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卒中后偏瘫

脑卒中后偏瘫

脑卒中后偏瘫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977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中国疗养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等;脑卒中后偏瘫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樊留博、代雄、刘红等。

脑卒中后偏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4.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3977 占比:95.76%

总计:4153篇

脑卒中后偏瘫—发文趋势图

脑卒中后偏瘫

-研究学者

  • 樊留博
  • 代雄
  • 刘红
  • 刘蕾
  • 周慧青
  • 张其乐
  • 张蕊
  • 曹勇
  • 李华珍
  • 李帅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晓蕾; 李华珍; 薛新瑞
    • 摘要: 目的探讨5 Hz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认知功能、肢体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低频rTMS(1 Hz)和观察组(42例)给予高频rTMS(5 Hz),对比两组认知功能、肢体功能、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3.94±2.57)分、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评分(99.52±7.04)分较对照组(21.65±2.04)分、(95.46±6.48)分高(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38.50±4.29)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评分(48.84±3.47)分、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9.59±2.31)分均较对照组(31.53±4.08)分、(45.56±2.60)分、(8.07±1.88)分高(P<0.05);观察组P300的潜伏期(360.85±15.79)ms较对照组(379.46±16.82)ms短,P300的波幅(11.90±1.70)μV较对照组(11.15±1.54)μV大(P<0.05)。结论5 Hz频率rTMS可刺激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脑诱发电位,改善其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
    • 王晓蕾; 李华珍; 薛新瑞
    • 摘要: 目的探讨5 Hz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认知功能、肢体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低频rTMS(1 Hz)和观察组(42例)给予高频rTMS(5 Hz),对比两组认知功能、肢体功能、事件相关电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3.94±2.57)分、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评分(99.52±7.04)分较对照组(21.65±2.04)分、(95.46±6.48)分高(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38.50±4.29)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评分(48.84±3.47)分、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9.59±2.31)分均较对照组(31.53±4.08)分、(45.56±2.60)分、(8.07±1.88)分高(P<0.05);观察组P300的潜伏期(360.85±15.79)ms较对照组(379.46±16.82)ms短,P300的波幅(11.90±1.70)μV较对照组(11.15±1.54)μV大(P<0.05)。结论5 Hz频率rTMS可刺激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脑诱发电位,改善其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
    • 侯亚菊; 徐守臣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200例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疼痛程度、肢体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FD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FDS、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缓解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媛; 于清鹏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选择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进行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手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FMA、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与主动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瘀证、气虚证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治疗能明显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郭莉娟; 郑诺莹; 宋朝晖
    • 摘要: 目的探究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Pro-Kin平衡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实施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和Fugl-Meyer量表)、步行运动能力(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和跌倒风险(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分别为(40.91±7.36)分、(11.11±2.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2±7.43)分、(7.36±2.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步行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orse评分为(35.26±9.4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9±9.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Pro-Kin平衡训练相比,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平衡功能,减少跌倒风险,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 张凤艳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按摩联合低频肌肉电刺激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21年1月某院脑卒中后发生偏瘫的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针刺、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频肌肉电刺激仪治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穴位按摩联合低频肌肉电刺激仪治疗可提升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 张承亮; 李萍; 翁思佳; 邱丹; 徐超群
    • 摘要: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联合阶段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120例,按照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阶段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良肢位摆放,两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Barthel指数(BI),干预后检测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以评估安全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良肢位摆放联合阶段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提升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傅晓娴; 卢圣友
    • 摘要: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肌肉促通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周围神经肌肉促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步行运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行能力等级良好率68.89%,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周围神经肌肉促通术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步行运动能力,减轻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王小娟; 徐高文; 项丽; 丁定明
    • 摘要: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联合绳带捆绑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1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配合绳带捆绑技术开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评分)、患肢肌力(MMT分级评分)、患肢肌张力(Ashworth分级评分)、步行功能(Holden分级评分)及自理能力(B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对照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运动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肢肌力:治疗后两组患者MMT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肢肌张力:治疗后两组患者Ashworth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步行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Holden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自理能力:治疗后两组患者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联合绳带捆绑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钟利民; 张校涢; 张潇
    • 摘要: 目的:评估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用通脉活络祛痰汤联合头针、体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夹江县中医医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1例。B组采用头针、体针与西医康复疗法,A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通脉活络祛痰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积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变化、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平衡功能(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积分、NDS、CSI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FMA及Lindmark平衡反应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A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候积分、NDS、CSI明显低于B组(P<0.05),FMA及Lindmark平衡反应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采用通脉活络祛痰汤联合头针、体针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神经功能性障碍,减少肌肉痉挛,提高运动功能,利于疾病预后转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