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性

空性

空性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专利文献55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管子学刊、五台山研究、法音等; 空性的相关文献由22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含峰、董文芳、朱雷等。

空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62.84%

专利文献>

论文:55 占比:37.16%

总计:148篇

空性—发文趋势图

空性

-研究学者

  • 张含峰
  • 董文芳
  • 朱雷
  • 王志峰
  • 雷东强
  • C·布莱
  • J-F·迈耶
  • L·泽布贾
  • N·达布罗夫斯基
  • 丁源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单正齐
    • 摘要: 部派佛教一切有部与经量部在刹那实有论基础上安立时间相,即依法的最短的一瞬为现在;把最短的一瞬,瞬瞬相连,即成绵延的时间。龙树中观学破除部派佛教刹那实有论,认为时间只是依缘起法而安立的假名。法藏在华严法界缘起基础上,吸收了龙树中观学缘起性空思想,建构十世相通相融的“共时性”时间观,破除了部派佛教建立在刹那实有基础上的“历时性”时间观,依时间相证成华严宗法界圆融理论。
    • 黄芝
    • 摘要: 评论家大都认为,流散作家维克拉姆·塞斯在其旅行写作《从天池出发》中彰显了全球主义的主题.但是,若从塞斯在写作该书时的流散经历与书中所宣泄的负面情绪来看,《从天池出发》揭示了迁徙位移本身给流散者造成的严重心理问题,而塞斯在佛教空性哲学指引下的情绪转化为罹患心理疾病的流散者提供一种疗愈的可能性.
    • 胡海龙
    • 摘要: "空义"是大乘佛教的根本义理之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作为般若类经典的心要,文本虽然短小,但对于空义却进行了深刻的阐发.对比《心经》的梵文原本,结合历代汉译本及注疏可以看出,《心经》中的空义具有否定和肯定的二重性.《心经》梵文本中关于"空义"的表述分别使用了"s'ūnya"和"s'ūnyatā"两词,其分别直译为"空"与"空性",空和空性构成了《心经》中空义的二重性.空是空义中否定的一面,代表对虚妄分别言说相的单纯否定,而空性则是空义中肯定的一面,代表由空所反显的真实性存在.作为真实存在的空性与诸法非一非异,其自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能用凡夫的名言和思维去理解,只能用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去把握.
    • 邓联合
    • 摘要: 无论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理论观点来看,本期刊发的罗惠龄博士和赖锡三教授的文章均为会通之作:前者将《庄子·养生主》篇庖丁所说的解牛者用刀的三种方式及其效应与尼采的"精神三变"、禅宗的"参禅三境"进行会通,以发明生命修养的层级和真谛;后者采取翻译和评论任博克《超越空性》一文的方式,推阐《庄子》与天台佛学空性思想的近通,而赖教授在呼应和演绎任博克观点的同时,又对牟宗三的一些看法兼有表扬和批评。说实话,拜读赖文不是一件容易事。
    • 吉田宏哲; 扎西才让
    •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空海大师与宗喀巴大师对佛教显密差异的理解与阐释,揭示了二者思想的历史背景、比较了他们对中观、唯识、如来藏、佛身、智慧、方便等方面理解的差异,尤其比较了空海大师的如来藏佛性思想与宗喀巴大师的空性理解,阐明了如来藏思想与空性思想中的诸多相似观点.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确立了虽因地域、历史等因素产生思想差异,但在佛教哲学思想与修行方便上二者却有相同的观点与指向.
    • 日吉田宏哲; 扎西才让(译)
    •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空海大师与宗喀巴大师对佛教显密差异的理解与阐释,揭示了二者思想的历史背景、比较了他们对中观、唯识、如来藏、佛身、智慧、方便等方面理解的差异,尤其比较了空海大师的如来藏佛性思想与宗喀巴大师的空性理解,阐明了如来藏思想与空性思想中的诸多相似观点。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确立了虽因地域、历史等因素产生思想差异,但在佛教哲学思想与修行方便上二者却有相同的观点与指向。
    • 王帅
    • 摘要: 圆融历来被视为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其作为一种观念如何获得自身的合理性,却是有待深入探究的问题。圆融观念对一切存在者和谐共在之理想状态的追求,在地论学派的融门理论中具化为三个观念单元,即不二思想彰显的平等性原则、空性思想彰显的开放性原则与缘集思想彰显的相依性原则。平等性是讨论差异化存在者之共在状态的起点,开放性意味着存在者具备与他者相互作用的可能,相依性则显示出存在者与他者相依共在的根本圆融法则。
    • 吴小丽
    • 摘要: 对"空"与"有"范畴的把握,是正确理解般若经教及龙树菩萨中观学的要点和难点.中观学对于般若经教之诠释,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部派对于般若空义极端化的误解.因此,在考察"四谛"这一佛法基本义理的第廿四品之首,龙树菩萨即针对有部对空义的误解及其推论,提出著名的"二谛"说,为以中观理诠释四谛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展现有部、犊子部等部派佛教之四谛说的"人空法有"的"问题意识"中,去探索接受般若中观学空性观之际,所遭遇的与文殊法门类似的困难,从而明确了诸法以二谛圆融,即世俗因缘中的存在性与胜义实相中的空之间无碍、无冲突.
    • 唐忠毛1
    • 摘要: 基于“缘起论”思维根基的印度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其在思想层面遭遇了中国化的“体用”诠释。东晋释道安、僧肇等就借用玄学思想与概念通过“体用”“本末”等中国本土概念创造性地诠释了佛教般若思想,之后伴随着中国佛学由般若学向涅槃学的转向,《起信》《华严》及中国禅宗皆借用体用概念与思维模式逐渐建构起了中国佛教“心性本体论”理论框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