力抬升作用使低空急流和辐合上升运动加强,导致MCS增强发展;建始峡谷北部斜坡地形引导冷出流快速下山与山前迎风坡抬升的偏南气流形成辐合区,使得MCS后向传播加快;建始峡谷南部γ中尺度地形对下山冷出流的阻挡使其南压缓慢,造成MCS传播速度减缓而呈准静止状态。
    • 张晓茹; 陈豫英; 姚姗姗; 苏洋; 杨银
    • 摘要: 利用Himawari-8卫星、银川C波段多普勒雷达、ERA5逐1 h再分析、自动气象站、常规气象探测等多源气象资料,对2019年8月贺兰山东麓夜间突发的一次局地短历时强对流暴雨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偏南急流于暴雨前6 h建立并在夜间增强北抬,促进了低层高温高湿、大气不稳定和动力、热力抬升机制的发展加强,有利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在东麓山前触发β中尺度对流系统,并使其增强为α中尺度对流系统,导致此次强对流暴雨的发生发展;暴雨区位于700 hPa急流轴左前方及700 hPa水汽通量≥6 g·cm^(-1)·s^(-1)·hPa^(-1)和850 hPa比湿≥12 g·kg^(-1)的高湿区,对流有效位能≥1500 J·kg^(-1)和850 hPa假相当位温≥346 K的高温高能区,800 hPa中心强度≤-1.2 Pa·s^(-1)的上升运动区和冷云发展前端辐射亮温梯度大值区;最大小时降水量出现在急流轴离暴雨区最近时段,期间辐射亮温≤-66°C、辐射亮温梯度≥27°C·km^(-1)、回波强度≥65 dBz、回波顶高≥10 km、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11 kg·m^(-2)、≤-52°C冷云面积约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1/5;辐射亮温越低、辐射亮温梯度越大、降温率越高,小时降水量越大;最低辐射亮温、最大辐射亮温梯度、回波强度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跃增、回波顶高增幅加大均较强降水提前10~20 min出现,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较降水提前30 min出现。
    • 周奕含; 韩冰; 齐铎; 王深义
    •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7月8日黑龙江省出现的一次局地强降水进行了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由于暖区内低层暖平流强迫发生的,具有局地性强,降水强度大的特点;深厚的湿层和弱的垂直风切变为此次强降水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超低空西南急流和中层干入侵造成的对流性不稳定促进的局地强降水的发生;在地面辐合线的触发下,高垂直液体含水量值的维持在雷达特征上形成了后向传播的“列车效应”。
    • 张芳; 张芳华; 孔期; 徐珺; 陈涛
    • 摘要: 2018年5月21日夜间,四川盆地西南部至南部地区发生了5月罕见的大暴雨,主客观预报均明显偏弱。采用多种观测资料及模式分析场和预报场数据,对极端大暴雨的环流背景、中尺度对流系统触发和发展机制以及预报偏差可能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异常偏强的蒙古冷涡引导冷空气南下的背景下,四川盆地南部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均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强,具备产生对流性强降水的极高潜势。高分辨率观测和分析资料揭示出四川盆地周边特殊地形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动力和热力机制。偏北风在喇叭口和地形过渡区辐合抬升、在峡谷地带绕流形成中尺度辐合线或中尺度低压;由地形或上游强降水造成的降温加大了盆地西部和南部边缘的温度梯度,并在温度梯度大值区附近产生上升运动。盆地西南部持续偏北风辐合,加之地形阻挡,使得对流系统移动缓慢,累计降水量增大;而盆地南部对流的维持则主要受到天气尺度系统的影响。欧洲中心数值模式对盆地内对流层低层风场结构以及盆地周边复杂地形刻画的偏差,可能是导致对流性强降水预报明显偏弱的重要原因。
    • 张丁丁; 黄莉; 周琰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数据,对2020年6月24—25日广西南宁的极端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暴雨发生于大陆副热带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峙、西南季风活跃的有利背景下,高空槽缓慢东移引导切变线、弱冷空气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异常充足的水汽、不稳定能量条件;此次过程的雨带分布和雨团活动与两个阶段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展演变有关,不同阶段的强回波都具有后向传播、低质心的特征,列车效应明显;极端短时强降水出现在TBB≤-90°C附近;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高分辨率模式(ECMWF_HR)预报强降水落区偏北、强度偏弱,ECMWF_HR模式对于天气系统预报偏北是导致暴雨预报偏差的主要原因。
    • 梁依玲; 覃月凤; 陈见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卫星云图及数值模式等资料,分析了2020年3月25日广西一次开汛暖区暴雨天气过程,研究此次过程的环流形势、环境条件、触发机制以及预报偏差。结果表明:(1)此过程发生在南支槽前暖湿的西南气流中,无明显天气尺度锋面系统影响,属于华南回流型暖区暴雨过程,具有低质心的暖云强降水过程特点;(2)低空东南气流遇到喇叭口地形作用形成的地面辐合线是此次暴雨的触发机制,高能高湿和城市热岛作用对于对流系统触发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3)对于此类暴雨,在全球模式预报的基础上,参考高分辨率天气预报数值模式调整量级,重点关注越南北部、云南东部对流的生成、发展。
    • 杨晓军; 叶培龙; 徐丽丽; 秦豪君; 张君霞; 李晨蕊; 闫旭东
    • 摘要: 2018年7月22日20:00(北京时,下同)至23日08:00在青藏高原东北侧边坡的临夏北部、兰州西部等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大暴雨,最大降水量达176.8 mm,小时最大降水量61.6 mm。利用FY-4A卫星、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及再分析资料,重点分析引发强对流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及其触发机制。结果表明:(1)强对流暴雨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配合纬向多波动气流带动冷空气东移的有利配置下发生的,高温高湿的环境为强对流暴雨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先后形成并发展的2个MCS造成临夏北部、兰州西部出现强对流暴雨,孤立的对流云团加强合并发展为第一阶段的MCS,向西南方向传播的MCS与从甘南高原向东北方向移动的云团在大暴雨区逐渐合并为第二阶段的MCS。大于10 mm·(10min)^(-1)的强降水出现在上风向云团边缘,强降水与对流云团的发展程度有密切关系。(3)强对流暴雨期间,第一阶段的强回波有后向传播特征,强对流单体对大暴雨区的影响频次高,显著的“列车效应”自南向北移动造成持续6 h以上的间断性强降水。(4)边界层的中尺度风速脉动、地面辐合线及特殊地形等是触发MCS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形成、维持及移动,与强降水的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王培; 贺嘉; 李康丽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风云卫星云图、雷达及地面观测资料对荆门2022年3月16日首场春季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强辐散、500 hPa高空槽东移、中低层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加强东移北抬、地面冷空气入侵暖低压倒槽等天气系统配置,是这次春季暴雨发生的有利天气背景。(2)这次暴雨发生前的环境场特点为适中的对流有效位能,较大水汽含量及上干冷、下暖湿极,说明强对流天气为短时强降水及雷暴大风。(3)华北冷空气沿地面倒槽后部侵入,沙洋西部的西北风与东部的偏东风形成地面辐合线,触发对流天气,造成沙洋的短时强降水。(4)与中尺度对流云团移动相对应,宜昌地区有中尺度对流单体生成,其东移中加强并在荆门南部形成弓形回波,雷达回波图上强的反射率回波对应卫星云图上有TBB低值区,说明对流云发展高度高,垂直运动剧烈,造成荆门南部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