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立人

立人

立人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9篇、专利文献95篇;相关期刊720种,包括求索、社会科学辑刊、鲁迅研究月刊等; 立人的相关文献由113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增荣、朱崇科、李惠普等。

立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9 占比:91.55%

专利文献>

论文:95 占比:8.45%

总计:1124篇

立人—发文趋势图

立人

-研究学者

  • 刘增荣
  • 朱崇科
  • 李惠普
  • 王初薇
  • 罗曼
  • 董旭午
  • 黄健
  • 刘龙
  • 吴晓波
  • 杨经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臻
    • 摘要: 鲁迅的课堂教学,保持了务本与求活之间的平衡,将现实观照与文化批判相结合,并展现出冷峻平缓的课堂教育姿态。选取鲁迅的课堂教学这一独特视角,通过研究鲁迅课堂教学实践的大量细节,挖掘鲁迅教育实践中的独特个性与丰富内涵,检证鲁迅的“立人”教育思想。
    • 吴先伍
    • 摘要: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是要告诉人们在世界上存身立足、安身立命之道。由于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始终将自我放在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之中,所以,“己”始终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己”不仅身处“人”中,而且“人”构成“己”生存发展的条件,“立人”构成了“立己”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相对于“己”具有优先性。正是因为“人”优先于“己”,所以,“立人”优先于“立己”,每个人首先都必须承担起“立人”的责任,从而编织起一张牢固的人己交织的社会关系之网,将自己网罗其中,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现实世界中流离失所,才能安身立命。
    • 江教
    • 摘要: 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中学以“立人”为办学理念,旨在培养有“为国为民之志、修德修身之行、成业成人之实”的学子,积极打造“乡村阅读”“奔跑绿茵”等具有“立人”文化特色的课程。“乡村阅读”活动课程将“乡村资源体验”与“乡土文学作品阅读”相结合,增进学生对乡土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重新审视与欣赏乡村风情,领略作家的乡村情怀,感受所处乡村的美好,做幸福的阅读者。
    • 邹淋
    • 摘要: 抗战时期,为了凝聚国民反抗意志,重铸民族精神,陈铨将德国近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意志”思想理论的精华运用于文化战线的抗战思想建构中,提出了“尚力”的文学主张,倡导激发生命潜质、建构人的主体性。其意义内涵主要包括求真、寓理和主情三个方面,这既是一种创作观的体现,也是作为文学思想而存在,同时更包含着主体对自由的价值追求。
    • 杨永彬; 蔡刚枝
    • 摘要: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传承与弘扬书法这门艺术。书法能托物言志,书法能陶冶性情,书法能铸就良好习惯与优秀品格。因而,书法教育要在书法物型场中“立心”,在书法研究场中“立字”,在书法实践场中“立人”。
    • 周丽华; 曾攀
    • 摘要: 《浙江潮》作为一本以启蒙和救亡为目的而创办的刊物,不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激起了鲁迅的创作热情,还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鲁迅早期“立人”思想和“硬气”风格的形成。而这种思想和风格也成为鲁迅1930年选择“向左转”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他的这一选择是理性地从时代环境出发,始终以一身“硬气”秉持着独立人格,自觉地进行以“立人”为旨归的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浙江潮》对鲁迅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以鲁迅首刊在《浙江潮》上的作品《斯巴达之魂》为例,结合该作发表前后通过《浙江潮》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语境、思潮,不仅能进一步回到其作品创作伊始的历史现场,还能在报刊所记录的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中窥见一个形象更为饱满的鲁迅,从而对其思想、人生和创作历程有更为深刻的把握。
    • 闫敏; 刘一明
    • 摘要: 1.内景办公室日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照进来,投下一条条黄色的光影,照亮了摆在办公桌上的黑白合影。照片中,一个年轻男人旁边站着几个孩子,孩子们身上穿着洗得早已看不出原色的破旧衣服,在他们身后矗立着一栋白色的建筑物,正上方挂着写有“立人书院”四个大字的牌匾,两侧挂有“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楹联。王怀德坐在桌前,拿起桌上的照片轻轻抚摸,陷入了回忆。2.内景村小学教室日(闪回)字幕:三十年前。
    • 开琛; 方习文
    • 摘要: 论“学”是《论语》思想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论“学”思想丰富性的背后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基础与逻辑,也就是“学”的根本出发点与核心价值,这也是孔子始终重视与强调的。《论语》论“学”,始终是围绕着三个核心问题及其内在关系展开的:“学”的根本即立“人”,“学”的路径即“致道”,“学”的境界即“中庸”。这些思想对于当下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践行“立德树人”“终身学习”理念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 高力克
    • 摘要: 鲁迅晚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并没有摈弃其“立人”的启蒙主义。他的国民性批判聚焦于奴隶性,将数千年皇权专制和封建礼教奴役人民造成的国民精神中的主奴根性,视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大精神障碍。奴性是皇权社会臣民人格的精神特征。鲁迅持之以恒地批判奴性,呼唤个性解放和自由独立的现代人格。“立人”和人的现代化,即祛除奴性,实现从奴隶到人的人格转型。鲁迅的“立人”思想和奴性批判,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中国的发展“根柢在人”,归根结底是人性的升华。“人”之立,是中国文明进步的真正表征。
    • 朱崇科
    • 摘要: 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文本,《琐记》呈现出鲁迅先生回望“立人”的繁复思考,其中既有对中华文化传统(尤其是糟粕)的猛烈批评,又有对各色现代性的深入与精彩反思,但他最终的目的还是指向“立人”以及之后的可能“立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