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花粉萌发率

花粉萌发率

花粉萌发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林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88248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五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会议、2013中国洛阳国际牡丹高峰论坛、2013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园艺分论坛等;花粉萌发率的相关文献由633位作者贡献,包括袁德义、张绍铃、周云龙等。

花粉萌发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8248 占比:99.82%

总计:88404篇

花粉萌发率—发文趋势图

花粉萌发率

-研究学者

  • 袁德义
  • 张绍铃
  • 周云龙
  • 张丰收
  • 张涛
  • 方伟
  • 施江
  • 李云爽
  • 杨喜霞
  • 林新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勇; 刁春武; 施亚晨; 张宗俊; 胡波; 吴志鹏; 赵俊杰; 张艳双
    • 摘要: 作者以6个大花绣球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大花绣球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并以筛选出的配方进行花粉培养,对比20个大花绣球品种的花粉活力和花粉量,以期为优化杂交组合和高效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大花绣球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0%+硼酸50 mg/L+氯化钙30 mg/L”;大多参试大花绣球品种的花粉萌发率较高,仅个别品种的花粉萌发率极低,其中爱莎的花粉萌发率最高(92.29%),经典红的花粉萌发率最低(3.62%),因此在杂交授粉前需尽可能多地测定品种的花粉萌发率,以提高杂交成功率;各参试大花绣球品种的花药含粉量差异较大,其中大叶绣球的花药含粉量最高(98912粒),雪球的花药含粉量最低(6937粒),说明本试验所选参试品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遗传变异幅度较大。
    • 陈霞; 王思宇; 王志彬; 王春荣
    • 摘要: 花粉是否具有生活力是影响植物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该试验用速生柳、绦柳、金丝垂柳3种柳树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柳树花粉的较优培养基、花粉萌发速度和不同贮藏方式下花粉萌发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柳树花粉萌发率有一定的影响,绦柳和金丝垂柳的较优培养基配比为10%蔗糖+1%琼脂+0.05%硼酸,而速生柳的较优培养基配比为15%蔗糖+1%琼脂+0.1%硼酸;不同柳树品种的花粉萌发速率以及花粉萌发率不同;低温干燥有利于花粉贮藏,-20°C贮藏30d后均能保持较高的萌发率。
    • 郝艳; 安明燕; 张岱琳; 张立彬; 肖啸; 武军凯
    • 摘要: 为了确定不同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以及花粉管伸长情况的影响,选用久红、久脆两种桃花粉作为研究对象,对采集的材料进行花粉量和育性测定。于-80°C,-20°C,4°C及室温等4种温度分别贮藏花粉,各贮藏温度下的花粉间隔0,10,20,30,180 d测定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结果表明,久脆和久红花粉量在2532~2930个间,且表现为可育,其花粉管伸长速率和花粉萌发率随着花粉贮藏时间的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同一贮藏时间下,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的萌发率保持得越好,在-80°C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保持最好,-20°C次之,最后为4°C和室温。
    • 贾文庆; 王艳丽; 郭英姿; 王政; 齐庆; 闫三妮; 刘会超; 何松林
    • 摘要: [目的]明确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准确测定的方案,比较不同贮存条件和处理温度对花粉寿命的影响,确定花粉短期、中期、长期贮存的适宜温度,阐明不同温度下花粉程序性死亡的生理原因,为杂交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方法]以西藏特有的大花黄牡丹花粉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花粉的形态,利用离体培养法研究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不同贮存温度对花粉寿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结果]大花黄牡丹自然环境下花粉饱满率高,畸形率仅为5.6%,具有较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影响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的因子依次为蔗糖>硼酸>CaCl2>GA3;室温下贮存花粉寿命仅为24天,4°C下花粉寿命80天左右,-20°C花粉寿命为120~184天,-80°C下花粉的寿命超过1年,-196°C花粉贮存1年后萌发率无显著变化;花粉保护酶、丙二醛含量、AsA含量剧烈变化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快速下降,-196°C贮存期间,SOD、CAT、POD、AsA含量保持稳定,清除活性氧能力较强,无细胞凋亡现象发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D活性是贮存期间影响大花黄牡丹花粉寿命的最主要生理因子,膜质过氧化是导致花粉死亡的主要生理因素;室温下POD为敏感性保护酶,4°C下SOD、CAT是敏感性保护酶,-20°C、-80°C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3种保护酶活性及AsA含量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次序为SOD>CAT>AsA含量>POD.[结论]大花黄牡丹花粉饱满率与萌发率具有相关性;适宜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检测的培养基为120 g·L-1蔗糖+45 mg·L-1硼酸+55 mg·L-1 GA3+30 mg·L-1 CaCl2,花粉萌发率达92.10%;室温适合大花黄牡丹花粉24天以内的短期贮存,4°C、-20°C适合杂交时间间隔在80~120天花粉的中期贮存,-80°C适合花粉的跨年贮存,-196°C适宜花粉的长期贮存;-196°C下贮存后花粉细胞内代谢处于平衡状态,细胞膜系统稳定是花粉保持高萌发率的生理响应;花粉在室温、4°C、-20°C、-80°C下贮存后,活性氧、自由基过度积累造成的细胞膜质过氧化、损伤是花粉萌发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 李红燕; 李彦连; 王元军; 王梦嘉
    • 摘要: 以济宁学院校园中的白玉兰和二乔玉兰为材料,观察了两种玉兰开花期、花部形态特征等差异特点,并对它们的花粉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总体看,白玉兰比二乔玉兰的开花期早;二乔玉兰比白玉兰的花期略长;白玉兰比二乔玉兰花的个体略大;两种玉兰花开放的四个时期花器官干鲜重变化的趋势大体相同.将两种玉兰的新鲜花粉放在不同蔗糖和硼酸配比的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分别培养2h,4h,6h,8h后发现,两种玉兰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状况均在6h达到最好;白玉兰在蔗糖10g/L,硼酸200mg/L浓度下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44.10%.二乔玉兰在蔗糖10g/L,硼酸300mg/L浓度下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41.00%.
    • 王玉涛; 郭雨竹; 李佳宁; 王澍涵; 冀宗琪; 陆秀君
    • 摘要: 研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花芽分化过程中内部解剖结构与外部形态变化的规律,花器官发育特征,并探究花粉的萌发特性,为蒙古栎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外部形态观测,结合石蜡切片技术,研究蒙古栎芽形态发育,明确花芽分化时期及各时期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离体萌发试验,观测蒙古栎的花粉结构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蒙古栎的芽为混合芽,新芽在5月下旬开始孕育,7月初芽的纵径和横径接近,平均为1.0mm;到10月下旬蒙古栎进入休眠期前,顶芽的纵径发育至9.26mm,横径至4.22mm;到翌年4月初叶序露出前,顶芽纵径可达10.40mm,横径可达4.85mm.蒙古栎花芽内部分化可分为5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雄花形成期、雌花形成期.花芽未分化期持续时间较长,先形成茎端的生长点,开始叶芽分化;9月上中旬进入花芽分化初期,10月中下旬,进入萼片形成期,翌年3月进入雄花形成期和雌花形成期,雄花形成期早于雌花形成期.4月中旬可见雄花,4月下旬开花,此时雌花也发育完全,呈红色,略晚于雄花开放.蒙古栎花粉属于中粒花粉,长椭球形,极轴长平均值为41.22μm,赤道轴长平均值为22.64μm,具有3条萌发沟,其纹饰是聚颗粒状类型.在蔗糖浓度为150g·L-1,硼酸浓度为200mg·L-1的培养基上培养,蒙古栎花粉萌发率可达46.59%.蒙古栎在开花结束的当月开始孕育新的混合芽,叶芽先于花芽分化,芽中有多个花原基,翌年3月开始雌雄花的分化,靠近芽上端的形成雌花序,下端的形成雄花序,雄花花丝短,花药由4个花粉囊组成,花粉的离体培养需要适宜浓度的糖和硼酸,以提高萌发率.
    • 孙佩光; 程志号; 李洪立; 孙长君; 郭素霞; 丁哲利; 吴琼
    • 摘要: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 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3)2·4H2O 0.3 g/L+MgSO4·7H2O 1.2 g/L+KNO30.1 g/L+15%蔗糖+700 mg/L硼酸+1%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 赵紫涵; 石玉杰; 唐佳红; 穆春生
    • 摘要: 羊草(Leymus chinensis)结实率低是限制其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营养条件对羊草雄性器官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以水分胁迫和施氮为处理,采用TTC法和苯胺蓝染色法,对羊草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条件下,施氮处理对羊草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无显著影响,在对照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条件下,与水分胁迫条件下的不施氮处理和施氮处理相比,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仍未达到显著水平.只有在对照水分和施氮处理条件下,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羊草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与结实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在干旱与半干旱的松嫩草地,只有在维持一定土壤水分条件下同时施氮,才能显著提高羊草花粉活力和花粉萌发率,进而提高结实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