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南星

胆南星

胆南星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7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健康生活、中国社区医师、河北中医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五方学术会议、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等;胆南星的相关文献由313位作者贡献,包括罗明、高慧、贾天柱等。

胆南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48.2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87%

专利文献>

论文:117 占比:50.87%

总计:230篇

胆南星—发文趋势图

胆南星

-研究学者

  • 罗明
  • 高慧
  • 贾天柱
  • 单国顺
  • 许枬
  • 吴皓
  • 廖光辉
  • 郁红礼
  • 陈劲松
  • 不公告发明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安; 程桂林; 蒲婧哲; 陶冶; 王多梅
    • 摘要: 目的从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含量测定3个方面,对小儿珍贝散标准进行完善与提高。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10月。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珍珠、川贝母、沉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人工牛黄、沉香、川贝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胆红素作为质控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有效地鉴别小儿珍贝散中的人工牛黄、沉香、川贝母,阴性无干扰;胆红素在0.004~0.160µ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1476X−984.4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78%,相对标准差(RSD)为1.2%,测定样品17批,含量测定平均值为0.5484 mg/g。结论新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增加了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及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研究,实验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捷,适用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 曾平; 闫玉梅; 郁红礼; 吴皓; 陶兴宝; 谢雨薇; 程砚秋; 王彩霞; 王贺鹏; 陈劲松
    • 摘要: 目的研究胆南星拮抗热性惊厥模型小鼠脑组织损伤及炎症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混悬液及戊四氮溶液构建热性惊厥小鼠模型,考察不同剂量胆南星水提物对模型小鼠肛温、惊厥潜伏期及惊厥持续时间的影响,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cAMP、PGE_(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COX-2、iNOS、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胆南星高剂量组能够降低模型小鼠肛温(P<0.05),延长惊厥潜伏期(P<0.05),缩短惊厥持续时间(P<0.01),上调GABAAR蛋白表达(P<0.05);同时降低血清cAMP、PGE_(2)水平(P<0.01),改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学变化,下调脑组织COX-2、iNOS、GFAP蛋白表达(P<0.05),降低海马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胆南星具有良好的抗热性惊厥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解热、拮抗脑组织炎症有关。
    • 刘小鸣; 王瑞生; 任跃红; 张振凌; 石延榜
    • 摘要: 目的:建立胆汁辅料质量标准,为提高和稳定胆汁制中药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不同批次的牛、猪、羊胆汁,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包括性状、理化和薄层鉴别,异性胆汁、相对密度、异性有机物和水分检查及总胆酸含量测定,制订胆汁辅料标准。采用胆汁发酵天南星,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胆南星饮片进行质量检测从而评价辅料胆汁质量。结果:胆汁呈具有一定黏度的棕黄色至黄绿色或至绿褐色、半透明液体,气微腥,味极苦,含有胆汁酸类成分且均含有胆酸。薄层和显微检查表明样品中均无异性有机物掺入。胆汁相对密度为1.020~1.430,水分为86.53%~94.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总胆酸含量为5.20~75.16 mg/mL。胆汁发酵后的胆南星饮片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结论:初步建立了中药炮制辅料胆汁质量标准,可为中药炮制辅料胆汁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 史丛晶; 邓雅方; 张志宏; 李彪; 苏慧琳; 彭东辉; 曾元宁; 王秋红
    • 摘要: 目的 研究胆南星对四氯化碳(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滴丸,150 mg/kg)和胆南星低、高剂量组(0.78、2.34 g/kg),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2 h后,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2%CCl_4-橄榄油溶液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腹腔注射17 h后,按照试剂盒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测定小鼠的肝脏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对肝损伤程度进行量化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AST、IL-6、TNF-α、MDA水平和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IL-6、TNF-α mRNA及JAK2、STAT3、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肝索结构严重紊乱,肝细胞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肝损伤程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胆南星低、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及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胆南星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 于大猛; 李强; 刘立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南星炮制的重点是在胆还是在天南星.方法 通过古代本草文献研究与实践操作.结果 胆南星炮制的本意是以胆之苦,制南星之燥,且胆汁本身有镇惊之功,用于治疗痰热惊风之证.但是在炮制方法上出现两种观点,一是重在南星,以胆制燥,以姜解毒;一是重在胆,以南星收汁,功近牛黄.结论 胆汁添加的比例不同,使胆南星的功效主治发生了变化,这与明清时期的过度炮制相关.
    • 田妮娜; 朱仁愿; 刘荔; 邵长春; 王月玲; 宋玉霞
    • 摘要: 基于TaqMan探针RT-PCR技术,建立胆南星的牛、羊、猪源性成分鉴定方法.以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TaqMan探针RT-PCR检测样品中的牛、羊、猪源性成分.建立的方法特异性良好,牛羊猪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1、0.001和0.001 ng/μl,可用于检测胆南星中的胆汁来源.
    • 潘丽; 卫若楠; 于同月; 朱向东
    • 摘要: 通过对古代经典用方、名老中医及现代医者临床经验的总结,结果显示胆南星的量效特点为:临床汤剂用量为3~30 g,常用剂量为6~15 g,丸散剂用量为0.060~6.875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胆南星最佳剂量及配伍,如发挥清热化痰开窍功效,治疗心系病(冠心病)、五官科疾病(耳鸣)、精神类疾病(被迫害妄想症)等,临床用量6~15 g(丸散0.060~6.875 g);化痰散结治疗肿瘤、皮痹等,常用汤剂用量3~30 g;化痰通络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肌无力)、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汤剂用量6~15 g;化痰定惊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等,常用量6~12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化痰开窍,常配伍陈皮、半夏、石菖蒲等;化痰散结常配伍薏苡仁、茯苓等;化痰通络常配伍白芥子、柴胡等;化痰定惊常配伍枳壳、大黄、天麻等.
    • 单丽倩; 刘晓峰; 崔亚晨; 刘悦; 高慧
    • 摘要: 目的 比较天南星发酵前后抗高热惊厥和解热作用以及毒性.方法 建立45°C热水浴诱发的大鼠高热惊厥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天南星中、高剂量组(1.4、2.8 g/kg),胆南星中、高剂量组(1.4、2.8 g/kg),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后,观察惊厥发生率、惊厥潜伏期等.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制备大鼠发热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天南星组(2.8g/kg)、胆南星组(2.8g/kg),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后观察肛温变化,测定前列腺素E2(PGE2)、钠钾ATP酶(Na+/K+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肝糖原(Glycogen)、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小鼠灌胃给予天南星鲜品、天南星和胆南星的不同浓度水煎液,观察小鼠死亡率.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天南星组与胆南星组均可降低惊厥发生率,且胆南星作用优于天南星;与模型组相比,天南星组未表现出解热作用,胆南星组能降低高热大鼠的肛温(P<0.05,P<0.01),并使PGE2、Na+/K+ATPase、SDH、IL-6、及 IL-1 β 水平降低(P<0.05,P<0.01),Glycogen 水平升高(P<0.05,P<0.01).毒性强度依次为天南星鲜品、天南星、胆南星.结论 天南星经发酵制成胆南星后毒性降低,增强了抗高热惊厥作用,产生了解热作用,验证了天南星发酵炮制成胆南星的"减毒改性"的传统理论.
    • 金贵诗; 许彤
    • 摘要: 胆南星已在临床使用超过900年,善于治疗痰热咳喘、癫痫及急惊风等症。关于胆南星炮制及质量的本草著作或现代研究报道较多。搜集和整理古代本草著作、《中国药典》收载的与胆南星炮制及质量相关的内容有助于为胆南星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