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苯乙醇苷

苯乙醇苷

苯乙醇苷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2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6209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九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第三届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等;苯乙醇苷的相关文献由7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雪琴、屠鹏飞、刘艳丽等。

苯乙醇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6209 占比:99.66%

总计:36331篇

苯乙醇苷—发文趋势图

苯乙醇苷

-研究学者

  • 李雪琴
  • 屠鹏飞
  • 刘艳丽
  • 周菲
  • 李茂星
  • 杨世林
  • 许琼明
  • 赵小宾
  • 陆柏益
  • 魏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洋; 秦亚迪; 布比阿加尔·哈依拉提; 姚军; 袁洁; 游林
    • 摘要: 目的:建立肉苁蓉市售饮片及相关产品(提取物、保健品)中4种苯乙醇苷(松果菊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的薄层色谱鉴别及一测多评(QAMS)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1)TLC法,以聚酰胺薄膜为薄层板,三氯甲烷-甲醇-冰乙酸-水(1.5∶2∶1∶7)为展开剂,紫外灯365nm下检视,建立肉苁蓉4种苯乙醇苷的薄层鉴别方法。(2)以松果菊苷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的含量,同时比较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和外标法实测结果,验证所建立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肉苁蓉饮片、提取物及保健品中4种苯乙醇苷的TLC分离良好,斑点清晰,Rf值适中。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良好,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含量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肉苁蓉饮片、提取物和保健食品有效成分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张超; 华悦; 廉婧; 任天航; 苏国明; 程世赞; 刘蓬蓬; 史辑; 贾天柱
    • 摘要: 目的研究肉苁蓉炮制过程中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及苯乙醇苷类成分的热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酒蒸条件下肉苁蓉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变化;对单体成分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溶液(水溶液、甲醇溶液、黄酒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随酒蒸时间延长,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A、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逐渐降低,以毛蕊花糖苷和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含量下降幅度最大,而异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上升。异毛蕊花糖苷单体粉末的热稳定性较差,于100°C开始转化生成毛蕊花糖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在水溶液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相互转化;异毛蕊花糖苷在甲醇和黄酒溶液中比较稳定,在黄酒溶液中最稳定。结论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在酒蒸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以毛蕊花糖苷转化为异毛蕊花糖苷最显著;单体成分热稳定性考察结果与酒蒸过程中异毛蕊花糖苷含量上升的变化规律一致。
    • 魏玉萍; 赵岩; 张丽; 王琼琼; 蒲云峰; 侯旭杰; 宋丽军
    • 摘要: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新疆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取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肉苁蓉苯乙醇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40°C,料液比1:41.7 g/mL、乙醇浓度51%,在该条件下苯乙醇苷得率为(14.36±0.12) mg/g。提取物主要由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构成,含量分别为(12.96±0.33) mg/g和(1.19±0.09) mg/g。苯乙醇苷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60.196 mg/mL和0.875 mg/mL。本研究为新疆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的提取提供了基础数据。
    • 冯洁; 郭晔红; 姜侃; 朱文娟
    • 摘要: 目的:建立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寄主植物肉苁蓉中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松果菊苷为内标,计算肉苁蓉苷A、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一测多评法计算肉苁蓉中3种成分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6批不同寄主植物肉苁蓉中4种苯乙醇苷含量与外标法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肉苁蓉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比梭梭寄生肉苁蓉各成分含量高。
    • 杜少波; 张勐; 陈晓文; 董志强; 谢惠春
    • 摘要: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独一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进样量1μL,柱温40°C,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精确质荷比与二级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和文献信息鉴定独一味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和推测出65个化合物,其中23个属于苯乙醇苷类化合物,17个属于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5个属于黄酮类化合物,10个属于其他种类化合物,12个化合物经过对照品比对确认;其中肉苁蓉苷D、京尼平苷、5-甲基帚木糖苷、乌苏酸等22个化合物首次在该属得到鉴定。结论:进一步完善了独一味的化学成分分析,为独一味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韩海霞; 游林; 钟志明; 何梦梦; 王娜; 李爽
    • 摘要: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实验评价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肉苁蓉阴干时,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晒干高。相比于阴干,肉苁蓉60°C烘干时,3种成分测得量最高;提取温度升高,3种成分测得量也增加,当提取温度为80°C时,3种成分含量最高;浓缩温度升高,提取液浓缩效率明显提高,当浓缩温度从35°C增加为60°C时,肉苁蓉提取液浓缩至等体积时耗时从7 h缩短至0.7 h,且3种成分在浓缩液中的浓度也最高;水浴蒸制肉苁蓉浸膏时,蒸制温度升高,所需蒸制时间明显缩短,当蒸制温度从40°C增加为85°C时,肉苁蓉浓缩液蒸至相同量的浸膏耗时从12 h缩短至1.2 h,且3种成分在浸膏中的含量也最高。当浓度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2.23%、83.23%和91.26%,其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17、0.023、0.248 mg/mL,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的还原能力略低于VC。【结论】肉苁蓉在干燥、提取、浓缩、水浴蒸制浸膏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有较大影响。肉苁蓉浸膏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 冯洁; 郭晔红; 朱文娟; 安青; 陈彬; 焦鹏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植物以及不同产地对肉苁蓉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肉苁蓉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结果:在不同寄主植物对肉苁蓉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中,秋季采收的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中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均高于梭梭寄生肉苁蓉;春季采收的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和毛蕊花糖苷含量高于梭梭寄生肉苁蓉,而管花苷A和可溶性多糖含量低于梭梭寄生肉苁蓉.在不同产地对肉苁蓉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中,以甘肃民勤松果菊苷和管花苷A含量最高;甘肃景泰肉苁蓉苷A和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毛蕊花糖苷含量则以甘肃靖远最高.4种苯乙醇苷含量均以春季采收时最佳;春季采收的梭梭寄生肉苁蓉中可溶性多糖含量高于秋季,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则以秋季最佳.结论:不同寄主、产地及采收期肉苁蓉药材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为肉苁蓉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 侯建华; 王劼; 周玉碧; 武志博
    • 摘要: [目的]对新疆、内蒙古和哈萨克斯坦产地荒漠肉苁蓉的苯乙醇苷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方法]以7种苯乙醇苷成分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不同产地荒漠肉苁蓉醇提物进行成分检测与主成分分析;将不同产地荒漠肉苁蓉的醇提物配制成6个不同的浓度梯度,以DPPH、ABTS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产地荒漠肉苁蓉的苯乙醇苷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内蒙古产地荒漠肉苁蓉中指标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将不同产地样品进行有效区分;内蒙古产地样品对DPPH、ABTS的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他产地;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不同产地荒漠肉苁蓉醇提物的综合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序:内蒙古样品>哈萨克斯坦样品>新疆样品.[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荒漠肉苁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吕佳佳; 张勇; 戴余军; 江芹; 魏帅润喆; 蔡树龙; 殷晓
    • 摘要: 以向日葵列当全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优化乙醇加热回流法从向日葵列当中提取苯乙醇苷.以苯乙醇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了溶剂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和提取次数对苯乙醇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选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设计法分析建立了溶剂质量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向日葵列当中苯乙醇苷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溶剂质量分数为55%,提取温度为85°C,提取时间为90 min,液固比为30:1(m L/g),提取4次.在此条件下,苯乙醇苷得率可达到10.223%,与模型预测值10.117% 相当,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该提取方法简单高效,有利于向日葵列当资源的开发利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