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1篇、会议论文128篇、专利文献93639篇;相关期刊737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全科护理、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95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第五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等;骨髓抑制的相关文献由6148位作者贡献,包括祝彼得、孟爱民、李德冠等。

骨髓抑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1 占比:2.34%

会议论文>

论文:128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93639 占比:97.52%

总计:96018篇

骨髓抑制—发文趋势图

骨髓抑制

-研究学者

  • 祝彼得
  • 孟爱民
  • 李德冠
  • 徐振晔
  • 李小江
  • 贾英杰
  • 吴红英
  • 徐桂华
  • 王月英
  • 路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帕提古丽·加帕尔; 余燕民; 李春阳; 董梦婷; 李晓菲; 袁敏佳; 盛佳钰; 江科
    •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及维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处方信息及症状信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用药频率、组方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挖掘其核心组合及组方规律。结果:纳入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处方共173首,其中骨髓抑制相关处方为73首,消化道反应相关处方为54首。药物频次统计后发现无论是骨髓抑制还是消化道反应,使用频率≥20%的药物中,均包含四君子汤成分(茯苓、白术、党参、甘草)。组方配伍规律分析及新方分析,得到骨髓抑制的用药模式13条,关联规则11条,挖掘到核心药对6个,潜在新方3个;消化道反应的用药模式10条,关联规则5条,挖掘到核心药对8个,潜在新方5个。结论: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皆从脾论治。中医药改善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常在四君子汤基础上联合当归补血汤,意为补气生血;改善消化道反应常在四君子汤基础上联合半夏、陈皮,意为理气和胃,燥湿化痰。
    • 华锋
    • 摘要: 目的探究服用黄芪扶正方对结直肠癌(CRC)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0月乐平市人民医院60例CRC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黄芪扶正汤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黄芪扶正汤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扶正汤,治疗7 d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骨髓抑制情况、卡氏评分(KPS)。结果黄芪扶正方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数量治疗后均升高,且黄芪扶正方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黄芪扶正方组患者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黄芪扶正方对CRC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恢复血常规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王娅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化疗4个周期后评估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将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化疗患者中,28例发生骨髓抑制,占46.67%(28/60);发生组Kam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低于未发生组,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占比、骨转移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KPS评分、临床分期为Ⅲ~Ⅳ期、骨转移均为影响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高,低KPS评分、临床分期为Ⅲ~Ⅳ期、骨转移均为影响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
    • 周佳; 张志娟; 袁兰
    •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甘草油涂擦在降低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9月于江西省肿瘤医院行化疗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2组均采用改良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化疗期间口服甲钴胺,观察组加用自制甘草油涂擦,持续干预10 d。比较2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3.81%,低于对照组的45.24%,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严重程度较对照组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干预后卡氏评分(KPS)评分均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干预后KPS评分为(85.43±6.12)分,高于对照组的(80.14±5.89)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甘草油涂擦可降低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减轻严重程度,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王振强; 王洪亮; 张庆江; 李小江; 赵芳; 赵阳; 董雪珊; 陈晶晶; 周雍明
    •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荣组方联合培能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将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纳入的120例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培能药物)和观察组(培能药物联合益气养荣组方),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相关指标、中医证候、KPS、FACT-L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降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含量、KPS评分、FACT-L评分均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荣组方联合培能药物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培能药物,适用情况下推广二者联合使用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 赖富治; 杜玉霞; 周志斌
    • 摘要: 目的分析化疗引起骨髓抑制(CIM)的肺癌患者入院化疗前的常规检查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76例配对成功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后有无骨髓抑制分为试验组(38例,CIM患者)和对照组(38例,非CIM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常规检查及2周期化疗后疗效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化疗前血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神经氨酸烯醇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周期化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低的血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神经氨酸烯醇化酶水平更易出现CIM,而CIM则与短期较好的临床疗效相关。
    • 王菲; 曾柏荣
    • 摘要: 唐宗海为晚清著名医家,其著作《血证论》阐述了中医血证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治法方药,《血证论》中的第一卷六条总论就血证机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阐述的水火为气血生化之源、去瘀生新法、调和五脏阴阳以生血、补血亦有宜有忌等理论对于临床气血生化不足之证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现代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在中医范畴内辩证属“血证”、“血虚病”、“虚劳病”[1],其中医证型多以气血阳虚证为主,且夹杂痰湿、火热、寒邪与瘀血等病邪[2],在临床上西医虽有一定疗效,但费用较昂贵,且毒副作用较多,该文从《血证论》入手,分析探讨其对现代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的认识并例举部分治法方药及思想特色,旨在为临床诊治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
    • 常志红; 胡玉守; 赵晓华
    •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联合多维康复干预对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5例SCLC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多维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皮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肺功能康复、胃肠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化疗第11天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联合多维康复干预应用于SCLC化疗病人可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并促进肺功能改善。
    • 张琳琳; 卢琳; 聂晓飞; 鞠芳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行盆腔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时骨盆限量的剂量(体积)参数与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确定骨盆限量的剂量(体积)参数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老年宫颈癌患者76例,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为ⅠB~ⅣA期,均接受VMAT治疗,根据放疗计划是否符合骨盆骨髓保护(骨盆V20≤70%,V30≤50%,Vx指骨盆接受≥xGy剂量的体积)分为骨髓保护组(n=35)和非骨髓保护组(n=41)。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骨髓保护组白细胞2级及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8.6%(24/35),低于非骨髓保护组87.8%(3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骨髓保护组中性粒细胞2级及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5.7%(16/35),低于非骨髓保护组发生率70.7%(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骨髓保护组靶区适形指数(0.835±0.059)、均匀指数(0.090±0.005),非骨髓保护组靶区适形指数(0.854±0.072)、均匀指数(0.086±0.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盆限量V20≤70%、V30≤50%可明显降低老年宫颈癌患者盆腔放疗2级及以上骨髓抑制的发生,且骨盆限量未影响放疗靶区剂量分布的适形度与均匀度,V20≤70%、V30≤50%可作为骨盆限量的剂量(体积)参数标准。
    • 王璐瑶; 张培彤; 林月洁; 罗钺; 黄蓉; 王菁
    •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关于中药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文献,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总结用药规律,筛选核心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1)共纳入62篇文献,包含62个处方、153味中药;(2)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中药依次是黄芪、白术、甘草、当归、茯苓、党参、熟地黄、白芍、女贞子、鸡血藤,以补虚药为主,补气药最多,补血药次之,主要归于脾、肺、肾三经,以甘、苦、辛味居多,药性多温、平;(3)筛选得到核心药对为“黄芪-白术”,其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成分作用于PTGS2、NOS3、MAPK14、RELA、GSK3B等疾病靶点,调控PI3K-Akt、MAPK、TNF、IL-17等信号通路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发挥造血功能。结论中药治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以补益脾肺为核心,以补气、补血为主,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道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发挥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