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8134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中国保健、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医药实践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山东省麻醉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等;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献由277位作者贡献,包括万来文、关大鹏、刘勇等。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8134 占比:99.90%

总计:118247篇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发文趋势图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研究学者

  • 万来文
  • 关大鹏
  • 刘勇
  • 谢新龙
  • 余学刚
  • 傅翔
  • 刘克玄
  • 刘芙蓉
  • 吴绪才
  • 张丽珠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长波; 吴庆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本院2018-03~2020-04收诊的外科手术患者中选出240例为对象,均行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均应用0.5%罗哌卡因麻醉,根据剂量不同分组:低剂量组为0.5mL/kg,中剂量组为0.75mL/kg,高剂量组为1.0mL/kg,对比3组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随着剂量增加,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逐渐缩短,而阻滞持续时间逐渐延长(P0.05);均未出现误入血管、局麻药中毒、Homer’s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0.5%罗哌卡因的剂量以0.75mL/kg最为合适,既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减少并发症;剂量过低易出现麻醉失败现象,剂量过高增加并发症发生。
    • 陈文华
    • 摘要: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分别联合低剂量、中等剂量、高剂量罗哌卡因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麻醉效果、血清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的204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均在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三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基础上,A组69例选用0.25ml/kg罗哌卡因,B组68例选用0.5ml/kg罗哌卡因,C组67例选用0.75ml/kg罗哌卡因,并比较三组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血清CKMB、cTnI以及术后Bromage运动评级,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产生时间短于B组和A组,持续时间长于B组和A组(P<0.05)。但A组麻醉后各时间段HR、SBP、DBP稳定情况优于B组和C组(P<0.05),给药30min后CKMB、cTnI低于B组、C组(P<0.05),改良Bromage运动评级0级、Ⅰ级率高于B组、C组(P<0.05),同时A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联合三种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均可满足手术需求,但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而言,安全性更高,利于稳定术中生命体征,减轻心肌损害。
    • 信靖宇; 姚丹阳
    •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同穿刺径路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选择采用超声引导下BPB方式进行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阻滞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ISBPB组、SBPB组和ABPB组,比较局麻药物注射后感觉及运动功能阻滞评分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感觉神经阻滞效果:ISBPB组正中神经、桡神经感觉阻滞效果与SBPB组相当,两者与ABPB组比较虽然组织良好所占比例优于后者,但三者之间比较,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功能阻滞效果良好率SBPB三者中最高、其次为ABPB组,最低为ISBPB组,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效果与正中神经和桡神经结果相似,但也存在三者之间比较,P>0.05。3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效果比较,P>0.05;全组患者术后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不同穿刺路径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于上肢手术均能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应根据手术方式、阻滞麻醉特点进行不同的选择。
    • 傅翔; 刘克玄; 薛金配; 余学刚; 李波
    •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0月在我院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部手术患者共16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将所选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0.25%罗哌卡因,B组给予0.30%罗哌卡因,C组给予0.40%罗哌卡因,D组给予0.50% 罗哌卡因,每组患者药物容量均为20 ml.观察四组患者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结果 A组感觉阻滞(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B、C、D组(P0.05);D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A、B、C组,D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A、B、C组(P<0.05).结论 从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安全性综合考虑,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浓度为0.50%的罗哌卡因明显具有麻醉起效快、时间长、麻醉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的优势,是临床手部手术中麻醉最佳的给药方法.
    • 关宇健; 何志权; 李绮君; 陈家华; 叶建宁
    • 摘要: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上肢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5月收治的上肢骨折患儿92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骨折患儿应用七氟醚吸入联合超声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麻醉安全性较高.
    • 徐鲁峰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接受前臂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和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低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前臂手术患者,可提高麻醉效果优良率,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朱炜; 周瑜; 杨许丽; 张津玮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肋锁径路臂丛神经阻滞(CBP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BPB)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共80例,将所有病人按性别分层随机平均分为A1组、A2组、B1组和B2组.A1组行0.2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CB-PB,A2组行0.187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CBPB,B1组行0.2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ABPB,B2组行0.1875%罗哌卡因0.5 mL/kg超声引导下ABPB.记录并比较4组的阻滞操作时间、调针次数、起效时间、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人术后满意度. 结果 与A1组相比,B1、B2组的操作时间及桡神经、肌皮神经起效时间显著延长,调针次数显著增多(均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的病人满意度均显著高于B1、B2组(P<0.01). 结论 与ABPB相比,老年双侧上臂远端骨折病人行超声引导下CBPB的操作时间短、调针次数少、神经阻滞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且使用0.1875%的罗哌卡因(0.5 mL/kg)就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彭秀梅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则是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以及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麻醉的总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麻醉总优良率93.33%,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总不良反应率4.44%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13.33%,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措施,其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何国尊
    •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本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间收治入院接受上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定为观察对象,以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抽样方法分组,分配到常规组和观察组当中,临床分别开展传统臂丛阻滞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组间阻滞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有效缩短麻醉操作阻滞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彭秀梅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则是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以及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麻醉的总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麻醉总优良率93.33%,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总不良反应率4.44%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13.33%,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措施,其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