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耐旱性

耐旱性

耐旱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3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4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435809篇;相关期刊318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种子、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耐旱性的相关文献由277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晚忱、付凤玲、宋凤斌等。

耐旱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4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5809 占比:99.82%

总计:436614篇

耐旱性—发文趋势图

耐旱性

-研究学者

  • 李晚忱
  • 付凤玲
  • 宋凤斌
  • 梁晓玲
  • 李吉跃
  • 阿布来提·阿布拉
  • 韩登旭
  • 刘胜群
  • 张可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健平; 谢路; 韩德志; 谷勇哲; 邳植
    • 摘要: 为筛选黑龙江省北部早熟耐旱大豆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15%PEG-6000对113份早熟大豆种质进行萌发期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干旱处理下大豆萌发期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指标影响程度依次为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芽长;采用隶属函数法将供试材料分成5个等级,1级耐旱型种质6份,2级较耐旱型种质73份,3级中间型种质31份,4级干旱较敏感型种质1份,5级干旱敏感型种质2份。通过萌发相对性状的各隶属函数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4.0时,可将参试种质分成5类,第Ⅰ类(耐旱型)1份;第Ⅱ类(较耐旱型)1份;第Ⅲ类(中间型)36份;第Ⅳ类(干旱较敏感型)73份;第Ⅴ类(干旱敏感型)2份。综合两种评价得出耐旱种质1份,为选11(黑河18×冀豆17)×黑河18。
    • 程泽华; 王召军; 单玉静; 刘心瑶; 闫筱筱; 张洪映; 崔红
    • 摘要: 【目的】为探究烟草NtMYB68基因在类胡萝卜素和脱落酸合成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其对烟株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从烤烟品种K326中同源克隆NtMYB68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NtMYB68基因序列特征,利用RT-PCR分析其在烟草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利用基因编辑手段创制NtMYB68敲除材料,并分析NtMYB68基因敲除后对烟株类胡萝卜素合成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NtMYB68基因有2个拷贝,NtMYB68-1和Nt MYB68-2。NtMYB68在烟草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NtMYB68-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tMYB68-1。NtMYB68敲除材料与对照相比,紫黄质合成基因NtZEP显著上调,紫黄质含量显著增加,脱落酸(ABA)合成基因Nt NCED5表达量达到对照植株的4倍。干旱胁迫下,敲除材料幼苗与对照相比,叶片萎蔫程度更轻,长势更优,复水处理后生长状态恢复的更好。干旱处理前后,敲除植株中ABA的含量均显著提高。【结论】Nt MYB68转录因子能抑制NtZEP和Nt NCED5基因表达,敲除该基因可以提高烟叶中紫黄质的积累,促进脱落酸的合成,从而提高烟株抗旱性。
    • 王玥; 李玉环; 李群; 谢丽琼
    • 摘要: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亚麻“范尼”建立诱变体系,获得突变体库。对突变材料进行耐旱性筛选,为亚麻抗旱选育奠定基础。采用不同浓度EMS和处理时间诱变“范尼”种子,根据M_(1)代半致死率确定最佳诱变体系,M_(2)代种子单株收获至M_(4)代。在15%和18%的PEG-6000浓度处理下,分别对7个“范尼”M_(4)代突变体植株的萌发期和苗期进行干旱模拟试验,根据萌发率、芽长、鲜重(萌发期)、株高、根长、苗期鲜重等6个指标,通过计算抗旱隶属函数进行不同突变体材料间的抗旱评价。结果表明,EMS诱变亚麻“范尼”达到半致死率为浓度0.6%、处理4 h或浓度0.4%、处理8 h;突变体M_(4)-6-2,M_(4)-16-1综合隶属函数分别在萌发期和苗期最低,其中M_(4)-6-2萌发率较其他突变体材料显著降低,其他突变材料耐旱性在萌发期和苗期没有一致性;相对鲜重与亚麻萌发期和苗期耐旱性呈显著正相关。亚麻“范尼”萌动种子EMS诱变的最佳体系为浓度0.6%、处理4 h或浓度0.4%、处理8 h;亚麻的耐旱性易受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影响,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表现不同。
    • 苏玮娟; 赵桂琴; 琚泽亮; 宫文龙; 柴继宽
    • 摘要: 为研究干旱胁迫时间对不同燕麦(Avena sativa L.)材料萌发期生理生化的影响,采用15%聚乙二醇对6份饲用燕麦种子分别进行干旱胁迫0,24,48,72和96 h后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发现:胁迫时间对各指标的影响不尽相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72 h时达到峰值;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和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的变化因供试材料不同而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多在24 h和48 h时达到最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在24 h和72 h时达到峰值;各抗旱性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达0.893。渗透调节物质、膜脂过氧化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可作为燕麦萌发期响应干旱胁迫的主要生理指标;6份供试材料中,‘DA92-2F4’和‘蒙燕1号’耐旱性较强,‘甜燕麦’最弱。
    • 谭静; 陈家斌; 程璐; 张艺璇; 杨丹丹; 朱叶琳; 左雪倩; 裴琳婧; 李正真
    • 摘要: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一类能与80%以上陆地植物共生且分布广泛的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抗逆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玉米是全球和我国的第一大作物,干旱是造成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因素,近年来利用AM真菌应对干旱已成为玉米抗旱研究的热点。该文从土壤结构、植物形态、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光合和蒸腾作用等6个方面就AM真菌对玉米耐旱性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研究目前已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为系统认识AM真菌提高玉米耐旱性的机理、探讨提高玉米耐旱性的策略与途径提供参考。
    • 才华; 李淳馨; 丛春龙; 战力峰; 何凯; 董理; 许慧慧
    • 摘要: 【目的】分析紫花苜蓿MsRCI2A、MsRCI2B、MsRCI2C的表达差异并研究其抗旱功能,为苜蓿抗旱机制解析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qPCR的方法,分析紫花苜蓿MsRCI2A、MsRCI2B、MsRCI2C基因在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下表达的差异,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MsRCI2A、MsRCI2B和MsRCI2C基因超量表达的转基因苜蓿A12、A22、B13、B19、C2和C10,观察正常生长条件(干旱胁迫0 d)下和20%PEG6000干旱胁迫6,12 d的野生型株系WT(对照)及超量表达的转基因紫花苜蓿的表型,测定超表达苜蓿和WT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渗透调节系统(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变化。【结果】在2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MsRCI2A/B/C基因在紫花苜蓿叶和根中表达变化趋势相反,但3个基因在同一组织中的表达趋势相似。紫花苜蓿叶片中的MsRCI2A/B/C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后均明显上调,其中MsRCI2A/C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2 h时即极显著上升(P<0.01),而MsRCI2B的表达相对缓慢,在处理8 h时极显著上升(P<0.01)。在根中,MsRCI2A/B/C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2 h时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在正常生长条件(干旱胁迫0 d)下,6个转基因苜蓿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与野生型苜蓿(WT)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转基因苜蓿SOD、POD、CAT活性明显高于WT(P<0.05),其中转MsRCI2B/C基因苜蓿叶片中的SOD活性及叶和根中POD活性是WT的1.97~2.27倍。转基因株系A12、A22、B13、B19、C2和C10与野生型苜蓿(WT)同时进行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12 d后,各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WT(P<0.01),为WT的3.00~3.46倍,而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则极显著下降了73%和55%。转基因苜蓿叶和根中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MsRCI2A/C转基因苜蓿叶和根中的CAT活性是WT的2~3倍,MsRCI2B/C转基因苜蓿叶和根中的脯氨酸含量是WT的3倍。【结论】MsRCI2A、MsRCI2B和MsRCI2C的过表达可以增强苜蓿的耐旱性
    • 崔蓉; 柳鑫婧; 李锦秀; 王呈玉; 张欣宇; 常洪艳; 刘淑霞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不同抗旱胁迫程度下不同品种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阐明玉米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生理应激响应,为玉米抗旱稳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金庆707’‘嫩单19’及‘富单16’3个不同耐旱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抗旱棚微区试验,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灌浆期分别设置正常供水(CK)、轻旱(LS)、中旱(MS)、重旱(SS)及持续干旱(S)处理5个水分梯度对玉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强,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中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45±5)%]时达到峰值。抽雄期玉米生长速率较快,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也最高,3个品种玉米酶活性从高到低分别为‘金庆707’‘嫩单19’‘富单16’。随干旱胁迫的增强,不同品种玉米叶片Pro含量显著升高,其中抽雄期Pro含量最高,最高可达到2101.12 ng·g^(-1)。玉米叶片MDA含量在灌浆期最高,胁迫程度严重时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玉米品种‘金庆707’MDA含量最低,玉米品种耐旱性越强,MDA含量越低。[结论]抽雄期干旱胁迫影响产量,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时,玉米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来保护膜系统,在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时则较易受到胁迫影响。
    • 于海飞; 王丽娜; 殷贵鸿; 邹少奎; 李楠楠; 张倩; 吕永军; 王雅美; 韩玉林
    • 摘要: 解析小麦耐旱遗传机制,发掘耐旱基因,选育耐旱品种,是减少干旱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威胁最为经济、高效的方式。周8425B是中国黄淮麦区重要的小麦骨干亲本,农艺性状优良,其衍生品种具有较好的耐旱特性。本研究基于68份来自于河南、山东等地的周8425B衍生品种,利用50K SNP芯片对耐旱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52个显著关联的SNP标记,分布于37个位点上,可解释7.9%~21.5%的表型变异。其中,16个位点与已报道的位点位置部分重叠或一致,其余21个为新的位点。周麦16、矮抗58、郑农21、淮麦28、周麦21、郑麦379、浏虎98和偃展4110共8份品种具有较好的耐旱性,且含有较多的优异等位基因,可应用于下一步遗传育种中。本研究对解析小麦耐旱遗传机制,选育耐旱品种具有参考价值。
    • 李军宏; 李文静; 王远远; 时晓娟; 郝先哲; 刘萍
    • 摘要: 【目的】研究耐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种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的响应机制,为棉花抗逆栽培和耐旱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耐旱性品种新陆早17号和耐旱型品种新陆早22号为试材,设常规灌溉(CK)、轻度干旱(W_(1))和中度干旱(W_(2))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棉花产量形成期0~120 cm土层根长密度、根体积密度、根重密度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干旱处理下,0~20 cm土层内,2品种根重密度、根体积密度、根长密度均显著低于CK;80~120 cm土层内,新陆早22号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加,新陆早17号则降低。W_(1)、W_(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高15.18%、21.91%。品种间,新陆早22号根长密度在40~80 cm土层的分布比例显著高于新陆早17号,80~120 cm土层的分布比例显著低于新陆早17号。新陆早22号耗水量比新陆早17号低6.30%,但水分利用效率比新陆早17号高40.95%,差异显著。新陆早22号在80~120 cm土层根体积密度与生物学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耐旱型棉花品种通过增加深土层根系分布比例延伸其在干旱下汲取水分空间,保证地上部生长,实现有限水分高效吸收与利用。
    • 田建华; 彭云; 焦海珍; 胡梦芹; 龙代彬
    • 摘要: 以紫鹃、黄金茶1号、黄金茶2号等11个茶树品种和福鼎大白(CK)为研究对象,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基地资源圃内进行自然干旱条件下不同茶树品种幼苗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叶片症状来看,槠叶齐、金萱、紫鹃、碧香早、黄金茶1号的叶片晒伤程度较轻,受损部位主要体现在成熟叶的叶尖,江华苦茶的叶片受旱程度最重,其叶片和枝条干枯脱落,叶片大面积干枯变褐;江华苦茶、迎霜、紫娟、黄金茶2号、城步峒茶、黄金茶1号的叶片晒伤率显著高于福鼎大白,其中黄金茶1号、黄金茶2号的发芽数比福鼎大白多;11个供试茶树品种的茎叶普遍比福鼎大白粗厚;江华苦茶、黄金茶2号、城步峒茶、紫娟的株高低于福鼎大白;城步峒茶、桃源大叶等6个品种叶面积显著大于福鼎大白;受旱程度较重的江华苦茶和迎霜的叶形指数较大。综合来看,槠叶齐、金萱、碧香早、黄金茶1号抗旱性较强,紫娟、政和大白、桃源大叶、黄金茶2号次之,而城步峒茶、迎霜、江华苦茶晒伤叶片数较多、植株矮化、发芽较少、抗旱性相对较弱,且伏旱后秋季开花较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