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脾多肽

脾多肽

脾多肽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专利文献22615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光明中医、临床肿瘤学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 脾多肽的相关文献由33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金辉、黄健、冯江等。

脾多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40%

专利文献>

论文:22615 占比:99.60%

总计:22705篇

脾多肽—发文趋势图

脾多肽

-研究学者

  • 王金辉
  • 黄健
  • 冯江
  • 何利剑
  • 兰飞
  • 孔天东
  • 张双林
  • 段方方
  • 王文胜
  • 王航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友国; 夏丽丽; 朱洋; 闫萍
    • 摘要: 目的分析脾多肽联合紫杉醇+顺铂(TP)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oll样受体4(TLR4)、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收治的13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其中对照组行TP方案化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脾多肽,3~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1、2、3个疗程后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与TLR4、PD-1、HMGB1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8%(62/68)比77.94%(53/68),χ^(2)=4.561,P=0.033];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2.295,P=0.022)。不同时点间、组间KPS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PS评分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点间、组间TLR4、PD-1、HMGB1水平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PD-1、HMGB1水平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TLR4、PD-1、HMGB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5%(29/68)比61.76%(42/68),χ^(2)=4.980,P=0.026]。结论与单纯应用TP化疗相比,联合应用脾多肽可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降低免疫逃逸相关因子TLR4、PD-1、HMGB1的表达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刘峰; 谭焰; 许尤玲; 胡莎莎
    • 摘要: 目的分析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脾多肽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的效果及对血清游离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86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血清游离COR、ACTH水平,呼吸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PaO_(2)、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清游离COR、ACT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脾多肽可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临床症状,降低病人血清游离COR、ACTH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章钰辰; 严雪绮; 蒋梦萍; 付子毅; 殷咏梅
    • 摘要: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对乳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使用20只BALB/C小鼠进行皮下瘤造模。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脾多肽低剂量组和脾多肽高剂量组。脾多肽低剂量组和脾多肽高剂量组连续10天分别每天尾静脉注射1 mg/kg和10 mg/kg的脾多肽注射液,对照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变化,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肿瘤组织的体积和质量并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肿瘤组织单细胞悬液中不同类型淋巴细胞的比例。体外实验则建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和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共培养模型,实验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8μg/ml(脾多肽低剂量组)、8μg/ml(脾多肽高剂量组)的脾多肽注射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基。处理48 h后收集共培养体系中的PBMCs,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Cs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结果各组荷瘤小鼠的体质量和肿瘤体积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脾多肽治疗组的荷瘤小鼠在使用脾多肽治疗10天后,小鼠体质量变化率、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脾多肽治疗组能够上调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P<0.05)。此外,对于MDA-MB-231细胞与PBMCs的共培养体系,低剂量和高剂量脾多肽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上调PBMCs亚群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P<0.05)。结论脾多肽能增强乳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能力且对于小鼠无明显毒副作用并增加乳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具有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研究中的价值。
    • 毛姝英; 金蔚; 付思思; 刘珂安琪; 周志豪; 王广基; 梁艳
    • 摘要: 目的:研究口服脾多肽对小鼠咳嗽和体内炎症的改善作用,旨在拓展免疫调节剂脾多肽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临床提供缓解咳嗽和炎症治疗的新策略。方法:采用浓氨水诱导小鼠咳嗽模型,每天记录小鼠6 min内的咳嗽频率和耐受潜伏期;采用HE染色、脾指数评估小鼠脾、肺的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检测小鼠脾、肺组织中的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口服脾多肽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鼠对浓氨水的耐受潜伏期,显著降低小鼠的咳嗽频率;HE染色结果表明口服脾多肽可以显著减少小鼠的肺泡表面积,改善肺部扩张;ELISA结果表明口服脾多肽降低脾、肺内的部分促炎因子水平。结论:脾多肽可以缓解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和类似肺气肿症状,提高小鼠的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小鼠的体内炎症。
    • 路逵; 张晶; 何学军; 陈珏; 包赟
    • 摘要: 目的 探究脾多肽联合FP化疗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对患者免疫指标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将46例采取FP化疗方案及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0例采取脾多肽联合FP化疗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纳入观察组.3个疗程后比较2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结果 3个疗程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多肽联合FP化疗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减少骨髓抑制发生,值得推广.
    • 范小红; 孙丽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脾多肽联合PAD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β-骨胶原交联(β-CTX)和护骨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2018年在该院就诊的9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PA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脾多肽治疗.观察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骨髓瘤细胞比例、成骨细胞个数、破骨细胞个数、浆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清BALP、β-CTX、OPG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0.42%(P0.05);治疗后2组的M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骨髓瘤细胞比例、破骨细胞个数、浆细胞比率、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成骨细胞个数及血红蛋白、BALP、OP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而其他指标均为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 脾多肽联合P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更佳,可改善骨髓细胞的比例,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 陈露; 段方方; 王留晏; 周寒丽; 张玉洁; 赵晓丽; 孔天东
    • 摘要: 目的 观察脾多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最佳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进行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有无使用脾多肽,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脾多肽注射液≥7d.观察两组患者血细胞下降的最低值,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药物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注射液10 ml组G-CSF的使用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主要为恶心呕吐及神经毒性.结论 大剂量脾多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最佳剂量可能为10 ml.
    • 张艳美
    • 摘要: 目的:主要就紫癜性肾炎患儿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对相关因子水平影响展开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8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雷公藤多苷治疗,研究组行雷公藤多苷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21、IL-4、IL-10、TNF-ɑ).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IFN-γ、IL-21、IL-4、IL-10、TNF-ɑ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效果均更明显(P均<0.05).结论:对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促进炎症消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李巧; 杜恒飞
    • 摘要: 目的 探究脾多肽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化疗后患者白细胞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12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脾多肽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rhG-CSF进行治疗,脾多肽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脾多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疗、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NK细胞)、临床指标(化疗延迟率、化疗延长时间、感染发生率、rhG-CSF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脾多肽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多肽联合rhG-CSF治疗化疗后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减少化疗延迟,降低感染风险,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郭振宾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时使用脾多肽+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70例尖锐湿疣患者参与治疗,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各35例,分别采用CO2激光治疗、脾多肽+CO2激光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做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痊愈率及复发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采用脾多肽+CO2激光治疗能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临床可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